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百年前的那场考试
刘建波
在国人眼里,“考试”是非常敏感的字眼。这种敏感肇始于中国独有科举取土体系。汉魏以来,门阀之风盛行,做官入仕讲究的是出身,寒庶之士纵有才华,也得不到重用。如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乃东晋开国元勋,一生战功显赫,因为出身不高而在朝堂之上备受歧视,被称为“溪狗”。南朝后期,梁武帝渐渐认识到低级士族的作用,乃于天监四年,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开馆招生,门阀制度始得动摇。至隋炀帝大业三年(608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从此英雄不问出处,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停废,1300年来成为国家抡才大典,成就了多少贫寒读书人的梦想。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本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读书、考试、做官,鲤鱼跳龙门后的狂喜,颜如玉与黄金屋的交相刺激,使整个社会为之躁动。中间科举有几次暂停,每次都有不小的社会恐慌。近读《元典章》,就发现了由于考试中断而发生的很值得深思的一段故事。
我常常想,铁骑南踏,元朝建国,在中国历史上究竟该怎样评判?是野蛮和文明之间的一场什么样的争斗?成吉思汗曾对他的近臣说:“男子最大的乐趣是什么?镇压叛乱者,战胜敌人,将他们连根铲除,夺取他们所有的一切,使他们的已婚妇女号哭、流泪,骑乘他们后背平滑的骏马,将他们美貌后妃的腹部当作睡衣和垫子,注视她们玫瑰色的面颊并亲吻着,吮她们乳头色的甜蜜的嘴唇,这才是男子汉最大的乐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元朝把人分为蒙色汉南四等,其中蒙古人位于绝对权力的中心,很多人四六不分,照样做大官,赚大钱。汉人南人被边缘化了,科举被中止了,读书人失却了进步的阶梯,他们失落,痛苦,进而开始向统治者建言,重开科场。
马恩曾说,“野蛮的统治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较高的文明所征服”,元代的重开科场就是一些学者们眼中一个野蛮为文明所征服的明证。事实如何呢?《元典章》中有一份奏章,这是在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十月,汉人李孟、程钜夫、许师敬(许衡子)、陈颢、元明善等策划出来的,他们奏请仁宗,实行科举。
“……又奏为立科举的,俺文卷照呵,世祖皇帝、裕宗皇帝几遍交行的圣旨有来。成宗皇帝、武宗皇帝时分,贡举的法度也交行来。上位根底合明白题说,如今不说呵,后头言语的人有去也。学秀才的,辞赋、经学是两等。经学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是吟诗作赋,作文字的勾当。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学习的浮华了。……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氏、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才去也。”
看这语言,像不像现在的网络语言,或者说像不像英殖民地下的人讲的英语7哪里还有书经的味道?所以说野蛮与文明是在相互征服。11月,仁宗下旨恩准。
延佑元年(1314年),正式实行科举。科场三年一次,仿宋制分为乡试、会试和御试三级。这次重开科考,应该说是汉文化的一次胜利,而且科考从词赋取士转而为经义取土,把程朱理学推上了前沿。但细察一下元代的科举,就不难发现,这种考试的意义不大,因为元代的科考,乡试只录300人,蒙色(目)汉南各75人,而会试仅取100人,四等人各取25人。表面上看是平等的,但数量少得可怜——宋每届进士及诸科往往少则三四百人,多则逾千人。元朝汉南相加不过50人。而当时元代的人口约有八千万人,这样的比例,有多少人能通过考试改变命运?那些过关斩将胜出的汉人,南人,根据当时的规定,却只能当副手,一把手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当。让你考,却让你考不上,考上也不重用,所以说这次科举考试,与其说是汉文化的一次胜利,莫若说是统治者为平息民愤而做的权宜之计,是平等表面下掩盖的极不平等,汉人也算不得最终的胜利者。
科举既废,新兴的考试重科学,重应用,重能力,是一次很大的进步。考试代表着公平、平等与机会——元代整个社会公务员才1万多人,最多时也不过两万多人,而我们现在1年就招考万余名公务员,抚此追昔,机会对于读书人还是最重要的。
