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句当如撞钟

来源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fez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朝诗人郑谷有一首《淮上别友》:“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却是一首很著名的送别诗。然而,明朝著名的布衣诗人、诗学理论家谢榛却认为这首诗的结尾句写得不好,只写出友人和自己分手,“送别”的意思太明显了,没有余味。于是就把这首诗改为:“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落日空江不见春。”
  这首诗改得确实好,特别是尾句,可以说诗中有画,画中见情。“落日空江不见春”,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江边依依送别的画·面:送别者送别友人,站在夕阳西下的江边,目送友人随船远去,渐渐地消失在远方,最后一无所见,只能看见一条空荡荡的江水。这一句,表现了送行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感情,的确如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所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我们再来看看原诗:结尾一句“君向潇湘我向秦”,只交代了各自的行程,而那送别的情景——临歧握别,依依不舍;愁绪无限,黯然神伤;南北异途,各向天涯;旅途寂寞,思念悠长——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在读者的想象之中了,然而读者能否想象得到也还难说。
  文章的结尾也应该像诗歌一样“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实际上,中学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典范的例子。
  我们先来看看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的结尾: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
  这几句话富有诗意,含蓄蕴藉,言近旨远,发人深思,给人启示:在黑暗残酷的现实中,我们要有信心,要怀着希望生活,有希望的人多了,自然会寻找出一条希望之路。这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希望之路”?那只有靠读者自己去体味了。
  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的结尾也是发人深思的: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藤野先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师,他毫无民族偏见,对作者不倦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給作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这结尾处的文字对藤野先生没有溢美之词,然而却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藤野先生对作者的深刻影响,给予作者的巨大的精神力量。“黑瘦的面貌”“抑扬顿挫的话”这一特写镜头使藤野先生的形象如在目前,不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也使这一形象定格在作者心中,定格在文学史上。这种融情于景的描写蕴含丰富的潜台词,引起读者的思考:作者的文字之所以被“正人君子”深恶痛疾,是因为作者与“正人君子”不同流合污,具有民族的良心和价值观,而这种“良心”与藤野先生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这结尾的文字,从侧面歌颂了藤野先生的高尚人格,从而揭露了“正人君子”的伪善面目。
  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的结尾出人意料:
  福雷斯蒂埃太太站住不走了。
  “你刚才说,你曾买了一串钻石项链赔我那一串吗?”
  “是的。你没有发觉这一点吧,是不是?两串原是完全一样的。”
  说完她脸上显出了微笑,因为她感到一种足以自豪的、天真的快乐。
  福雷斯蒂埃太太非常激动,抓住了她的两只手。
  “哎哟!我的可怜的马蒂尔德!我那串是假的呀。顶多也就值上五百法郎!”
  小说的主人公马蒂尔德为偿还一条金刚钻石项链而付出了十年的青春与幸福的代价,一个星期天在大街上遇到了当年借给她项链的女友,说起这件事,谁知女友却激动地抓住了她的手,说出了“我那串是假的呀。顶多也就值上五百法郎”!这一结局出人意料,多么让人震惊啊!写到这里,小说戛然而止,读者不禁会想:主人公马蒂尔德听到这一消息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她会感到震惊吗?女友会把金刚钻石项链还给她吗?她拿到钻石项链以后又会怎么样呢?她会为自己的爱慕虚荣感到后悔吗?
