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2017年温州市一模)
2016年“六一”前夕,南京一名刘姓母亲涉嫌在超市偷盗“一个鸡腿几本书”被抓。经警察问询,得知该母亲想拿此作为儿重节礼物送给自己的孩子。一时间“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感动众网友“朋友圈”。随着刘女士的不幸遭遇被媒体陆续披露,短时间内网友爱心募捐达到惊人的30佘万。但与此同时,该事件引发网友质疑和批判的评论也超过10万条。
近年来“爱心救助”屡屡遭遇尴尬。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网友,你是选择献爱心,还是会批评质疑?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任务驱动式作文要求写作者必须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以2017年温州市一模作文题为例,这道题目的思考路径有以下两条:
其一,母亲行为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的探究;其二,网友行为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的探究。
任何一个能够引发争议的公共事件,它的行为表征一定是复杂的。探究复杂表征背后的原因,却是目前中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难点所在。以母亲涉嫌偷盗“一个鸡腿和几本书”的行为为例,无论你对她的价值判断为何,都应该率先分析她行为的合理性与否。从她行为的合理性角度思考,单凭这位母亲所“偷盗”之物是送给自己的孩子的儿童节礼物这一动机,就能够唤起某些人对这种“朴素母爱”的感动。再者,从母亲“偷盗”的对象来看,母亲选择的是“一个鸡腿”和“几本书”,食物是对人物质上的需求,书本是人对精神上的需求。特别是从“一个”和“几本”这样的数量上来看,母亲在这件事情上所表现出来的并不像其他“偷窃者”那么“贪婪”;反而体现出了一种朦胧的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也暗含了该母亲潜意识里对自己处境的不满和对自己孩子未来生活的某种希望。虽然从道德上来说,母亲的行为存在令人同情的理由;但是从法律角度来说,母亲的行为却踩到了底线。道德与法律两难的境地,这正是这则材料令人“心酸”的理由之一。
再者,站在网友的角度来看,网友的捐助行为动机也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其中的原因也极为复杂,它可能包含了对母亲贫穷生活的同情,可能包含了对孩子遭遇的同情,甚至还可能包含了对母亲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矛盾的同情。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在于常常简单粗暴地来概括某些人的行为动机,然后“上纲上线”,来发表自己的批判质疑,或者支持认同。
因此,在面对任务驱动式作文时,学生必须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来厘清“任务”。如思考母亲为什么会“偷盗”,警察为什么会“抓”她,网友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募捐数量惊人的善款,网友质疑的数量为什么又会如此庞大。考生只有将这些问题罗列开来,每个条目条分缕析之后,再从中寻找到自己比较认同的观点,行文的过程才会显得游刃有余。
【作文示例】
绑架爱心
近年来,爱心救助屡见不鲜,却屡陷魅尬之境。花季少女跪地为乞讨老人喂饭,白血病捐款却爆出假冒……一件件爱心事,以疯狂刷屏的方式登上各论坛头条。近日,南京劉女士“偷一个鸡腿与几本书只为给孩子一份儿童节礼物”又引发热议。爱心救助屡遭绑架、质疑。为什么?因为爱过界了。
没错,这种爱过界了,触碰了法律那不可逾越的界限。即使你是出于爱的动机,即使你只是偷了一点点东西,但请注意,这仍是偷窃,这是违法的行为。法律之下,是不掺杂情感的。今天你可以为了爱偷窃礼物,明天他是不是可以为了救治父母窃取巨额资产?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于错误的做法再滥施爱心并不明智。
《圣经》中有句歲言:“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有忧伤,谁能承担?”刘女士的做法又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诚然,孩子爱礼物,但他不一定不爱偷窃之物,幼小的孩子就这样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孩子的心智成长又有谁来负责?公众过度的捐款等于认可这位母亲的行为,但会给孩子造成终身不灭的阴影。在金钱与是非面前,孩子被灌输了什么样的意识?汶川抗震少年抵制不了金钱的诱惑锒铛入狱,荣誉的光环洗刷不了犯罪的污浊。献爱心的行为不应该被伦理绑架,理智的审视与冷静的探讨才是正确之举。
