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为中国足球改革注入了“最强执行力”。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厦门二中”)的足球文化,最早可追溯到1898年英华书院(厦门二中前身)创办之初所开展的足球活动。一百多年来,厦门二中足球运动经久不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园足球文化。
制度保障,传承足球文化
在顶层设计上,学校制定了《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校园足球工作三年规划》,明确了开展校园足球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以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以校园足球运动为载体,普及足球基础知识和技能,使之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运动方式。建设校园足球文化,把足球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办学品位,强化办学特色。抓好足球队专业训练,提高学校足球竞技水平,足球竞赛有新突破。
学校为此成立了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办公室,校长担任组长,制定了《厦门二中足球精神》。足球精神包括:拼搏进取精神——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永不言败;团队合作精神——团队需要成员冲锋陷阵,也需要领导运筹帷幄;公平规则意识——规则是竞技性和公平性的保证,遵规守信,提升“球德”;科学研行意识——研究对手,找出弱点,扬长避短,保证成功。
120年前,英国传教士在鼓浪屿创办了英华书院,并把足球带到了厦门。从这个意义上说,鼓浪屿是中国现代足球运动的发祥地之一。这个地方的人们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率先开展足球运动。为了让每一位学子深入领会、传承当地优秀的足球文化,厦门二中从历史、影视、榜样等角度入手挖掘足球因子。
校史整理,追寻足球记忆。
学校建设了校史馆与足球荣誉室,其中一大特色版块就是足球,展示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各种奖杯和奖牌,细数一路走来的战绩与荣誉。每届新生入学军训时都会参观校史馆与足球荣誉室。学校还邀请曾效力于国家队和省队的英华足球队前辈回校举办讲座,传经送宝。曾任国家青年队守门员王介福、国家青年队教练高达明、福建省省队队长何永三等资深运动员,先后为厦门二中学子们作报告,激发了学生们的雄心壮志,发挥了榜样的作用。
学校组织学生们共同观看电影《明日英雄》,引导学生树立人生高标。这部电影在厦门二中启动拍摄,讲述“球魂”校友陈镇和的传奇人生。此外,学校组织了以足球为主题的摄影、征文、漫画、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美育活动,还在春季运动会上开展了足球嘉年华活动,在校园内掀起一股足球熱潮。
“五育”并举,认识足球文化。
对于足球班学生,学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进行足球优秀传统教育。学校足球队的大多数队员,不仅球踢得好,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也都很高。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洪伯潜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卓仁禧曾是学校足球队队员;抗日英雄飞行员陈镇和校友曾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过柏林运动会。
学校还开设了“我的梦 足球梦”道德讲堂,对足球班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帮助他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强调了足球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具体包含:团体价值观——11人场上位置分工不同,却是一个整体,我们要有扮演无名英雄的心胸,也要有荣誉共享的情怀;拼搏精神——不到主裁判吹响终场哨音就拼搏到底,永不言败的球风球德;赛场上的守规则意识,团队和个人要尊重裁判;场上训练的刻苦忍耐,场外生活的高度自律;坦然接受失败的心态等。在学生习惯培养方面,学校强调足球队员们外出比赛应注重学校形象,队列整齐出行,赛场上的背包和物品要摆放整齐。
训练比赛,培植足球基因
足球运动员需靠艰苦的训练来成就其竞技价值。顶烈日大雨、冒酷暑寒冬,他们在训练场上展现了顽强的拼搏精神。近年来,学校足球队主动外出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比赛,甚至走出国门,远赴德国参赛。学生们不怕吃苦受累,长途跋涉,征战四方,他们的作战精神值得肯定。
研训结合,助推足球运动纵深发展。
为培养高素质足球人才,学校开展了提高足球班课堂教学实效的研究,坚持训练与学习“两手抓”“两手硬”,为学生升入高等院校奠定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同时,学校还开展了足球训练的教学科研,与科技公司合作探索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训练指导,从而更为有效地提升训练质量。教练组对此及时总结反思,申报足球教学方面的科研课题,推动学校足球运动纵深发展。
比追赶超,全员参与足球运动。
为响应国家“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号召,学校大力普及足球运动,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足球运动,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一个必修模块,每个学生每学年需修满18课时。此外,学校每年举行“协群杯”足球友谊赛,以年级为单位,采取循环赛的方式,推动学生广泛参与。我们希望通过每年的校园足球比赛,增强班级同学间团结协作、拼搏进取以及尊重规则的意识。在比赛中,足球班的学生们担任志愿者,承担裁判工作,既学到了知识,又服务了同学,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学科培养,提升足球素养
在百年足球文化的传承中,学校致力于培养既会读书又会踢球的优秀足球人才,培养高水平、高素养的体育文化人才。因此,学校十分重视足球班学生的品德培养和文化课学习。教练和班主任是足球班管理的共同责任人,全面管理队伍,既抓训练,也抓纪律,更抓思想与学习,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在对“体教结合”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学校建立起一套从初一到高三较为成熟的文化课教学模式。足球班学生每天要上足六节文化课,下午最后两节自修课才去进行足球训练。对高中足球班学生,学校按照高中毕业要求,要修满144学分、参加高中学业会考、成绩在合格以上,才准予毕业。
立足当下,筑牢足球文化之基
在对校园足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我们有两点思考。一是足球文化应与学校文化相结合。学校的校训是“勤诚智洁”。基于足球文化与校园文化两者的结合,学校确认了如下培养目标——通过发展校园足球运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拼搏进取精神与规则意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过有意义的生活。二是足球精神应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华,又体现了时代精神和时代要求。发展校园足球文化,既是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规划(2015-2025年)》的要求,更是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经过多年的实践,学校因特色突出,荣获国家级、省级体育特色学校称号。2014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命名厦门二中等100所学校为“2014年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王梦茜
