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原儒》中,熊十力一改清季以来将“三世”说诠释为“三世进化论”的现代传统,另立新说,可称其为“三世一事说”.它以熊氏改塑的经典系统为文本依据——“六经”表达了一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原儒》中,熊十力一改清季以来将“三世”说诠释为“三世进化论”的现代传统,另立新说,可称其为“三世一事说”.它以熊氏改塑的经典系统为文本依据——“六经”表达了一套融贯的理论主张.“三世一事说”有三个要点:第一,“三世”并非指三个连续的历史阶段,而是指三个连续的行动步骤,在这个意义上,圣人为历史立法.第二,革命原则上可以在圣人立法之后的任何时刻,通过“造时”行动来开启.第三,从革命启始到理想社会建成的时间间隔十分短暂,“大同”世界有望令革命者“及身亲见”.这一论说造成了熊氏哲学的内部紧张.“三世”说的现代诠释本就存在着历史发展理论和历史行动理论之间的张力,熊十力把诠释中心完全转移至后者,从而将儒家思想在“外王”领域的动力论潜能挖掘到了极致,这展示了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复杂面貌.
其他文献
黑格尔克服了康德将伦理和道德混为一谈的局限,对法和道德、伦理三者的自由意志基础的揭示从理论上厘清了三者与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的对应关系,对伦理道德在人的现实生活中所
抽象、普遍或一般等词的区别仅是用语喜好问题,实际指代了立法的效力范围不特定性与权利义务未完结性两大特征.只要不满足这两大特征的任何一种,都可以称之为具体法或个别法."立法应当抽象"并非具有普适性.法国是立法抽象性思想的发源地,其理由是平等原则.德国直到魏玛后期才产生了以抽象性教义制约立法权的主张,其主要目的是维护权力分立.立法的抽象性从来就不是英美法上的传统与要求.通过分析我国实定法规范与事实可以看到,针对特定人、特定事项等的效力范围特定性立法具有正当性,无需对其特别约束.只有出于对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程序
期中考试之后,某班召开了家长座谈会,班主任邀请我作为嘉宾出席。期间,一位母亲谈到儿子小田(化名),可谓“痛心疾首”,说道:“真不知道怎么办。我的脸都被他丢尽了,成绩这么差,还不是因为他笨,笨也就算了,还迷上了玩手机!”所幸,小田当时不在现场。第二天,我找到了该班班主任,建议小田来咨询室找我聊聊。果不其然,小田聊到父母时唉声叹气,他意识到了自己遇到的问题,也坦承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与父母有莫大的关系。
“缘起性空”可能是当代中国人最“耳熟”但未必“能详”的一个佛教术语,一般理解为由“缘起”和“性空”两个词语组合而成。“缘起”表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和合而生起;
2020年修改的《著作权法》第17条用“视听作品”的名称取代了“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并将其分为“电影作品、电视剧作品”和“其他视听作品”,分别规
在《中论颂》第24品第18颂这一重要颂文中,龙树揭示了几个关键概念之间的紧密关系:缘起、空性、依托施设和中道。在这些概念中,中观派自身似乎很喜欢其中两个,即“空性”和“
以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其疫情期居家体验与成长中亲子关系回溯性文本,从社会互动视角探析亲子共同在场如何改善童年期亲子分离造成的亲子疏离。研究发现,儿童
中国哲学史上的“物”范畴和“器”范畴的含义与这两个范畴有着多变的命运。现代哲学不但应该把“(自然)物”和“器(人工物)”当作两个并列范畴进行研究,而且应该把“物理”
关于违法无效合同的不当得利返还,我国法并无明确规定.两大法系大同小异的做法是"全有全无",具体为不当得利的违法性抗辩及例外规则体系.我国《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虽然删除了不法原因给付规则,但仍可通过对第985条的扩张解释,将"全有全无"设定为违法无效合同不当得利返还的一般规则.我国司法实践则沿袭了最高人民法院在股权代持纠纷中所持的裁判立场,基于对原《合同法》第58条的扩张解释,在投资已有增值且国家不予收缴的前提下,采取了在受损人与得利人之间进行"比例分担"的返还方案.英国法从形式主义转向结果主义的最新发展、
《民法典》第406条在抵押人自由转让抵押财产的基础上,允许当事人约定限制这种自由.约定禁止转让抵押财产的,为绝对限制;约定以抵押权人同意等为抵押财产转让条件的,为相对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