科举考试还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就是没有年龄限制。以前高考有年龄限制,使文革中长大的很多人永远被关在了大学的门外。现在高考已经没有了年龄限制,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公务员考试中仍有35周岁的年龄限制,这与宪法中规定的人人平等的权利相悖。试想,35岁就可以为国家效力,而36岁就被说“NO”,国家真的不需要那些知识阅历趋向成熟的人?我们能不能保留科举中这些优点?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需另作考辨。
女人自己的房间
苇 虹
在午后时光的静美里,我翻着一本时尚家居杂志,准备找一找装修新居的灵感,新房子的钥匙就要下来了。房子,这一词语让我又一次地想起了她——弗吉尼亚伍尔芙。她说,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房间。
细细端详过伍尔芙的画像:神情里总是有些冷峻和肃穆,深陷的眼睑下是一双深邃的满是愁思的眼睛,高挺的鼻子,紧抿的薄薄的嘴唇,狭长的高颧骨的脸颊。据说,生有这种面相的人,一般都是非常敏感,甚至神经质的,而且容易被某种凄苦的命运所击中。她是不幸的,家庭原因导致了她的精神疾病,让她一次次地发疯,终于不堪忍受精神的苦痛折磨而自杀。
但我却觉得,在感情生活上,伍尔芙又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女人。上天赐给她一个最好的丈夫、爱人和恩人呵护她一生——伦纳德(一名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伍尔芙不喜欢家庭生活,不想生养子女,于是伦纳德就顺应她、体恤她,并且安排她的生活起居与写作进程,让伍尔芙有了一个“自己的房间”,一个阅读、写作与思考的独立王国。
于是伍尔芙每天都在她自己的房间里,从早上10点到深夜1点,将手中的钢笔从左移到右。她对女性包括职业女性命运的关注,实际是对于性别群体在民族传统中的境遇的深刻思考,那些新锐的叛逆的理论探索,使她成为一代女权主义的先驱。尤其她的随笔集《自己的房间》,那些字里行间散漫开去的从容、优雅、高贵和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她的另外一种学养丰厚和才情万丈。并且,让我们这些喜欢阅读与写字的人,感受到了今天作为一个写作的女性或是工作的女性,是何等的幸运。
伍尔芙在书中,似乎总在暗示我们:在不平等的性别环境里,女性的命运是希望渺茫的。在她的小说《到灯塔去》中,几乎没有哪一个女性真正得到了幸福,即使那个备受爱戴的倾其一生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献给家庭生活的拉姆齐夫人,也不是成功的。而莉丽,在经过艰难的思索之后,成长为一个有着独立而坚强的自我的女性,一个内心强有力的女权主义者。 莉丽热爱拉姆齐夫人,可是却在自觉地抗拒着拉姆齐夫人所代表的传统女性的影响,甚至也有意识地抗拒着自己作为女性所天然具有的母性。她用一个强硬的盔甲,武装起了自己柔软的女人心。其实她的内心并不缺乏女性的温柔,可是,她知道,一旦表达出来,就会使自己陷入被动。所以她拒绝婚姻,拒绝“把一个人的全部理解力在寻求真理的途中绊羁在金色的网兜里”。她偶尔也会自嘲自己是个干瘪的处女,可是勇于自嘲正是内心强大的一种独特表现,是的,她有一颗独立的灵魂,又有何所惧?
这个莉丽显然就是伍尔芙理想的化身。不过,我始终感觉,伍尔芙投注在莉丽身上的目光,赞赏之外尚有几分的疑虑,因为现实的两性社会并不能提供给女性一种理想的生活样式。以家庭为中心的女人(如拉姆齐夫人)注定了梦想的最终破灭,是美梦成空、情爱东流的失败,而追求独立自我的女性,也只能像莉丽那样,茕茕子立,形单影只,过一种单薄、瘦削和苍白的生活。
不过,在伍尔芙看来,两者取其一,她更倾向于莉丽式的生活版本。
“不要梦想去影响别人。真的,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伍尔芙,仿佛站在雪山之巅,她冷淡的超然的目光洞若观火,穿越了生活的内核。可是,水至清则无鱼,洞察之后的孤独成为一种疼痛和重负,如影随形,让她难以承受。1941年3月28日,伍尔芙在自己的口袋里装满石头,投进了欧塞河,像一只疲倦的船儿,选择了在河床静静地沉没。
我一直在为这个天才的女子扼腕叹息。她可以不珍惜自己的才华与生命,又怎能这般辜负丈夫伟大的罕见的爱?也许,一个人的命运早在出生和童年时代就已奠定成型,后来的爱虽然温暖,却出现的总还是迟了,已经暖不透那颗冰封的心。
从自己的房间出航的伍尔芙,她最终到达海上的灯塔了吗?她获得了自己的头脑,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声音,她自身就如大海中的灯塔一样的璀璨,然而——却未必见得这就是一种真正的成功,她付出的是失去健康、快乐甚至生命的高昂代价所以也就未能最终抵达幸福的彼岸。
前哥爱运动
讷 言
管打电话叫“CALL你”的前哥CALL我“运动去吧。”我不禁乐了:“又出什么幺蛾子啦?”前哥回答:“我想玩滑翔伞,建军已经同意了,咱哥仨一起去吧?”
