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生银行,中国仅有的一家民营银行,距离国有控股仅一步之遥。
8月24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的业绩报告会上,公司副总裁刘家德说,“如果民生银行未来有进一步融资的计划,中国人寿还将进一步投资,给予支持。”目前,中国人寿为民生银行第二大机构股东,若再增持0.5 个百分点,即可成为控股方。
同一天,在千里之外的上海,中国民生银行的第六大股东、巨人网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史玉柱也没闲着。他通过微博公开表示,“拜托中国人寿,别虎视眈眈想控股民生银行”。这条消息8月24日9点39分发表在其新浪个人微博,随即删除。
今年上半年,史玉柱砸下近40亿巨资、41次密集增持民生银行股份。按照有关规定,民生银行8月17日公布半年报前,作为民生银行的非执行董事,史玉柱将不能再买卖民生银行股票。在民生银行发布半年报后的第二天也即8月18日,史玉柱就恢复了增持民生银行的频率,并且,这次增持是A股和H股同步进行。
截至9月2日,史玉柱所持民生银行A股达8.04亿股,占A股总股本的3.56%。但这一持股比例与4.31%的中国人寿持股比例相比,仍略逊一筹。
尽管中国的制造业已经高度开放,但银行业仍然为国有资本所垄断。2009年,中国唯一一家外资控股的银行深圳发展银行,被中国平安收购后,非国有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只剩下民生银行一家。
“国”“民”暗战控股权
对于史玉柱的言论,民生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主要是针对中国人寿表达愿意增持民生银行股份的一个回应,属股东个人意见,暂时不会影响到民生银行的既定经营战略。
在过去的半年里,中国人寿和史玉柱,在围绕着争夺中国人寿控股权上,一直暗地较劲。
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今年9月2日,史玉柱控制的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健特),经过四十多轮增持后,史玉柱所持民生银行A股达8.04亿股,占A股总股本的3.56%。这是民生银行半年报发布后的第三次A股增持。
但是,这一持股比例仍不足2008年时的六成。金融危机爆发后,A股大跌,主张“现金为王”的史玉柱,一度卖掉手头将近一半的民生银行股票。
年近五十的史玉柱,在国内商界被视为“异类”,旗下产业横跨互联网和保健品两大领域。在文化部公布的《2010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年度报告》中,史玉柱拥有的巨人网络,在国内网游市场占有率位列国内第六;上海健特推出的脑白金和黄金搭档,这两款产品在2010年一共卖了接近20亿元。
当涉足金融领域时,史玉柱遇到了来自国有资本的强力狙击。
由于民生银行流通股一共不超过226亿股,除非定向增发或者再融资,因此一方扩大持股比例,必然以另一方减持为前提。上海健特大幅增持民生银行股票时,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也买进了近11亿股的民生银行的股票,将持股比例提升至4.31%,与最大的单一机构股东新希望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新希望投资)之间的差距,缩小到0.6个百分点。
与史玉柱的财务投资者定位不同,中国人寿历来谋求控股地位而不得。
早在2010年9月,中国人寿原董事长杨超在“2010年中国人寿全球开放日”论坛上就表示,“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实现对银行‘一控一参’的既定目标”。但是,至今中国人寿在民生银行董事会仅占有一个董事席位,依然扮演着财务投资者的角色。
2006年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将银行股权投资分为一般投资和重大投资,持有银行股权低于5%为“一般投资”,5%以上为“重大投资”。该《通知》还强调,“保险机构进行重大投资,一般不超过两家商业银行”。该《通知》颁布后,中国人寿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和银行配售方式,购入了民生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的股份,但始终未曾控股一家银行。2009年,在竞购深发展上,中国人寿又不敌中国平安。
对于未来中国人寿是否会进一步增持以控股民生银行,中国人寿相关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一切均以该公司中期业绩报告会上相关管理层的口径为准。8月23日,中国人寿副董事长刘家德表示,“下一步是否进一步增持民生银行股票,要取决于民生银行如何考虑”。
目前,持有民生银行最多的股份的是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但由于该公司是香港人士投资大陆证券市场的一个平台,由不同的法人合股而成。考虑到这一点,经过上半年的大幅增持后,中国人寿事实上已经成为民生银行的第二大股东。
9月1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已原则同意其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及H股的再融资方案,其中,H股的增发数量约在16.5亿股左右,但具体操作日期尚未确定。
若再融资成功实施,民生银行将扩充其核心资本,满足监管层对其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唯一一家民营银行的股权质变的潘多拉魔盒也将一并打开。以史玉柱为代表的民营资本和以中国人寿为代表的控股权之争,将进入一个白热化时期。
为何盯住民生银行
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把民生银行选做角力场,并非偶然。
民生银行由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下称全国工商联)在1996年在北京发起成立,为中国第一家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并于2000年和2009年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期间,民生银行在2005年在国内银行中首家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超过三成的股份成为可以自由出售的流通股。
