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飞机穿越乌兰巴托、西伯利亚、圣彼得堡、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之后,空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农田间、道路旁一排排的风车,荷兰到了。
当地晚上七点半也就是北京的凌晨两点半,我和老周(周浩,拍《厚街》、《高三》的老兄)都仍然很亢奋,于是决定去放映厅看片子。国家剧场里的city 1放映厅比国内的标准放映厅还要大一些,用数字放映机放映,这样任何数字影像都可以清晰地放大到大银幕上。先放了一个10分钟的短片算是开胃菜,讲的是一个荷兰农民怎么用牛粪养鸡,倒也妙趣横生。正片放的是西班牙的一个贫民窟的拆迁,同样是拆迁题材,也同样是老百姓不愿拆而政府又必须要拆,中国的纪录片就苦哈哈的,西班牙的纪录片就乐呵呵的—西班牙的老百姓在镜头前唱歌跳舞,斗鸡杀猪,偶尔再跳着舞到高速公路上游行一下。
二
第一天基本上是在跑场,从A放映厅到B放映厅,再从B放映厅到C放映厅,不停地找片子看,好在几个放映厅都离得比较近,步行几分钟就能到达。我们选片的原则一般是选参加竞赛单元尤其是参加伊文思奖竞赛单元的影片,或者是选在这次电影节名气比较大的影片。
让我稍微感到惊讶的是在莱顿广场聚集了这么多的艺术影院,这次电影节使用的放映厅就有10个,在阿姆斯特丹的其他地带也还有更多的艺术影院,我估计这个小城市里的艺术影院肯定比北京要多(相对北京而言阿姆斯特丹的确是小城市)。不过再仔细观察,我发现这次电影节使用的某些影院其实也兼做剧院,除了能放电影也能做戏剧演出用。
伊拉克题材的纪录片《何时阿丹能回家》,讲述巴格达一个普通的家庭在他们的儿子被关进监狱并意外烧伤后人伦情感发生的变化。也许是因为语言不通的缘故,这片子并没有打动我。而另一部也是中东题材的影片尽管语言也不通,但却很动人。这片子叫《幸福的敌人》。故事倒不见得多么吸引人,但片子里弥漫的阿富汗的气氛却很吸引人,再加上高清拍摄的画面,水准很高的声音设计,都让人过目难忘。放完后导演出现,竟然是一个年轻美女,穿着黑色风衣,说起摄制组在阿富汗的历险式拍摄显得很从容镇定,我和老周很是欣赏,老周还跑到跟前拍了好几张照片。
三
令我惊奇的是,荷兰是个小国,阿姆斯特丹也是个小城,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看纪录片。IDFA持续10天、10个放映厅从早到晚的放映总是人满为患,特别热门的影片即使是第二或第三次放映依然很难买到票,本次电影节最热门的影片是荷兰制片人杰西卡·里克尔的《四元素》,我们买了几次票都没有买到。今天一大早看到在放映厅外有一大群小孩在寒风中排队准备看纪录片,我想这可能就是纪录片在这里受欢迎的原因——欧洲人从小就对孩子培养纪录片的观影兴趣。
我的片子放映的时候是中午12点,地点是在比较偏僻的荷兰电影博物馆,本来以为没有多少人来看,但没有想到还是有不少人大老远跑来看,能容纳100人左右的小放映厅基本上坐满了。老周的《高三》被作了一个大学生专场,能容纳300多人的放映厅坐得满满当当,放映后还有热烈的讨论,这让老周很是满足。
四
《修道院》放完后,我已热泪盈眶,这是这次电影节唯一让我落泪的片子,也是这部片子最后众望所归地获得了本次电影节伊文思大奖。这部片子讲的是一个丹麦的老头建造一个修道院的故事。老头叫维格,70多岁,终身未娶,性格古怪。他一生只喜欢两个人,一个是他父亲(他觉得父亲的鼻子很好看),另一个就是上帝。老头有一栋古老的大房子,他很钟爱自己的房子,在他有生之年他想把自己的房子改造成一个修道院,让修女们来此修行。老房子年久失修,需要按照修女们的要求改造修缮,在交往的过程中老头和修女们发生了种种矛盾,但最终归于化解,因为维格是一个既古怪又非常可爱的老头,他在长久的固执后总会作出让步。春去秋来,修道院终于建成,修女唱的圣歌在此升腾,而维格老头却突然辞世,修女们和当地的居民一起送别老人,修女告诉导演,老头是在印度旅行中去世的,或许他已升入天堂。
