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一交响曲》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一交响曲是对1905年俄国第一次革命的生动描写,是把这次革命的历史画面 用器乐的表现形式又一次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成功尝试.其独特的结构、创作手法以及音乐材料运用,在音乐场景描绘上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而独具匠心的创作 思维更是对传统音乐结构框架的大胆突破。
  关键词: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一交响曲》;创作特征
  引言
  肖斯塔科维奇是俄国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生于圣彼得堡,从斯坦贝格学习作曲,从尼古拉耶夫学习钢琴。十三岁进人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他的才能在当时就受到院长格拉祖诺夫的欣赏和鼓舞。十九岁时写出了充满活力的《第十一交响曲》,并于1926年首演于列宁格勒,从此这位青年学生在国际乐坛上一鸣惊人,其杰出才华很快引起了世人的注目。
  一、创作背景
  1956年,赫鲁晓夫继斯大林成为前苏联的领导人。同年2月25日,赫鲁晓夫发表了他具有历史意义的演说,他的这次演讲给当时的前苏联带来了政治和缓、个人自由与文化交流的一段时期。列宁时代那段充满革命热忱的年代受到刻意的宣扬,而苏联历史上这段时期的英雄人物都成为了象征。为了配合“革命浪漫主义”与“复兴列宁典范”的热情,肖斯塔科维奇谱写了一套交响三部曲来纪念1905年与1917年的两次革命。第十一交响曲就是交响三部曲中的一首,又名《1905年》,是作曲家对发生在1905年革命的生动描述。这首交响曲于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在莫斯科首演,四天以后在列宁格勒(肖斯塔科维奇的故乡)演出,结果极为成功。也就是这首交响曲使肖斯塔科维奇获得了列宁奖金。
  二、创作特征
  《第十一交响曲》体现了肖斯塔科维奇五十年代以后典型的创作特征。现代音乐作曲技法的运用、为了表现特定内容而对结构形式所作的适应性改动、作为构成乐曲重要基础的动机组合的运用,尤其是与俄国革命斗争密切相关之题材内容的使用、对革命歌曲和民间歌曲音调的引用以及与主题的贯穿发展构成了这首交响曲创作的显著特征。
  第一,与俄国革命斗争密切相关的题材内容。《第十一交响曲》是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第一部带有标题的交响曲,是为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而作。作品生动地描写了发生在1905年1月9日的圣彼得堡流血惨案。这次被称为十月革命总演习的“1905年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俄罗斯人民对沙皇残酷统治的反抗。圣彼得堡是当时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冬宫是统治者们的所在地,这一天,圣彼得堡的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十四万余人在冬宫广场游行,向沙皇请愿,要求改善他们恶劣的生活条件,被激怒了的沙皇命令军队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致使一千多人死亡,两千多人受伤。这次惨案激起了俄罗斯人民极大的愤怒,随后,各大工业中心的工人纷纷举行大罢工,起义遍及全国。作曲家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这次事件,但通过阅读和父辈的讲述,这次惨案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肖斯塔科维奇选择了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进行创作,显然很符合纪念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的主题。作品由带标题的四个乐章组成,生动而形象地刻画了俄罗斯历史上这次骇人听闻的事件。在演奏中,四个乐章不间断的连续演奏,更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整体性。第一乐章,《冬宫的广场》,描绘了1905年1月9日(农历)黎明的圣彼得堡冬宫广场,音乐显得沉闷、阴郁。在这个乐章中,作曲家借助冬宫广场的形象来隐喻沙皇统治的残酷和俄罗斯人民痛苦不堪的生活。第二乐章《1月9日》是整首交响曲的悲剧性高潮,整个乐章可分为前后两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描写行进的工人向沙皇请愿和进行抗议的情形,第二部分,作曲家用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沙皇统治者对人民的血腥镇压。第三乐章《永恒的纪念》是对“1月9日”事件中死难烈士的深切哀悼,整个乐章由三个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中,乐曲主要主题由中提琴奏出,形象地表达了人们沉痛的心情。第二部分先是铜管的演奏,音乐低沉而阴郁,随后的小提琴奏出了一个明朗的旋律,表达了人们对未来光明的希望和期待,逐渐增加的力度形象地表达了人民坚定的信念。第三部分,音乐又回到低沉而悲痛的气氛中,最后结束在由强渐弱的音响中。第四乐章《警钟》,由主要主题、两个插部和一个结尾构成,描写了1月9日事件之后风起云涌的革命,表达了俄罗斯人民的觉醒和将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与信心。
