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列兵到大校,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铺在了机场跑道上。无论是南海之滨、东方明珠,还是天山脚下、世界屋脊,都留下了他挥洒的汗水。风餐露宿、幕天席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许多人心生敬畏,可就有这样一位军人,把自己火热的青春年华都奉献在了工程兵部队,而且一干就是33年……他就是广空某空防工程处处长吴和盛。
【人物名片】
吴和盛,1978年3月入伍,1980年4月入党,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参与和指挥了上百项重点国防工程建设,其中多项工程荣获“詹天佑奖”、“鲁班奖”和“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空军评为战备工程建设先进个人、拥政爱民先进个人和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8次。
咱当兵的就是为了打仗的
“丁零零……”某天深夜,广空某空防工程处处长吴和盛被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对于吴和盛来说,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电话那头传来的依旧是熟悉的声音:“某机场跑道出现大面积翘板现象,请你部立即指派人员进行抢修,确保新型战机按期进驻。”凭着军人的职业敏感,吴和盛意识到这次紧急抢修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是对部队应急保障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命令距离机场一百多公里,正在施工的该处三大队迅速组织技术骨干赶往该机场,自己连夜赶往现场。不到半个小时,一支由23名技术骨干组成的应急抢修小分队启程出发,仅用了2个小时赶到了施工点。由于机场比较老旧,部分设施破损比较严重,经过现场技术勘察,跑道表面有10块水泥板不同程度地出现翘板现象,面积超过300平方米。如果不及时处置,战机在起飞、着陆过程中,轮胎与翘板摩擦产生颠簸,严重时会扎破战机轮胎,直接危及飞行安全。
如果按照正常工期,完成敲、平、铺、拉等全部工序,至少要3天的时间。但是根据计划,第二天新型战机就要进驻机场,抢修分队只有不到20个小时的施工时间。吴和盛带领小分队认真研究施工方案,反复进行优化,科学安排流程,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确保各项施工有条不紊进行。
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如果从其他工地转场过来至少需要3个小时。吴和盛打开随身携带的战时民用抢建抢修资源库,很快联系到了机场驻地的松土机、挖掘机、搅拌机等机械设备,购买了高标号水泥和其他材料。
晚上7点,不到3个小时所有设备材料到位,抢修战斗正式打响。“嘟嘟……”在吴和盛的指挥下,只见松土机开动马达,翘板水泥板在机械臂震动下被碎成小块,掘土机立即把碎石装上运输车拉走,浇筑工作刚准备好,从30多公里以外搅拌站拉来的高标号混凝土车就进入了场道。测量、平整、装模……机械设备的轰鸣声和官兵的口号声响成一片。东方发白时,忙碌了一夜的机场重新归于寂静,昨天还是破损的翘板水泥道面,已经被一条崭新的水泥道面替代。
为了未来战场“借鸡生蛋”
未来战争,机场是敌人首先打击的重要目标,机场跑道一旦被炸,战机便无法升空,严重削弱我空中作战力量。作为担负全区唯一阵地开辟和战场抢修任务的工程兵,吴和盛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紧贴实战需要,大力创新和引进科学技术,提高战时战场保障能力,为打赢提供坚实的保障。
“我机场遭‘敌方’空袭,跑道被炸,命令你部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接到命令后,处长吴和盛立即组织抢建小分队赶赴被炸机场,只见被炸跑道凹陷深达2米,受损面积近10平方米。这时,小分队又收到上级通报:机场电力、道路中断,原材料无法运输。
“立即启用第二套施工方案!”吴和盛果断下达命令。只见官兵就地取材,碎石机、推土机、挖掘机、轧土机等装备设备轮番上阵,将被炸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经过碾碎、配料、搅拌等一系列施工工艺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转眼间成为高标号混凝土。施工现场人员紧张有序,各种装备设备高速运转……不到两个小时,官兵顺利完成了被炸机场抢修任务,战机随后顺利升空作战。
为解决战时抢建抢修原材料不足的难题,2006年,吴和盛把目光投向了“再生混凝土”技术。这项技术不仅具有较高的军事价值,还实现废旧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虽然这项技术在国外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由于技术封锁,在国内还处于空白状态。当吴和盛把“再生混凝土”作为研究课题时,许多人都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技术含量高、投入较大,作为施工单位没有必要去啃这个“硬骨头”。但吴和盛却说:“只要战场需要,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去做,虽然科研实力不足,但我们有自己的技术骨干和长期积累的施工经验优势。”
为了解决科研实力不强的问题,吴和盛“借鸡生蛋”,与空军工程大学联合成立军用机场再生混凝土道面技术研究课题组,并从各个工地抽调一批技术骨干充实到课题组,科学制订课题研究计划方案,想方设法收集相关技术资料。他与技术骨干先后上百次往返于施工一线和空军工程大学实验室,对收集的数据反复进行分析计算,上千次设计试验配合比例,使再生混凝土达到最佳性能。