一听前哥说要运动我就乐,其实是有原因的。多金的前哥在运动方面是个典型的叶公,用他自己的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甭管玩什么,得先把行头备好了。
1995年那会儿,前哥在电视上看到外国人玩攀岩,立即来了兴致,旋即招呼我跟建军两个死党“开会”,邀约着一起攀岩。会开完了,连续三周不见人影,倒是我跟建军被他蛊惑得不轻,到东门小商品市场买了根指头粗的尼龙绳儿,就在千佛山的峭壁上爬了几遭。等前哥终于露面的时候,背着一个巨大的登山包,不屑地把我们那根尼龙绳扔到一边,前哥开始从登山包里往外掏行头,什么头盔、登山鞋、快挂、八字环、上升器等等,最令我吃惊的是那根登山专用绳索,居然花了近万元!
行头齐了,该攀岩了吧?三次之后,前哥正式宣布:攀岩挺好玩,但爬山太累了,走三四个小时之后才能找到适合攀爬的峭壁过程太繁琐。然后宣布不玩了,把登山包扔给我俩就此退出令我和建军哭笑不得。
攀岩的热情刚过,前哥又迷上了保龄球,照例是先买了俩专业球,然后是球鞋、球衣、手腕护具等,打球的时候最大的爱好、是指点别人,待到我跟建军也分别置办上行头球技突飞猛进,平均分能保持到180分以上的时候,人家老兄又开始“挂靴”:扔来扔去总是150分以内,太不提情绪,然后又销声匿迹!平心而论,前哥当时球打得不咋样,但指点得确实很专业。前哥管我俩叫徒弟,我俩也心悦诚服,因为前哥不是瞎说,他的那点知识还真是从专业教练那儿贩来的。于是有人要请打保龄,前哥张嘴就来:“你水平怎么样?我徒弟可都180分以上啊。”
再后来,跟前哥一起的运动是打乒乓球。国家队教练尹霄曾经送过他一副亲手制作的球拍,于是前哥走到哪里吹到哪里,球技没见长,倒是搭我这个体育记者的便车,愣是缠着让孔令辉、李嘉蔚、刘国梁指点过几次。从此一提起打乒乓球,前哥立即跟人说:“我的好几位师父都是世界冠军。”旁边的人立即没人再敢吱声儿。
到目前为止,前哥最后热爱过的运动是羽毛球。照例是专业的装备:尤尼克斯的球拍球包,阿迪达斯的护踝护腕。济南市有限的几个羽毛球馆,前哥每个球馆的卡都有:“玩,就要玩出点实力来。”这次羽毛球的爱好维持的时间不短,而且在跟我俩的几次交手中,前哥均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难得有如此成绩的前哥益发上瘾,每周都要CALL我两次:“晚上别安排活动,我定好了球馆咱们打羽毛球去!”其实我俩并不说破其中的奥秘如果真打,前哥还得输得找不着北然后在几周后宣布挂拍!
