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用于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心理、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8例肺结核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综合组(n=39)与常规组(n=39)。对常规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综合组患者则开展综合护理,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情况,然后做比较分析。结果:综合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综合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用于肺结核患者护理中,可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综合护理:肺结核: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肺结核属于是肺部传染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不同健康人受感染后其发病存在一定差异,若人身体素质、免疫力降低后结核分枝杆菌激活起作用[1]。因为肺结核是慢性传染病,所以该疾病具有病程长和易反复的特点,患者在经过长时间药物治疗、用药不良反应后往往会促使其出现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甚至是绝望[2],进而对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选择有效护理模式及时纠正负性情绪,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肺结核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后开展不同护理干预措施,旨在探讨护理干预措施用于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心理、生活质量影响,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综合组(n=39)与常规组(n=39)。所有患者均通过X线及CT等检查后确诊,排除认知或交流障碍者,以及脑血管病者。其中综合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8.33±6.14)岁;包括24例继发性肺结核,10例原发性肺结核,5例血型播散型肺结核。常规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8.90±6.67)岁;包括24例继发性肺结核,11例原发性肺结核,5例血型播散型肺结核。经核实,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具体:遵医嘱进行相关操作,用药指导,提前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监测异常并及时处置。
对综合组患者则采取综合护理,具体:①由于肺结核的病程较长,加之存在传染性,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情绪,甚至害怕和亲朋好友接触,而少数人群缺乏正确疾病认知的歧视心理,也会进一步使患者的悲观心理加剧,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正确评估其心理状态,然后采取对应心理疏导。另外,向患者及其亲属讲解相关知识,消除认知误区,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怀、理解,宣传合理用药能够彻底治愈疾病,使患者树立正确积极健康的心态。
②加强宣传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重要性,告知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切忌病情稍有改善就自行停药、减药,以防病情反复及耐药性危险性提高,治疗期间,定期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若其存在治疗疑虑,护理人员可通过一对一教育的方式,为其解惑,使患者能充分明白坚持治疗的可靠性。必要情况下,可让患者家属参与护理,同时做好相关监督工作。
③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注意事项,尤其要指导患者养成正确饮食及日常生活,对维生素和蛋白等物质的摄入应适量,戒酒、烟不良生活习惯。确保病房环境的舒适与整洁,定期进行消毒,良好生活作息,适当运动,增强患者自身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运用焦虑(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单项量表各20个条目,单个条目1-4分,标准分为总粗分值的1.25倍,即满分100分,分值越高则代表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满分为136分,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比。
1.4统计学处理
SPSS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t檢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SAS评分综合组为(25.13±2.10),常规组为(40.02±2.54);SDS评分综合组为(26.30±2.79),常规组为(38.97±3.50)。经评估,综合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综合组与常规组患者生活质量分别为(86.40±6.64)分、(87.10±7.33)分;护理后,综合组与常规组分别为(121.60±10.44)分、(95.38±11.27)分,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综合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模式的选择对于肺结核患者来说具有积极作用,但传统护理模式的重心始终侧重于药物的使用和异常情况的处置,恰恰会忽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况[3],这导致其疾病患者在漫长病程、缺少疾病认知的影响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进而出现不坚持用药、不遵从医嘱用药的情况,这样做往往酿成无法往回的恶果。
本次研究中,将综合护理模式用于综合组患者中,护理过程中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疾病认知,告知其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目的及用药机理,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及对应处置,使患者有心理准备,有效排除了不良应激。另外,护理人员还通过主动交流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嘱咐患者坚持治疗,养成正确生活、饮食习惯,既确保了患者的良好心态[4],也改善了其自身地体质。经研究结果比较,综合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且前者生活质量更佳(P<0.05),进一步证实了综合护理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用于肺结核患者护理中,可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卫.优质护理对肺结核护理质量和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03):26-27.
[2]窦二玲,尹秀英.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20,15(02):88.
