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术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对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小学生的德、智、体、美等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新课程改革下小学美术教学的课程研究展开讨论探索,在此笔者提几点自己的浅见,供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美术;课程;研究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到位,小学美术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小学美术教师为了能够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变化,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要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策略,才能顺应这种形式的变化,最大限度的提升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1 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是美术教学开展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艺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伟大的艺术家,而是培养优秀的人。”因此,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有一双会欣赏美的眼睛、热爱美的心灵、创造美的双手,培养其良好的美术习惯和健全的审美意识和观念。美术教育就是指的美育,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例如,在学习国画《动物》时,绘画动物的脸要点是笔墨不能够千篇一律,而是通过笔的侧峰来描绘出动物毛皮的质感,用笔的中峰来勾勒出动物的脸部轮廓,在绘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融入自己的特色,能够展现出动物脸部的基本特征即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千万记住不要过早的用所谓的美术技法来压制学生的思维,阻碍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是通过教学首先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到美的事物给人带来的体验,以此来陶冶学生的美术情操,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观念,使他们认识美、了解美,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和美术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人格与美术特长的和谐发展。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是美术教学开展的必要
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存在很多弊端,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就是其一,教师更多采取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忽略了艺术作品对学生直接感官的影响,因此,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作为美术教师不但需要交给学生们基础,重视精讲多练,还要树立和培养起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传统的教学一上来就开始讲课,随后要求学生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并不会对学生的美术思维拓展起到好的作用,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了。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自我意识感受美术作品所带来的魅力,引导学生去调动身体各个器官对作品进行欣赏和鉴赏,并要求其提出自己对于作品的看法进行指导,然后再教给学生美术作品的创作方法,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力去進行创作创新。以此来培养学生优秀的审美情趣。
3 重视发挥小学生个性特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还是趋向于儿童,他们的内心还不够成熟,天真烂漫、无拘无束常常体现在他们的绘画当中,体现出了儿童特有的个性创作能力,虽然他们并不具备美术画家的技能和技法,却有超强的想象力,勇于创新,将自己对美的感受充分的表达出来,并能创作出极富个性的美术作品。因此,作为美术教师,要重视小学生这种天性,给予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出创作才能,使学生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另外,教师要给学生建立一种轻松愉悦的创作环境,发自内心的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用温柔和蔼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不失时机的去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用美的作品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体会自身独特的感受,从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信任教师,喜欢教师。
4 多元化的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尤其是这样。小学生自制力较差,学习的热情大多源于兴趣。如何最大程度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兴趣一直都是小学美术关注的方面。多元化的教学课程设计将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1 分布教学课程
进入小学以后,学生在美术方面的认知程度有很大的不同,部分同学上过美术培训班,可能对于教师要传授的知识早已知晓,而有的同学只是平时随便涂鸦,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因此,美术教师要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学生的认知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讲解,最大程度的让学生理解基础只是进而掌握相关的美术观念。通过教师的精心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才能在相同的教学时间、空间上得到合理的配比,进而提升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能力。
4.2 游戏学习课程
小学生天性爱玩,仅仅用传统的模式开展教学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体制。在新课改实施阶段,将游戏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会给予美术教学一个很大的提升。教师利用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特征,将美术知识融入到游戏中去,以此打造一个生动真实的美术课堂,让小学生在这种边学边玩的过程中进行互动,提高学习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有可能在此开发出小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4.3 比较学习课程
在小学美术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多通过在课堂上展示不同的作品进行比较,进而让学生在视觉的变化当中发现美术作品中不同的美感,加深学生对于美术基本概念的认知度和相应的理解及掌握。比较学习是建立在直观的视觉艺术,它是对学生学习兴趣能有效激发的捷径之一。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自身质疑和教师解惑的方式加深对于美术作品的审美和修养能力。
4.4 讨论学习课程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自主的进行辩论交流,对自身的美术修养会有很大的提升。根据学生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相应的艺术作品讨论,学生们进行各自辩论交流后,教师总结点评,能够让学生在自我探索、判别、思考推理中,使自身的美术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5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程
随着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关注,多媒体已经很广泛的走入到课堂之中,应用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当中。多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很好的弥补了美术教学上的局限,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同时,打破时间、空间上的局限,以更为广阔的视角,让学生来发现生活中有关美的存在形态。例如,教具的演示在学生美术学习的参照物,对美术课堂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多媒体,对模型、标本等范例进行展示,将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潜能。
参考文献
[1]菅玲玲.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学方法体会[J].课外阅读:中旬,2013.