制度保障,传承足球文化
在顶层设计上,学校制定了《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校园足球工作三年规划》,明确了开展校园足球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以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以校园足球运动为载体,普及足球基础知识和技能,使之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运动方式。建设校园足球文化,把足球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办学品位,强化办学特色。抓好足球队专业训练,提高学校足球竞技水平,足球竞赛有新突破。
学校为此成立了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办公室,校长担任组长,制定了《厦门二中足球精神》。足球精神包括:拼搏进取精神——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永不言败;团队合作精神——团队需要成员冲锋陷阵,也需要领导运筹帷幄;公平规则意识——规则是竞技性和公平性的保证,遵规守信,提升“球德”;科学研行意识——研究对手,找出弱点,扬长避短,保证成功。
120年前,英国传教士在鼓浪屿创办了英华书院,并把足球带到了厦门。从这个意义上说,鼓浪屿是中国现代足球运动的发祥地之一。这个地方的人们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率先开展足球运动。为了让每一位学子深入领会、传承当地优秀的足球文化,厦门二中从历史、影视、榜样等角度入手挖掘足球因子。
校史整理,追寻足球记忆。
学校建设了校史馆与足球荣誉室,其中一大特色版块就是足球,展示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各种奖杯和奖牌,细数一路走来的战绩与荣誉。每届新生入学军训时都会参观校史馆与足球荣誉室。学校还邀请曾效力于国家队和省队的英华足球队前辈回校举办讲座,传经送宝。曾任国家青年队守门员王介福、国家青年队教练高达明、福建省省队队长何永三等资深运动员,先后为厦门二中学子们作报告,激发了学生们的雄心壮志,发挥了榜样的作用。
学校组织学生们共同观看电影《明日英雄》,引导学生树立人生高标。这部电影在厦门二中启动拍摄,讲述“球魂”校友陈镇和的传奇人生。此外,学校组织了以足球为主题的摄影、征文、漫画、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美育活动,还在春季运动会上开展了足球嘉年华活动,在校园内掀起一股足球熱潮。
“五育”并举,认识足球文化。
对于足球班学生,学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进行足球优秀传统教育。学校足球队的大多数队员,不仅球踢得好,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也都很高。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洪伯潜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卓仁禧曾是学校足球队队员;抗日英雄飞行员陈镇和校友曾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过柏林运动会。
学校还开设了“我的梦 足球梦”道德讲堂,对足球班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帮助他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强调了足球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具体包含:团体价值观——11人场上位置分工不同,却是一个整体,我们要有扮演无名英雄的心胸,也要有荣誉共享的情怀;拼搏精神——不到主裁判吹响终场哨音就拼搏到底,永不言败的球风球德;赛场上的守规则意识,团队和个人要尊重裁判;场上训练的刻苦忍耐,场外生活的高度自律;坦然接受失败的心态等。在学生习惯培养方面,学校强调足球队员们外出比赛应注重学校形象,队列整齐出行,赛场上的背包和物品要摆放整齐。
训练比赛,培植足球基因
足球运动员需靠艰苦的训练来成就其竞技价值。顶烈日大雨、冒酷暑寒冬,他们在训练场上展现了顽强的拼搏精神。近年来,学校足球队主动外出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比赛,甚至走出国门,远赴德国参赛。学生们不怕吃苦受累,长途跋涉,征战四方,他们的作战精神值得肯定。
研训结合,助推足球运动纵深发展。
为培养高素质足球人才,学校开展了提高足球班课堂教学实效的研究,坚持训练与学习“两手抓”“两手硬”,为学生升入高等院校奠定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同时,学校还开展了足球训练的教学科研,与科技公司合作探索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训练指导,从而更为有效地提升训练质量。教练组对此及时总结反思,申报足球教学方面的科研课题,推动学校足球运动纵深发展。
比追赶超,全员参与足球运动。
为响应国家“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号召,学校大力普及足球运动,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足球运动,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一个必修模块,每个学生每学年需修满18课时。此外,学校每年举行“协群杯”足球友谊赛,以年级为单位,采取循环赛的方式,推动学生广泛参与。我们希望通过每年的校园足球比赛,增强班级同学间团结协作、拼搏进取以及尊重规则的意识。在比赛中,足球班的学生们担任志愿者,承担裁判工作,既学到了知识,又服务了同学,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学科培养,提升足球素养
在百年足球文化的传承中,学校致力于培养既会读书又会踢球的优秀足球人才,培养高水平、高素养的体育文化人才。因此,学校十分重视足球班学生的品德培养和文化课学习。教练和班主任是足球班管理的共同责任人,全面管理队伍,既抓训练,也抓纪律,更抓思想与学习,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在对“体教结合”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学校建立起一套从初一到高三较为成熟的文化课教学模式。足球班学生每天要上足六节文化课,下午最后两节自修课才去进行足球训练。对高中足球班学生,学校按照高中毕业要求,要修满144学分、参加高中学业会考、成绩在合格以上,才准予毕业。
立足当下,筑牢足球文化之基
在对校园足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我们有两点思考。一是足球文化应与学校文化相结合。学校的校训是“勤诚智洁”。基于足球文化与校园文化两者的结合,学校确认了如下培养目标——通过发展校园足球运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拼搏进取精神与规则意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过有意义的生活。二是足球精神应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华,又体现了时代精神和时代要求。发展校园足球文化,既是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规划(2015-2025年)》的要求,更是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经过多年的实践,学校因特色突出,荣获国家级、省级体育特色学校称号。2014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命名厦门二中等100所学校为“2014年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王梦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