要说前哥不喜欢运动,那显然委屈了前哥:乒乓球以师父见长,保龄球以徒弟见长,羽毛球、攀岩以装备见长。而前哥的运动生涯呢,以仪式性见长,说白了就是形式大于为容。
滑翔伞的事儿我没应承,据说那东西最便宜的装备也要3万多,如果眼瞅着这白花花的大把银子再打了水漂儿,我这心里实在是不落忍。听说建军跟他一起去听了两节课,后来被老婆知道,严令不许玩命,从此滑翔伞的事情就成了过眼云烟,前哥也没再提运动的事儿。
前两天,前哥在我家楼下打电话,送来了一箱苹果。打开后备箱搬苹果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很精致的长木盒子,打开一看是根油光水滑的台球杆,杆身上印着英文字母……
L,P和X
张炎炎
P坐在我面前,肤色依然黝黑,而烟抽得好像不太凶了。虽然都是这座城市的土著,但我们并不经常见面,平常的联系,都是以电话或QQ来维系。
这次之前,我们最近的一次见面要追溯到两年前,是在历城大润发对面的一家春饼店。那时他没有工作,但仍然想在那顿饭结束时去买单。我含蓄而坚决地制止了他。即使是一个刚认识的朋友,我也尽量不让他那样做,更何况是我要好的朋友,更何况,他还在失业。
两年之后他依然没有工作。他最近的一份工作是在青年东路 家小型公司里做专职司机,开一辆货车去送货,月薪大约是1000元。两个月前,他辞去了那份工作,原因不太明了,我也没有问他具体原因。
我们从一家大型国企一同辞职的数年间,他就一直这样游荡,其间干过机械加工作坊,跟人合伙开过饭店,但都不成功。他最近的想法是听信了一个不知哪里来的朋友的蛊惑,准备和这个人去做期货。后来,在我的劝说下,他才终止了这个可怕的想法一这个行业的 高风险性根本不适合没有任何专业经验的他。
L和P的情况不一样。首先是家境,虽然不是大富之家,但L迄今为止没受过什么苦。L的父亲曾是东郊一家国有工厂的办公室主任,是握有一点实权的人物,在他任上,他给予两个儿子尽可能多的帮助与提携。我的朋友L是小儿子,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国有银行干前台出纳,是没有编制的那种,但在那个时候,这也算是一份比较体面的生计。当然,工作的获得肯定与他的家庭有关。
L是一个有点想法的人,做了一段时间,便不甘心,或者说,是他父亲不太甘心。这个时候,家庭背景再次发挥作用一他父亲(当时已经退休)活动了一下,他从这家国有银行跳槽到当时家正在招人的新兴的商业银行,前景一下子被打开。
这几年,他已经成为这家银行一间分理处的负责人。他的私家车是一辆韩国车,是这款车刚上市时买的,当时的市价大约是17万。虽然经常放贷,但他的住房却没花钱,是他父亲当时所分的一套位于市区中央的公房(现今他父母住在另外一套他母亲单位所分的房子里),虽然面积只有100平米,但在这个城市中,这已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我一直认为×是一个相当有头脑的人。他用6年时间,把自己从一个国有企业的青年技工,转变成一家私营公司的总经理,而这家公司,是他在两年前创办的。在×身上,我感觉最强烈的是一种激情,一种老是想彻底改变自己的激情。人这一生有无数多的羁绊,但在x这里,我感觉不到这一点。
他好像总能把自己的私人事务处理得不错,他很少为一些不值得思考的问题去思考。比如,我们都是已经“三张”的人,但到现在他还没有结婚。我很清楚他的想法,在他看来,婚姻既是水到渠成的,也是可有可无的,他并不缺少爱情与女人,但他从来不去考虑传宗接代(其实他是一位孝子)这些事情。他所有的精力,好像都在实现一个与未来有关的梦。
我和他认识已经有12年,在我们共同的25岁,当我还看不清未来的方向时,他就开始确立从商并创办公司的理想,终于在30岁时,有了一间前景不错的个人企业。仅凭资产判断,×还算不上富豪,但像我这样一贯自负的人,对他的评价也不低,清晰的思路与坚韧的个性,让我非常看好他。事实上,在我们周围,像他这样的人总是特立独行,但却总能表现出一些过人的气质与能力。
他们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城市生活,而我只是白描,并无意褒贬。我一直认为,活得越久,就感觉生命中确实有一些魔咒般神奇的定律在发挥作用,每过三年,或者五年,总有一些人在发生变化,而有些人则一如往常。在他们眼中与手中,未来是三种不同的色彩,也是三种不同的命运,他们,会让你感到生活是一面面镜子,而我们,就是镜中的那个人。
刘建波