  第二,对革命歌曲和民间歌曲音调的引用。把革命歌曲和民间歌曲引进作品的做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十九世纪的俄罗斯作曲家和前苏联的作曲家都运用过,“但是只有肖斯塔科维奇运用得最得心应手、详略得当、天衣无缝、浑然一体、新旧相宜、相得益彰”。(钱仁平《标题音乐大不易——以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一交响曲为例》,载《音乐爱好者》2000年第4期,P40-41)在这首作品中,作曲家大量地采用了革命歌曲和民间歌曲的旋律。第一乐章的第一部分中,主题采用了革命歌曲《听吧,那老囚犯的歌》的旋律(见谱例1),在第二部分中作曲家采用了革命歌曲《静静的夜,看准时机》的旋律(见谱例2)。
  在第二乐章的第二部分中,作曲家在表现事件发生后的凄凉和悲惨时,采用了歌曲《脱帽致敬吧》的旋律(见谱例3)。
  在第三乐章中,主要主题采用的是俄罗斯革命歌曲《你们光荣牺牲》的旋律(见谱例4),表达了人们沉痛、哀伤的心情。
  这首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中,作曲家在主要主题中采用了革命歌曲《让暴君发抖吧》的旋律(见谱例5),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不畏艰险,勇敢向前的英勇形象。在这个乐章的第一个插部中,主部主題采用的是歌曲《华沙起义歌》的旋律(见谱例6)。
  第三、主题的贯串发展。在这首交响曲中,主题(尤其是引子主题)的贯串发展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不仅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结构力,也使内容的表达更加生动、准确。
  第一乐章开始前,有两个引子主题。其实这两个主题也可以看作是整首交响曲的引子,它们在乐曲中多次出现,是对沙皇黑暗统治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形象刻画。引子第一主题(见谱例7)在竖琴空五度和音的背景下,由加弱音器的弦乐奏出,形象地表达了俄罗斯人民在沙皇统治下的苦难生活。引子第二主题(见谱例8)由加弱音器的小号奏出,紧张、不安。在这个乐章的第一部分中,引子再现在该部分主题之后,是对人民苦难的进一步强调。引子第二主题第一次再现在该乐章第三部分结尾,充满了悲剧性色彩。
  第二乐章第一部分最后,引子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先后出现,预示了即将来临的灾难。在这个乐章的第二部分后半部分中,引子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又先后出现。结尾时,第一乐章第一部分的主题《听吧,那老囚犯的歌》再次响起,音乐结束在悲哀、凄凉的气氛中。
  在第四乐章中,引子的第二主题再次出现在第一插部之后的发展中,但改变了最初的形象。第二乐章“1月9日”的请愿主题出现在这个乐章的第二插部中,但由整个乐队奏出,显得颇为激昂慷慨,表现了俄罗斯人民同沙皇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心。最后,引子的主题又一次出现在乐曲的结尾中,简短的发展之后,第二乐章中《脱帽致敬吧》的主题再次出现,随后情绪逐步高涨,整个乐章结束在激昂的高潮中。
  在结尾中,音乐以引子主题开始。随后,第二乐章第二部分中所引用的歌曲《脱帽致敬吧》的音调再次出现,暗示了斗争的残酷性和长期性,要成功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整首作品结束在乐观的高潮中。
  三、结束语
  在二十世纪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里,音乐创作中也呈现出了纷繁复杂的局面,大多数作曲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小型体裁的创作和实验上。在这种背景下,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创作无疑是一座丰碑。创作于一九五七年的《第十一交响曲》体现了作曲家五十年代以后典型的创作特征,也是肖斯塔科维奇最成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参考文献
  [1]肖惠君.肖斯塔科维奇赋格中密接和应的演奏速度研究[D].广州大学,2017.
  [2]田云.肖斯塔科维奇:艺术与政治[D].上海师范大学,2016.
  [3]周莎.论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一交响曲》的创作特征[J].新西部(理论版),2013(19):100-101.
  [4]张文龙.肖斯塔科维奇“战争交响曲”主题旋律分析[D].上海音乐学院,2004.
  [5]钱仁平.世纪证词——肖斯塔科维奇和他的交响曲创作[J].人民音乐,2000(02):34-39.
