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男性研究角度看,在部分文学创作中出现了男性气质偏离的情况,一些男性弱势群体受到强制群体的压迫,作为男性的支配权被弱化。因此要重点解读部分文学作品中男性气质偏离的情况,从勇于挑战权威入手探索男性气质的重新建构。本文将戏剧《篱笆》作为研究对象,对戏剧中黑人群体勇于挑战权威重新建构黑人男性气质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黑人男性文化身份形成全新的认识。
【关键词】黑人男性;男性气质;《篱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38-01
对戏剧《篱笆》进行系统的分析,能够看出在美国社会当时时代背景下,黑人民族的生存发展面临困境,受到强势男性的压迫,黑人男性气质建构遇到障碍,因此为了增强黑人男性文化认同感,十分有必要从勇于挑战权威,冲破强势群体的压迫入手,探索黑人男性气质的重新建构,希望能够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对黑人男性文化的重新解读,为黑人男性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男性气质研究基本情况
西方研究界针对男性气质的研究相对较早,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出现,一批主张将男人当做是具有社會性别的人,尝试从社会性别关系视角对男性进行分析,从生理学、人类学、伦理学以及历史学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80年代后,有研究者提出“支配性男性气质”这一概念,从社会学研究方面对男性气质进行了解读[1]。以强调霸权男性气质的研究者康奈尔(R.W.Connell)为例进行分析,在他的研究中,提出男性气质之间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异,会受到社会群体差异以及文化类型差异的影响形成不同的群体,并且种族文化、宗教信仰文化和文化阶层等都会对男性气质产生影响。结合康奈尔(R.W.Connell)的研究思想对《篱笆》中黑人男性的气质进行解析,发现其主要是指处于底层的弱势男性实现对黑人男性气质的重新建构,就要挑战权威,冲破压迫性男性气质的束缚,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在研究实践中要从男性气质研究角度对《篱笆》中的黑人男性气质进行解析,为黑人男性气质的重新建构提供相应的参考。
二、《篱笆》中黑人男性勇于挑战权威重建黑人男性气质的体现
《篱笆》是美国著名的剧作家奥古斯特·威尔逊的代表性作品,讲述了黑人清洁工特罗伊努力奋斗的故事,旨在对黑人民族文化的弘扬。在本次研究工作中,通过系统分析特罗伊为民族平等所做出的努力和坚持,结合特罗伊自身在压迫下努力获得自信和实现自我,挑战权威,实现了对黑人男人气质的重现。下面就从几个方面系统研究《篱笆》中黑人男性于挑战权威,对黑人男性气质的建构。
1.特罗伊对白人统治地位的抗争。
不同男性气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能够从种族之间的抗争中得到适当的体现,在种族隔离和歧视相对严重的美国社会,特罗伊作为黑人群体在社会上受到压迫,特罗伊与很多黑人因偷盗导致触犯法律入狱,在出狱后又难以与高速发展的商业社会相适应,生存和生活面临困境[2]。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由于黑人的权力被限制,因此特罗伊只能选择作为垃圾搬运工维持生活。在此情况下,大多数黑人都选择在命运的压迫下屈从命运,艰难的生活。但是特罗伊有不同的想法,他渴望获得与白人群体同样的责任,因此他选择抗争,在与白人交涉后,最终他获得了开垃圾车这一独属于白人的权利。从这一点能够看出,在《篱笆》中,黑人男性群体开始反抗白人的统治,特罗伊在此处表现出的反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具有支配性的男性气质,有助于促进黑人男性气质的重新建构。
2.克里和莱昂斯对父权权威的反抗。
在奥古斯特·威尔逊笔下,特罗伊曾经是黑人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其是黑人棒球联盟中较为重要的一员,但是由于美国棒球联盟歧视黑人,导致他无法参与到职业棒球联盟中,因此当学习成绩优异并且足球技术水平高的儿子克里想要参加学校足球队时,特罗伊表现出坚决反对的态度,希望能够避免悲剧重演。在这种情况下,父子关系不和谐,在特罗伊去世后,克里拒绝参加葬礼,体现出对父亲权威的挑战[3]。而特罗伊的另一个儿子莱昂斯也因自己喜欢爵士乐无法得到父亲的认同,而表现出对父亲权威的反抗,依然追求自己的梦想。从克里和莱昂斯身上,能看出他们对父亲权威的反抗,能够为黑人男性支配性气质的建构提供相应的支持。
3.努力获得黑人男性文化身份的认同。