在民生银行的官方网站上,已逝原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仍为该公司名誉董事长。全国工商联于1953年成立,定位之一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经济的助手”。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民生银行的民营性质仍然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上述种种背景,为民生银行日后的股权多元化,埋下了隐隐伏笔。
根据民生银行公布的2011年中期业绩报告,除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外,位列前十大股东的九个股东,其持股比例均不超过5%。由于股东之间持股比例接近,民生银行的董事会成员亦变动频繁,目前担任该行副董事长刘永好,在董事会内的职位亦曾三起三落。
股权分散、高层人事变动频繁,也影响到了民生银行的股价表现。目前,在除四大行之外的股份制上市银行中,民生银行的股价最低,9月2日的沪市收盘价为5.86元。不过,从国内各上市银行披露的半年报情况看,今年上半年,民生银行的利润增长速度位居第一。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民生银行股权长期分散,并购题材不断,股价波动较大,一直为短线投资者及游资所热捧。此番史玉柱和中国人寿竞相增持民生银行股份,已超乎一般财务投资者的表现,争夺银行牌照的意图明显。
尽管史玉柱拥有巨人网络和上海健特两座“金矿”,但他仍为今后的融资问题未雨绸缪。
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国内商业银行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贷款流向了中小企业,而当年中小企业却贡献了中国六成以上的出口。即便在2009年“天量放贷”的情况下,当年前三个月,中小企业贷款增加额度,也不到全部增加额的5个百分点。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由于国内银行没有生存问题,只要抓住国有大型企业或政府投资项目的信贷,就能保证盈利,因此抓额度小的中小企业贷款的动力必然不足。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曾把希望集团比作一架飞机,而金融业则被视为动来源的机翼。得民生银行之便,刘永好旗下公司的融资问题迎刃而解,企业规模如滚雪球般扩张,在2010年胡润财富榜上,刘永好家族位居中国富豪第三名。
上半年来的频繁增持显示,同样身为民营企业家的史玉柱,更愿意当民生银行的大股东,而不仅仅是大客户。即便对于中国人寿这样的大国企来说,银行牌照同样也是稀缺资源。特别是竞争对手中国平安在2009年成功并购深发展后,中国人寿控股银行的意愿变得更加急切。
目前市场最大的担忧在于,如果国资控股民生银行,其服务中小企业的定位是否面临再度调整。2009年11月,为“民营企业而生”的民生银行一改此前盯住大国企的思路,转向“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为此,民生银行在今年初停发房地产贷款,把资金集中到面向中小企业的“商贷通”产品上。
“认为国有资本控股银行,就对市场不利,恐怕是没有道理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国有银行也在转型,纯粹靠针对大客户放贷盈利,已经不具有可持续性。
8月24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的业绩报告会上,公司副总裁刘家德说,“如果民生银行未来有进一步融资的计划,中国人寿还将进一步投资,给予支持。”目前,中国人寿为民生银行第二大机构股东,若再增持0.5 个百分点,即可成为控股方。
同一天,在千里之外的上海,中国民生银行的第六大股东、巨人网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史玉柱也没闲着。他通过微博公开表示,“拜托中国人寿,别虎视眈眈想控股民生银行”。这条消息8月24日9点39分发表在其新浪个人微博,随即删除。
今年上半年,史玉柱砸下近40亿巨资、41次密集增持民生银行股份。按照有关规定,民生银行8月17日公布半年报前,作为民生银行的非执行董事,史玉柱将不能再买卖民生银行股票。在民生银行发布半年报后的第二天也即8月18日,史玉柱就恢复了增持民生银行的频率,并且,这次增持是A股和H股同步进行。
截至9月2日,史玉柱所持民生银行A股达8.04亿股,占A股总股本的3.56%。但这一持股比例与4.31%的中国人寿持股比例相比,仍略逊一筹。
尽管中国的制造业已经高度开放,但银行业仍然为国有资本所垄断。2009年,中国唯一一家外资控股的银行深圳发展银行,被中国平安收购后,非国有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只剩下民生银行一家。
“国”“民”暗战控股权
对于史玉柱的言论,民生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主要是针对中国人寿表达愿意增持民生银行股份的一个回应,属股东个人意见,暂时不会影响到民生银行的既定经营战略。
在过去的半年里,中国人寿和史玉柱,在围绕着争夺中国人寿控股权上,一直暗地较劲。
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今年9月2日,史玉柱控制的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健特),经过四十多轮增持后,史玉柱所持民生银行A股达8.04亿股,占A股总股本的3.56%。这是民生银行半年报发布后的第三次A股增持。
但是,这一持股比例仍不足2008年时的六成。金融危机爆发后,A股大跌,主张“现金为王”的史玉柱,一度卖掉手头将近一半的民生银行股票。
年近五十的史玉柱,在国内商界被视为“异类”,旗下产业横跨互联网和保健品两大领域。在文化部公布的《2010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年度报告》中,史玉柱拥有的巨人网络,在国内网游市场占有率位列国内第六;上海健特推出的脑白金和黄金搭档,这两款产品在2010年一共卖了接近20亿元。
当涉足金融领域时,史玉柱遇到了来自国有资本的强力狙击。
由于民生银行流通股一共不超过226亿股,除非定向增发或者再融资,因此一方扩大持股比例,必然以另一方减持为前提。上海健特大幅增持民生银行股票时,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也买进了近11亿股的民生银行的股票,将持股比例提升至4.31%,与最大的单一机构股东新希望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新希望投资)之间的差距,缩小到0.6个百分点。
与史玉柱的财务投资者定位不同,中国人寿历来谋求控股地位而不得。
