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慕课第一人 用故事“电”学生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de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在讲课时,你的小伙伴喊你去吃麻辣香锅,那我怎么打败麻辣香锅呢?很明显打不过嘛!但如果我的课只有5分钟,那我就有胜算了,听完这堂课又不影响你吃麻辣香锅,而且你在路上还可以听下一堂课。”
  这句话不是网络段子,而是出自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以下简称电机系)教授于歆杰的口中。他将电路原理课程做成清华首门全球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让全世界15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7万人欲罢不能,其中有“90 后”,也有“60 后”“50 后”。让一门枯燥的传统工科课变得炙手可热,看来这个教授真值得说一说了。
  2017年6月30日,于歆杰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走上了清华大学首届新百年教学成就奖的领奖台,这是清华大学的最高教学奖。“我能获这个奖,说明我的教学受到高度认可。”于歆杰自豪地说。

5分钟里有“分合之道”


  “我会让电路在你的头脑中变得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有一集慕课视频,是于歆杰站在草地上录制的,讲课前,他先对着镜头自信满满地喊出这句话。他衣着朴素,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但一开讲,眼睛就睁得大大的,声调也提高了8度,尾音拖得很长,加上表情丰富,肢体语言又多,简直五官四肢全身毛孔全在讲课,让不懂电路的记者忍不住一集又一集看下去。
  “我们的慕课为什么受欢迎?借用罗贯中的 话就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慕课完美诠释了‘分合之道’。”于歆杰说的“分”,是指把一堂传统的90分钟大课切割成若干个5分钟、10分钟的独立小课堂视频。在大课堂上,老师没法顾及每个学生;而学习慕课时,“一个高水平学生可以跳过他懂的内容,去看下一个视频,一个学得不扎实的学生则可以重复看当前的视频”。
  如今看起来顺理成章的小视频,在最初制作时是个非常大的工程,也是于歆杰制作慕课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每个视频都是一堂完整的课,老师要在几分钟之内把一个问题讲清楚,课件就得重新设计。”当时参与慕课制作的有6位老师,擅长表达的于歆杰和一位叫朱桂萍的老师主讲;另两位资深的老师负责知识点的剪裁和课后习题;还有两位老师分别负责设计实验和做仿真实验。
  虽说擅长表达,但想轻松面对镜头对于歆杰也是个难题。“我们理工科老师是不会讲小故事的。我们能讲90分钟的大课,但让我们讲几分钟的小课,我们也得学习,我用了大半年时间才讲好。”
  这些慕课小视频上线之初,有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的上万名学生加入课堂。学生们虽然教育背景不同,但很快就通过在线讨论区交流起来。在讨论区,于歆杰一开始会写出相关的电路名词解释,供学生参考,后来他发现完全不需要了——他只需抛出词条,讨论区就会冒出来各种语言的定义。“学生们在合作贡献一个非常好的电路学习环境,我们的课程其实是由所有学生共同完成的,这就是‘分合之道’中‘合’的体现。”
  慕课火起来之后,学生纷纷点赞。有一位同学留言说:“由于是网络学习,总有朋友会发消息给你。万一是妹子约你,那你还学得下去吗?但现在,多做一道题不影响你赶去约会!”
  于歆杰收到很多学生的邮件,其中有一名学生说:“您的课让我真正学懂了电路,改变了我的一生。”这让于歆杰觉得做慕课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们一个出自中国、说中文的团队,在电路这个相对枯燥的课程里,给100多个国家的学生上课,我和我的伙伴们都惊呆了,我感到很骄傲!”

在电路课上教你“曹冲称象”