绑架爱心的,是社会的“正能量”。面对弱势群体,我们应该用合适的方式让他们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但我们的双眼被蒙蔽了,我们只看到献爱心所传达的社会正气与人间关怀,却恰恰忘记了这背后所隐藏的毒瘤。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个和谐的、有爱的社会。这爱,自然是法律道德之下的爱。我们需要这样一个社会:人们遵纪守法,互帮互助,和谐友爱。但是,现今这种偷窃行为与此背道而驰,网友们的爱心捐助在某种程度上又对这种恶习推波助澜。
为了让社会更加美好,我们更应该以一种妥当的方式献出我们的爱心。只有这样,社会秩序方能稳定,社会正能量才能远播。
莫让伦理绑架爱心。
莫让爱心绑架法律。
法律与爱心之间,只有理性的爱心与关怀才是上上之选,过度的爱心救助远非上策。
[点评]
本篇是中学生论述类文章中的上乘之作。
首先,作者的观点极为鲜明,即“爱心救助屡遭绑架的原因是‘爱过界了’”。以“过界的爱”这一巧妙的切入点,来定义材料中的母亲的行为,一针见血。其次,作者站在“法律”和“道德”这个天平的两端,来对这位母亲的行为作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作者还运用类比、引用等不同的论证方式,来加强自己对“滥施爱心并不明智”看法的强调。在论述的推进过程中,作者还注意到了母亲行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以此来作为对“法律道德之下的爱”的呼唤,立论充分。美中不足的是,作者的结尾稍显单薄,有流于口号式呼喊的嫌疑。
爱心救助多一分“驻足”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网友选择捐献爱心的方式也多了许多选择。面对大大小小的“爱心捐款”,人们不仅有支持点赞,也有批评质疑。 网络中有许多令人动容的生活细节,能够触动我们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在大大小小的网络捐款中有着不胜枚举的真情故事,它让屏幕前的你感同身受,唤起你的悲惘。社会道德中宣扬的无私奉献更是捐款的巨大推动力。所以,网友常常仅凭大脑皮层上的冲动这个事例是否感动了我——为依据进行捐款。
仅凭感性而选择捐款,我看到了中国部分网友的悲悯情怀,同时我也看见极易受人利用的人性弱点。或许个人捐款数额不多,但涓涓细流汇成大河之时,没有一种理性分析与制度保障是否令人恐惧?“我的钱到哪去了?”这常常是捐款者挥之不去的问题。
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令这条大河的流向、路径为公众所知,“制度保障”便显得格外重要。之前,甚嚣尘上的郭美美事件,给了中国红十字会的信用致命一击;李连杰的“壹基金”被曝贪污巨额善款,歌后王菲前夫李亚鹏的“嫣然基金”也传出相似的问题。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这些年来我所捐的巨款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流向何处,被用于何人何事。
南京一女士因为孩子的“六一”节礼物而偷东西,媒体披露其不幸遭遇之后,令人惊愕的一幕出现了:仅凭送出“最心酸的六一节礼物”,她获得了30佘万元的捐款。“天价捐款”让我感动,但心中更多的是恐惧:我害怕因为网络消息的难证实性而让人们的爱心遭受践踏;害怕本有劳动能力的人起了歹昔人们的爱心满足私欲。
那么相对制度而言,理性不得提及。一个捐款项目的推出,面对不断增加的捐款总额,在屏幕前准备捐款的人们是否更应多一点“驻足观望”?这并不代表我们缺乏人情味,而是我们比他人多一分思考,多一分理性。
在捐款之前的思考不仅仅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为了受助者不被狂轰滥炸式的捐款冲昏头脑。
在捐款救助前,请多一分思考,不让爱心救助成为爱心泛滥,不让感官仅仅停留在大脑皮层就轻率地作出决定。
[点评]
本篇文章首先以募捐者“极易受人利用的人性弱点”这一行为动机作为论述的切入点,从社会的“制度保障”和人的“理性分析”两个角度,对这个话题进行自己的论述。一外一内,显示出了作者看待问题的全局眼光。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论证材料丰富,展示了作者较强的语言功底。但是在论述的推进过程中,显得浅尝辄止,并没有将材料中母亲的行为和网友的行为作深度的剖析,僅以爱心救助流于形式,需要“制度保障”和捐助前先“驻足观望”来作为自己的立论核心,略显单薄。尤其是“制度保障”这个论述点,材料已经提出刘女士“被抓”,似乎并没有显示出制度对于“偷窃行为”的姑息,其论述的严谨度稍显不足。
