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课题的设计应符合幼儿的年龄阶段及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孩子们乐意积极参加,发展幼儿个性,挖掘潜能,避免告诉幼儿制作的最佳方法。允许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犯小错误,在创造过程教师不必过多地强调安静和秩序。正确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正确评价幼儿作品,重视每个孩子的创作。
关键词: 美工游戏 挖掘潜能 辅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J913文献标识码: A
教师如何发挥其在美工游戏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如何进行管理,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整个活动中儿童始终是创造主体。教师应给幼儿以主动权和信心,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探索和表现。提供的感知材料应丰富,多样化,能为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儿童提供创作的机会与条件;那么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如何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并加以积极引导,激发幼儿的兴趣与热情,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创造意识和潜能的发挥呢?以下两个方面教师的指导作用对发展幼儿的自主操作精神及创造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
一、教师态度对幼儿的影响
1、发展幼儿个性,挖掘创造潜能,避免告诉幼儿制作
的最佳方法。
艺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单单教儿童如何接受世界准备给他们的知识观念,遵循成人设定的模式。而是如何去启发、培养儿童们的个性,自主的人格,自由追求生活的理念,丰富其心灵世界。艺术创作最忌诲刻板的模仿。模仿易使儿童形成概念化的思维定式,因而失去敏锐的感觉、思考、想象,扼杀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因此,在活动中老师应避免向幼儿提出唯一答案或正确答案的问题。让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情感需要选择材料,独立操作。也就是说,让幼儿通过思考,把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独特的情感把它表现出来。在实践过程中,促使其艺术创造力的萌发,产生新思想,使其联想活跃在整个游戏活动当中。教师对幼儿的创造应少加指令与干涉,尊重幼儿的独立性、主动性。鼓励孩子们具有个性的创造,拥有自发的艺术倾向。
2、允许幼儿在创造过程中犯小错误。
无论是幼儿还是成人,在创造过程中都不是一次性能成功的。特别是幼儿,注意的稳定性较差,注意力转移较快,思维活跃,情绪不易稳定。往往这件作品还没完成,又转向更吸引他的另一事物。有时甚至做出来的东西什么也不象,他只是完全沉醉于自己创造的思路和情感当中。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我看见一位儿童用橡皮泥在桌子上不停的捶、搓,似乎表现的心不在焉,时而看看周围的伙伴,有时甚至下位去看别人制作。过后才坐下来,把泥分成几团。开始好象做了和旁边伙伴一样的长劲鹿,接着又是火箭、大炮,过一会,当我再观察时,却发现他做的东西一样都不存在了,还是一大团橡皮泥。我并没有去提醒他。在游戏结束前的几分钟,却意外发现他桌上放了三只不同动态的小天鹅。有象在饮水的;有在仰天叫着的;有在休息的。他一会用手摸摸这只,又摸那只,左看看,右看看,有时又把它轻轻地托在手心中玩。看得出他对自己的作品极为满意。这说明,这位幼儿一开始表现出来的“心不在焉”只是他还在选择之中,一旦肯定了自己的某种想法或愿望时,他会赋予全部精力投入到创作之中。当儿童还在选择之中,你去指责他的话,也许就打断了他的思路,影响其活跃的思维和创作兴趣。孩子们在艺术操作过程中,首先并没有想过一定要学会什么,而是先满足其内心的创作情感和愿望。木村久说:“如果这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这就是早期教育”。当孩子不必去担心他必须做的十全十美时,他会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和热情。