  于歆杰最早接触开放课程是在2001年,那时他刚从清华读完博士,成为电机系的一名老师。早在读本科时,他就对网络产生了兴趣:“1995年,我在电机系做本科毕业设计,接触了清华的水木BBS,一下就被远程交互所吸引——在BBS上居然能够和外国人实时交流,当时觉得不可思议。”
  作为老师,于歆杰时刻关注欧美高校的电路课程,并多次出国考察交流。200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次打造全球开放课程(慕课),将学校所有课程的全部录像、课件、PPT、作业题以及考题,放到网上共享,引发了全世界高校开放课程的浪潮。
  此事震动了中国学界,清华大学也开始讨论在线教育资源共享计划,但从校领导到资深教授,都有犹疑之声。不少老师直截了当地表示不乐意共享,“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心得体会,怎么能毫无保留地放在网上呢?”慢慢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急速发展,老师们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逐渐认可“开放能促进教育引领”,而于歆杰就是开放教学资源的积极拥护者。“你开放了,别人都学懂了,人家就会跟着你,这有助于清华大学成为世界学术引领者。另外,开放课程也能让教育贫乏地区享受到全世界优质的教育资源,间接促进了教育慈善的发展。”2010年,于歆杰成为清华大学电路原理教学组组长,他不仅把清华的课程推向世界,也尝试反过来,用慕课资源做校内教学改革。
  《环球人物》记者在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听了于歆杰的一堂电路原理。这是一堂100多人的大课,讲台的墙壁上投影出“雨课堂”二维码,学生打开微信扫码即可加入“雨课堂”。“雨课堂”是清华大学推出的新教学模式,利用新科技来采集学生的学习行为、实时准确地监测学习效果。
  “‘雨课堂’模式下,每个学生几点进教室,几点离开,我都能知道。”于歆杰说。课堂上,于歆杰用手机向学生推送了6道现场考题,学生答题用时多少、正确率多高,他在手机上看一眼,一目了然。“我還可以了解学生课后的学习情况。通常我会给他们推送一些课外资料,他们浏览这些资料的时长也能即时采集到。”
  除了传统的大课堂,学生还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课堂。于歆杰带记者参观了几间教室,里面摆放着几张圆桌。“这是二三十人的小圆桌课堂,这种课堂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在大课堂里,学生可能会抽空吃东西、睡觉。但在小圆桌课堂,老师和学生都得很‘嗨’才行,学生上课之前要把这堂课的内容提前学习,上课时才能深入讨论。”   为了让电路课变得生动有趣,于歆杰时常用生活中的小故事来为学生讲解,比如他讲道:“教室里的日光灯开得多了,单盏灯的亮度就越来越低。”学生好奇,真的吗?“真的。因为日光灯这类无功负荷的接入会导致教室中的电压降低,因而使其亮度变低。”他在讲电桥的运用时,会问学生“曹冲称象”的问题:“怎么称一辆卡车的重量?”学生脑洞大开,他给出原理:“本质来讲是通过电桥称重——在卡车停放的地方放一个压控电阻,重量不一样,电阻所受的压力也不一样,阻值就不一样,我们通过电桥检测阻值的变化,就能称出来了呀!”

“这是最让我骄傲的奖”


