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来源 :世纪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球化进程是各国经济文化的扩展过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国主动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适应全球化发展要求和将中国式生态文明向外交流的全球化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基础上,本文将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进行分析,得出人与自然关系中两者地位的变化,最终阐述当代全球自然环境问题下,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依据,主动式的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榜样,向全世界推广,进而将中国生态文明全球化。
  关键词: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1-0094-03
  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要认识经济全球化,就必须对其概念、发展状况和影响进行准确把握。经济的拓展力和开放性是全球化的有力物质保证,是人们持续交流和相互影响的客观基础,也是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当人类大步跨入21世纪之时,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全球各国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愈来愈密切,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其中一个最明显的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
  (一) 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是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1](P.194)它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或更久以前,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经营活动实际上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织,这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萌芽。马克思恩格斯在150多年前就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2](P.276)
  (二) 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惊人发展,使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联成网络,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国和各种市场之间的距离,经济全球化成为一股迅猛发展的潮流。正如江泽民所说那样,“现代科技的进步,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产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近十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3](P.19)
  (三)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包括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赖越来越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引进别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我们都知道它是一把双刃剑,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消极后果,比如爆发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发达国家收益大,发展中国家获益少,有的甚至有被边缘化的风险,当然还带来极具破坏性的环境恶化问题,制约和破坏了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如何实现世界各国的“共赢”,是如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整体与其外部环境的关系。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就已经存在,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人也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具有自然属性。这就决定了无论社会怎样发展,科学技术怎样进步,也不管人类具有多大的能力,都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人对自然界是永恒依赖的。这意味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
  (一)人与自然的原始生态文明
  在最早期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主要以采集和渔猎为生,而这两种活动都是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这时许多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比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河流山川,飞禽猛兽等等都无法从现实中得到解释,而且由于人类力量相对薄弱,在自然面前很渺小,故而只能顺应自然,服从自然,甚至对它产生崇拜和敬畏,通过各种原始宗教仪式以此来乞求上天的恩赐和庇佑。自然界提供什么,人类就攫取什么,而且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所以说这时期的自然是控制着人类的,起着主导作用。马克思在谈到古代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时曾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4](P.81-82)所以说在原始文明时代,人是自然界的奴隶。
  (二)人与自然的农耕文明
  距今大约一万年前,人类由原始文明时期进入到农业文明时期。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手工业为辅的农耕时期,人类的活动方式主要是农耕和畜牧。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也进一步深化,他们不再简单的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生活资料,而是改变和创造某些条件,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尤其是在生产工具方面,各种金属工具的使用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对自然进行了初步的开发,自然的人化过程进一步发展。在这种生产和生活状态下,人们同大自然中的一切有着直接的接触,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因而形成了一种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但此时仍然肯定自然对人的主宰作用,主张敬畏自然以护佑黎民。可这种没有污染或污染较小的能量转换活动的大规模发展也会对自然的破坏,如过度开垦、砍伐、捕猎等就对局部地区的生态造成破坏。
  (三)人与自然的工业文明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工业革命的发生,人类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由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制造机器进行生产活动,以控制和改造自然。短短几百年的时间里,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远远超过了过去一切世代的总和。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最大力度的追求利润,资本家们只要能获取高额利润,不惜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和污染自然环境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种对自然进行疯狂大肆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对抗,最终也必然导致人的生存危机。这一时期,人类俨然成了大自然的主宰,认为自己可以征服和驾驭自然界的一切。但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不平衡的物质变换方式必须改变,转向一种即“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的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5](P.928)   (四)马克思主义下的人与自然观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又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像人类发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取消了。”[6](P.383)当人们为了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欲望而对自然界进行大肆破坏时,自然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向人类实施严厉的报复。正是由于生产力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提高,所以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必然是生态环境问题。
