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输血治疗原因及疗效分析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o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产科输血治疗原因及疗效。方法:将我院产科收治的56例产后出血且进行输血治疗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产妇基础资料、输血原因以及输血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并统计输血量和治疗有效率。结果:引发产后出血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占76.79%,胎盘因素占12.50%,凝血障碍占1.79%,软产道裂伤占8.93%。结论:产科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中,多数与子宫收缩乏力相关,进行输血治疗可有效保障产妇生命安全,部分输血无效者经适合的手术方式治疗后,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关键词:产科;输血;治疗原因;疗效
  产后出血指的是产妇分娩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超1 000 ml或循环不稳定,属于产后严重并发症,会危及产妇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及时采用有效方式进行控制,保证产妇生命安全。输血治疗为产后出血的有效对症治疗方式,在产妇产后出血或仍然后续有出血倾向时,通过输血治疗可在临床中可取得良好效果[1]。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56例产后出血产妇的基础资料、输血治疗结果等,探讨产科输血治疗原因以及治疗方式使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将我院产科2020年3~2020年12月收治的56例产后出血产妇为输血治疗研究对象,年龄为20~37岁、平均年龄(26.34±2.14)岁,经阴道分娩者25例、经剖宫产手术分娩者31例。所有产妇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将我院产科收治56例产后出血且实施输血治疗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一般资料、分娩方式等,分析对产后出血原因以及输血治疗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出血原因产妇在全部产妇中所占比例,以及不同原因产妇出血量和输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全部产妇中,首要的出血因素为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和软产道裂伤,凝血障碍占比较低,且多数产妇治疗时输血量低于出血量。见表1。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间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研究通过对医院中各种导致产后出血原因及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子宫收缩乏力为首要因素,占比约70%~80%;次要因素为胎盘因素,占比不足30%;软产道裂伤相对较少,一般不足20%;凝血障碍低于10%。临床中,子宫收缩乏力也是首要原因,为保证产妇安全,必须采用合适方式及早进行控制和治疗。胎盘因素通常发生在妊娠28周后,此时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位,若未能及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会影响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凝血功能障碍与产妇凝血因子功能异常导致的出血性疾病相关,产妇发生严重产后出血,若未及时治疗,出血超过1500 ml,会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常见疾病有子痫、胎盘早剥等,分娩时会导致大出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以及输血等有效治疗措施的应用,产后出血得到有效救治。本研究結果显示,导致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包含:子宫收缩乏力(76.79%)、胎盘因素(12.50%)、软产道裂伤(8.93%)、凝血障碍(1.79%)。
  综上所述,导致产后出血原因有多种,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最为常见,且多数产妇治疗中输血量少于出血量,通过输血治疗后,多数产妇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鲁双艳,吴斌,王顺.产科输血治疗原因及疗效评估[J].中国输血杂志,2018,31(6):631-63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脑梗死患者有1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17例,另选取同期35例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实验组脑梗死患者、短暫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脑血管疾病
期刊
摘要:目的:将无创呼吸机运用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来收治的6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血压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心率及呼吸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疗效,以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纳入试验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康复疗法治疗,疗程为2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认知和行为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小儿特发性矮小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经排纳标准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78例小儿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的不同分组,对比组39例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3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长速度、预测成年身高、身高标准差分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结果:治疗前,两组生长速度、预测成年身高、身高标准差分值、胰岛素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遵从“平衡序贯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血糖水平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效果和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60例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有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迅速缓解患儿的症状,改善患儿肺部功能。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及有效率。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分别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和中西药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心功能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分析。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研究,按不同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44例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良好,可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有效性  急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治疗中联合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腔填塞、缩宫素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4例分娩后并发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7例。常规组单独使用缩宫素,研究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并进行宫腔填塞,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后2 h、12 h、24 h出血量较常规组少;研究组出血持续时间比常规组短(
期刊
摘要:运用小儿推拿手法改善腓骨肌萎缩症患儿心肺功能1例病例报道。体会:小儿推拿手法在改善肌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方面有独特的疗效。  关键词:小儿推拿;腓骨肌萎缩症;心肺功能;咳嗽  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组累及周围神经的单基因遗传病,临床表现为四肢远端进行性肌无力和萎缩伴感觉障碍[1]。一般发病年龄较早,常在儿童时期起病,多伴心肺功能不全,体质偏弱,后期多因病情轻重在不同年龄死于心肺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