  在学生眼中,于歆杰是“镇系之宝”。 如今,他是电机系的教授,他的实验室里有两名博士研究生,两名硕士研究生,还有三名正在做毕业设计的本科生。尽管忙于科研,于歆杰依然很快乐地奋战在教学一线,每周二和周五,他要给本科生上两节电路原理课。今年秋天,他还将给研究生上一门课。
  “我非常喜欢当老师。刚毕业那会儿,大家觉得当老师赚钱少,但我就是想当老师。可能因为我爱和人交流吧。”课堂上,于歆杰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和这些“90后”学生拉近距离。讲完一个新的公式后他会说:“来,同学们,有了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搞事情啦!”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在期中总结时,学生们收到于歆杰的PPT推送,看完了一大堆枯燥的内容后,只见最后一页上写着:“我知道你已经恨死我了,在期中考试前推送这么多期中考试不考的内容。但是,嗯嗯,这些内容都是第十讲的基础,而第十讲对后半学期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无论如何,你这不都学完了吗!”学生们纷纷表示,看完这么萌的结束语真是“恨不起来”。因为这份幽默搞笑,于歆杰被学生称为清华最有趣的老师之一。
  有学生在清华BBS上评价于歆杰:“多的不说,看长相就很萌!”还有学生说:“PPT的水平也是高到飞起,逻辑严密无懈可击,而且,PPT里总是冷不丁出现奇怪的表情,哈哈哈哈。”“‘六一’儿童节还给大家发红包,简直不能太赞!”
  课堂上的于歆杰很萌,课下的他也非常活泼,很愿意和学生们玩在一起。“于老师可是比我更早下载抖音的,看到他玩抖音,我震惊死了。”于歆杰带的博士生刘旭堃说。
  学生中的好口碑,让于歆杰引以为傲。他办公室书柜里最显眼的位置擺放着一本荣誉证书——“‘清韵烛光’杯我最喜爱的教师”。于歆杰指着这本证书得意地说:“这可是清华大学学生会颁的奖,完全由学生自发评选的,非官方、纯民间,这是最让我骄傲的奖!”
其他文献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里,科学界最后的大新闻应该就是“悟空”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工程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悟空”获得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  一般人听到这么大串专业术语,应该是一脸茫然的表情。电子?宇宙?什么高能?怎么就高能了?事实上,能谱就是宇宙中各种速度电子的能量曲线。平时这曲线很平滑稳定,但有时也会“突变”,某一个速度的电子数量增多,这就异常了。通常这种
在《邪不压正》中,家仇遇到国恨,他手刃仇敌,为国除奸。  6月16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姜文携《邪不压正》主创压轴红毯,队伍里的彭于晏穿黑西装打小领结,在镜头前咧嘴笑个不停。第二天活动结束,彭于晏换了白T恤、白球鞋,在被工作人员挤得满满的酒店套房里,热情地跟《环球人物》记者问好。摄影机架好,彭于晏落座,脚踝处露出一截花袜子。发现记者在看,彭于晏得意地介绍起来:“我姐姐设计的袜子,品牌名
孙小果  近日媒体发现,云南警方3月中旬办理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孙小果竟是1998年就被判死刑的人。但他的母亲、继父“神通广大”,让21年前的死刑犯不仅活到今日,且出狱继续作恶,委实让人惊掉下巴。5月28日,云南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报,对11名涉及孙案的公职人员采取留置措施。网友热议  ①通报说没有大老虎,但大家不信沒老虎,这比有老虎更可怕。  ②全国人民都在猜孙小果生父是谁
如果有人腳踩着碎玻璃,你是不是脑补出一幅鲜血淋漓的画面?但如果发生在俄罗斯新乌苏里海湾的浅滩上,你大可不必担心。几十年前,当地政府为防止碎酒瓶伤人,把这片浅滩划为碎玻璃倾倒处,集中放置各地运来的玻璃碎片。没想到,成堆的玻璃碎片经过海水一天天的浸润和冲刷,如今已经磨去棱角,变成千姿百态的彩色“鹅卵石”了。夏天,它们在火山灰沙滩上熠熠闪光;冬天,它们点缀着皑皑白雪。近年来,玻璃海岸成了人们消遣的好去处
安德鲁王子 全名安德鲁·阿尔伯特·克里斯蒂安·爱德华,1960年生,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次子。曾在英国海军服役,1982年参加了英国对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1986年受封为约克公爵,并与莎拉结婚,育有两子,1996年离婚。2019年因卷入美国富豪爱泼斯坦性丑闻引发争议。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次子、约克公爵安德鲁这几天大概很郁闷。据《泰晤士报》报道,女王已决定把拟于明年2月举办的安德鲁王
2019年6月25日,陈楚生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如果有一件事情是重要的,如果有一件事情是幸福的,那就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活着。这是陈楚生在纠结多年后才渐渐领悟并慢慢实现的状态。  12年前的那个夏天,陈楚生一夜成名,因为一场盛大选秀的冠军头衔,因为一首红遍大街小巷的都市情歌。然而紧随其后,他就经历了跨年晚会上的失踪、天价解约、创作瓶颈,似乎那个夺冠欢呼的夜晚并非起点
伍德沃德是《华盛顿邮报》副主编,曾曝光“水门事件”,今出新书《恐惧》披露白宫乱象  44年前的春天,鲍勃·伍德沃德的第一本书《总统的人马》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一名。那时候,他是《华盛顿邮报》记者,因揭露“水门事件”成名。此后不久,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辞职。  2018年秋,《华盛顿邮报》副主编伍德沃德的第十九本书《恐惧:特朗普在白宫》出版,立刻登上亚马逊畅销书榜首,一个星期内卖了110万本,出
他们在改革开放后应运而生,无论沉浮,都有英雄的气概和创新的天赋  曹德旺最近很热,非议之声颇多,有人用“逃跑”来表达他们的爱国情绪,似乎曹德旺该把他的所有投资一直锁定在中国,才算正当。由此产生的命题是: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待以曹德旺为代表的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实业家?他们是投机取巧者吗?他们不可饶恕吗?他们为中国实业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没有做出贡献吗?作为一名研究经济史的学者,我想给出自己的一些思索
张涵予 1964年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1999年出演首部电视剧《梦开始的地方》,后因《没完没了》《天下无贼》等作品成名。2008年凭《集结号》获百花奖和华表奖,2015年凭《智取威虎山》获金鸡奖,2016年主演电影《湄公河行动》。今年国庆档,由其主演的《中国机长》上映。《中国机长》剧照,张涵予饰演的机长在飞机落地后巡视狼藉的客舱。2018年11月16日,张涵予与刘传健第一次相见
他曾是童星,一生为俄罗斯外交而战,以机智幽默赢得对手好感  在  距65岁生日只有1天时,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维塔利·丘尔金倒在办公室里。2月20日,丘尔金病逝的消息震惊联合国。  2月21日,安理会15个成员国代表为丘尔金默哀。从苏联时期到俄罗斯时代,他献身外交事业40多年,自2006年至今,他是俄任职时间最久的常驻联合国代表,也是联合国外交官中的常青树。  面对记者幽默而机智  “他从不畏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