在国人眼里,“考试”是非常敏感的字眼。这种敏感肇始于中国独有科举取土体系。汉魏以来,门阀之风盛行,做官入仕讲究的是出身,寒庶之士纵有才华,也得不到重用。如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乃东晋开国元勋,一生战功显赫,因为出身不高而在朝堂之上备受歧视,被称为“溪狗”。南朝后期,梁武帝渐渐认识到低级士族的作用,乃于天监四年,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开馆招生,门阀制度始得动摇。至隋炀帝大业三年(608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从此英雄不问出处,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停废,1300年来成为国家抡才大典,成就了多少贫寒读书人的梦想。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本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读书、考试、做官,鲤鱼跳龙门后的狂喜,颜如玉与黄金屋的交相刺激,使整个社会为之躁动。中间科举有几次暂停,每次都有不小的社会恐慌。近读《元典章》,就发现了由于考试中断而发生的很值得深思的一段故事。
我常常想,铁骑南踏,元朝建国,在中国历史上究竟该怎样评判?是野蛮和文明之间的一场什么样的争斗?成吉思汗曾对他的近臣说:“男子最大的乐趣是什么?镇压叛乱者,战胜敌人,将他们连根铲除,夺取他们所有的一切,使他们的已婚妇女号哭、流泪,骑乘他们后背平滑的骏马,将他们美貌后妃的腹部当作睡衣和垫子,注视她们玫瑰色的面颊并亲吻着,吮她们乳头色的甜蜜的嘴唇,这才是男子汉最大的乐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元朝把人分为蒙色汉南四等,其中蒙古人位于绝对权力的中心,很多人四六不分,照样做大官,赚大钱。汉人南人被边缘化了,科举被中止了,读书人失却了进步的阶梯,他们失落,痛苦,进而开始向统治者建言,重开科场。
马恩曾说,“野蛮的统治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较高的文明所征服”,元代的重开科场就是一些学者们眼中一个野蛮为文明所征服的明证。事实如何呢?《元典章》中有一份奏章,这是在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十月,汉人李孟、程钜夫、许师敬(许衡子)、陈颢、元明善等策划出来的,他们奏请仁宗,实行科举。
“……又奏为立科举的,俺文卷照呵,世祖皇帝、裕宗皇帝几遍交行的圣旨有来。成宗皇帝、武宗皇帝时分,贡举的法度也交行来。上位根底合明白题说,如今不说呵,后头言语的人有去也。学秀才的,辞赋、经学是两等。经学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是吟诗作赋,作文字的勾当。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学习的浮华了。……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氏、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才去也。”
看这语言,像不像现在的网络语言,或者说像不像英殖民地下的人讲的英语7哪里还有书经的味道?所以说野蛮与文明是在相互征服。11月,仁宗下旨恩准。
延佑元年(1314年),正式实行科举。科场三年一次,仿宋制分为乡试、会试和御试三级。这次重开科考,应该说是汉文化的一次胜利,而且科考从词赋取士转而为经义取土,把程朱理学推上了前沿。但细察一下元代的科举,就不难发现,这种考试的意义不大,因为元代的科考,乡试只录300人,蒙色(目)汉南各75人,而会试仅取100人,四等人各取25人。表面上看是平等的,但数量少得可怜——宋每届进士及诸科往往少则三四百人,多则逾千人。元朝汉南相加不过50人。而当时元代的人口约有八千万人,这样的比例,有多少人能通过考试改变命运?那些过关斩将胜出的汉人,南人,根据当时的规定,却只能当副手,一把手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当。让你考,却让你考不上,考上也不重用,所以说这次科举考试,与其说是汉文化的一次胜利,莫若说是统治者为平息民愤而做的权宜之计,是平等表面下掩盖的极不平等,汉人也算不得最终的胜利者。
科举既废,新兴的考试重科学,重应用,重能力,是一次很大的进步。考试代表着公平、平等与机会——元代整个社会公务员才1万多人,最多时也不过两万多人,而我们现在1年就招考万余名公务员,抚此追昔,机会对于读书人还是最重要的。
科举考试还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就是没有年龄限制。以前高考有年龄限制,使文革中长大的很多人永远被关在了大学的门外。现在高考已经没有了年龄限制,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公务员考试中仍有35周岁的年龄限制,这与宪法中规定的人人平等的权利相悖。试想,35岁就可以为国家效力,而36岁就被说“NO”,国家真的不需要那些知识阅历趋向成熟的人?我们能不能保留科举中这些优点?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需另作考辨。