2016年“六一”前夕,南京一名刘姓母亲涉嫌在超市偷盗“一个鸡腿几本书”被抓。经警察问询,得知该母亲想拿此作为儿重节礼物送给自己的孩子。一时间“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感动众网友“朋友圈”。随着刘女士的不幸遭遇被媒体陆续披露,短时间内网友爱心募捐达到惊人的30佘万。但与此同时,该事件引发网友质疑和批判的评论也超过10万条。
近年来“爱心救助”屡屡遭遇尴尬。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网友,你是选择献爱心,还是会批评质疑?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任务驱动式作文要求写作者必须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以2017年温州市一模作文题为例,这道题目的思考路径有以下两条:
其一,母亲行为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的探究;其二,网友行为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的探究。
任何一个能够引发争议的公共事件,它的行为表征一定是复杂的。探究复杂表征背后的原因,却是目前中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难点所在。以母亲涉嫌偷盗“一个鸡腿和几本书”的行为为例,无论你对她的价值判断为何,都应该率先分析她行为的合理性与否。从她行为的合理性角度思考,单凭这位母亲所“偷盗”之物是送给自己的孩子的儿童节礼物这一动机,就能够唤起某些人对这种“朴素母爱”的感动。再者,从母亲“偷盗”的对象来看,母亲选择的是“一个鸡腿”和“几本书”,食物是对人物质上的需求,书本是人对精神上的需求。特别是从“一个”和“几本”这样的数量上来看,母亲在这件事情上所表现出来的并不像其他“偷窃者”那么“贪婪”;反而体现出了一种朦胧的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也暗含了该母亲潜意识里对自己处境的不满和对自己孩子未来生活的某种希望。虽然从道德上来说,母亲的行为存在令人同情的理由;但是从法律角度来说,母亲的行为却踩到了底线。道德与法律两难的境地,这正是这则材料令人“心酸”的理由之一。
再者,站在网友的角度来看,网友的捐助行为动机也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其中的原因也极为复杂,它可能包含了对母亲贫穷生活的同情,可能包含了对孩子遭遇的同情,甚至还可能包含了对母亲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矛盾的同情。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在于常常简单粗暴地来概括某些人的行为动机,然后“上纲上线”,来发表自己的批判质疑,或者支持认同。
因此,在面对任务驱动式作文时,学生必须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来厘清“任务”。如思考母亲为什么会“偷盗”,警察为什么会“抓”她,网友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募捐数量惊人的善款,网友质疑的数量为什么又会如此庞大。考生只有将这些问题罗列开来,每个条目条分缕析之后,再从中寻找到自己比较认同的观点,行文的过程才会显得游刃有余。
【作文示例】
绑架爱心
近年来,爱心救助屡见不鲜,却屡陷魅尬之境。花季少女跪地为乞讨老人喂饭,白血病捐款却爆出假冒……一件件爱心事,以疯狂刷屏的方式登上各论坛头条。近日,南京劉女士“偷一个鸡腿与几本书只为给孩子一份儿童节礼物”又引发热议。爱心救助屡遭绑架、质疑。为什么?因为爱过界了。
没错,这种爱过界了,触碰了法律那不可逾越的界限。即使你是出于爱的动机,即使你只是偷了一点点东西,但请注意,这仍是偷窃,这是违法的行为。法律之下,是不掺杂情感的。今天你可以为了爱偷窃礼物,明天他是不是可以为了救治父母窃取巨额资产?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于错误的做法再滥施爱心并不明智。
《圣经》中有句歲言:“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有忧伤,谁能承担?”刘女士的做法又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诚然,孩子爱礼物,但他不一定不爱偷窃之物,幼小的孩子就这样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孩子的心智成长又有谁来负责?公众过度的捐款等于认可这位母亲的行为,但会给孩子造成终身不灭的阴影。在金钱与是非面前,孩子被灌输了什么样的意识?汶川抗震少年抵制不了金钱的诱惑锒铛入狱,荣誉的光环洗刷不了犯罪的污浊。献爱心的行为不应该被伦理绑架,理智的审视与冷静的探讨才是正确之举。
