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体验学习理论开展新生主题教育班会课,旨在让新生顺利度过大学生适应期,班会课受到较好反响,较好地发挥高职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
关键词体验学习 大学新生 入学教育 班会课
1案例概述
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存在不足之处,如:教育内容多且目标不明确,与新生的思想现状脱节。经过9年的高职辅导员经历,对高职学生特点有一定了解,区别以往的入学教育方式,连续三年以体验学习的方式开展主题教育班会课,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生普遍反映良好。
2案例分析
新生入学教育对大学生的整个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一般入学教育包括校情教育、专业教育、学风教育、宿舍生活教育、安全教育、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传统的做法多是采用讲座或报告的形式进行,旨在通过新生接受教育养成规范的行为,这种做法有其必要性,但同时也存在弊端,更多体现教育者的单向教育,以讲授为主,往往忽视新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不能很好发挥新生的内在能动性。事实上,每当轰轰烈烈的入学教育过后,其预期效果并没有如约而至,老师们在入学教育中的一切努力很快就成了“过眼云烟”,新生“不适应症”并未真正消除,本应由入学教育解决或本以为已经解决的问题在后续的其他阶段却仍然频频出现,这不得不引起辅导员的思考和注意。
高职学生接收的是专科层次教育的學生,往往相比本科生而言,大多数高职新生会认为入读高职院校是高考失败的“后果”,加上对高职教育了解不全面,自感前景信心不足,不少还是高中时师生眼中的“差等生”,因此刚进校的学生不乏带有自卑、无价值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状态,就目前的入学教育与高职新生特点脱节,不能从学生的内心深处去影响他们,入学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因此,在新生进校后树立自信心,提升自我价值感的教育理应放在课程重要位置。
3解决方案
3.1理论依据
体验式的班级团体辅导的基础是体验学习。体验学习最初来自于杜威所说的“经验”学习,他认为“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杜威批评传统的教育更多是从外面进行灌输,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者本身的需要没有联系。他提倡最根本的方式是使学生“从做中学”,这样才能引发学习者学习的内在动机。体验式的班级团体辅导是根据杜威的“经验学习”和“从做中学”的理念进行策划而建构的。
首先,借助体验学习的方式可以较好发挥高职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强调学生与学校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让新生在较短时间内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采用主动、积极适应方式代替被动、消极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提高适应性。其次,通过设计一系列的符合新生心理特点活动或游戏,让新生动脑动手去做,大大激发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三,班级团体辅导员可以通过班级团体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关系,以发展良好的适应和助人过程。
3.2过程方法
3.2.1前期准备
由于班级人数一般约50人左右,故在班会课上增加助理协助工作很有必要。在活动前,辅导员对助理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活动流程、班级成员特点、现场模拟演示、场地布置、相关注意事项等。
3.2.2活动过程
根据大学生心理适应发展规律,分为五个主题单元,实施“五走进”班会课(见表1)。下面以第一个单元为例《亲近校园人际适应》重点介绍。
(1)课程导入。主持人:首先,请大家按照分组名单找到所在组别,请用最快的速度建立微信群,将每项任务完成的图片发送到微信群,每完成一项任务凭借手机发送微信图片,凭此可以在“绿巨人”获取一张拼图,任务不分先后次序,最后将完整拼图贴并在教室黑板上,以时间最短的组为赢。我们务必遵守一定的行为规则,确保安全。最重要记住你们是一个整体,在45分钟后全体回到教室,最后请每个组派代表领取任务单(如表2所示)。
(2)活动体验。通过设计符合新生特点和入学教育理念的各种活动形式,使学生亲身参与,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参与体验和挑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3)反思分享。每个小组返回教室后,教师先根据得分情况进行评比颁奖(小奖品或奖状)。颁奖过后,获胜小组发表获胜心得,同时请同学积极分享活动过程的感受,帮助学生内省,调整心态和与人相处的方法。
(4)总结应用。教师总结新生交流的关键点,深化教育主题,课后请每个同学上交一份手写的活动心得体会,鼓励学生将有效的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3.2.3结果评价
纵观学生参与程度、课程氛围、讨论积极性、作业、调研反馈,学生能掌握辅导内容,达到活动目的,对体验式学习的方式较为认可,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从学生上交心得体会来看,纷纷表示当体验过后,他们的思想和情感都收到了冲击,字面上较多出现积极、正面的词汇,心理上减轻不适应感,不少同学表达出未来产生的美好愿望。
4经验与启示
4.1教育理念——学生发展为本
