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自由主义的延续:《纽约书评》迎来新主编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longji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较其他美国名刊,更具全球视野的《纽约书评》一向较多地
  关注中国事务。新主编布鲁玛就任后,由于自身的东方学背景,
  也由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不断增强,可以预见的是,
  《纽约书评》关于中国的文章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
  54年前的一天,小说家伊丽莎白·哈德威克与道布尔戴出版社的文学编辑芭芭拉·爱泼斯坦在纽约的哥伦布街不期而遇,于是约了饭。当晚,哈德威克带上诗人丈夫罗伯特·洛厄尔,来到同住西六十七街的芭芭拉和贾森·爱泼斯坦夫妇家串门。正是这顿即兴的晚餐,催生出一份享誉全球的知识分子名刊。
  席间,两对夫妇不可避免地谈到了仍在进行中的纽约印刷工人大罢工,《纽约时报》及《时报书评》已被迫停刊,知识分子突然断了精神食粮,出版社也没地方刊登图书广告,积攒下了大笔的营销预算。贾森·爱泼斯坦不无揶揄地说,这样也好,总算告别了《时报书评》带来的沮丧,因为就在不久之前,哈德威克在《哈泼斯》杂志上痛斥《时报书评》充满了“千篇一律的赞扬和模糊无力的异议,风格阙如,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不投入,没热情,无性格,也不反常,总之就是没有文采。”由于严肃书评的衰落,“一本书生下来便掉进了蜜罐”。
  “我们四人看到了罢工带来的天赐良机:创办一份莉齐(指伊丽莎白·哈德威克)想要的那种书评媒体,不然就永远别再抱怨。”贾森·爱泼斯坦在50年后回忆,“机会——其实是责任——已经摆在了面前,我们没有视而不见。”
  《纽约书评》就此创刊,宗旨很清楚,就是“莉齐想要的那种书评媒体”。四君子从《哈泼斯》挖来罗伯特·西尔弗斯(正是他向哈德威克约了那篇名作《书评的衰落》),与芭芭拉·爱泼斯坦担任联合主编。1963年2月1日创刊号上的45位作者不仅大名鼎鼎,文风亦极具个性。以乔纳森·米勒评约翰·厄普代克的小说新作《马人》为例,文章第一句话写道:“这是一部糟糕的小说,却被某些很好的特色恼人地玷污了。”
  1998年,大作家诺曼·梅勒在《纽约书评》刊出长文,评论汤姆·沃尔夫厚达750页的新作《完美的人》:“阅读此作,甚至可以说,这就像和一个三百磅重的女人做爱。一旦她到了上面,房事就结束了。不是坠入爱河,就是窒息身亡。所以你读啊,抓啊,你甚至在这堆叠的素材/肉体的某些地方发现了乐趣。可你一直在抵抗——你拼命抵抗!——不肯让三百磅把你压服。”
  另一位大作家约翰·厄普代克也就《完美的人》写了书评,刊于《纽约客》杂志,题为《好吧吧吧吧吧吧吧吧吧吧!》(Awriiiiighhhhhhhhht!),但毕竟不像梅勒那样,用活色生香的文字将读者带进一个泰山压卵、气若游丝的境地。
  不间断的批评
  西尔弗斯与爱泼斯坦同为主编,但各有分工,前者长于政治和历史,后者偏重文学和文化。《纽约书评》关心政治,放眼世界,珍重文化,拒斥油滑、媚俗的形象很快赢得了知识阶层的厚爱。
  如果细看《纽约书评》的刊头(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人人都能注意到“书”字(of Books)被有意缩小了字号。的确,如西尔弗斯所说,该刊每期都会发表两三篇不是书评的评论,以进一步拓展本已十分宽泛的主题。
  “此前当然有过伟大的杂志,尤其是《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和西尔弗斯编过一段时间的《巴黎评论》。”爱尔兰作家和布克奖得主约翰·班维尔说,“但《纽约书评》是个独一无二的现象:不留余地的知识分子化,政治上的激进,以高调的纽约风尚表现出的与众不同,以及对文明价值的全身心投入。”
1963年,芭芭拉·爱泼斯坦(左)和罗伯托·希尔弗斯在《纽约书评》最早的办公室里。

  创刊54年来,《纽约书评》总是及时地参与、甚至发动对最紧要议题的争论。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和大卫·泰代斯基在2014年拍摄的纪录片《五十年辩论》(The 50 Year Argument )中,回溯了《纽约书评》历史上的多次重大论争:埃德蒙·威尔逊就俄文翻译与纳博科夫辩论,爱德华·赛义德就东方主义与伯纳德·刘易斯辩论,诺曼·梅勒就妇女解放与戈尔·维达尔辩论,戈尔·维达尔则就任何事情与整个世界辩论。
  旅美荷兰作家和东方学家伊恩·布鲁玛曾赞扬西尔弗斯在紧要关头往往表现出色。例如,布什发动反恐战争之初,《纽约书评》便抱以怀疑的态度,而当时即便《纽约时报》这样的自由派媒体,也不敢这样发声,唯恐被人说成不够爱国。
  《纽约书评》的怀疑态度在越战期间表现得格外鲜明。诺姆·乔姆斯基曾在该刊写下名言:“知识分子的责任是说出真相,揭露谎言。”玛丽·麦卡锡1967年发回报道,公然声称:“我坦白我在2月初去越南就是要寻找损害美国利益的素材,我找到了。”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希特勒的御用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到了美国,准备以摄影家的身份东山再起,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直到苏珊·桑塔格以“道德上的迫切”发表《迷人的法西斯》一文,将里芬施塔尔新拍的非洲土著摄影集与她30年代用纪录片为纳粹效命时的政治美学联系在一起,直言她对健美人体和生命活力的迷人呈现暗藏着对秩序、暴力和奴役的渴望。