从戏剧《篱笆》入手对黑人男性气质的重新建构进行分析,黑人男性挑战权威重新建构男性气质也从对黑人文化身份的认同角度得到适当的体现。结合主人公特罗伊的情况看,特罗伊是较为典型的黑人男性形象,作为一个男人,其在当时美国的社会中处处遭遇不平等待遇,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艰难求生,而作为世界大国中的美国人,他与其他美国人一样表现出对自身身份的自豪感,拥有自己的“美国梦”,希望能够最终成为受到社会重视和其他人景仰的群体,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的生活。这种双重身份和意识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即自身黑人文化传统和白人文化传统,在两种文化身份意识不断冲突和碰撞的情况下,黑人男性对黑人身份文化的认同遭遇危机。他们的男性气质也受到种族歧视和生存困境的影响而面临着日渐弱化的威胁,因此他们开始表现出希望证实自身男性气概和男性气质的渴求,努力获得对黑人男性文化身份的认同[4]。在戏剧《篱笆》中,作者为他们提供了两种获得黑人文化身份认同的方法,即提高社会地位、追溯黑人群体自身文化历史,从而在历史层面找寻归属感,在前一种道路无法前行的情况下,他们通过追寻黑人文化来获得黑人男性文化身份的认同,如舞蹈文化、餐饮文化等促进黑人文化身份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为黑人男性气质的建构产生了重要的促进性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男性气质的建构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一般而言,男性气质的观念主要从文学作品上得到适当的体现,因此对黑人男性气质的建构进行研究,也要将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读《篱笆》戏剧探索不同类型男性气质的体现,进行对黑人男性气质的重新建构形成深入的理解,为更好的研究弱势男性群体男性气质的建构提供相应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五英.《篱笆》戏剧中主要人物的男性气质建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7):39-40.
[2]王元元.格洛丽亚·内勒的《戴妈妈》中的黑人男性气质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3]钱莉莉.《格兰奇·科普兰德的第三生》中的理想型黑人男性气质构建[D].重庆大学,2014.
[4]张五英.论奥古斯特·威尔逊戏剧对美国黑人男性气质的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黑人男性;男性气质;《篱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38-01
对戏剧《篱笆》进行系统的分析,能够看出在美国社会当时时代背景下,黑人民族的生存发展面临困境,受到强势男性的压迫,黑人男性气质建构遇到障碍,因此为了增强黑人男性文化认同感,十分有必要从勇于挑战权威,冲破强势群体的压迫入手,探索黑人男性气质的重新建构,希望能够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对黑人男性文化的重新解读,为黑人男性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男性气质研究基本情况
西方研究界针对男性气质的研究相对较早,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出现,一批主张将男人当做是具有社會性别的人,尝试从社会性别关系视角对男性进行分析,从生理学、人类学、伦理学以及历史学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80年代后,有研究者提出“支配性男性气质”这一概念,从社会学研究方面对男性气质进行了解读[1]。以强调霸权男性气质的研究者康奈尔(R.W.Connell)为例进行分析,在他的研究中,提出男性气质之间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异,会受到社会群体差异以及文化类型差异的影响形成不同的群体,并且种族文化、宗教信仰文化和文化阶层等都会对男性气质产生影响。结合康奈尔(R.W.Connell)的研究思想对《篱笆》中黑人男性的气质进行解析,发现其主要是指处于底层的弱势男性实现对黑人男性气质的重新建构,就要挑战权威,冲破压迫性男性气质的束缚,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在研究实践中要从男性气质研究角度对《篱笆》中的黑人男性气质进行解析,为黑人男性气质的重新建构提供相应的参考。
二、《篱笆》中黑人男性勇于挑战权威重建黑人男性气质的体现