绑架爱心的,是社会的“正能量”。面对弱势群体,我们应该用合适的方式让他们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但我们的双眼被蒙蔽了,我们只看到献爱心所传达的社会正气与人间关怀,却恰恰忘记了这背后所隐藏的毒瘤。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个和谐的、有爱的社会。这爱,自然是法律道德之下的爱。我们需要这样一个社会:人们遵纪守法,互帮互助,和谐友爱。但是,现今这种偷窃行为与此背道而驰,网友们的爱心捐助在某种程度上又对这种恶习推波助澜。
为了让社会更加美好,我们更应该以一种妥当的方式献出我们的爱心。只有这样,社会秩序方能稳定,社会正能量才能远播。
莫让伦理绑架爱心。
莫让爱心绑架法律。
法律与爱心之间,只有理性的爱心与关怀才是上上之选,过度的爱心救助远非上策。
[点评]
本篇是中学生论述类文章中的上乘之作。
首先,作者的观点极为鲜明,即“爱心救助屡遭绑架的原因是‘爱过界了’”。以“过界的爱”这一巧妙的切入点,来定义材料中的母亲的行为,一针见血。其次,作者站在“法律”和“道德”这个天平的两端,来对这位母亲的行为作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作者还运用类比、引用等不同的论证方式,来加强自己对“滥施爱心并不明智”看法的强调。在论述的推进过程中,作者还注意到了母亲行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以此来作为对“法律道德之下的爱”的呼唤,立论充分。美中不足的是,作者的结尾稍显单薄,有流于口号式呼喊的嫌疑。
爱心救助多一分“驻足”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网友选择捐献爱心的方式也多了许多选择。面对大大小小的“爱心捐款”,人们不仅有支持点赞,也有批评质疑。 网络中有许多令人动容的生活细节,能够触动我们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在大大小小的网络捐款中有着不胜枚举的真情故事,它让屏幕前的你感同身受,唤起你的悲惘。社会道德中宣扬的无私奉献更是捐款的巨大推动力。所以,网友常常仅凭大脑皮层上的冲动这个事例是否感动了我——为依据进行捐款。
仅凭感性而选择捐款,我看到了中国部分网友的悲悯情怀,同时我也看见极易受人利用的人性弱点。或许个人捐款数额不多,但涓涓细流汇成大河之时,没有一种理性分析与制度保障是否令人恐惧?“我的钱到哪去了?”这常常是捐款者挥之不去的问题。
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令这条大河的流向、路径为公众所知,“制度保障”便显得格外重要。之前,甚嚣尘上的郭美美事件,给了中国红十字会的信用致命一击;李连杰的“壹基金”被曝贪污巨额善款,歌后王菲前夫李亚鹏的“嫣然基金”也传出相似的问题。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这些年来我所捐的巨款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流向何处,被用于何人何事。
南京一女士因为孩子的“六一”节礼物而偷东西,媒体披露其不幸遭遇之后,令人惊愕的一幕出现了:仅凭送出“最心酸的六一节礼物”,她获得了30佘万元的捐款。“天价捐款”让我感动,但心中更多的是恐惧:我害怕因为网络消息的难证实性而让人们的爱心遭受践踏;害怕本有劳动能力的人起了歹昔人们的爱心满足私欲。
那么相对制度而言,理性不得提及。一个捐款项目的推出,面对不断增加的捐款总额,在屏幕前准备捐款的人们是否更应多一点“驻足观望”?这并不代表我们缺乏人情味,而是我们比他人多一分思考,多一分理性。
在捐款之前的思考不仅仅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为了受助者不被狂轰滥炸式的捐款冲昏头脑。
在捐款救助前,请多一分思考,不让爱心救助成为爱心泛滥,不让感官仅仅停留在大脑皮层就轻率地作出决定。
[点评]
本篇文章首先以募捐者“极易受人利用的人性弱点”这一行为动机作为论述的切入点,从社会的“制度保障”和人的“理性分析”两个角度,对这个话题进行自己的论述。一外一内,显示出了作者看待问题的全局眼光。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论证材料丰富,展示了作者较强的语言功底。但是在论述的推进过程中,显得浅尝辄止,并没有将材料中母亲的行为和网友的行为作深度的剖析,僅以爱心救助流于形式,需要“制度保障”和捐助前先“驻足观望”来作为自己的立论核心,略显单薄。尤其是“制度保障”这个论述点,材料已经提出刘女士“被抓”,似乎并没有显示出制度对于“偷窃行为”的姑息,其论述的严谨度稍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