  桑塔格早在浪迹巴黎期間便与西尔弗斯结识,后来成了《纽约书评》最重要的作者之一。从创刊号上关于法国作家西蒙娜·韦伊的书评开始,到她2004年底去世,桑塔格共为该刊撰文57篇,其中包括《论摄影》(1973)、《作为隐喻的疾病》(1978)在内的多篇名作。这些文章后来都另行出版了单行本,成为20世纪美国文化批评史上的经典之作。
  《纽约书评》鼓励作者撰写长文,让形式服从于主题和深度,五十年来发表书评一万篇,散文七千篇、信函四千封、诗歌六百五十首和报告文学二百篇,作者队伍中还包括WH·奥登、索尔·贝娄、威廉·斯蒂伦、欧文·豪、以赛亚·柏林、杜鲁门·卡波特、瓦斯拉夫·哈韦尔、JM·库切、林培瑞、让-保尔·萨特、琼·迪迪翁、德里克·沃尔科特、玛格丽特·阿特伍德、VS·奈保尔、罗纳德·德沃金、谢默斯·希尼、蒂莫西·加顿·阿什和托尼·朱特等。   “我们都认为,”贾森·爱泼斯坦说,“书籍就是不间断的批评,是文明不可或缺的要件,因此我们想办一份与其宗旨相配的书评杂志,让我们欣赏的作者有这样一个地方,用充足的篇幅,来为像他们和我们这样的读者写作。”
  布鲁玛将带来什么
  自创刊之日起,芭芭拉·爱泼斯坦和罗伯托·西尔弗斯便一直担任《纽约书评》主编。爱泼斯坦于2006年6月、西尔弗斯于今年3月先后去世后,《纽约书评》终于任命伊恩·布鲁玛为该刊54年历史上的第二代和第三位主编。
  65岁的布鲁玛生于荷兰海牙,曾在莱顿大学著名的中文系学习中国文学,后赴日本求学,还在唐十郎的状况剧场和麿赤儿的舞踏团大骆驼舰里做过演员,现任纽约巴德学院保罗·威廉斯教席之民主、人权和新闻学教授,被视为古典自由主义的捍衛者。
  2008年,布鲁玛获得了声名显赫的伊拉斯谟奖,为他颁奖的是奥兰治亲王威廉-亚历山大(现荷兰国王)。
  他是《纽约书评》的老作者了,为该刊撰稿的时间长逾30年,与爱泼斯坦和西尔弗斯保持着密切交往,熟悉《纽约书评》的风格和取向,因此,他出任主编是个相对平稳的选择。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时,布鲁玛说,他肯定会引入年轻一代的作家,“不是拿走老作家们的阵地,而是逐渐接纳年轻的作家,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个不同的远景。”
  相较其他美国名刊,更具全球视野的《纽约书评》一向较多地关注中国事务。布鲁玛就任后,由于自身的东方学背景,也由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不断增强,可以预见的是,《纽约书评》关于中国的文章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
  事实上,就在今年6月19日的《纽约客》杂志上,布鲁玛发表了一篇长达6页的文章,以《与龙共舞》为题,评论近期在美国出版的中国主题图书,并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今年夏天出版的新作《必有一战:美国和中国能否逃脱修昔底德陷阱?》(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称为一系列坏书中“最坏的一部……尽管也是影响最大的”。
  布鲁玛所著《日本文化中的性角色》《面具下的日本人》《伏尔泰的椰子:欧洲的英国文化热》《罪孽的报应:德国与日本的战争记忆》和《零年:1945 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已见中译本,但他兼具新闻调查和政治随笔特色的重要著作《阿姆斯特丹的谋杀:特奥·凡·高之死和宽容之限》(Murder in Amsterdam: The Death of Theo Van Gogh and the Limits of Tolerance)和他关于中国的多部著作不在其中。他甚至在2008年出版了一本小说《爱中国的人》(The China Lover),主人公是生于伪满洲国的日本演员山口淑子,即李香兰或雪莉·山口。
  至于执掌《纽约书评》后的工作风格,我们也看不出布鲁玛会主动推行过于激进的改变。事实上,在2014年的纪录片《五十年辩论》中,他对西尔弗斯一人主事且事必躬亲的风格颇为赞赏。
  “很多杂志的问题在于它们往往由编委会来编辑,”以作者身份出镜的布鲁玛说,“你会得到这样的反馈:‘嗯,感觉这个开头放到最后更好。’然后他们回过头来又说:‘嗯,我们开了个会,我们认为也许我们不要这个开头也行。’这种事情过于频繁地发生,就会对你产生抑制,因为你下一次写东西的时候,就会开始预测他们要干什么。你说:‘嗯,我是要这么写的,但我相信他们肯定会答复说:嗯,我们觉得……’鲍勃(西尔弗斯)从来不这么干。因为就他一个人。就一个主编,而你信任他。他也信任你。”
其他文献
7年前,刚来周刊工作时,编辑就和我交代了“过敏”这个选题。新闻由头是,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正在组织第一次全国范围的过敏流行病学调查。我虽然保持关注,但心里想,不就是身上起几个红包、打几个喷嚏吗?并没将此事放在心上。直到去年,我生了孩子。  娃从一出生开始,就湿疹不断,一直到快一岁才消停。此外,他还有皮肤划痕症,只要轻轻一挠一碰,皮肤上就起大红包,被蚊子叮了就直接肿起来数天都消退不了。一到高温
