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藏着位传说中的“扫地僧”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室前年搬到现在这个地方,觉生寺旁边一个小楼的三层,正对着窗外一片玉兰的树梢,风景不错。
   搬来后不久,也请了保洁的阿姨,早晚各来一次,收拾收拾办公室。时间久了,她和大家熟悉起来,小同事都叫她阿姨。我岁数太大,叫不出口,便称张老师或者张姐。
   张姐很和善,也很热心,比如问她:“阿姨看到我手机了吗?”“哦,手机壳后面写着‘心忒累’的那个吧?在乒乓球桌上。”
   “阿姨我茶杯找不到了……”“哦,就那个能装两斤开水的大缸子?刚在制作区见过。”
   “阿姨你有没有看到我的小熊熊……”
   张姐不仅热情,还是一个生活家。吃剩的沙窝萝卜尖儿和大白菜根,她都能在窗台上养得郁郁葱葱。哪些吃的东西应该放在冰箱第几层,绿叶子的菜为什么不能放在外面,她也特別清楚,最重要的是还讲得出道理。小伙伴们喜欢听她说,这相当于做保洁的同时,给我们做了果壳的生活科普。
   公司的员工大多年轻,没有什么生活经验。比如泡茶,在老家炒过茶的张姐会过来教,预泡多久,茶汤最为澄澈。收到一箱鲜鸭蛋,太多,大家怕坏了,张姐也会把去年的泡菜坛子清理干净,把鸭蛋腌在里面,十几天就变出了蛋黄流油的佳物。
   听张姐的口音,我觉得她应该是长江流域的人。一问,果然是桐城人,和我算同乡。有一天和她聊起桐城美食,大关水碗、刀剁肉……她都如数家珍。算起年龄,她应该比我小两岁,但也算是同一代人吧。
   工作室过一阵儿就能收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吃食,它们大多来自朋友和我们的拍摄对象。小伙伴们每次打开,都会照例经历一个过程:充满期待——兴奋异常——相互对视——满脸无助。每到这个尴尬的时候,张姐就会走过来瞟一眼,随口说:“这个就是我们老家的粑粑”“这个是青团子”……看着无限敬仰的小朋友们,心直口快的张姐有点恨铁不成钢:“这不是蚕豆吗?只是带了个荚,你们怎么就不认识了呢?”
   有一次,大平(就是那个能装两斤水茶杯的主人)的拍摄对象,从皖南给她寄了一条火腿。作为河北人,大平觉得十分棘手,绝望地把它放在了茶水间。过了很长时间,火腿依然无人问津,每次都能看见张姐在那儿发呆:“多好的咸腿啊,北方放不住,你们怎么不吃呢?都要出油了。” 最后她没忍住,带同事拎着火腿去楼下菜场,用机器做了切割,把每一块密封好,放在冰箱里。
   “不要再吃方便面调料包了”,她笃定地对大家说,“这个才是真正的鲜。”后来工作加餐,不管是冬笋汤还是冬瓜汤,我们都会切几片这种火腿打底,让无趣的日子多了几分口味上的富足。
   张姐真让人刮目相看。但真正让我肃然起敬的,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
   工作室不大,又是开放式办公,大家都尽量保持安静。张姐很职业,浇花、扫地、消毒、擦窗台、倒垃圾……基本上都是轻手轻脚,为的是不影响大家的工作。制作区相对封闭,是另一个样子,导演、剪辑师谈笑风生,张姐照样也是在一旁默默工作。
   有一天,同事小浩浩在剪辑trailer,有个环节出了问题,反复试验还是不顺。剪辑台前,他不断地撞脑袋揪头发抓胸毛……突然,他发现张姐站在身后,一手扶着拖把,一手指着屏幕,慢悠悠对他说:“要不然,你试试把现在这个螃蟹镜头,倒放上去看看?”
   小浩浩呆了!不过将信将疑一试,果然剪辑非常流畅。
   从那天起,关于张姐的各种传说,在团队流传。据说她不仅懂倒放和镜像,而且懂节奏,甚至还知道场面调度。还有同事说,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扫地僧”——这是武侠小说里经常出现的那种人,见识过各种高手出招,也熟读所有的武林秘籍。武功高强,但深藏blue。
   比如我们熟悉的体育解说员贺炜,据说他在磁带库工作过20多年,每天面对着海量的足球实况录像做场记,形容枯槁,默默无闻。某次足球现场直播,解说员临时病假,让他顶替一下。没想到的是,他超强的记忆内存,流利的语言表达,加上对场上战术的透彻理解,瞬间征服了同行。后来他一路绽放才华,最终成为世界杯解说著名的“诗人”。大家想,可能张姐就是这么一个人。
   那天晚饭,小浩浩很真诚地请教张姐,什么时候学的剪辑?“我从来没学过,”张姐笑了,“不过我两个儿子都是干你们这行的。”原来张姐的儿子也是互联网影视广告从业人员,张姐的视觉素养来自耳濡目染。小浩浩他们感叹说:“您孩子都这么大了,应该好享福的啊。”
   张姐听了,沉默了几秒钟:“享啥福,他们都跟你们一样,天天熬夜,不回家。”她叹了口气,“而且,都没对象,也跟你们一样!”