[3]李彦玲.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从医行为的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03):435-436.
[4]苏静怡,何丽燕,黄波,等.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02):117-119.
【关键词】综合护理:肺结核: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肺结核属于是肺部传染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不同健康人受感染后其发病存在一定差异,若人身体素质、免疫力降低后结核分枝杆菌激活起作用[1]。因为肺结核是慢性传染病,所以该疾病具有病程长和易反复的特点,患者在经过长时间药物治疗、用药不良反应后往往会促使其出现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甚至是绝望[2],进而对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选择有效护理模式及时纠正负性情绪,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肺结核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后开展不同护理干预措施,旨在探讨护理干预措施用于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心理、生活质量影响,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综合组(n=39)与常规组(n=39)。所有患者均通过X线及CT等检查后确诊,排除认知或交流障碍者,以及脑血管病者。其中综合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8.33±6.14)岁;包括24例继发性肺结核,10例原发性肺结核,5例血型播散型肺结核。常规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8.90±6.67)岁;包括24例继发性肺结核,11例原发性肺结核,5例血型播散型肺结核。经核实,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具体:遵医嘱进行相关操作,用药指导,提前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监测异常并及时处置。
对综合组患者则采取综合护理,具体:①由于肺结核的病程较长,加之存在传染性,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情绪,甚至害怕和亲朋好友接触,而少数人群缺乏正确疾病认知的歧视心理,也会进一步使患者的悲观心理加剧,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正确评估其心理状态,然后采取对应心理疏导。另外,向患者及其亲属讲解相关知识,消除认知误区,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怀、理解,宣传合理用药能够彻底治愈疾病,使患者树立正确积极健康的心态。
②加强宣传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重要性,告知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切忌病情稍有改善就自行停药、减药,以防病情反复及耐药性危险性提高,治疗期间,定期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若其存在治疗疑虑,护理人员可通过一对一教育的方式,为其解惑,使患者能充分明白坚持治疗的可靠性。必要情况下,可让患者家属参与护理,同时做好相关监督工作。
③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注意事项,尤其要指导患者养成正确饮食及日常生活,对维生素和蛋白等物质的摄入应适量,戒酒、烟不良生活习惯。确保病房环境的舒适与整洁,定期进行消毒,良好生活作息,适当运动,增强患者自身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运用焦虑(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单项量表各20个条目,单个条目1-4分,标准分为总粗分值的1.25倍,即满分100分,分值越高则代表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满分为136分,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比。
1.4统计学处理
SPSS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t檢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SAS评分综合组为(25.13±2.10),常规组为(40.02±2.54);SDS评分综合组为(26.30±2.79),常规组为(38.97±3.50)。经评估,综合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综合组与常规组患者生活质量分别为(86.40±6.64)分、(87.10±7.33)分;护理后,综合组与常规组分别为(121.60±10.44)分、(95.38±11.27)分,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综合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模式的选择对于肺结核患者来说具有积极作用,但传统护理模式的重心始终侧重于药物的使用和异常情况的处置,恰恰会忽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况[3],这导致其疾病患者在漫长病程、缺少疾病认知的影响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进而出现不坚持用药、不遵从医嘱用药的情况,这样做往往酿成无法往回的恶果。
本次研究中,将综合护理模式用于综合组患者中,护理过程中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疾病认知,告知其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目的及用药机理,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及对应处置,使患者有心理准备,有效排除了不良应激。另外,护理人员还通过主动交流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嘱咐患者坚持治疗,养成正确生活、饮食习惯,既确保了患者的良好心态[4],也改善了其自身地体质。经研究结果比较,综合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且前者生活质量更佳(P<0.05),进一步证实了综合护理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用于肺结核患者护理中,可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卫.优质护理对肺结核护理质量和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03):26-27.
[2]窦二玲,尹秀英.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20,15(02):88.
[3]李彦玲.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从医行为的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03):435-436.
[4]苏静怡,何丽燕,黄波,等.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02):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