“人性是复杂的,人性既喜欢公平、舒适,又喜欢多劳多得。这两者没有好坏之分,  采取哪种方式,关键得看企业自己的目标”  有关华为裁员的传闻成为坊间热议话题。这些传闻引用的是华为内部论坛“心声社区”的帖子,一位匿名发帖人声称,听见主管表示“华为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 (34岁以上)的交付工程维护人员,研发开始集中清退40 (40岁以上)的老员工”。  随即,华为官方回应,网上所传华为正在清理34岁以
当前,浦东最核心的任务是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为全国发展  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改革深水区的问题,浦东最先碰到,  感受最深,改革突破的需求也最迫切。同时,浦东有一系列改革突破、  制度创新的平台,浦东也最有条件率先突破,当好试验田  2017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上海在四个方面要有“新作为”。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则要求浦东“四个走在前列”。  做改革开放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中的
牙齿最容易被记住的,是它或光鲜或突兀的表象。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让人过目难忘。一口参差不齐的大虎牙,同样让人触目惊心。从存在感的角度讲,“齿如瓠犀”的庄姜和“吓退了男人”的虎妞,算是棋逢对手。  “相由心生”的观点并非全无道理,但着实害人匪浅。与不让帅哥演和珅同理,历史上的佞臣贼子往往以獐头鼠目、青面獠牙的形象示人,久而久之影响了世俗的价值判断。祥子心仪的小福子虽然姿色平平,但露出“很白而齐整”的
在近日举行的英国议会选举后,执政的英国保守党被迫与民主统一党组建联合政府,让英国与欧盟的脱欧谈判路上增添了不少的变数。  但这只“黑天鹅”目前仍未直接冲击到欧盟与中国的双边关系。相反,欧盟驻华大使史伟(Hans Dietmar Schweisgut)表示,从贸易与投资的数据来看,欧盟依然对中国有高度的吸引力,也是中国可靠的贸易和投资伙伴。  作为欧盟对华事务的首席外交官,史伟自2014年来华任职以
用樂高积木还原出了上世纪 80 年代风格的电脑桌面:无论是大件的古董电脑、台灯,还是小一些的磁盘、计算器甚至文具,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组件。乐高迷们最好自己拼搭,享受满满的成就感。
有人售卖,有人购买,于是组成了最基础的零售业态,然而当购买需求和行为发生变化时,  售卖一方就陷入了被动转型的状态,但宏图Brookstone是个例外    2017年4月18日,在798的艺术工厂,一场极具奇特和惊喜性的大型活动——宏图三胞全面转型暨宏图Brookstone全国战略布局发布会,吸引了大批游客和附近人员的驻足。再往里走,则是Surprise不断的“奇妙发现”之旅。  发布会入口的迎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无论是表现为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还是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增长动力向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转舵、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主导转向第三产业,等等,可以说是从问题和方向两个层次界定了新常态的基本内涵。表面看表现为增速的下滑,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深层则表现为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化。  解决问题的方向很明确,关键是如何落实。2016年经济工作的五大重点任务是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
爱心盒子  這个木盒子外有一颗凸出的爱心,当用户通过 App 发送文字讯息后,它就会转动起来,直到有人打开盒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有人用手指拨动爱心的话,另一端操作 App 的用户就可以看到爱心雨的画面。变脸表盘  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意。它的时针和分针其实是两张金属圆盘的一部分,因此每5分钟过去,表面的图案也会随着旋转的圆盘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提醒人们,增加心理的灵活性,无需默守陈规、刻舟求剑。柔软硬
一款將牙刷牙膏合二為一的洗漱工具,采用折叠式设计,只要轻轻一推就能单独取出刷头,而内部的空间刚好可以容纳装有牙膏的小瓶。当然,它只适用于短途旅行或临时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