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要求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要通过一切手段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有效提升学生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要做到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
【关键词】高中生物 问题情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176-01
新课程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在生物教学中实行探究性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要求。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针对问题的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积极地通过自我探究和合作探究需求答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提问为学生创设问题,使学生有效地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探究解题方向,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材料,并引导学生对掌握的资料进行有效的分析、归纳、比较,使材料能够有效地解释问题,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进一步探究问题,并形成真确的答案,这样探究性学习就有效完成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材料搜集能力,合作能力等多项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个性能力意义重大,教师一定要通过有效提高促进探究性学习的不断发展。
一、利用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情景
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有大量的现象与生物学科紧密相连,可以通过生物知识对生活现象进行有效解释。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生物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有效提问,促进学生认真能力的有效提高。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真分析生活中的生物規律、生物原理,不断地试图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及时发现平时生活中一些错误的观点和习惯,使学生感知生活与生物息息相关的道理,加强学生对生物价值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一些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景,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促进学生提高。
例如在教学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后,学生已经了解到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过程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提问,人在树林里进行身体锻炼,是早上锻炼好还是傍晚锻炼好?学生一听到这样的问题,积极性很高,他们都认为这是生活常识,不用思考就能回答早上在树林里进行锻炼好,他们还会进行解释,早上空气清新,人们的精神好,锻炼身体效果很好,
但也会有一部分学生提出反对意见,他们分析为,根据生物光合作用的有关内容,植物在晚上由于得不到关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这样,植物只会进行呼吸作用,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早上的树林里二氧化碳的浓度应该比较高,是不适合锻炼的。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积极思考问题内容,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有效交锋学生对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了解更加清晰,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认识得到发展,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学习的价值,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二、利用生物科学史再现问题情景
生物科学史是以生物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轮廓组织内容的,是以科学发展历程中带有重大转折作用的课题及事件为主线组织材料的,是用详实的资料论述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对生物科学史进行研究,更要引导学生对科学家的创新和探究能力的进行研究,以此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提高学生对生物相关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孟德尔基因分离规律”内容时,教师介绍试验材料豌豆的特点和孟德尔试验过程后,就可以利用材料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效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我是孟德尔,在进行这个试验时对试验过程和结果会提出什么问题?有什么疑问?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由于受课本内容的影响,学生的思维空间很难得到有效拓展,教师要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这样,学生慢慢就开始思考提问:为什么F1全部表现为一种表现型?为什么F2性状分离比值总接近3:1?为什么要进行测交试验?等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可以得以发展,学生在不断地提问中也积极地探索着答案,学生的探索能力可以在提问和解问中得到有效培养。当然,也有一些学生的提问时无效的,和课文内容毫无关联,即使如此,教师也要对学生积极的鼓励,表扬他们的不断思索探究的精神。总之,在教学中,教师以生物科学史的经典实验作为探究的问题情境,设置有效的问题,即可以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实验设计,不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质疑心,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同时,还能使学生体验科学家的逻辑思维的严密性,体验科学家的开创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三、利用当代生物热点创设问题情景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世纪。”高科技的应用也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要多多关注新闻媒体中出现的与生物知识相关的报道,不断地搜集关于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利用这些生物高科技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有效培养。
教师可以利用这段生物热点材料,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高中生物知识思考一些与材料相关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基因,如何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转基因抗虫玉米等等,这些问题与课本内容联系紧密,学生基本上可以通过分析研究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有效回答。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创设问题,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谈谈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危害,因为转基因食品含有一些其他生物的基因,此基因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而有的学生则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原因是基因的组成是脱氧核糖核酸,在人体内会被分解成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而脱氧核糖核苷酸只是人体DNA进行复制的原料,合成的仍然是人体正常的DNA,所以对人体无害。这样两种观点形成激烈冲突,在冲突中,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地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探究,这种冲突有效的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波.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1(55)
[2]仓学斌.浅谈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8)
【关键词】高中生物 问题情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176-01
新课程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在生物教学中实行探究性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要求。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针对问题的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积极地通过自我探究和合作探究需求答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提问为学生创设问题,使学生有效地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探究解题方向,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材料,并引导学生对掌握的资料进行有效的分析、归纳、比较,使材料能够有效地解释问题,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进一步探究问题,并形成真确的答案,这样探究性学习就有效完成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材料搜集能力,合作能力等多项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个性能力意义重大,教师一定要通过有效提高促进探究性学习的不断发展。
一、利用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情景
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有大量的现象与生物学科紧密相连,可以通过生物知识对生活现象进行有效解释。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生物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有效提问,促进学生认真能力的有效提高。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真分析生活中的生物規律、生物原理,不断地试图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及时发现平时生活中一些错误的观点和习惯,使学生感知生活与生物息息相关的道理,加强学生对生物价值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一些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景,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促进学生提高。
例如在教学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后,学生已经了解到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过程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提问,人在树林里进行身体锻炼,是早上锻炼好还是傍晚锻炼好?学生一听到这样的问题,积极性很高,他们都认为这是生活常识,不用思考就能回答早上在树林里进行锻炼好,他们还会进行解释,早上空气清新,人们的精神好,锻炼身体效果很好,
但也会有一部分学生提出反对意见,他们分析为,根据生物光合作用的有关内容,植物在晚上由于得不到关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这样,植物只会进行呼吸作用,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早上的树林里二氧化碳的浓度应该比较高,是不适合锻炼的。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积极思考问题内容,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有效交锋学生对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了解更加清晰,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认识得到发展,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学习的价值,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二、利用生物科学史再现问题情景
生物科学史是以生物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轮廓组织内容的,是以科学发展历程中带有重大转折作用的课题及事件为主线组织材料的,是用详实的资料论述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对生物科学史进行研究,更要引导学生对科学家的创新和探究能力的进行研究,以此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提高学生对生物相关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孟德尔基因分离规律”内容时,教师介绍试验材料豌豆的特点和孟德尔试验过程后,就可以利用材料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效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我是孟德尔,在进行这个试验时对试验过程和结果会提出什么问题?有什么疑问?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由于受课本内容的影响,学生的思维空间很难得到有效拓展,教师要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这样,学生慢慢就开始思考提问:为什么F1全部表现为一种表现型?为什么F2性状分离比值总接近3:1?为什么要进行测交试验?等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可以得以发展,学生在不断地提问中也积极地探索着答案,学生的探索能力可以在提问和解问中得到有效培养。当然,也有一些学生的提问时无效的,和课文内容毫无关联,即使如此,教师也要对学生积极的鼓励,表扬他们的不断思索探究的精神。总之,在教学中,教师以生物科学史的经典实验作为探究的问题情境,设置有效的问题,即可以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实验设计,不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质疑心,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同时,还能使学生体验科学家的逻辑思维的严密性,体验科学家的开创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三、利用当代生物热点创设问题情景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世纪。”高科技的应用也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要多多关注新闻媒体中出现的与生物知识相关的报道,不断地搜集关于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利用这些生物高科技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有效培养。
教师可以利用这段生物热点材料,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高中生物知识思考一些与材料相关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基因,如何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转基因抗虫玉米等等,这些问题与课本内容联系紧密,学生基本上可以通过分析研究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有效回答。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创设问题,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谈谈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危害,因为转基因食品含有一些其他生物的基因,此基因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而有的学生则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原因是基因的组成是脱氧核糖核酸,在人体内会被分解成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而脱氧核糖核苷酸只是人体DNA进行复制的原料,合成的仍然是人体正常的DNA,所以对人体无害。这样两种观点形成激烈冲突,在冲突中,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地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探究,这种冲突有效的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波.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1(55)
[2]仓学斌.浅谈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