  都德小说《最后一课》的结尾给人震撼,给人力量: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这一特写镜头,动中有静,展现了韩麦尔先生既愤慨而又无奈的内心世界。“转身”“拿起”“使出”“写”“呆”“靠”,这一系列动作就是强有力的无声语言,表现了韩麦尔先生面临国土沦陷时的极度悲愤之情。我们可以想见,韩麦尔先生在极度悲愤中的手势与表情;我们也可以想见,学生们夹着书包,静静而又气愤地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离开恋恋不舍的法语课堂的无奈情景。“于无声处听惊雷”,“散学了,——你们走吧”,这句话胜过直言的教诲,胜过大声的呐喊,这是对学生民族自尊心强有力的呼唤。
  文章结尾的样式很多,优美的结尾样式也很多。我们认为,优美的文章结尾,应该是既新颖别致,又含蓄蕴藉的;应该是既发人深省,又言尽意存的;应该是既饱含哲理,又余味无穷的;应该是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的。这样的结尾,可以让读者读完之后仍然执卷在手,不忍放下,放下之后也久久难以忘怀。
其他文献
【作文题】  根据下面的材料,选好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  独。赫胥黎  (2)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喜欢孤独,人是要  朋友的。——梁实秋  【作文示例】  我们究竟是否孤独?  (标题运用设问句,引发读者思考,统领全文。但根据材料,本文的论题不应是“我们是否孤独”,而应是“我们为什么惧怕孤独”。所以,标题和立意均应作
期刊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国语》  【写作指导】  必须承认,这是一道好题。形式上,它是一篇材料作文,符合江苏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但它又不是简单的材料作文,文字虽然不多,寥寥二十字,但含意极丰,如果学生不能仔细审读原材料,就很容易在审题、立意上出现偏差,写出平淡甚至是
期刊
【作文题】(2017年温州市一模)  2016年“六一”前夕,南京一名刘姓母亲涉嫌在超市偷盗“一个鸡腿几本书”被抓。经警察问询,得知该母亲想拿此作为儿重节礼物送给自己的孩子。一时间“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感动众网友“朋友圈”。随着刘女士的不幸遭遇被媒体陆续披露,短时间内网友爱心募捐达到惊人的30佘万。但与此同时,该事件引发网友质疑和批判的评论也超过10万条。  近年来“爱心救助”屡屡遭遇尴尬。如果你
期刊
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在他看来,好字未必不是平常朴素的字眼,它之所以“好”,关键就在于做到了“意”到。  这还真是说到了点上。让贾岛苦苦“推敲”的“推”“敲”二字,频繁出没于普罗大众的言语之中,使用频率甚至堪比柴米油盐,若说它们“以字胜”,几人能信?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中,“直”和“圆”两字不仅
期刊
【作文题】(2016?2017学年9+1高中联盟期中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秃鹫是自然界中移动效率最高的动物,它以一种类似于滑翔机的移动方式,不用消耗能量,借助热气流,展开翅膀升腾到空中;一旦发现有残羹冷炙,它就迅速地像自由落体一样毫不费力地往下掉,到接近地面的时候张开翅膀,安全地到达目的地。秃鹫的移动效率高,一方面是因为它能够克服地心引力,另一方面也因为它有重量能够保
期刊
自前,在水运工程测量与施工、航道疏浚与整治等领域,已经广泛采用了差分GPS定位技术,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差分GPS技术能将GPS实时定位精度从100米提高到1米左右,充分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从事动态测量工作者的热门话题。正值此时,由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王广运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系统工程部敦秉义、李洪涛等专家撰写的《差分GPS定位技术与运用》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并列入全国
期刊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几位摄影师去一个偏僻的山村采风。那儿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牛耕马拉,肩挑背扛,人们生活贫困。采风结束后,大家都完成了摄影作品,有的取题曰“苦难岁月”,有的命名“世外桃源”。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和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
期刊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有人说,人需要弄清了一切的生活奥秘,生活才有意义;也有人说,对生活的真相,不知、不尽知,生活才有滋味。  【写作指导】  本次作文材料是两句话,第一句是讲人要明白生活的奥秘,生活才有意义,关键词是“弄清”“奥秘”“生活”“意义”,生活有意义的必要条件是弄清楚奥秘。第二句话则相反,对生活的真相不知或者不
期刊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救落水之人,通常是跳入水中,可司马光却砸缸救人;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可有人却说,狗拿耗子值得提倡;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可有人却说,飞蛾扑火精神可佩;鸡毛蒜皮,不值一提,可有人却说,鸡毛蒜皮需讲究;吹毛求麻,小题大做,可有人却说,吹毛求麻也是一种科学精神……  类似的还有:不看风焉使舵,铁柱何必磨成针,“多难”未必“兴邦”,近墨者不一定黑,近朱者也不一定
期刊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牛群里出了一头跑得飞快的千里牛,别的牛都不喜欢他,尤其是慢牛。他们对千里牛妒忌得发狂,到处散布谣言,说世上只有千里马,从来没有千里牛,要是有,一定是疯牛,而疯病会传染,为了牛族的安全,应该依法将其处死。谣言不胫而走,一时“牛”心惶惶,大家便一致主张将千里牛处决。从此,大家再也不敢快跑了。就是搞跑步比赛,也不是比快,而是比慢。结果,所有的牛都越跑越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