早在2010年9月,中国人寿原董事长杨超在“2010年中国人寿全球开放日”论坛上就表示,“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实现对银行‘一控一参’的既定目标”。但是,至今中国人寿在民生银行董事会仅占有一个董事席位,依然扮演着财务投资者的角色。
2006年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将银行股权投资分为一般投资和重大投资,持有银行股权低于5%为“一般投资”,5%以上为“重大投资”。该《通知》还强调,“保险机构进行重大投资,一般不超过两家商业银行”。该《通知》颁布后,中国人寿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和银行配售方式,购入了民生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的股份,但始终未曾控股一家银行。2009年,在竞购深发展上,中国人寿又不敌中国平安。
对于未来中国人寿是否会进一步增持以控股民生银行,中国人寿相关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一切均以该公司中期业绩报告会上相关管理层的口径为准。8月23日,中国人寿副董事长刘家德表示,“下一步是否进一步增持民生银行股票,要取决于民生银行如何考虑”。
目前,持有民生银行最多的股份的是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但由于该公司是香港人士投资大陆证券市场的一个平台,由不同的法人合股而成。考虑到这一点,经过上半年的大幅增持后,中国人寿事实上已经成为民生银行的第二大股东。
9月1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已原则同意其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及H股的再融资方案,其中,H股的增发数量约在16.5亿股左右,但具体操作日期尚未确定。
若再融资成功实施,民生银行将扩充其核心资本,满足监管层对其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唯一一家民营银行的股权质变的潘多拉魔盒也将一并打开。以史玉柱为代表的民营资本和以中国人寿为代表的控股权之争,将进入一个白热化时期。
为何盯住民生银行
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把民生银行选做角力场,并非偶然。
民生银行由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下称全国工商联)在1996年在北京发起成立,为中国第一家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并于2000年和2009年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期间,民生银行在2005年在国内银行中首家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超过三成的股份成为可以自由出售的流通股。
在民生银行的官方网站上,已逝原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仍为该公司名誉董事长。全国工商联于1953年成立,定位之一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经济的助手”。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民生银行的民营性质仍然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上述种种背景,为民生银行日后的股权多元化,埋下了隐隐伏笔。
根据民生银行公布的2011年中期业绩报告,除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外,位列前十大股东的九个股东,其持股比例均不超过5%。由于股东之间持股比例接近,民生银行的董事会成员亦变动频繁,目前担任该行副董事长刘永好,在董事会内的职位亦曾三起三落。
股权分散、高层人事变动频繁,也影响到了民生银行的股价表现。目前,在除四大行之外的股份制上市银行中,民生银行的股价最低,9月2日的沪市收盘价为5.86元。不过,从国内各上市银行披露的半年报情况看,今年上半年,民生银行的利润增长速度位居第一。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民生银行股权长期分散,并购题材不断,股价波动较大,一直为短线投资者及游资所热捧。此番史玉柱和中国人寿竞相增持民生银行股份,已超乎一般财务投资者的表现,争夺银行牌照的意图明显。
尽管史玉柱拥有巨人网络和上海健特两座“金矿”,但他仍为今后的融资问题未雨绸缪。
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国内商业银行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贷款流向了中小企业,而当年中小企业却贡献了中国六成以上的出口。即便在2009年“天量放贷”的情况下,当年前三个月,中小企业贷款增加额度,也不到全部增加额的5个百分点。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由于国内银行没有生存问题,只要抓住国有大型企业或政府投资项目的信贷,就能保证盈利,因此抓额度小的中小企业贷款的动力必然不足。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曾把希望集团比作一架飞机,而金融业则被视为动来源的机翼。得民生银行之便,刘永好旗下公司的融资问题迎刃而解,企业规模如滚雪球般扩张,在2010年胡润财富榜上,刘永好家族位居中国富豪第三名。
上半年来的频繁增持显示,同样身为民营企业家的史玉柱,更愿意当民生银行的大股东,而不仅仅是大客户。即便对于中国人寿这样的大国企来说,银行牌照同样也是稀缺资源。特别是竞争对手中国平安在2009年成功并购深发展后,中国人寿控股银行的意愿变得更加急切。
目前市场最大的担忧在于,如果国资控股民生银行,其服务中小企业的定位是否面临再度调整。2009年11月,为“民营企业而生”的民生银行一改此前盯住大国企的思路,转向“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为此,民生银行在今年初停发房地产贷款,把资金集中到面向中小企业的“商贷通”产品上。
“认为国有资本控股银行,就对市场不利,恐怕是没有道理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国有银行也在转型,纯粹靠针对大客户放贷盈利,已经不具有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