3、在创作过程中老师不必要过多地强调安静和秩序。
凯米和雷于说过:“儿童只有在感官和机能接触到具体事
物后,才能在不看物体上进行创造活动”。幼儿观察物体时,總要使用他的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当他一坐火车,便自然而然地从嘴里发出“呜、呜、呜、呜……”的声音,制作飞机的幼儿便模仿飞机飞行的动作。这时“轰、轰、轰军舰开炮了”“小鸭子来了,呷、呷、呷……”许多声音伴随着孩子们的动作一起出现。不必要提醒儿童保持安静,或是老老实实地坐在座位上,我只是告诉幼儿唯一的一点,不要影响你身边的伙伴。教师过多的强调会影响儿童创造能力的表现。这时幼儿都沉浸于创造热望中,安静和秩序、寂寞无声并不意味着愉快,整洁并不伴随着新的发现。敏捷性和灵活性是很重要的。
二、教师的辅导作用对幼儿的影响
1、如何正确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
在创造性的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应是附属性的。这
并不是说教师可以退出活动。“辅导”意为“帮助”、“指导”、“提供机会”并且是:“敏感地而不带任何干涉地给予帮助。”这就是说,教师让儿童直接接触材料器具,教师只是作为儿童的伙伴或朋友,应是助手,而不是领导者和裁判者来工作。一位儿童在用橡皮泥制作一架较复杂的飞机时,他已捏好了机身,甚至机舱的玻璃也表现出来了。轮子、螺旋桨制作完毕后需要装在机头和机尾。一开始他用橡皮泥作支柱,由于泥太软,装了几次都未成功,我没有向他提供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问他:“需要我的帮助吗?”于是他问:有没有硬一些的小棍子?我向他提供了几根冰棒棍、铁丝、火柴梗。这位儿童选择了冰棒棍把它截短,然后插在机头与机尾,很快安装好了螺旋桨。因此,教师在辅导时应多向幼儿提供机会。教师高深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是帮助儿童更好地开展活动的工具,并不是儿童必须达到的水平。也应使儿童因为达不到这个水平而沮丧。在创造性的活动中会产生分散思维,产生不止一个正确答案,所以裁判是没有必要的。
2、如何评价幼儿作品
美工游戏结束后,最好的方法是把孩子们的作品陈列在游
戏活动角中。让儿童自己去参观,让每位孩子获得创作的满足和快感。我让幼童用自己的目光和思想去评价,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得以发展。这时我的态度是:肯定他们的每一件作品。对于那些制作的似象非象的,甚至看起来似乎很糟糕的作品,也首先给予肯定,承认他们的成绩。因为在幼儿眼里,自己的作品是最完美的,他最高兴的是自己的劳动能获得他人的承认。这样,当他获得一定的满足后,能保持和激发其今后的创作兴趣和热情。同时,教师可适当指出或暗示其不成功之处。在一次美工活动结束后,我在作品展览角中发现一只被五颜六色的采纸贴满全身的小动物。除了耳朵作了夸张外,而且尾巴也作了夸张。在孩子们制作过程中,我就注意到做这件小动物的小朋友,除了用上老师事先准备的材料外,一直不断地问我要其他材料。表现的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我记得好象他事先就告诉过我要做一只漂亮的兔子。于是我拿起那只“兔子”走到他跟着,表现出极大兴趣。他也十分高兴,仰着小脸要求我猜猜他做的是什么。我说:“嗯,这是只松鼠吧。可是松鼠有条大尾巴,没有这么长耳朵呀。也许是只小兔,可是小兔尾巴是短短的”。这时幼儿脸上表现出有些失望的神情,他让我再猜猜。“嗯,看这眼睛、耳朵、嘴巴还是只小兔子”。他脸上立刻显出兴奋状态。这样,我暗示性地向他说出了松鼠,小兔的特征及他做得不象的地方,同时,又对其作品加以肯定。于是这位幼儿向我解释到,他喜欢有漂亮颜色的小动物,喜欢小松鼠的大尾巴,因为它有很多很多用途。并反问到“小兔子一定要是短尾巴吗?不可以给它装条大尾巴吗?如果小兔有孔雀一样五颜六色那么漂亮的颜色就更可爱了”。多么大胆、可爱、丰富的联想!其实这位儿童并不一定没掌握兔子的特征,他只是赋予自己的美好愿望去创作,把认为最美好、可爱的东西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这也就是艺术创作的生命。艺术是一种特殊的体验,是一种赋予生命以活力的体验。艺术的目标,不求形似,但求掌握特征。你能说他不是位小艺术家吗?艺术就是个人的表现,在他的作品中,表现是自我的原创。幼儿对美的事物往往有独特的感受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加以引导,这将会大大激发幼儿创造潜力的发挥,使孩子受益无穷。
结语:
