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袤而美丽的新疆大地,地貌奇异,景观壮丽,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块净土,也以得天独厚的环境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了难得的栖息地。新疆野生鸟类资源丰富,据统计有野鸟422种,隶属于19目、53科约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有许多特殊物种,如沙雀、雪雀、地鸦、沙鸡、雪鸡等。可以说,新疆是野生鸟类的天堂,也是观察与拍摄鸟类的乐园。
那些飞翔于天地之间、栖居于山野泽湖之间的野生鸟类,尤如西部的精灵,既给人以新奇与神秘,又令人关爱与崇敬,而且还能给人以启示。多年来,出于工作的需要,也是兴趣与热爱,还有从文明和文化的视野,保护和建设好这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般的仙境出发,我与这些精灵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拍摄野生动物有一个由感性的展示向理性的呈现转变的过程。十多年前,我就职于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曾主持出版新疆动物和植物的两本书,专家学者从专业的角度撰写的文字稿自不待言,但拍摄的照片却颇为遗憾,由此萌生了我拍摄野生动物的念想。更使我深刻感悟的是,大自然是人类与动植物共同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自然、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拿起手中的照相机,探寻和揭秘新疆野生动物世界,唤起更多人的良知,关注这个群体,尊重、热爱和呵护我们美好的家园,让人们与自然、与动物安祥地活着、快乐地活着、自由地活着、健康地活着、惟美地活着。
拍摄中,我不仅注意表现野生动物的自然属性,更注重其中的文化背景。在我的摄影作品中,比较偏重于天鹅。自古以来,民间就把天鹅视为神鸟、幸福鸟。如巴音布鲁克的蒙古族牧民,每年春天天鹅飞临草原时,要顶礼膜拜,以求带来好运。哈萨克族人对天鹅从不猎杀,视其为吉祥鸟。这也正是保护野生动物的人文基础。因而,我始终在追求这样一种境界:尽可能在呈现鸟类自然状况的同时,努力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融入人对动物的情感,让人文的积淀,以原生态的基调绽放。
拍摄野生鸟类是非常艰难的,首先,它处在动态,我处在静态,它主动,我被动,极难依据你的设计要求拍摄;要跋山涉水,要深入沼泽湖泊,要克服诸多不曾预料但又必须逾越的困难和障碍。新疆地域辽阔,地形地貌独特、气候特点多样,那里的动物更具野性和灵性,它们眼神机警、体态轻盈、毛色光泽、动作敏捷,对人类的气息反应更敏锐,更增添了拍摄的难度。我拍摄过很多地方,如巴音布鲁克草原、赛里木湖、博斯腾湖、伊犁湿地、布伦托海、玛纳斯河湿地、乌鲁木齐河等区域。每次拍片,或是静静等待,或是乔装打扮,尽量以此消减动物的戒备。常常等待两三天甚至四五天,往往收获甚微甚至无功而返。不过,这却更加激发了我去呈现它们的欲望与冲动。在长期的观察中,我发现天鹅对人的气息反应很强烈,但对车不敏感,有时就可以将车作为掩体,来选择拍摄地点。最艰难的拍摄大部分还是在冬天,为了不惊扰天鹅,往往在离它们活动区域很远的地方,选择好位置,放弃三脚架,手托几公斤重的设备匍匐前进到达目的地,静卧不动,饮雪食冰,全神贯注,静静地完成拍摄。有一次在零下30℃的严寒中我等待了六七个小时,到后来全身上下已没有了任何感觉……有了与这些生灵难以割舍的感情,我常会将带来的谷物和蔬菜悄悄撒在周边,不惊不扰悄然离去。
正确选择摄影地点和深入了解野生鸟类的习性是拍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为此,我在拍摄之前要做许多功课,研究野生鸟类对栖息地的选择及它们的迁徙特点。拍摄涉水禽类如白鹭、苍鹭等,就会选择石河子湿地、玛纳斯湿地;拍摄游禽类如天鹅,就会首选巴音布鲁克大草原;近年来在石河子水域和湿地、乌鲁木齐市郊都能见到天鹅的倩影。长期的拍摄经历,使我对新疆天鹅栖息地积累了大量的有效信息,有一次偶然发现了一张稀有天鹅的图片,拍摄得比较模糊,地点和作者不详,根据多年的野地考察经验,仔细观察图片中水域有芦苇、毛剌等植物及水体颜色,判断此水域应属于伊犁河湿地。后经各方打听,我赶往那里,终于拍到了梦寐以求的作品。
