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证分析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1234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职业能力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汽修人才的能力素养、职业岗位和职业资格,提出通过课程开发,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对接学生终身发展需求,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适应汽车售后服务业发展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对策。
  关键词:汽修人才 职业能力 项目课程
  课 题: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职汽车技能竞赛与教学生态的实证研究”(编号:ZYB245)成果,主持人:蒋红枫。
  作为培养服务于汽车售后市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必须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系统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本文从汽车维修人才的职业能力实证分析入手,着重探讨汽车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理论基础
  1.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包含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两个方面。基本职业能力是从业者掌握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相应知识,胜任职业工作的基本生存能力;关键能力是从业者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适应职业变化的基本发展能力,包括专业关键能力、方法关键能力和社会关键能力。
  2.职业能力模型的构建
  采用哪种类型的能力结构模型,对能力素养分析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其可信性和有效性。因此,采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的“能力素质冰山模型”,即,将个体素质形象地描述为漂浮在洋面上的冰山,冰山以上部分为基准性素质,冰山以下部分为鉴别性素质。
  基准性素质表现为外显性,包括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大部分与职业所要求的资格相关,能够通过衡量职业资格标准、考试或面谈等形式来测量,也可以通过培训提高这些素质,属于基本职业能力。鉴别性素质表现为内隐性且难以用量值来测量,包括社会动机、职业道德、个性品质和情感态度等,这些不会轻易受外界影响而变化,但对个体的行为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属于关键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职业和个体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教学中作为整体来培养,即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实证分析
  1.问卷设计
  以职业能力模型作为编制调查问卷的基础,该问卷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对汽修人员的职业资格等级要求以及毕业生是否胜任维修岗位等;第二部分,企业对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要求等;第三部分是意见和建议。除了第三部分意见和建议是开放式问题以外,其他问题都是选择题,每个问题均采用1~5个不同程度递增的选项,从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到完全不重要。
  该次问卷中,涉及能够更换机油滤清器、检查空调系统工作状况等职业基本能力问题共30个;涵盖能够分析维修案例、与上级及客户沟通等关键能力问题有16个。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职业岗位及职业资格分析
  通过个人行为事件访谈得知,汽车维修职业岗位的分级有两个层面,技能层面包括汽车维护和修理;技术层面包括汽车检验和诊断。汽车维修职业资格分级也有两个层面,技能层面包括中级工和高级工或技师;技术层面包括技师或维修工和工程师。汽车维护由中级工、高级工或技师担任;汽车维修由高级工、技师、维修士或工程师担任;汽车检验由技师、维修工或工程师担任;汽车诊断由工程师担任。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汽车维修企业对汽车维修人员的职业资格要求:中级工31%、高级工34%和受过相关培训35%,三者的比例几乎相当,没有持否定态度的,这说明和个人行为事件访谈结果吻合,汽车维修工作必须要有符合一定职业资格要求的人员担任。
  汽车维修企业认为职校毕业生能否马上胜任汽车维修工作的情况:完全能胜任6%,基本可以胜任8%,两者所占的比例很小,有86%的学生必须经过培训后才能上岗,说明目前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就汽车维修项目不能直接上手,完全是新手,有悖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3.能力素养情况分析
  对汽车维修人员职业素养的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显示,在汽车维修人才所需职业素养中,最关注的是对企业的忠诚度,其次是团队意识、敬业精神、诚信可靠和主动积极,而且都认为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没有認为不重要的。由此说明,这些鉴别性素质,虽然是深藏的,但是的确在汽车维修企业中被广泛重视。
  对汽修人才所需能力统计显示,企业普遍关注与上级及客户的沟通能力;其次是独立完成维修任务能力、在维修中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和计算机查阅资料能力同样重要;然后是分析维修案例能力,此项能力都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并且重要度基本接近;最后是市场调查预测能力和查阅英文技术材料能力,认为非常重要的很低,还有认为不太重要的,甚至认为英文材料完全不重要(因企业现有的技术和设备条件受限)。以上这些能力主要涵盖了社会关键能力和方法关键能力。借助职业能力模型不难发现,社会关键能力和方法关键能力不是显性的简单呈现,而是要找到合适的有效的资源作为载体——教材,找到符合职教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即开发课程,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培养策略
  汽车维修职业有着广阔空间,而目前的毕业生不能直接胜任此工作。为此,迫切需要解决职业教育对接企业岗位需求问题。由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胜任职业的要求,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要求,因此,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有必要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为此,我们要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层面,开发并实施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利用一系列项目和职业活动,让学生不但关注和参与工作任务的完成,还会从结果中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心理变化,帮助学生自我构建学习框架。项目课程能有效培养职业能力模型中的态度、品质和动机等关键能力,满足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1.课程开发
  (1)工作任务分析。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了解到汽车维修企业对汽车维修人员的职业资格要求,召开由行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列席的论证会,运用“头脑风暴法”,对汽车维修作业项目进行详尽的梳理、归并和整合,分析汽车维修岗位所需要的工作任务,了解各项工作的重要程度、难易程度以及相互关联程度,从而形成条理清晰的职业能力,为选择课程内容和分配教学课时等提供依据。
  (2)课程内容分析。以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态度、技能、知识及其组织关系作为课程内容分析的基本参照点,将工作任务典型化,转化为教学任务,即学习性工作任务。在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各个步骤中,态度、技能和知识是同时构建的,以汽车维修工作中涉及的作业流程、操作规范和安全环保等技术实践知识为主,选择用来说明完成工作任务时“为什么要这样操作”的技术理论知识;并将职业标准全面融入课程内容,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和结果。通过以上行业企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课程内容分析,建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车维修课程标准,为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和考核评价等打好基础。