女人自己的房间
苇 虹
在午后时光的静美里,我翻着一本时尚家居杂志,准备找一找装修新居的灵感,新房子的钥匙就要下来了。房子,这一词语让我又一次地想起了她——弗吉尼亚伍尔芙。她说,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房间。
细细端详过伍尔芙的画像:神情里总是有些冷峻和肃穆,深陷的眼睑下是一双深邃的满是愁思的眼睛,高挺的鼻子,紧抿的薄薄的嘴唇,狭长的高颧骨的脸颊。据说,生有这种面相的人,一般都是非常敏感,甚至神经质的,而且容易被某种凄苦的命运所击中。她是不幸的,家庭原因导致了她的精神疾病,让她一次次地发疯,终于不堪忍受精神的苦痛折磨而自杀。
但我却觉得,在感情生活上,伍尔芙又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女人。上天赐给她一个最好的丈夫、爱人和恩人呵护她一生——伦纳德(一名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伍尔芙不喜欢家庭生活,不想生养子女,于是伦纳德就顺应她、体恤她,并且安排她的生活起居与写作进程,让伍尔芙有了一个“自己的房间”,一个阅读、写作与思考的独立王国。
于是伍尔芙每天都在她自己的房间里,从早上10点到深夜1点,将手中的钢笔从左移到右。她对女性包括职业女性命运的关注,实际是对于性别群体在民族传统中的境遇的深刻思考,那些新锐的叛逆的理论探索,使她成为一代女权主义的先驱。尤其她的随笔集《自己的房间》,那些字里行间散漫开去的从容、优雅、高贵和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她的另外一种学养丰厚和才情万丈。并且,让我们这些喜欢阅读与写字的人,感受到了今天作为一个写作的女性或是工作的女性,是何等的幸运。
伍尔芙在书中,似乎总在暗示我们:在不平等的性别环境里,女性的命运是希望渺茫的。在她的小说《到灯塔去》中,几乎没有哪一个女性真正得到了幸福,即使那个备受爱戴的倾其一生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献给家庭生活的拉姆齐夫人,也不是成功的。而莉丽,在经过艰难的思索之后,成长为一个有着独立而坚强的自我的女性,一个内心强有力的女权主义者。 莉丽热爱拉姆齐夫人,可是却在自觉地抗拒着拉姆齐夫人所代表的传统女性的影响,甚至也有意识地抗拒着自己作为女性所天然具有的母性。她用一个强硬的盔甲,武装起了自己柔软的女人心。其实她的内心并不缺乏女性的温柔,可是,她知道,一旦表达出来,就会使自己陷入被动。所以她拒绝婚姻,拒绝“把一个人的全部理解力在寻求真理的途中绊羁在金色的网兜里”。她偶尔也会自嘲自己是个干瘪的处女,可是勇于自嘲正是内心强大的一种独特表现,是的,她有一颗独立的灵魂,又有何所惧?
这个莉丽显然就是伍尔芙理想的化身。不过,我始终感觉,伍尔芙投注在莉丽身上的目光,赞赏之外尚有几分的疑虑,因为现实的两性社会并不能提供给女性一种理想的生活样式。以家庭为中心的女人(如拉姆齐夫人)注定了梦想的最终破灭,是美梦成空、情爱东流的失败,而追求独立自我的女性,也只能像莉丽那样,茕茕子立,形单影只,过一种单薄、瘦削和苍白的生活。
不过,在伍尔芙看来,两者取其一,她更倾向于莉丽式的生活版本。
“不要梦想去影响别人。真的,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伍尔芙,仿佛站在雪山之巅,她冷淡的超然的目光洞若观火,穿越了生活的内核。可是,水至清则无鱼,洞察之后的孤独成为一种疼痛和重负,如影随形,让她难以承受。1941年3月28日,伍尔芙在自己的口袋里装满石头,投进了欧塞河,像一只疲倦的船儿,选择了在河床静静地沉没。
我一直在为这个天才的女子扼腕叹息。她可以不珍惜自己的才华与生命,又怎能这般辜负丈夫伟大的罕见的爱?也许,一个人的命运早在出生和童年时代就已奠定成型,后来的爱虽然温暖,却出现的总还是迟了,已经暖不透那颗冰封的心。
从自己的房间出航的伍尔芙,她最终到达海上的灯塔了吗?她获得了自己的头脑,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声音,她自身就如大海中的灯塔一样的璀璨,然而——却未必见得这就是一种真正的成功,她付出的是失去健康、快乐甚至生命的高昂代价所以也就未能最终抵达幸福的彼岸。
前哥爱运动
讷 言
管打电话叫“CALL你”的前哥CALL我“运动去吧。”我不禁乐了:“又出什么幺蛾子啦?”前哥回答:“我想玩滑翔伞,建军已经同意了,咱哥仨一起去吧?”