画画和手工活动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如何利用这一美工游戏活动形式,使幼儿在艺术操作中去探索、发现,发展其自我表现能力和创造力,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儿童是否能拥有一个自由表现的机会与空间,在这个环境里,幼儿能够大胆、自由地发挥其无穷的创造潜力。因此,教师有计划的课题设计和材料的准备及游戏活动中的指导尤为重要。
关键词: 美工游戏 挖掘潜能 辅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J913文献标识码: A
教师如何发挥其在美工游戏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如何进行管理,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整个活动中儿童始终是创造主体。教师应给幼儿以主动权和信心,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探索和表现。提供的感知材料应丰富,多样化,能为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儿童提供创作的机会与条件;那么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如何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并加以积极引导,激发幼儿的兴趣与热情,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创造意识和潜能的发挥呢?以下两个方面教师的指导作用对发展幼儿的自主操作精神及创造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
一、教师态度对幼儿的影响
1、发展幼儿个性,挖掘创造潜能,避免告诉幼儿制作
的最佳方法。
艺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单单教儿童如何接受世界准备给他们的知识观念,遵循成人设定的模式。而是如何去启发、培养儿童们的个性,自主的人格,自由追求生活的理念,丰富其心灵世界。艺术创作最忌诲刻板的模仿。模仿易使儿童形成概念化的思维定式,因而失去敏锐的感觉、思考、想象,扼杀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因此,在活动中老师应避免向幼儿提出唯一答案或正确答案的问题。让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情感需要选择材料,独立操作。也就是说,让幼儿通过思考,把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独特的情感把它表现出来。在实践过程中,促使其艺术创造力的萌发,产生新思想,使其联想活跃在整个游戏活动当中。教师对幼儿的创造应少加指令与干涉,尊重幼儿的独立性、主动性。鼓励孩子们具有个性的创造,拥有自发的艺术倾向。
2、允许幼儿在创造过程中犯小错误。
无论是幼儿还是成人,在创造过程中都不是一次性能成功的。特别是幼儿,注意的稳定性较差,注意力转移较快,思维活跃,情绪不易稳定。往往这件作品还没完成,又转向更吸引他的另一事物。有时甚至做出来的东西什么也不象,他只是完全沉醉于自己创造的思路和情感当中。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我看见一位儿童用橡皮泥在桌子上不停的捶、搓,似乎表现的心不在焉,时而看看周围的伙伴,有时甚至下位去看别人制作。过后才坐下来,把泥分成几团。开始好象做了和旁边伙伴一样的长劲鹿,接着又是火箭、大炮,过一会,当我再观察时,却发现他做的东西一样都不存在了,还是一大团橡皮泥。我并没有去提醒他。在游戏结束前的几分钟,却意外发现他桌上放了三只不同动态的小天鹅。有象在饮水的;有在仰天叫着的;有在休息的。他一会用手摸摸这只,又摸那只,左看看,右看看,有时又把它轻轻地托在手心中玩。看得出他对自己的作品极为满意。这说明,这位幼儿一开始表现出来的“心不在焉”只是他还在选择之中,一旦肯定了自己的某种想法或愿望时,他会赋予全部精力投入到创作之中。当儿童还在选择之中,你去指责他的话,也许就打断了他的思路,影响其活跃的思维和创作兴趣。孩子们在艺术操作过程中,首先并没有想过一定要学会什么,而是先满足其内心的创作情感和愿望。木村久说:“如果这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这就是早期教育”。当孩子不必去担心他必须做的十全十美时,他会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和热情。
3、在创作过程中老师不必要过多地强调安静和秩序。
凯米和雷于说过:“儿童只有在感官和机能接触到具体事