《修道院》的成功是必然的,它有非常出色的主角(维格),又有非常称职的配角(修女),还有极具特色的环境,而最重要的是它有人类不分种族都能感受到的温暖的情感。出人意料的是,获大奖的这么好的片子竟然是用DV拍的,索尼PD150,成片后转胶片,可以看出在后期剪辑以及转胶过程中导演都对影像的色调及光影都做了比较好的处理,所以出来的影像效果非常好,很像16毫米的影像,很难看出DV的痕迹。而在配乐上,导演显然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她找了非常优秀的作曲家写了许多以弦乐和西班牙吉他为主的作品,作品的基调以温暖为主,也有些明快的,作曲家写的吉他作品很像是《断臂山》中音乐的感觉,用在这个片子里也恰到好处。
12月2日晚上,持续10天的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闭幕,获伊文思奖的是《修道院》,获银狼奖的是《幸福的敌人》(这也是实至名归),获小银狼奖(短片奖)的是《眼睛》(这是一部视听语言非常出色的纪录短片),获处女作奖的是《我们在一起》,还有两三个小奖项颁给别的影片,中国影片没有获奖。需要说明的是,前三部获奖影片都出自丹麦导演,前两个大奖影片的导演都是女性。
也许出于习惯,也许场地所限,颁奖典礼只是被提名的影片导演参加,其他导演不能参加典礼,这让我们没能参加典礼的导演多少有些遗憾。不过,可以感觉到的是,纪录片电影节的颁奖并不像故事片电影节的颁奖那样群星闪耀、媒体追捧娱乐色彩甚浓,纪录片的颁奖文化气息更浓一些,更像是一群知识分子的聚会。
飞机穿越乌兰巴托、西伯利亚、圣彼得堡、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之后,空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农田间、道路旁一排排的风车,荷兰到了。
当地晚上七点半也就是北京的凌晨两点半,我和老周(周浩,拍《厚街》、《高三》的老兄)都仍然很亢奋,于是决定去放映厅看片子。国家剧场里的city 1放映厅比国内的标准放映厅还要大一些,用数字放映机放映,这样任何数字影像都可以清晰地放大到大银幕上。先放了一个10分钟的短片算是开胃菜,讲的是一个荷兰农民怎么用牛粪养鸡,倒也妙趣横生。正片放的是西班牙的一个贫民窟的拆迁,同样是拆迁题材,也同样是老百姓不愿拆而政府又必须要拆,中国的纪录片就苦哈哈的,西班牙的纪录片就乐呵呵的—西班牙的老百姓在镜头前唱歌跳舞,斗鸡杀猪,偶尔再跳着舞到高速公路上游行一下。
二
第一天基本上是在跑场,从A放映厅到B放映厅,再从B放映厅到C放映厅,不停地找片子看,好在几个放映厅都离得比较近,步行几分钟就能到达。我们选片的原则一般是选参加竞赛单元尤其是参加伊文思奖竞赛单元的影片,或者是选在这次电影节名气比较大的影片。
让我稍微感到惊讶的是在莱顿广场聚集了这么多的艺术影院,这次电影节使用的放映厅就有10个,在阿姆斯特丹的其他地带也还有更多的艺术影院,我估计这个小城市里的艺术影院肯定比北京要多(相对北京而言阿姆斯特丹的确是小城市)。不过再仔细观察,我发现这次电影节使用的某些影院其实也兼做剧院,除了能放电影也能做戏剧演出用。