要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首先要熟悉大学生心理需求。其次,设计针对性系统的团体辅导方案,从学生发展入手,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自我教育的作用。第三,要考虑高职新生的特点,在设计活动环节,要充分考虑活动可行性,活动任务切忌过难或过易,否则容易使学生望而生怯或索然无趣,让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所长,体验活动成功喜悦感,从而激发更多正面的心理能量。
4.2教育方法——重要活动体验
一般而言,高职新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出现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坚韧性不足、自我约束较差的特点,相对于理论学习,他们喜欢更多动手的实践课程,因此,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代替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的实践,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借助体验学习方式,不仅让新生们要了解什么,遵守什么,做到什么,而且还让新生体验学习乐趣,感受自我价值得到认可带来喜悦感和成就感,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体验式的班级团体辅导是一种自我学习的方式,对于新生来说是终身难忘的。
4.3教育内容——教育管理一体
新生适应过程离不开班级管理教育。体验式的班级团体辅导和新生心理适应素质的教育有机结合,将教育学、心理学及管理学等学科高度融合,将心理教育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发挥班级力量,在班级新建之初,通过活动使学生尽快建立友好关系,打破宿舍之间的隔阂,减轻孤独感,可以较快从内心认同高职学院,认同所在班级,并在很多方面陆续出现逐步恢复信心的良好适应表现。
4.4教育设计——线上线下融合
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短,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疲倦等情绪,甚至认为是一件“苦差事”,因此,要通过巧妙设计教学实践活动,方能引导学生有效参加教学过程,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引入竞争机制可以让学生提升学习动力,把课程内容布置到活动中,使学生感到兴趣大增。另外,不妨发挥90后新生擅长使用手机的特长,在活动中加入微信及时发送图片、拍摄视频、语音等功能,这不仅大大提升新生沟通时效性,还让新生可以感觉活动极具创意和趣味性。
4.5教育反思——及时检查改良
每个活动结束,及时根据活动过程、作业反馈、面谈调研进行“查漏补缺”,对于不足之处进行登记并改良方案。如:第一年实施该方案时,由于小组计分方式考虑欠妥善,故在计分时产生一定分歧,在第二年则明细具体得分与扣分;第二年的活动情况则产生教师逐个小组,导致时间超时,故在第三年实施时引入微信图片在线网络发送功能,并安排具体工作人员协助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提高检查效率,还增设拍摄和录像环节,以便更好保存分析。总的来说,体验式的班级团体辅导是一种新生入学教育的新挑战,需要辅导员更多用心地观察,缜密地思考和大胆尝试创新。
关键词体验学习 大学新生 入学教育 班会课
1案例概述
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存在不足之处,如:教育内容多且目标不明确,与新生的思想现状脱节。经过9年的高职辅导员经历,对高职学生特点有一定了解,区别以往的入学教育方式,连续三年以体验学习的方式开展主题教育班会课,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生普遍反映良好。
2案例分析
新生入学教育对大学生的整个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一般入学教育包括校情教育、专业教育、学风教育、宿舍生活教育、安全教育、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传统的做法多是采用讲座或报告的形式进行,旨在通过新生接受教育养成规范的行为,这种做法有其必要性,但同时也存在弊端,更多体现教育者的单向教育,以讲授为主,往往忽视新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不能很好发挥新生的内在能动性。事实上,每当轰轰烈烈的入学教育过后,其预期效果并没有如约而至,老师们在入学教育中的一切努力很快就成了“过眼云烟”,新生“不适应症”并未真正消除,本应由入学教育解决或本以为已经解决的问题在后续的其他阶段却仍然频频出现,这不得不引起辅导员的思考和注意。
高职学生接收的是专科层次教育的學生,往往相比本科生而言,大多数高职新生会认为入读高职院校是高考失败的“后果”,加上对高职教育了解不全面,自感前景信心不足,不少还是高中时师生眼中的“差等生”,因此刚进校的学生不乏带有自卑、无价值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状态,就目前的入学教育与高职新生特点脱节,不能从学生的内心深处去影响他们,入学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因此,在新生进校后树立自信心,提升自我价值感的教育理应放在课程重要位置。
3解决方案
3.1理论依据
体验式的班级团体辅导的基础是体验学习。体验学习最初来自于杜威所说的“经验”学习,他认为“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杜威批评传统的教育更多是从外面进行灌输,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者本身的需要没有联系。他提倡最根本的方式是使学生“从做中学”,这样才能引发学习者学习的内在动机。体验式的班级团体辅导是根据杜威的“经验学习”和“从做中学”的理念进行策划而建构的。