物后,才能在不看物体上进行创造活动”。幼儿观察物体时,總要使用他的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当他一坐火车,便自然而然地从嘴里发出“呜、呜、呜、呜……”的声音,制作飞机的幼儿便模仿飞机飞行的动作。这时“轰、轰、轰军舰开炮了”“小鸭子来了,呷、呷、呷……”许多声音伴随着孩子们的动作一起出现。不必要提醒儿童保持安静,或是老老实实地坐在座位上,我只是告诉幼儿唯一的一点,不要影响你身边的伙伴。教师过多的强调会影响儿童创造能力的表现。这时幼儿都沉浸于创造热望中,安静和秩序、寂寞无声并不意味着愉快,整洁并不伴随着新的发现。敏捷性和灵活性是很重要的。
二、教师的辅导作用对幼儿的影响
1、如何正确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
在创造性的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应是附属性的。这
并不是说教师可以退出活动。“辅导”意为“帮助”、“指导”、“提供机会”并且是:“敏感地而不带任何干涉地给予帮助。”这就是说,教师让儿童直接接触材料器具,教师只是作为儿童的伙伴或朋友,应是助手,而不是领导者和裁判者来工作。一位儿童在用橡皮泥制作一架较复杂的飞机时,他已捏好了机身,甚至机舱的玻璃也表现出来了。轮子、螺旋桨制作完毕后需要装在机头和机尾。一开始他用橡皮泥作支柱,由于泥太软,装了几次都未成功,我没有向他提供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问他:“需要我的帮助吗?”于是他问:有没有硬一些的小棍子?我向他提供了几根冰棒棍、铁丝、火柴梗。这位儿童选择了冰棒棍把它截短,然后插在机头与机尾,很快安装好了螺旋桨。因此,教师在辅导时应多向幼儿提供机会。教师高深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是帮助儿童更好地开展活动的工具,并不是儿童必须达到的水平。也应使儿童因为达不到这个水平而沮丧。在创造性的活动中会产生分散思维,产生不止一个正确答案,所以裁判是没有必要的。
2、如何评价幼儿作品
美工游戏结束后,最好的方法是把孩子们的作品陈列在游
戏活动角中。让儿童自己去参观,让每位孩子获得创作的满足和快感。我让幼童用自己的目光和思想去评价,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得以发展。这时我的态度是:肯定他们的每一件作品。对于那些制作的似象非象的,甚至看起来似乎很糟糕的作品,也首先给予肯定,承认他们的成绩。因为在幼儿眼里,自己的作品是最完美的,他最高兴的是自己的劳动能获得他人的承认。这样,当他获得一定的满足后,能保持和激发其今后的创作兴趣和热情。同时,教师可适当指出或暗示其不成功之处。在一次美工活动结束后,我在作品展览角中发现一只被五颜六色的采纸贴满全身的小动物。除了耳朵作了夸张外,而且尾巴也作了夸张。在孩子们制作过程中,我就注意到做这件小动物的小朋友,除了用上老师事先准备的材料外,一直不断地问我要其他材料。表现的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我记得好象他事先就告诉过我要做一只漂亮的兔子。于是我拿起那只“兔子”走到他跟着,表现出极大兴趣。他也十分高兴,仰着小脸要求我猜猜他做的是什么。我说:“嗯,这是只松鼠吧。可是松鼠有条大尾巴,没有这么长耳朵呀。也许是只小兔,可是小兔尾巴是短短的”。这时幼儿脸上表现出有些失望的神情,他让我再猜猜。“嗯,看这眼睛、耳朵、嘴巴还是只小兔子”。他脸上立刻显出兴奋状态。这样,我暗示性地向他说出了松鼠,小兔的特征及他做得不象的地方,同时,又对其作品加以肯定。于是这位幼儿向我解释到,他喜欢有漂亮颜色的小动物,喜欢小松鼠的大尾巴,因为它有很多很多用途。并反问到“小兔子一定要是短尾巴吗?不可以给它装条大尾巴吗?如果小兔有孔雀一样五颜六色那么漂亮的颜色就更可爱了”。多么大胆、可爱、丰富的联想!其实这位儿童并不一定没掌握兔子的特征,他只是赋予自己的美好愿望去创作,把认为最美好、可爱的东西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这也就是艺术创作的生命。艺术是一种特殊的体验,是一种赋予生命以活力的体验。艺术的目标,不求形似,但求掌握特征。你能说他不是位小艺术家吗?艺术就是个人的表现,在他的作品中,表现是自我的原创。幼儿对美的事物往往有独特的感受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加以引导,这将会大大激发幼儿创造潜力的发挥,使孩子受益无穷。
结语:
画画和手工活动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如何利用这一美工游戏活动形式,使幼儿在艺术操作中去探索、发现,发展其自我表现能力和创造力,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儿童是否能拥有一个自由表现的机会与空间,在这个环境里,幼儿能够大胆、自由地发挥其无穷的创造潜力。因此,教师有计划的课题设计和材料的准备及游戏活动中的指导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