  (3)教材开发。为项目课程开发的教材,在内容上要符合课程标准,在项目和任务的确定上要符合职业标准,在结构与形式上还要符合项目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要求。如,汽车维护设计了3个项目,按照并列结构和递进结构排列组合。项目1:解读汽车维护技术规范,使职业标准融入学习任务,体现职业性;项目2,实施汽车二级维护,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各个学习任务平行展开,变化的是学习任务的内容,不变的是学习步骤;项目3:二级维护竣工检查,这是项目2的递进,培养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从经验层面到策略层面的进步。
  教材是广义的,包括教科书、工作页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等。
  如,《汽车维护》教科书是根据GB/T18344-200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和GB/T21338-2008《机动车维修從业人员从业资格条件》标准编写的,采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机制,企业专家在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和教学用书编写中,系统阐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教师则基于这些要求以课程形式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即以教师为主体,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教科书体例:教学课时—作业场景—作业安全—学习目标—任务实施—实训安排—拓展学习—工作页。任务实施:以典型工作任务引领工作过程知识,理论知识以“参考、提示和注意”的形式呈现,实践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来体现,有效培养学生的工艺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拓展学习:比较通用车系和大众车系典型结构和技术要求,重复工作过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促成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迁移。
  考虑到学生对学习态度、技能和知识的认识规律,在教科书开发的同时,还开发了以教师为主要对象的“教师工作页”,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学生工作页”。教师工作页便于教师上课之用,主要包括任务描述、学习条件、教学流程和学习内容等。教师工作页开发与学习任务所涉及的具体学习内容有关。学生工作页与教科书配套,帮助学生学习,以专业问题为背景,按照收集信息—计划决策—实施任务—检查质量—评价反思的学习路径,指导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运用原有的态度、技能和知识,心—脑—手协作行动,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关键能力的养成。
  在开发静态文本教材的最后,是对学习任务进行可视化处理,采用数字化的录像,并形成网络资源。这种数字化资源可以使抽象变为直观,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拓展学习空间,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掌控学习进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课程实施
  (1)教学方法。教学实施不是机械的传授知识,也不是反复的训练技能,而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主要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职业情境中进行实践性学习。遵循项目教学法的一般步骤,实施项目课程的教学流程包括:收集信息、计划决策、实施任务、检查质量和评价反思五个步骤,与工作页中设计的学习路径完全匹配。
  (2)组织形式。采用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两种组织形式,独立学习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借助工作页和数字化资源,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合作学习包含双人合作和小组合作,小组学习适合于教学流程中的收集信息、计划决策和评价反思阶段;汽车维护职业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中,有的学习任务特别适合双人合作学习,如:检查灯光,一个学生在车内操作开关,另外一个学生在车外检查并呼应,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俨然是个质检员,主人翁角色油然而生,学生很喜欢这种组织形式。
  (3)学习评价。以职业能力为观测点,以职业资格要求为评价标准,设计实践评价表。学习任务之一检查车身的实践评价见下表。在每个学习任务完成后,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评价,这种多元化、职业化和过程化的评价方式确保了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质量。
  总之,职业教育不仅要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而且要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最直接的手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推进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适应汽车售后服务业发展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郝超,蒋庆斌.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开发原则与开发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提出,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而习惯则是长时期逐渐形成的行为方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课前预习、规范操作、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科学态度、与人合作及热爱劳动等良好行为习惯,既是化学自身的要求又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体现。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而习惯则是在长时期逐渐形成的行为方式。事实证
2007年3月至2008年5月,调查了西溪湿地(Ⅰ~Ⅳ站)浮游植物和轮虫群落的属(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并将水质理化参数与生物群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4个采样站共发
期刊
NASA在德克萨斯州的休斯敦约翰逊航天中心(JSC—Johnson Space Center)于1988年9月开始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治疗空间运动病,这一方法可以减轻航天员所患运动病的严重程度。其方
转向系统做为汽车底盘的一个重要系统,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车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等,且其对汽车NVH性能的影响尤其明显。转向系统的异常振动,特别是方向盘的抖振,不仅会
打破季节和月份的限制,将所有的暴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组织理论总结归纳出一套自成体系的统一的关于短期暴雨预报的前期环流特征和判据。在预报业务上,作者成功地建立三个精确
2012年12月26日,由中国科学文献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主办的2012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会议首次发布了《中
隐喻将已知概念和未知概念联系起来,使语义的扩展和演变得以实现,而始源域和目标域里概念之间相互交织的联系,又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语义概念场。隐喻性词汇的教学应该从隐喻性
非线性地基反力系数法是分析近海桩基水平大变形性状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近海广泛分布的粉土和砂土地基,建立了无粘性土中桩基非线性地基反力系数与桩基径向土压力之间的关系
他曾获得第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机修钳工冠军,2013年他作为中国航空工业最年轻的首席技能专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荣耀背后,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成才路上的痴迷和艰辛。  16岁初中毕业,当别人选择上高中考大学这条人生之路时,他却特立独行地坐进了沈飞技校钳焊专业一班的教室里。爸妈对他寄予的厚望破灭了,同学们也不看好他,甚至有的当面嘲讽他:“做个钳焊工,一辈子别想穿上一件像样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