我常思考一个问题,拍摄野生鸟类的目的是什么呢?在我生活过的地方—阿勒泰,曾发生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20世纪60年代,驻阿勒泰地区兵团的某团场因被大雪封路,一个团的人整个冬天就靠捕捞乌伦古河的鱼活了下来,因为此事,当地居民多了一个特定的节日—感恩节,感谢鱼类的救命之恩,并从此形成了“产卵季节不渔、小鱼不渔”的习俗。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好的启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人与动物要相依而生。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爱护野生动物就是关爱我们自己,应达成人类与动物各处己境、相互交映的理想境界。
在多年的野生鸟类拍摄过程中,这些美丽的生灵在我眼里已经成为了亲密的伙伴,它们的一举一动、一静一动,静卧、奔跑、飞翔,起飞和落地的每一个瞬间,都已融入我的脑海中。在过去的许多年中,我们一家人一直保持着一个特殊的传统,大年三十清晨,我会和家人赶往市区近郊天鹅过冬栖息地给天鹅“拜年”。带上它们喜爱的食物,撒在它们的活动区域,然后远远地望着它们,心中默默地为它们祈福。我的孩子上初中时就加入了自治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有一次与同学结伴外出时,意外地发现一只受困的天鹅,它在冰面晒太阳取暖时居然睡着了,羽毛被水浸湿后冻结了,无法起飞的它,慌乱无助地挣扎着……孩子们在小心翼翼用小铁锹将冰面铲开的同时,用自己的衣服将天鹅包裹起来,赶到乌鲁木齐动物园求救,天鹅得以救护。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们去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进而用行动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因而我有意识地将摄影作品汇集成册,策划出版了许多与野生动物生存状况、与生态保护相关的图书、画册。这让我付出艰辛,同时也享受快乐。因为我确信,自己在践行着文明的继承与传播。
在近年拍摄的经历中,我也逐渐感觉到各地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和措施正在加强,玛纳斯和石河子的野生动物保护湿地,每年会派专人巡逻,强有力地打击了盗猎犯罪行为。珍稀的疣鼻天鹅原本不在新疆过冬,由于新疆生态保护措施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为野生动物营造了较好的生态环境,目前在伊宁县水域发现有八十余只疣鼻天鹅在此过冬。这比获得满意的作品更让我感到由衷的兴奋,感到内心的慰藉。
那些飞翔于天地之间、栖居于山野泽湖之间的野生鸟类,尤如西部的精灵,既给人以新奇与神秘,又令人关爱与崇敬,而且还能给人以启示。多年来,出于工作的需要,也是兴趣与热爱,还有从文明和文化的视野,保护和建设好这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般的仙境出发,我与这些精灵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拍摄野生动物有一个由感性的展示向理性的呈现转变的过程。十多年前,我就职于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曾主持出版新疆动物和植物的两本书,专家学者从专业的角度撰写的文字稿自不待言,但拍摄的照片却颇为遗憾,由此萌生了我拍摄野生动物的念想。更使我深刻感悟的是,大自然是人类与动植物共同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自然、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拿起手中的照相机,探寻和揭秘新疆野生动物世界,唤起更多人的良知,关注这个群体,尊重、热爱和呵护我们美好的家园,让人们与自然、与动物安祥地活着、快乐地活着、自由地活着、健康地活着、惟美地活着。
拍摄中,我不仅注意表现野生动物的自然属性,更注重其中的文化背景。在我的摄影作品中,比较偏重于天鹅。自古以来,民间就把天鹅视为神鸟、幸福鸟。如巴音布鲁克的蒙古族牧民,每年春天天鹅飞临草原时,要顶礼膜拜,以求带来好运。哈萨克族人对天鹅从不猎杀,视其为吉祥鸟。这也正是保护野生动物的人文基础。因而,我始终在追求这样一种境界:尽可能在呈现鸟类自然状况的同时,努力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融入人对动物的情感,让人文的积淀,以原生态的基调绽放。