   前几天节目开播,张姐和我们留守的几位一起小小纪念了一下。我端着水杯过去说:“谢谢张姐,还帮我们剪片子……”张姐拿着橙汁和我碰了杯,很真诚地说:“剪片子太难了,我搞不懂滴。不过审片子我会,那东西简单,动动嘴皮子就行了。”
   我赶紧背过脸去,没敢让张姐看到我一脸黑线。
   摘自《北京青年报》2020年5月12日    杨树山/图
其他文献
“一支铅笔8( )”。有一道小学二年级的考题,要求填写合适的人民币单位。一名小朋友填上“元”,被老师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角”。小朋友觉得被判错很冤枉,因为妈妈不久前就给他买过10元一支的铅笔。   一支铅笔究竟应该多少钱?到中小学校附近的文具店去走一走就能发现,几角钱的,几元钱的,十几元钱的都有。一些多彩铅笔、有自动出芯功能的铅笔、3D打印的个性化铅笔,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一支不等。然而,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人们过上蜗居生活,与“楼道”相关的新闻和话题也不断涌现。有人反映楼道里聚集着大量“无处安放”的垃圾,有人不戴口罩在楼道里故意咳嗽、随地吐痰,还有人任由自家宠物在楼道里四处撒尿……其中有些屬于不文明行为,有些甚至涉嫌违法,给特殊时期的公共卫生埋下诸多隐患。   与此同时,楼道里也有和煦的“春风”轻抚面颊。在上海,一位阿姨将购置的蔬菜在楼道里与他人分享,邻居按需自取共度时艰,给“
期刊
医疗圈新晋网红张文宏,以一句“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走进大众视野后,一发不可收拾,各种金句信手拈来,一时间圈粉无数。很多人煞有介事地分析其语言艺术,给他“封”了“硬核张爸”“最佳辩手”“公关达人”等一堆头衔,更有人汇编了各种版本的“张文宏语录”,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张文宏为什么能红?在笔者看来,就在于他讲得一口“硬核大白话”。先说“硬核”,普遍理解是直爽、真性情,但内涵显然不止
期刊
夸奖一个女孩,由外而内可以说她漂亮、有气质、聪慧、有涵养,还有乐观、孝顺、兴趣爱好广泛,然而,有一项美好的特质,却很少用来形容女性,那就是幽默——而这安在男性身上,却是闪闪发光的优点。  我小时候看书有两个爱好,一是侦探小说,二是笑话大王。看完之后总有分享的欲望,短小精悍的笑话就成了不二之选。每天吃完晚饭,我就绘声绘色地把白天看到的笑话讲给全家听。  大人们听着,总会笑得很开心,甚至我还没讲到笑点
期刊
收到友人一微信,笔者玩味再三。为何?这“信”可不短且有点儿太“重”了,说甚?生命有五度:   1.时间是生命的长度,越用越长;2.视野是生命的宽度,越看越宽;3.理想是生命的高度,越想越高;4.胸怀是生命的厚度,越堆越厚;5.积淀是生命的密度,越积越密。研究表明,拥有五度的人生,必然是幸福非凡的人生。   我读之思忖,茫茫人海,能有人生五度者,寥寥几何?一生之命,能活出一个境界,已胜白乐天之居
期刊
“黄帝正名百物”,世间凡是物件,都有自己的名儿,没有名儿的,就不知是什么东西。人是“万物之灵”,名字自然就尤为重要。中国人历来对起名字非常讲究,名字是“名”和“字”的合称。如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韩非子说:“夫立名号,所以为尊也。”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谋臣们先劝他给国家定名:“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可见,名字对一个国家、一个朝代、一个家族乃至一个人是多么重要。眼下,人们自
期刊
“解封啦!”等十六則
期刊
4月2日,著名语言学家、出版人郝铭鉴先生在上海病逝。由他创办于1995年的刊物《咬文嚼字》,是中国出版界第一份纠正社会语言运用的刊物,以专门“咬”文字差错而闻名,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深刻影响了国人的语文生活。   “咬文嚼字代表的是大家写文章时字斟句酌、严谨治学的态度。”郝铭鉴先生曾这样解释刊名的由来。今天,在我们悼念和缅怀这位一生捍卫语言纯洁的出版人之时,更要牢记他的谆谆箴言,多些“咬文嚼
期刊
近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假新闻也随情境变化衍生出新的变种。其中,有旅游博主发现自己的照片被移接成“广州女毒王”,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也有营销号被曝为吸引流量炮制数百篇“疫情下的××太难了”雷同文章。假新闻制造者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和信息不对称,贩卖、触发社会焦虑和恐慌,给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仔细分析疫情期间的假新闻,可以发现,其中有不少以受众情绪为“杠杆”,通过触发情绪进行病毒
期刊
大学上古代文学课,是从先秦讲到清朝,然后讲时代背景、社会思潮、诗人诗作和文学史贡献。可是一般的读者不关心这些,他们想知道的是,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古人有没有遇到过,他们是怎么想的。时代在变,社会在变,科技在变,但是一些基本的问题没有变,它们有关于人类的永恒,作为生命的背景始终存在,被一代代的文学作品描述、追问,供几千年后的我们阅读、欣赏。   在中国古代的诗人中,我非常喜欢陶渊明。陶渊明可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