一听前哥说要运动我就乐,其实是有原因的。多金的前哥在运动方面是个典型的叶公,用他自己的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甭管玩什么,得先把行头备好了。
1995年那会儿,前哥在电视上看到外国人玩攀岩,立即来了兴致,旋即招呼我跟建军两个死党“开会”,邀约着一起攀岩。会开完了,连续三周不见人影,倒是我跟建军被他蛊惑得不轻,到东门小商品市场买了根指头粗的尼龙绳儿,就在千佛山的峭壁上爬了几遭。等前哥终于露面的时候,背着一个巨大的登山包,不屑地把我们那根尼龙绳扔到一边,前哥开始从登山包里往外掏行头,什么头盔、登山鞋、快挂、八字环、上升器等等,最令我吃惊的是那根登山专用绳索,居然花了近万元!
行头齐了,该攀岩了吧?三次之后,前哥正式宣布:攀岩挺好玩,但爬山太累了,走三四个小时之后才能找到适合攀爬的峭壁过程太繁琐。然后宣布不玩了,把登山包扔给我俩就此退出令我和建军哭笑不得。
攀岩的热情刚过,前哥又迷上了保龄球,照例是先买了俩专业球,然后是球鞋、球衣、手腕护具等,打球的时候最大的爱好、是指点别人,待到我跟建军也分别置办上行头球技突飞猛进,平均分能保持到180分以上的时候,人家老兄又开始“挂靴”:扔来扔去总是150分以内,太不提情绪,然后又销声匿迹!平心而论,前哥当时球打得不咋样,但指点得确实很专业。前哥管我俩叫徒弟,我俩也心悦诚服,因为前哥不是瞎说,他的那点知识还真是从专业教练那儿贩来的。于是有人要请打保龄,前哥张嘴就来:“你水平怎么样?我徒弟可都180分以上啊。”
再后来,跟前哥一起的运动是打乒乓球。国家队教练尹霄曾经送过他一副亲手制作的球拍,于是前哥走到哪里吹到哪里,球技没见长,倒是搭我这个体育记者的便车,愣是缠着让孔令辉、李嘉蔚、刘国梁指点过几次。从此一提起打乒乓球,前哥立即跟人说:“我的好几位师父都是世界冠军。”旁边的人立即没人再敢吱声儿。
到目前为止,前哥最后热爱过的运动是羽毛球。照例是专业的装备:尤尼克斯的球拍球包,阿迪达斯的护踝护腕。济南市有限的几个羽毛球馆,前哥每个球馆的卡都有:“玩,就要玩出点实力来。”这次羽毛球的爱好维持的时间不短,而且在跟我俩的几次交手中,前哥均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难得有如此成绩的前哥益发上瘾,每周都要CALL我两次:“晚上别安排活动,我定好了球馆咱们打羽毛球去!”其实我俩并不说破其中的奥秘如果真打,前哥还得输得找不着北然后在几周后宣布挂拍!