首先,借助体验学习的方式可以较好发挥高职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强调学生与学校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让新生在较短时间内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采用主动、积极适应方式代替被动、消极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提高适应性。其次,通过设计一系列的符合新生心理特点活动或游戏,让新生动脑动手去做,大大激发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三,班级团体辅导员可以通过班级团体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关系,以发展良好的适应和助人过程。
3.2过程方法
3.2.1前期准备
由于班级人数一般约50人左右,故在班会课上增加助理协助工作很有必要。在活动前,辅导员对助理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活动流程、班级成员特点、现场模拟演示、场地布置、相关注意事项等。
3.2.2活动过程
根据大学生心理适应发展规律,分为五个主题单元,实施“五走进”班会课(见表1)。下面以第一个单元为例《亲近校园人际适应》重点介绍。
(1)课程导入。主持人:首先,请大家按照分组名单找到所在组别,请用最快的速度建立微信群,将每项任务完成的图片发送到微信群,每完成一项任务凭借手机发送微信图片,凭此可以在“绿巨人”获取一张拼图,任务不分先后次序,最后将完整拼图贴并在教室黑板上,以时间最短的组为赢。我们务必遵守一定的行为规则,确保安全。最重要记住你们是一个整体,在45分钟后全体回到教室,最后请每个组派代表领取任务单(如表2所示)。
(2)活动体验。通过设计符合新生特点和入学教育理念的各种活动形式,使学生亲身参与,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参与体验和挑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3)反思分享。每个小组返回教室后,教师先根据得分情况进行评比颁奖(小奖品或奖状)。颁奖过后,获胜小组发表获胜心得,同时请同学积极分享活动过程的感受,帮助学生内省,调整心态和与人相处的方法。
(4)总结应用。教师总结新生交流的关键点,深化教育主题,课后请每个同学上交一份手写的活动心得体会,鼓励学生将有效的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3.2.3结果评价
纵观学生参与程度、课程氛围、讨论积极性、作业、调研反馈,学生能掌握辅导内容,达到活动目的,对体验式学习的方式较为认可,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从学生上交心得体会来看,纷纷表示当体验过后,他们的思想和情感都收到了冲击,字面上较多出现积极、正面的词汇,心理上减轻不适应感,不少同学表达出未来产生的美好愿望。
4经验与启示
4.1教育理念——学生发展为本
要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首先要熟悉大学生心理需求。其次,设计针对性系统的团体辅导方案,从学生发展入手,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自我教育的作用。第三,要考虑高职新生的特点,在设计活动环节,要充分考虑活动可行性,活动任务切忌过难或过易,否则容易使学生望而生怯或索然无趣,让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所长,体验活动成功喜悦感,从而激发更多正面的心理能量。
4.2教育方法——重要活动体验
一般而言,高职新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出现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坚韧性不足、自我约束较差的特点,相对于理论学习,他们喜欢更多动手的实践课程,因此,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代替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的实践,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借助体验学习方式,不仅让新生们要了解什么,遵守什么,做到什么,而且还让新生体验学习乐趣,感受自我价值得到认可带来喜悦感和成就感,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体验式的班级团体辅导是一种自我学习的方式,对于新生来说是终身难忘的。
4.3教育内容——教育管理一体
新生适应过程离不开班级管理教育。体验式的班级团体辅导和新生心理适应素质的教育有机结合,将教育学、心理学及管理学等学科高度融合,将心理教育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发挥班级力量,在班级新建之初,通过活动使学生尽快建立友好关系,打破宿舍之间的隔阂,减轻孤独感,可以较快从内心认同高职学院,认同所在班级,并在很多方面陆续出现逐步恢复信心的良好适应表现。
4.4教育设计——线上线下融合
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短,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疲倦等情绪,甚至认为是一件“苦差事”,因此,要通过巧妙设计教学实践活动,方能引导学生有效参加教学过程,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引入竞争机制可以让学生提升学习动力,把课程内容布置到活动中,使学生感到兴趣大增。另外,不妨发挥90后新生擅长使用手机的特长,在活动中加入微信及时发送图片、拍摄视频、语音等功能,这不仅大大提升新生沟通时效性,还让新生可以感觉活动极具创意和趣味性。
4.5教育反思——及时检查改良
每个活动结束,及时根据活动过程、作业反馈、面谈调研进行“查漏补缺”,对于不足之处进行登记并改良方案。如:第一年实施该方案时,由于小组计分方式考虑欠妥善,故在计分时产生一定分歧,在第二年则明细具体得分与扣分;第二年的活动情况则产生教师逐个小组,导致时间超时,故在第三年实施时引入微信图片在线网络发送功能,并安排具体工作人员协助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提高检查效率,还增设拍摄和录像环节,以便更好保存分析。总的来说,体验式的班级团体辅导是一种新生入学教育的新挑战,需要辅导员更多用心地观察,缜密地思考和大胆尝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