拍摄野生鸟类是非常艰难的,首先,它处在动态,我处在静态,它主动,我被动,极难依据你的设计要求拍摄;要跋山涉水,要深入沼泽湖泊,要克服诸多不曾预料但又必须逾越的困难和障碍。新疆地域辽阔,地形地貌独特、气候特点多样,那里的动物更具野性和灵性,它们眼神机警、体态轻盈、毛色光泽、动作敏捷,对人类的气息反应更敏锐,更增添了拍摄的难度。我拍摄过很多地方,如巴音布鲁克草原、赛里木湖、博斯腾湖、伊犁湿地、布伦托海、玛纳斯河湿地、乌鲁木齐河等区域。每次拍片,或是静静等待,或是乔装打扮,尽量以此消减动物的戒备。常常等待两三天甚至四五天,往往收获甚微甚至无功而返。不过,这却更加激发了我去呈现它们的欲望与冲动。在长期的观察中,我发现天鹅对人的气息反应很强烈,但对车不敏感,有时就可以将车作为掩体,来选择拍摄地点。最艰难的拍摄大部分还是在冬天,为了不惊扰天鹅,往往在离它们活动区域很远的地方,选择好位置,放弃三脚架,手托几公斤重的设备匍匐前进到达目的地,静卧不动,饮雪食冰,全神贯注,静静地完成拍摄。有一次在零下30℃的严寒中我等待了六七个小时,到后来全身上下已没有了任何感觉……有了与这些生灵难以割舍的感情,我常会将带来的谷物和蔬菜悄悄撒在周边,不惊不扰悄然离去。
正确选择摄影地点和深入了解野生鸟类的习性是拍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为此,我在拍摄之前要做许多功课,研究野生鸟类对栖息地的选择及它们的迁徙特点。拍摄涉水禽类如白鹭、苍鹭等,就会选择石河子湿地、玛纳斯湿地;拍摄游禽类如天鹅,就会首选巴音布鲁克大草原;近年来在石河子水域和湿地、乌鲁木齐市郊都能见到天鹅的倩影。长期的拍摄经历,使我对新疆天鹅栖息地积累了大量的有效信息,有一次偶然发现了一张稀有天鹅的图片,拍摄得比较模糊,地点和作者不详,根据多年的野地考察经验,仔细观察图片中水域有芦苇、毛剌等植物及水体颜色,判断此水域应属于伊犁河湿地。后经各方打听,我赶往那里,终于拍到了梦寐以求的作品。
我常思考一个问题,拍摄野生鸟类的目的是什么呢?在我生活过的地方—阿勒泰,曾发生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20世纪60年代,驻阿勒泰地区兵团的某团场因被大雪封路,一个团的人整个冬天就靠捕捞乌伦古河的鱼活了下来,因为此事,当地居民多了一个特定的节日—感恩节,感谢鱼类的救命之恩,并从此形成了“产卵季节不渔、小鱼不渔”的习俗。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好的启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人与动物要相依而生。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爱护野生动物就是关爱我们自己,应达成人类与动物各处己境、相互交映的理想境界。
在多年的野生鸟类拍摄过程中,这些美丽的生灵在我眼里已经成为了亲密的伙伴,它们的一举一动、一静一动,静卧、奔跑、飞翔,起飞和落地的每一个瞬间,都已融入我的脑海中。在过去的许多年中,我们一家人一直保持着一个特殊的传统,大年三十清晨,我会和家人赶往市区近郊天鹅过冬栖息地给天鹅“拜年”。带上它们喜爱的食物,撒在它们的活动区域,然后远远地望着它们,心中默默地为它们祈福。我的孩子上初中时就加入了自治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有一次与同学结伴外出时,意外地发现一只受困的天鹅,它在冰面晒太阳取暖时居然睡着了,羽毛被水浸湿后冻结了,无法起飞的它,慌乱无助地挣扎着……孩子们在小心翼翼用小铁锹将冰面铲开的同时,用自己的衣服将天鹅包裹起来,赶到乌鲁木齐动物园求救,天鹅得以救护。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们去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进而用行动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因而我有意识地将摄影作品汇集成册,策划出版了许多与野生动物生存状况、与生态保护相关的图书、画册。这让我付出艰辛,同时也享受快乐。因为我确信,自己在践行着文明的继承与传播。
在近年拍摄的经历中,我也逐渐感觉到各地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和措施正在加强,玛纳斯和石河子的野生动物保护湿地,每年会派专人巡逻,强有力地打击了盗猎犯罪行为。珍稀的疣鼻天鹅原本不在新疆过冬,由于新疆生态保护措施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为野生动物营造了较好的生态环境,目前在伊宁县水域发现有八十余只疣鼻天鹅在此过冬。这比获得满意的作品更让我感到由衷的兴奋,感到内心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