  三、在全球化影响下的当代生态自然观基础上,主动的中国生态文明
  随着生产力在全球各国的发展,它的开放性被全球化,以至于各国为了求发展而进行了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各个领域的交流与沟通。而作为生产力组成部分的劳动对象,即自然界,也随之被全球化式地利用起来,从而不断地改造和转化为人们的消费品。在消费角度层面,人类经历了原始生态消费,线性消费,生态消费,因为在以资本主义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中,“资本主义通过扩大消费而非限制生产解决经济危机无异于舍本逐末,以掠夺自然为代价维系资本主义的统治导致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生态危机。”[7]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合作中,也势必会产生对自然界而言的生态问题,除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适应消费观念,更重要的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由以前社会形态中的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转向新的生态文明方向上来,使全球化对人类生存的生态自然的负面影响得到切实解决,促进全球化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并使党的十八大中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精神得到具体贯彻。
  (一)全球化造成的环境问题
  1.人口环境持续膨胀,老龄化现象严重
  与传统社会不同,在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消费水平提高的条件下,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共同导致全球化人口增长继续膨胀。1804年,全世界人口只有10亿,1987年增到50亿,1999年达到60亿,截止到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亿人,预计2040年前,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可见,人口的压力是对环境问题产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在人口增长的条件下,老龄化则是另一种形式上的环境压力问题,对环境中产品的消费在时间上的延长,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社会环境问题。欧洲是世界上老龄化比例最高的地区,而我国将很多可能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将使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使国家降低革新能力,劳动生产率下降,社会负担加重,经济失去活力,生活水平下降,对综合国力产生潜在影响。
  2.自然环境恶化问题,生态规律遭受破坏
  自然环境中的土地、水、大气、生物等都是遵循一定的生态规律而存在着的客观实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所形成的稳定状态,如果遭到过度的外力破坏后,就会失去平衡能力或者恶化。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全球化不断被各国自愿或不自愿地接受,而发展中的破坏现象则随之被扩大化,也就出现了区域性问题向全球性问题的跨步,全球温度升高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蔓延、水和空气污染等被现实性地带了出来。
  3.资源短缺问题
  在全球化影响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资本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源进口,而将本国的不可再生资源节约下来,进而使得资源短缺问题在欠发达国家中显得尤为明显。而环境是一个多元化和协调性突出的总体,资源短缺必然会造成相关资源的破坏,使资源间的联系被割裂,那么所谓的平衡就无法维持,最终使环境恶化,不利于人们社会的进步。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1.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生的一种文明状态。”[8]
  在自然界被不断地人化过程中,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生态文明,从概念的把握上就明显的体现出生态观的重要性。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此产生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们对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对资源的节约,对生态的保护,都是在深刻把握生态文明概念含义的条件下进行的具体实践。
  2.生态文明建设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要进行更好的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加强世界经济合作中的环境生态立法保障,在国际大环境中明确各国的经济责任和义务,减少将重度污染产业转嫁到发展中国家的现象。其次是在立法基础上的世界性环境生态监督体系的完善,要在明确法律规范的条件下,对各国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实际约束和制裁。最后是加强全球性生态自然观的宣传与教育,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世界性的,是人类面对自然界的共同问题。
  3.可持续发展观的全球化
  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被提上历史议程,尤其是可持续发展,不仅适合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更适合应对在全球化影响下当代生态自然观问题,很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态自然观上盲目追求资本增值,而忽视了在利用自然界物质生产时的可持续性,当发现没有利用的自然资源后,就改为另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投资和生产,是一种不够可持续发展化的全球经济发展观。所以,可持续发展观在现实性上需要被全球化,被各国所重视。
  (三)中国的生态观,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五位一体”
  1.“以人为本”的生态科学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条件下的和谐共处关系,人们在自然面前,由奴隶地位到敬畏自然,再到工业革命后的主导地位,证明了人的能力越来越强,以至于可以主宰自然,摆脱自然界的束缚。但当人们狂妄自大后,就会对自然进行奴役,无限地滥用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结果就是不统一,而且是对立,是自然界生态的破坏,自然界以不规律的方式对人类进行抗议,而这些不规律就成了人们因把握不到而称为的“报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是中国式发展思维对生态自然的恰当反映。
  2.“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在正确认识到国际全球化影响以及当前我国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势和具体状况后,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是针对现实发展状况的及时调整与适应。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代人都应该承担的责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更有利于我们每个人在生产生活中对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同时也形成一种更具时代性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在全球化的不断影响下,每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都应重视生态自然的平衡,只有这样才会实现全球性的生态平衡,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才能进入到一个常态化的发展境地,使全球文明更有利于推动人与自然的有效结合。
  结束语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最终的结果是人与自然的相处问题。总而言之,在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水平愈来愈高的全球化影响下的今天,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共同维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我国必须做到,规避主要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生态影响,在主动式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下,推动我国人与自然关系中生态观的世界文明化,将我国的生态文明推而广之,促进世界生态文明的全球化。
  参考文献:
  [1]王沪宁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10.