  [6]M·D·萨比尼娜,景霑.肖斯塔科维奇传略[J].音乐学习与研究,1987(04):52-57.
  (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厌倦了钢筋水泥的大楼,向往快节奏生活下的心灵回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情趣以及朴素自然、不精雕细刻的田园风格居住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喜欢。本次设计将田园风格应用在室内里,可以使人们在喧嚣的城市里也可以有恬静的心灵栖息地,也能体现世纪花园小区的花园式住宅特质。此次设计以田地和园圃特有的自然特征为形式手段,着重表現出带有一定程度的农村生活或乡间艺术特色,体
期刊
摘 要:目前国家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越来越关注,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越来越关心,相应要求幼儿园是一流,教师是高素质。但为什么幼儿园的虐童事件还是频频发生,这就要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思考。我从职业意识、职业感情、职业行为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更多的幼儿教师能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还社会一片和谐、家庭一片温馨、儿童一片乐土。  关键词:虐童事件;职业道德  一、幼儿园虐童原因
期刊
蒲公英的明天  清浅河边  暖风吹过的梦想  在昨日的細雨中飘摇  倔强的希望  带着淑雅的莞尔  浸在斑驳的回忆中  绒绒的降落伞  乘着风在宇宙漂流  落在尘埃又开出花来  叶诗雯 中央财经大学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期刊
摘 要:意境作为中国花鸟画的灵魂所在,是一种艺术上的美学概念。意境是经过意象进而创造出来的,对于意境的创造,除了需要画家自身的艺术修养外,还要利用各种绘画技术,从而营造出一种可观感的画面。因此,想要更好地进行花鸟画的创造,有必要对其意境进行研究,从而创造出更好的花鸟画。  关键词:花鸟画;意境;灵魂  中国花鸟画的灵魂就是画中的意境,在两千多年的花鸟画创造中,五代之前主要采用的是工笔重彩,这也受到
期刊
摘 要:治愈系作品已经发展为覆盖文学、动漫、电影、音乐、艺人等方面的一个体系,治愈系动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本文通过对治愈系动漫《萤火之森》分析,旨在深入了解治愈系动漫的特点。  关键词:治愈系;纯爱;怀旧;纯善  一、“治愈系”动漫  “治愈系在日本语境中指的是能够抚慰心灵,给人以持续、恒久、连续的舒畅感的一系列事物。由于该定义的广泛性,治愈系涉及了文学、音乐、旅游、影视、动漫、艺人等文化产业
期刊
一、引言  本研究关注的是探索性问题,即回答:中国政策试点和扩散的路径是什么?动力机制是怎样的?从现实意义上来看,中国的“试点-推广”的政策过程特别引人注目,对于国土面积比较大、政策环境复杂、政策创新的社会效果未知等这样的国家公共治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理论方面,有大量学者进行研究,但是,一般都只注意到从点到面的横向扩散过程,或中央地方的垂直互动过程(Heilmann,王绍光、刘培伟、蔡文轩、Flo
期刊
一、观念艺术下的架上绘画  在艺术的长河中,架上绘画开始注意与艺术家思想相结合始于后现代主义时期。单纯的绘画很难满足于现在的艺术家,回忆文艺复兴时期单纯将思想寄托于一个活灵活现的写实人物上相比,当代艺术更加注重将作品之中加入观念。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将市井妇女无比写实的描绘出来,无论是技法还是手段都高于前人,而又让后人无法超越。但是在历史发展的轨道中,停滞不前就是一种落后的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
期刊
摘 要: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间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知识产权战略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则是以技术创新为最终目标。然而,在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将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结合在一起,实现共同的目标。本文将对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与其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  关键词:技术创新;
期刊
摘 要:目的:对三七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方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近年来三七的药理作用及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三七对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产生影响,还具有抗衰老、抗肿瘤、抗炎等药理作用.  关键词:三七;三七总皂苷;药理作用  三七又名田七、参三七,主产于云南、广西及四川等地,多为栽培品,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其味甘、微苦,性温,主归肝、胃、大
期刊
摘 要:目前,随着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在各个领域,广泛引入了智能化设备,各行业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中国的电力运行与建筑设计,智能化弱电系统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工作与生活。基于此,本文概述了智能化弱电系统,并针对中国智能化弱电系统建立中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优化设计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弱电系统;智能化;优化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