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教辅 立足学情 体验课本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备课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更是教师保证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
  关键词:高中历史; 备课有效性; 教辅; 阅读
  关键词: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14-001
  备课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更是教师保证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教师在上课前,都会深入钻研教材和教辅资料,选择科学有效的教法、模式及恰当的教辅手段,精心编写教案。其中,教辅资料为历史教师的备课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让历史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与课文有关的历史故事和史料。
  但过分依赖教辅资料,会使我们历史教师缺少自我阅读的真实体验,导致在备课中跳不出别人理解的圈子,在教学中迷失自我,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习惯,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大打折扣。我们能不能尝试放下教辅资料,自己用心去体验课本,完全独立地备一备课呢?
  一、遵循阅读的认知规律,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备课时,教师把身份置换成学生,遵循学生阅读规律,初读课文,感知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理出历史事件的结构条理;再读课文,批注有所理解的地方,圈出历史事件的重点表述,标出历史事件表述中的可疑之处,让自己先读懂课文所表述的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的理解。
  比如说,在准备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时,我从学生的角度阅读课文中的信息,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概念。初读时,感觉专业概念较多较难,比如“刀耕火种”、“集体劳作”、“精耕细作”、“垄作法”、“代田法”、“小农经济”、“自然经济”,这些概念都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也很远;同时,课文的线索也显得比较多,有耕作技术的发展,有耕作形式的发展,有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基本模式的分析。显然,学生单从这一课文内容中,是不容易把握此课所要体现的线索和结构的。我再次阅读课文,确定本课的专业概念重点在于“精耕细作”、“小农经济”、“自然经济”,重点线索在于铁犁牛耕出现前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理解课文只是第一步,如何把自己的理解变成学生的理解才是教学备课的关键。最好的理解方法当然是把专业概念置于历史线索的发展中体现出来,通过把握历史线索,对历史概念的认知才会自然,才能摆脱死记硬背的误区。当我们抓住铁犁牛耕出现前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重点线索后,“刀耕火种”的现象之存在于原始社会就显得顺理成章了,生产工具的简陋导致了生产力的低下;而铁犁牛耕的出现,使得个人生存能力大幅度提升,使个人对土地的“精耕细作”有了实现的可能与必要,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起来了,“小农经济”其实就是“自然经济”的一种形式。
  二、捕捉课文的信息点,找准教学的切入口
  课文需要思考、点拨之处会很多,如何设计好教学的流程,让教师的点拨成为启航学生学习欲求的灯塔呢?放下教辅资料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备课中,针对自己的班情、学情,撇开教辅资料的现成思路,整合课文中的知识点,甚至于重新组合,凸显课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找到适于自己教学的切入口。
  岳麓版必修二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表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本课有三个子目,第一目“布雷顿森林会议”、第二目“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第三目“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但我在阅读课文时,感到课文子目的表述并不能凸显课文的主题线索,联系松散,无从下手解读课文。我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调整课文的内容安排,改为第一目“体系形成的背景”、第二目“体系的内容”和第三目“体系形成后的影响”,给学生一个最明显的学习线索,减少学生对历史的畏难情绪,同时也让学生明了本课所学习的重点知识点。
  三、揣摩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理解事件的情境
  只有自己认真阅读,才能知道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搭建怎样的阶梯;只有从学生角度去认知课文中的历史事件,才能知道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怎样的引导。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设置理解事件的情境,为学生理解历史事件提供帮助。
  在准备人教版必修二第5课《新航路开辟》时,我本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四位小导游再现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艰辛,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转动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再收集几则历史材料,通过以学生讨论的形式,分析新航路成功开辟的原因和条件;又通过欧洲人和印第安人对哥伦布的不同评价材料,来培养学生以历史的眼光,辨正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最后印出四份不标识路线的地图,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环球航行的路线,并与新航路开辟时的航线进行比较,比起纯粹地分析课文,如此设计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巧妙地进行了知识的巩固和升华。
  课文本身就是丰富的历史材料,我们在备课中要放下教辅资料,充分分析课文内容,挖掘课文的中心内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解读课文;在教学中,教师关注的不应是学生的解读是否标准,而是要理解学生的个性解读,尊重学生的课堂生成。这样,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就会丰富多彩,充实厚重。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社团作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繁荣校园文化,推进和谐校园、文明校园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大港中专为例,阐述了学生社团建设中引发的思考及采取的措施。关键词:中职学校; 社团建设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14-001我校是由两个职业中专校整合而成
摘 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多见于老年人的顽固性慢性疼痛综合症,其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不仅回顾了近几年来人们对此病的进一步认识,而且对近20年来国外学者相继提出的一些发病机制学说作出了详细的论述。关键词: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发病机制中图分类号:R75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41-00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
摘 要:肺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分子靶向治疗是治疗肺癌的新途径。本文综述了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进展。关键词:分子靶向治疗; 肺癌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43-001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全国首位,迫切期望人们突破传统思维,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肺癌治疗水平。人们期望分
摘 要: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加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就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目标进行探讨,并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进行研究,希望对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思路。关键词:高职院校; 酒店管理专业; 校外实训基地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47-002实训是高职
摘 要:肿瘤抗原是肿瘤细胞具有免疫性的基础,能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是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针对肿瘤抗原而制备的肿瘤疫苗及抗体是肿瘤治疗的一大突破。随着对肿瘤抗原的进一步认识,肿瘤的免疫治疗在临床的应用逐步开展。关键词:肿瘤抗原; 免疫治疗; 肿瘤疫苗中图分类号:R73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52-001肿瘤的免疫治疗与肿瘤抗原息息相关。肿瘤细胞表达的
摘 要:弓形虫病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国内外学者在弓形虫病诊断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检测抗弓形虫抗体或循环抗原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主要有染色试验(DT)、凝集试验(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胶体金技术等。文章就该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加以概述。关键词:弓形虫病; 免疫学; 诊断方法中图分类号:R3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
摘 要:我国高校与国外大学相比,在体育教学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把体育的目标定在个人的发展上,建立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加大投资力度,改善体育的教学环境,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创造价值。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育; 改进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56-001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将优秀学子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社会的各个地方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多校区运行模式在发挥集中优势资源办学方面的功能得到进一步体现,但其弊端也愈益明显。本文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首先批判性地梳理国内关于高校多校区运行机制的相关研究,以期对本文的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其次,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际情况,本课题组提出了建构和谐多校区运行模式的对策;最后,课题组认为,我国多校区运行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分配失衡、各校区间互动失调以
摘 要:我把学生看做一本书,一本需要我用心阅读,用感情体会的书。通过我经历的这两个学生的事例,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给我感触很深刻,让我知道了很多东西,所谓的“问题学生”,她们更渴求爱与归属,更期待认可与尊重,因为她们的内心比别的孩子还要柔软与脆弱,只要我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总会有机会去改变那些“问题学生”,也许,她们的一生会因此而与众不同;所以,我愿意用真心对待她们,用一份真爱换取她们与我一路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需要经历“取”与“舍”的抉择,方能选取具有文本核心价值的教学点。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取舍之道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10-001在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总有这样的经历:拿起一篇课文,总觉得这也是重点那也是要点,这也要识记那也要掌握。在这“宁伤十指,不断一指”的课堂教学宗旨下,对于文本的解读要么因时间仓促而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