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幸遇知音

来源 :河南教育·职成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拘一格教语文》(史金霞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是一本好书,不仅语文教师应该读,而且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读。史金霞老师对语文教学(其实远远超出了语文范畴)的真知灼见令我赞叹。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时摘录着她的妙语警句,有的篇章甚至是大段大段的抄录。
  我曾把教师分为四类:让学生接受的教师、让学生喜欢的教师、让学生敬重的教师和让学生终生难忘的教师。史金霞老师显然属于第四类。
  《重建师生关系》是史金霞老师的第二本专著,较之于《不拘一格教语文》,这本书的视野更宽、激情更甚、探索更深,也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这位优秀教师。
  读了她的两本书,综合感受如下。
  第一,她是一位业务过硬的教师。
  第二,她是一位不断创新的教师。不断创新,不是出花样、求热闹、图新鲜、沽荣誉。不断创新是一种禀赋,这种禀赋实际上与他人无关,而是自己不能、不愿、不想重复自己,自己要不断超越自己。具有这种禀赋的人,每一次备课、每一句批语、每一条短信、每一次聊天、每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都会追求最佳的效果,因此也会不断地有新想法出现。这些想法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来自于真心投入,来自于灵光闪现的教育智慧。
  第三,她是一个特别坦诚的教师。在书中,她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真实地袒露在读者面前,即使有一些内心活动不那么正确、不那么正义、不那么坚强、不那么完美,她也不回避、不掩饰。
  第四,她是一个对学生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教师。凡是优秀教师,都是爱学生的,但反过来说,爱学生的教师未必就是优秀教师。史金霞老师懂得爱,而且有能力去爱。爱也是需要能力的,爱的能力越强,对学生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史金霞就是一个有着超强爱的能力的教师。
  第五,她是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所谓激情,并不一定要声音高亢、情绪激昂。看看史金霞老师的激情吧:她每天精神抖擞地走进课堂,她不知疲倦地批改学生的随笔,凡涉及学生情感的,她事无巨细,细心呵护,直至妥善处理。她一心扑在教书育人上,每一个学生都牵动着她的心。这样的教师算不算有激情?她的激情在课堂上反映得最为典型:在课堂上,她谈笑风生,机智敏捷;她时而以微笑表示赞许,时而以眼神表示关注,也常常因为动情而热泪盈眶。她是性情中人,是有真性情的。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激情的,也是需要怀有理想主义的,这是教育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单从这一点来说,教师这一职业的门槛,理应高于一般的职业。
  第六,她是一个内心十分强大的教师。我本想说,她是一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教师,但又觉得,坚强毅力不足以反映她的精神品质。因为她内心强大,所以无所畏惧。身边的指指点点,甚至是来自外界的非议,对她都不起任何作用。这是一般教师难以企及的精神高度。
  最后我要说,她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教师。她的阅读面之广,令我自愧不如。我以为,这一点非常关键,她的所有特质与读书都是有关联的。一个不读书的人,业务怎能过硬?怎么可能有创新的思维?一个不读书的人,哪来那么细腻的情感?又如何能直面自己灵魂深处的弱点?一个不读书的人,其精神追求一定是缺乏高度的,要想内心强大,恐怕很难做到。
  高山流水,幸遇知音。史金霞老师的思想、观点和教学实践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能遇到史金霞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幸运。一枝独秀,固然可喜可赞;百花争艳,方为我们的愿望。衷心期待史金霞老师走得更远更好!衷心期待有越来越多的“史金霞”投身到教育中来——尤其是职业教育中来!
  (责编 王鹏飞)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周如俊,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正高级讲师、副校长,国家级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骨干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他重视教科研引领,践行校本问题研究,曾在《职教论坛》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50余篇。他大胆实行“基于岗位、项目导学、实境训练、做学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实施个性化教学,完成了由普通教师向职教名师的蜕变。本文中,作者结合自身实践,提出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幸福样子”:从职业生涯规划开
期刊
在职业教育领域,说起“能力”一词,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其实,“能力”一词与“知识”“文化”一样,人人都知道,人人都在使用,但细究起来,很多人对这些挂在嘴边的词汇说不清,道不明。查阅教育部的一些文件,我发现,教育部文件在使用“能力”一词时,也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比较早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提出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注意,这
期刊
美育工作,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程全域。艺术学科是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仅能够使学生展现个人魅力,同时能够浸润心灵,修养道德。豫剧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河南省的第一大剧种,也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2006 年,豫剧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 年,中国戏曲学院设立豫剧本科班,豫剧正式进入大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豫剧不仅可以通过手势和眼神来展现河南人民的精
期刊
中职班主任日常工作繁杂,教学任务、班级事务以及其他临时性任务都得去完成。高强度工作压力之下的精神紧张,高频率活动之下的情感冲突,高密度工作任务下的角色冲突,高纯度情感付出的职业焦虑,以及个人专业发展的停滞等带来的心理问题都会成为中职班主任产生职业倦怠诱因。职业倦怠会造成工作质量低下,个人情绪低落,不利于教师自身成长,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不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因此,探索导致中职班主任产生职业倦怠感的
期刊
高职院校以科研创新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是实现“产、学、研、创”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职教攻坚顺利推进的客观要求。作为文化传播和技能传承聚集地的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研支持的程度日益成为评价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标准。但一些高职院校在科研创新方面存在的能力不足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 本文从哲学的视角出发,审视高职院校科研创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针对中职作文教学的现状,教师们提出了不少改革方案,但作文难教、改革成效不大,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重形式,轻内容;重技巧,轻本真;重讲授,轻练笔;重主导,轻主体……种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导致学生的想象空间狭小,语言形式呆板贫乏。怎样有效解决作文“难教”“难学”的问题,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三个有效的作文教学思路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贴近生活 
期刊
中国青年报  4月7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中职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对2010至2015届国际商务、航空服务、护理、会计、机电技术应用等人数较多的11个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回收问卷7782份。  调查显示,上海的中职毕业生近年来薪酬持续走高。2015年调查中职毕业生税后月薪如下:月薪低于3000元的比例为21.74%(比去年调查的22.38%略有下降),3000至5000元的比
期刊
近年来,国务院与教育部多次在全国职教会议及重要文件中提及现代学徒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2014—2020)》提出“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并对现代学徒制的推进提出了具体思路。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加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可见,在我国探索和实践现代学徒制,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促进就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期刊
翻转课堂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这是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 Gonzalez给翻转课堂下的定义。  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是教学方式的一大转变,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颠覆。它的教学理念由重在教转向重在学,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
期刊
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隶属于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目前开设汽车、电子、财经、计算机、基础教育等五大类共19个专业,每年招收学生1500余人。  职业学校的发展与专业设置密切相关,如果专业设置科学合理,能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校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生源,办学经费就能得到保障。笔者认为,供销社系统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需要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