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实用的数学教学评价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n00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是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能起到管理的作用,而且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既要客观、公正、详实,又要实际可行。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与学具有诊断、反馈、激励、调节、导向的功能。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如果把教学的全面性、导向性、发展性比作一个地球,那么教学评价就是支撑这根杠杆的支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新课程评价改革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的目标,这为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这样的阐述所折射理念是,数学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如何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评价既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又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持续发展,从而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现我结合自己的尝试,介绍几种评价的策略,与同行商榷。
  一、强化激励——吃透评价的精髓
  新课标明确指出,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是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
  以往的评价,往往以选拔人才或评优为主要目的,在评价时常常是鼓励了一方而打击了另一方,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可以这么说,激励是教学评价的精髓。
  评价应是无形的激励。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以及自主行为的调控力。教师应用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对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失误、不足,应持宽容态度,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有学生提出:“长方形的面积用长乘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也可以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这是认知过程中自发的顺应和迁移现象,更是学习中勇于探索的大胆猜测。对学生的这种想法,我是这样评价:“你能作出这样的大胆猜测,这是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表现!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测,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这样的激励性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点燃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二、及时反思——彰显评价的主旨
  新课标明确指出,改进教师的教学也是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这是新课程对传统教学评价目的的有机延伸。
  以往的评价,往往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成绩等,而忽视了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利于师生发展的。
  教师教学状况的评价,可以促使教师认识、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调整教学方式、进度、目标等。
  反思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必须重视对自我教学的反思。教后记就是教师批判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行为的一种反思性评价。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一直坚持写教后记。养成在教学中自我反思的习惯,可以不断理解自我、超越自我。
  三、多元感悟——把握评价的目标
  新课标确定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评价的具体目标应围绕这些方面展开,形成多维性、全面性的评价目标体系。
  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包括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活动等内容的评价;数学思考的评价包括对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统计观念、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解决问题的评价,包括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的评价;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包括对形式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学习的习惯与态度,以及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等方面的评价。
  四、四方参与——拓展评价的主体
  评价的主体是谁?谁对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教学可以作出评价?以往的做法往往是教师写一个操行评语,然后由家长写一份意见。新课程理念下,评价主体从单一拓展为多元,评价的主体应是教师、家长、伙伴、自己,评价主体之间要和谐互动,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最佳效果。
  自我评价:被评价人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自我评价是由动机引发出来的自我教育的活动,是一种自觉行为。
  伙伴评价:由于伙伴对被评价人的了解远远胜于教师的成人化的目光,因此伙伴的评价也最容易让学生接受。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伙伴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面对面的地相互交流,深化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主要找优点,目的是在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营造团结合作、互相勉励、共同提高的氛围。
  教师评价:教师在收集各种信息的基础上,把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发掘出来,充分展现在全体学生面前,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此来激励他们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教师充满师情、透出爱心。
  家长评价:家长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延伸与补充,是实现评价全面性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五、因材施评——张扬评价的个性
  评价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评。实施个性化评价,既考虑学生的过去,又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
  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评价当否,直接影响师生发展与教学的成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进一步开展数学教学评价的探索与研究,以垒实这个撬动教学全面性、导向性、发展性地球的支点。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评价能够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形成正确的教学行为。由于课堂教学评价往往整合了有关教与学和师生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能够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在反思中变革自己的教学理念,形成正确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评价能够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学校教育最主要的场所是课堂,因此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发展最重要的阵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其他文献
文似看山不喜平。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写记叙文,一直写到高中,但许多学生越写越困惑:我的记叙文怎么还是老样子,甚至越写越没有水平了。那么,什么样的记叙文才算有水平呢?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叙文水平和档次呢?  其实,课本中就有很多片断值得学生学习,仔细阅读这些片断会对学生的写作有极大的启发。  一波三折的情节——只有一个中心事件的文章,若能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做到张驰结合,起伏变化,则可扣人心弦。《鲁提辖拳
提起数学这门学科,多数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枯燥乏味且抽象繁琐。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数学中大篇幅的概念定义、不常见的数学符号和抽象的专业术语积聚在一起,使得内涵意思难以理解,学生不能理解,自然就会产生厌烦之感。这种情况最初体现在我们初学数学时的应用题中,为解决这个问题,数学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来讲解数学中难以理解的概念、定理、性质,这其中还可以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性,
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和精髓。数学概念教学是“双基”教学的核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由于数学具有高度抽象的特点,注重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因此在
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樱桃谷鸭CD3ε胞外区,制备兔抗鸭的CD3ε多克隆抗体,利用制备的抗体建立一种用于测定或分选出鸭的CD3~+T细胞亚群的方法,由于鸭瘟病毒主要侵害的是上皮细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来源于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那么怎样创设问题情境,进而激发兴趣呢?下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必须激起学生的学习渴望,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数学机智教学。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