伊拉克题材的纪录片《何时阿丹能回家》,讲述巴格达一个普通的家庭在他们的儿子被关进监狱并意外烧伤后人伦情感发生的变化。也许是因为语言不通的缘故,这片子并没有打动我。而另一部也是中东题材的影片尽管语言也不通,但却很动人。这片子叫《幸福的敌人》。故事倒不见得多么吸引人,但片子里弥漫的阿富汗的气氛却很吸引人,再加上高清拍摄的画面,水准很高的声音设计,都让人过目难忘。放完后导演出现,竟然是一个年轻美女,穿着黑色风衣,说起摄制组在阿富汗的历险式拍摄显得很从容镇定,我和老周很是欣赏,老周还跑到跟前拍了好几张照片。
三
令我惊奇的是,荷兰是个小国,阿姆斯特丹也是个小城,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看纪录片。IDFA持续10天、10个放映厅从早到晚的放映总是人满为患,特别热门的影片即使是第二或第三次放映依然很难买到票,本次电影节最热门的影片是荷兰制片人杰西卡·里克尔的《四元素》,我们买了几次票都没有买到。今天一大早看到在放映厅外有一大群小孩在寒风中排队准备看纪录片,我想这可能就是纪录片在这里受欢迎的原因——欧洲人从小就对孩子培养纪录片的观影兴趣。
我的片子放映的时候是中午12点,地点是在比较偏僻的荷兰电影博物馆,本来以为没有多少人来看,但没有想到还是有不少人大老远跑来看,能容纳100人左右的小放映厅基本上坐满了。老周的《高三》被作了一个大学生专场,能容纳300多人的放映厅坐得满满当当,放映后还有热烈的讨论,这让老周很是满足。
四
《修道院》放完后,我已热泪盈眶,这是这次电影节唯一让我落泪的片子,也是这部片子最后众望所归地获得了本次电影节伊文思大奖。这部片子讲的是一个丹麦的老头建造一个修道院的故事。老头叫维格,70多岁,终身未娶,性格古怪。他一生只喜欢两个人,一个是他父亲(他觉得父亲的鼻子很好看),另一个就是上帝。老头有一栋古老的大房子,他很钟爱自己的房子,在他有生之年他想把自己的房子改造成一个修道院,让修女们来此修行。老房子年久失修,需要按照修女们的要求改造修缮,在交往的过程中老头和修女们发生了种种矛盾,但最终归于化解,因为维格是一个既古怪又非常可爱的老头,他在长久的固执后总会作出让步。春去秋来,修道院终于建成,修女唱的圣歌在此升腾,而维格老头却突然辞世,修女们和当地的居民一起送别老人,修女告诉导演,老头是在印度旅行中去世的,或许他已升入天堂。
《修道院》的成功是必然的,它有非常出色的主角(维格),又有非常称职的配角(修女),还有极具特色的环境,而最重要的是它有人类不分种族都能感受到的温暖的情感。出人意料的是,获大奖的这么好的片子竟然是用DV拍的,索尼PD150,成片后转胶片,可以看出在后期剪辑以及转胶过程中导演都对影像的色调及光影都做了比较好的处理,所以出来的影像效果非常好,很像16毫米的影像,很难看出DV的痕迹。而在配乐上,导演显然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她找了非常优秀的作曲家写了许多以弦乐和西班牙吉他为主的作品,作品的基调以温暖为主,也有些明快的,作曲家写的吉他作品很像是《断臂山》中音乐的感觉,用在这个片子里也恰到好处。
12月2日晚上,持续10天的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闭幕,获伊文思奖的是《修道院》,获银狼奖的是《幸福的敌人》(这也是实至名归),获小银狼奖(短片奖)的是《眼睛》(这是一部视听语言非常出色的纪录短片),获处女作奖的是《我们在一起》,还有两三个小奖项颁给别的影片,中国影片没有获奖。需要说明的是,前三部获奖影片都出自丹麦导演,前两个大奖影片的导演都是女性。
也许出于习惯,也许场地所限,颁奖典礼只是被提名的影片导演参加,其他导演不能参加典礼,这让我们没能参加典礼的导演多少有些遗憾。不过,可以感觉到的是,纪录片电影节的颁奖并不像故事片电影节的颁奖那样群星闪耀、媒体追捧娱乐色彩甚浓,纪录片的颁奖文化气息更浓一些,更像是一群知识分子的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