《篱笆》是美国著名的剧作家奥古斯特·威尔逊的代表性作品,讲述了黑人清洁工特罗伊努力奋斗的故事,旨在对黑人民族文化的弘扬。在本次研究工作中,通过系统分析特罗伊为民族平等所做出的努力和坚持,结合特罗伊自身在压迫下努力获得自信和实现自我,挑战权威,实现了对黑人男人气质的重现。下面就从几个方面系统研究《篱笆》中黑人男性于挑战权威,对黑人男性气质的建构。
1.特罗伊对白人统治地位的抗争。
不同男性气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能够从种族之间的抗争中得到适当的体现,在种族隔离和歧视相对严重的美国社会,特罗伊作为黑人群体在社会上受到压迫,特罗伊与很多黑人因偷盗导致触犯法律入狱,在出狱后又难以与高速发展的商业社会相适应,生存和生活面临困境[2]。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由于黑人的权力被限制,因此特罗伊只能选择作为垃圾搬运工维持生活。在此情况下,大多数黑人都选择在命运的压迫下屈从命运,艰难的生活。但是特罗伊有不同的想法,他渴望获得与白人群体同样的责任,因此他选择抗争,在与白人交涉后,最终他获得了开垃圾车这一独属于白人的权利。从这一点能够看出,在《篱笆》中,黑人男性群体开始反抗白人的统治,特罗伊在此处表现出的反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具有支配性的男性气质,有助于促进黑人男性气质的重新建构。
2.克里和莱昂斯对父权权威的反抗。
在奥古斯特·威尔逊笔下,特罗伊曾经是黑人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其是黑人棒球联盟中较为重要的一员,但是由于美国棒球联盟歧视黑人,导致他无法参与到职业棒球联盟中,因此当学习成绩优异并且足球技术水平高的儿子克里想要参加学校足球队时,特罗伊表现出坚决反对的态度,希望能够避免悲剧重演。在这种情况下,父子关系不和谐,在特罗伊去世后,克里拒绝参加葬礼,体现出对父亲权威的挑战[3]。而特罗伊的另一个儿子莱昂斯也因自己喜欢爵士乐无法得到父亲的认同,而表现出对父亲权威的反抗,依然追求自己的梦想。从克里和莱昂斯身上,能看出他们对父亲权威的反抗,能够为黑人男性支配性气质的建构提供相应的支持。
3.努力获得黑人男性文化身份的认同。
从戏剧《篱笆》入手对黑人男性气质的重新建构进行分析,黑人男性挑战权威重新建构男性气质也从对黑人文化身份的认同角度得到适当的体现。结合主人公特罗伊的情况看,特罗伊是较为典型的黑人男性形象,作为一个男人,其在当时美国的社会中处处遭遇不平等待遇,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艰难求生,而作为世界大国中的美国人,他与其他美国人一样表现出对自身身份的自豪感,拥有自己的“美国梦”,希望能够最终成为受到社会重视和其他人景仰的群体,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的生活。这种双重身份和意识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即自身黑人文化传统和白人文化传统,在两种文化身份意识不断冲突和碰撞的情况下,黑人男性对黑人身份文化的认同遭遇危机。他们的男性气质也受到种族歧视和生存困境的影响而面临着日渐弱化的威胁,因此他们开始表现出希望证实自身男性气概和男性气质的渴求,努力获得对黑人男性文化身份的认同[4]。在戏剧《篱笆》中,作者为他们提供了两种获得黑人文化身份认同的方法,即提高社会地位、追溯黑人群体自身文化历史,从而在历史层面找寻归属感,在前一种道路无法前行的情况下,他们通过追寻黑人文化来获得黑人男性文化身份的认同,如舞蹈文化、餐饮文化等促进黑人文化身份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为黑人男性气质的建构产生了重要的促进性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男性气质的建构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一般而言,男性气质的观念主要从文学作品上得到适当的体现,因此对黑人男性气质的建构进行研究,也要将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读《篱笆》戏剧探索不同类型男性气质的体现,进行对黑人男性气质的重新建构形成深入的理解,为更好的研究弱势男性群体男性气质的建构提供相应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五英.《篱笆》戏剧中主要人物的男性气质建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7):39-40.
[2]王元元.格洛丽亚·内勒的《戴妈妈》中的黑人男性气质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3]钱莉莉.《格兰奇·科普兰德的第三生》中的理想型黑人男性气质构建[D].重庆大学,2014.
[4]张五英.论奥古斯特·威尔逊戏剧对美国黑人男性气质的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