作者单位
吉林省农安县小城子乡中心小学 吉林省农安县 130228
美术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对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小学生的德、智、体、美等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新课程改革下小学美术教学的课程研究展开讨论探索,在此笔者提几点自己的浅见,供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美术;课程;研究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到位,小学美术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小学美术教师为了能够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变化,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要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策略,才能顺应这种形式的变化,最大限度的提升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1 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是美术教学开展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艺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伟大的艺术家,而是培养优秀的人。”因此,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有一双会欣赏美的眼睛、热爱美的心灵、创造美的双手,培养其良好的美术习惯和健全的审美意识和观念。美术教育就是指的美育,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例如,在学习国画《动物》时,绘画动物的脸要点是笔墨不能够千篇一律,而是通过笔的侧峰来描绘出动物毛皮的质感,用笔的中峰来勾勒出动物的脸部轮廓,在绘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融入自己的特色,能够展现出动物脸部的基本特征即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千万记住不要过早的用所谓的美术技法来压制学生的思维,阻碍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是通过教学首先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到美的事物给人带来的体验,以此来陶冶学生的美术情操,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观念,使他们认识美、了解美,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和美术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人格与美术特长的和谐发展。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是美术教学开展的必要
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存在很多弊端,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就是其一,教师更多采取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忽略了艺术作品对学生直接感官的影响,因此,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作为美术教师不但需要交给学生们基础,重视精讲多练,还要树立和培养起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传统的教学一上来就开始讲课,随后要求学生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并不会对学生的美术思维拓展起到好的作用,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了。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自我意识感受美术作品所带来的魅力,引导学生去调动身体各个器官对作品进行欣赏和鉴赏,并要求其提出自己对于作品的看法进行指导,然后再教给学生美术作品的创作方法,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力去進行创作创新。以此来培养学生优秀的审美情趣。
3 重视发挥小学生个性特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还是趋向于儿童,他们的内心还不够成熟,天真烂漫、无拘无束常常体现在他们的绘画当中,体现出了儿童特有的个性创作能力,虽然他们并不具备美术画家的技能和技法,却有超强的想象力,勇于创新,将自己对美的感受充分的表达出来,并能创作出极富个性的美术作品。因此,作为美术教师,要重视小学生这种天性,给予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出创作才能,使学生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另外,教师要给学生建立一种轻松愉悦的创作环境,发自内心的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用温柔和蔼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不失时机的去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用美的作品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体会自身独特的感受,从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信任教师,喜欢教师。
4 多元化的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尤其是这样。小学生自制力较差,学习的热情大多源于兴趣。如何最大程度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兴趣一直都是小学美术关注的方面。多元化的教学课程设计将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1 分布教学课程
进入小学以后,学生在美术方面的认知程度有很大的不同,部分同学上过美术培训班,可能对于教师要传授的知识早已知晓,而有的同学只是平时随便涂鸦,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因此,美术教师要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学生的认知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讲解,最大程度的让学生理解基础只是进而掌握相关的美术观念。通过教师的精心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才能在相同的教学时间、空间上得到合理的配比,进而提升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能力。
4.2 游戏学习课程
小学生天性爱玩,仅仅用传统的模式开展教学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体制。在新课改实施阶段,将游戏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会给予美术教学一个很大的提升。教师利用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特征,将美术知识融入到游戏中去,以此打造一个生动真实的美术课堂,让小学生在这种边学边玩的过程中进行互动,提高学习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有可能在此开发出小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4.3 比较学习课程
在小学美术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多通过在课堂上展示不同的作品进行比较,进而让学生在视觉的变化当中发现美术作品中不同的美感,加深学生对于美术基本概念的认知度和相应的理解及掌握。比较学习是建立在直观的视觉艺术,它是对学生学习兴趣能有效激发的捷径之一。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自身质疑和教师解惑的方式加深对于美术作品的审美和修养能力。
4.4 讨论学习课程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自主的进行辩论交流,对自身的美术修养会有很大的提升。根据学生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相应的艺术作品讨论,学生们进行各自辩论交流后,教师总结点评,能够让学生在自我探索、判别、思考推理中,使自身的美术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5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程
随着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关注,多媒体已经很广泛的走入到课堂之中,应用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当中。多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很好的弥补了美术教学上的局限,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同时,打破时间、空间上的局限,以更为广阔的视角,让学生来发现生活中有关美的存在形态。例如,教具的演示在学生美术学习的参照物,对美术课堂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多媒体,对模型、标本等范例进行展示,将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潜能。
参考文献
[1]菅玲玲.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学方法体会[J].课外阅读:中旬,2013.
作者单位
吉林省农安县小城子乡中心小学 吉林省农安县 1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