  [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3]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分组讨论会[R].
  [4]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7]房尚文,吴斌.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J].云南社会 科学,2010,(4).
  [8]辛慧丽.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本质与中国生态文 明建设[J].求实,2014,(3).
  [责任编辑:秦 超]
其他文献
摘要:社区党建工作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前沿阵地和关键环节,新时期的社区党建工作如何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社区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活安定有序,给社区党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  关键词:社区工作;党的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3-0020-0
期刊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但现有的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为此很多高校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推出很多符合社会需求的新专业。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新开设的专业的毕业生之后又将何去何从,以沈阳药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客观分析本专业背景及就业前景,直面大学生当前就业情况及所面临的问题,根据新专业自身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及有效建议。  关键词:新设专业;生物医学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审视了当下人们在培育和践行方面存在的认知欠缺、知行不一的问题,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这种现状发生的原因。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角度探索了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方法,即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榜样教育法和渗透式教育法等,力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董必武将马克思主义法制的学说,与新中国政权建设相结合,建立起了关于法治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理论体系。其中主要体现在民主政权、党政关系、执政方式等法制理论上。董必武独创性的法学思想和理论实践,对中国法制建设的贡献不可估量。本文着重对董必武民主法制思想在中国法制进程中的历史贡献进行分析,特别是分析了其法制思想与提高当今党的执政能力关系。  关键词:董必武;法制;执政能力  中图分类号:D26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慕课,它具有鲜明的特点,尤其它的开放性、大规模化、网络化、个性化等特点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冲击从理念到体制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同时它又是社会发展、教育更新所急需的,它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教育;MOOC;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7-0062-02  一 、MOOC的定义  MOOC是英文M
期刊
摘要:深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价值基础上,分析聊城市在践行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力求寻找到突破点,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市生动实践的研究路径和可行性措施,为山东省聊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起到积极地作用。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践行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3-0036-02  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
期刊
摘要:毛泽东曾说不破不立,立就在破中。新中国建立后,在文化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破旧立新运动。占据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数千年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在大批判中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工农兵的形象逐步雄霸华夏文艺界。但是随着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工农兵形象却渐渐远离公众视野。与此同时,大众文化迅速崛起。本文试就工农兵文化的兴衰历程以及大众文化的崛起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工农兵;大众文化;十一
期刊
摘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在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培育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另一方面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高校二级学院为例,通过访谈调查、参与性实践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总体状况进行了总结梳理,分析了志愿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建立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设计《牡丹江市公务员压力现状调研问卷》,从压力现状、压力源分析及压力反应等方面入手,针对在牡丹江市行政学院参训的各类公务员群体进行调研。试图通过此课题的调查和研究全面掌握牡丹江市公务员面临压力、应对压力时的心理状态,并为这一群体的压力管理能力提升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公务员;压力;压力管理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7
期刊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再加上曾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使我国的老龄化问题逐步突显。在老龄化背景下,空巢老人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深入实际探究空巢老人的现实状况,关注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形成尊老、敬老、孝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步伐,特进行了社会调查。通过对汉兴街常二社区空巢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弘扬孝德文化、完善养老体系、提升社区服务、构建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