要说前哥不喜欢运动,那显然委屈了前哥:乒乓球以师父见长,保龄球以徒弟见长,羽毛球、攀岩以装备见长。而前哥的运动生涯呢,以仪式性见长,说白了就是形式大于为容。
滑翔伞的事儿我没应承,据说那东西最便宜的装备也要3万多,如果眼瞅着这白花花的大把银子再打了水漂儿,我这心里实在是不落忍。听说建军跟他一起去听了两节课,后来被老婆知道,严令不许玩命,从此滑翔伞的事情就成了过眼云烟,前哥也没再提运动的事儿。
前两天,前哥在我家楼下打电话,送来了一箱苹果。打开后备箱搬苹果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很精致的长木盒子,打开一看是根油光水滑的台球杆,杆身上印着英文字母……
L,P和X
张炎炎
P坐在我面前,肤色依然黝黑,而烟抽得好像不太凶了。虽然都是这座城市的土著,但我们并不经常见面,平常的联系,都是以电话或QQ来维系。
这次之前,我们最近的一次见面要追溯到两年前,是在历城大润发对面的一家春饼店。那时他没有工作,但仍然想在那顿饭结束时去买单。我含蓄而坚决地制止了他。即使是一个刚认识的朋友,我也尽量不让他那样做,更何况是我要好的朋友,更何况,他还在失业。
两年之后他依然没有工作。他最近的一份工作是在青年东路 家小型公司里做专职司机,开一辆货车去送货,月薪大约是1000元。两个月前,他辞去了那份工作,原因不太明了,我也没有问他具体原因。
我们从一家大型国企一同辞职的数年间,他就一直这样游荡,其间干过机械加工作坊,跟人合伙开过饭店,但都不成功。他最近的想法是听信了一个不知哪里来的朋友的蛊惑,准备和这个人去做期货。后来,在我的劝说下,他才终止了这个可怕的想法一这个行业的 高风险性根本不适合没有任何专业经验的他。
L和P的情况不一样。首先是家境,虽然不是大富之家,但L迄今为止没受过什么苦。L的父亲曾是东郊一家国有工厂的办公室主任,是握有一点实权的人物,在他任上,他给予两个儿子尽可能多的帮助与提携。我的朋友L是小儿子,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国有银行干前台出纳,是没有编制的那种,但在那个时候,这也算是一份比较体面的生计。当然,工作的获得肯定与他的家庭有关。
L是一个有点想法的人,做了一段时间,便不甘心,或者说,是他父亲不太甘心。这个时候,家庭背景再次发挥作用一他父亲(当时已经退休)活动了一下,他从这家国有银行跳槽到当时家正在招人的新兴的商业银行,前景一下子被打开。
这几年,他已经成为这家银行一间分理处的负责人。他的私家车是一辆韩国车,是这款车刚上市时买的,当时的市价大约是17万。虽然经常放贷,但他的住房却没花钱,是他父亲当时所分的一套位于市区中央的公房(现今他父母住在另外一套他母亲单位所分的房子里),虽然面积只有100平米,但在这个城市中,这已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我一直认为×是一个相当有头脑的人。他用6年时间,把自己从一个国有企业的青年技工,转变成一家私营公司的总经理,而这家公司,是他在两年前创办的。在×身上,我感觉最强烈的是一种激情,一种老是想彻底改变自己的激情。人这一生有无数多的羁绊,但在x这里,我感觉不到这一点。
他好像总能把自己的私人事务处理得不错,他很少为一些不值得思考的问题去思考。比如,我们都是已经“三张”的人,但到现在他还没有结婚。我很清楚他的想法,在他看来,婚姻既是水到渠成的,也是可有可无的,他并不缺少爱情与女人,但他从来不去考虑传宗接代(其实他是一位孝子)这些事情。他所有的精力,好像都在实现一个与未来有关的梦。
我和他认识已经有12年,在我们共同的25岁,当我还看不清未来的方向时,他就开始确立从商并创办公司的理想,终于在30岁时,有了一间前景不错的个人企业。仅凭资产判断,×还算不上富豪,但像我这样一贯自负的人,对他的评价也不低,清晰的思路与坚韧的个性,让我非常看好他。事实上,在我们周围,像他这样的人总是特立独行,但却总能表现出一些过人的气质与能力。
他们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城市生活,而我只是白描,并无意褒贬。我一直认为,活得越久,就感觉生命中确实有一些魔咒般神奇的定律在发挥作用,每过三年,或者五年,总有一些人在发生变化,而有些人则一如往常。在他们眼中与手中,未来是三种不同的色彩,也是三种不同的命运,他们,会让你感到生活是一面面镜子,而我们,就是镜中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