在此基础上,他们不断总结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抢修速度,形成了完全符合战时抢建抢修要求的施工技术。2009年7月,“军用机场再生混凝土道面技术”全票通过全军专家组评审,被评为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团队专啃“硬骨头”
2006 年,为保证全军某合成演习顺利进行,总部把抢修某指挥所任务交给了该处。抢修必须20 天内完成,否则演习将被迫推迟。
受领任务后,处长吴和盛带领应急分队官兵立即进驻施工地点,发现施工的困难远比想象的要大得多,洞内主排风系统尚未完成,空气质量很差,装修用的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气体严重超标,普通人在里面呼吸都很困难,更何况要在20天内完成任务,简直是天方夜譚。吴和盛清醒地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抢修任务,而是一项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为避免人员中毒,吴和盛叫人买来防毒面具,把施工队分成三组,对全体参战人员说:“任务艰巨,大家都很清楚!我带第一组先上,有伤害就从伤害我开始。”6小时后,吴和盛带着第一小组安全撤出,但包括他在内的不少官兵在施工中吸入了有毒气体,一出洞口就上吐下泻。在他的带领下,三组施工官兵24小时轮班不间断施工,在地下指挥所内苦战了17天,终于提前三天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受到上级表彰。
任处长以来,吴和盛每年有280多天呆在一线施工单位,哪里任务急难险重,哪里就有他的身影。2008年,为保证某演习演练任务顺利进行,吴和盛带领四支抢建抢修分队进驻某地域。针对部队适应性训练强度大、要求严、标准高的特点,他白天带领技术骨干跑现场,研究地区地质特点和气候状况,晚上带领训练骨干研究演习预案和战法,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完成了工程兵部队在沿海潮湿环境下快速抢建抢修战术课题研究,保证了演习演练任务的圆满完成。
【人物名片】
吴和盛,1978年3月入伍,1980年4月入党,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参与和指挥了上百项重点国防工程建设,其中多项工程荣获“詹天佑奖”、“鲁班奖”和“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空军评为战备工程建设先进个人、拥政爱民先进个人和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8次。
咱当兵的就是为了打仗的
“丁零零……”某天深夜,广空某空防工程处处长吴和盛被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对于吴和盛来说,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电话那头传来的依旧是熟悉的声音:“某机场跑道出现大面积翘板现象,请你部立即指派人员进行抢修,确保新型战机按期进驻。”凭着军人的职业敏感,吴和盛意识到这次紧急抢修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是对部队应急保障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命令距离机场一百多公里,正在施工的该处三大队迅速组织技术骨干赶往该机场,自己连夜赶往现场。不到半个小时,一支由23名技术骨干组成的应急抢修小分队启程出发,仅用了2个小时赶到了施工点。由于机场比较老旧,部分设施破损比较严重,经过现场技术勘察,跑道表面有10块水泥板不同程度地出现翘板现象,面积超过300平方米。如果不及时处置,战机在起飞、着陆过程中,轮胎与翘板摩擦产生颠簸,严重时会扎破战机轮胎,直接危及飞行安全。
如果按照正常工期,完成敲、平、铺、拉等全部工序,至少要3天的时间。但是根据计划,第二天新型战机就要进驻机场,抢修分队只有不到20个小时的施工时间。吴和盛带领小分队认真研究施工方案,反复进行优化,科学安排流程,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确保各项施工有条不紊进行。
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如果从其他工地转场过来至少需要3个小时。吴和盛打开随身携带的战时民用抢建抢修资源库,很快联系到了机场驻地的松土机、挖掘机、搅拌机等机械设备,购买了高标号水泥和其他材料。
晚上7点,不到3个小时所有设备材料到位,抢修战斗正式打响。“嘟嘟……”在吴和盛的指挥下,只见松土机开动马达,翘板水泥板在机械臂震动下被碎成小块,掘土机立即把碎石装上运输车拉走,浇筑工作刚准备好,从30多公里以外搅拌站拉来的高标号混凝土车就进入了场道。测量、平整、装模……机械设备的轰鸣声和官兵的口号声响成一片。东方发白时,忙碌了一夜的机场重新归于寂静,昨天还是破损的翘板水泥道面,已经被一条崭新的水泥道面替代。
为了未来战场“借鸡生蛋”
未来战争,机场是敌人首先打击的重要目标,机场跑道一旦被炸,战机便无法升空,严重削弱我空中作战力量。作为担负全区唯一阵地开辟和战场抢修任务的工程兵,吴和盛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紧贴实战需要,大力创新和引进科学技术,提高战时战场保障能力,为打赢提供坚实的保障。
“我机场遭‘敌方’空袭,跑道被炸,命令你部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接到命令后,处长吴和盛立即组织抢建小分队赶赴被炸机场,只见被炸跑道凹陷深达2米,受损面积近10平方米。这时,小分队又收到上级通报:机场电力、道路中断,原材料无法运输。
“立即启用第二套施工方案!”吴和盛果断下达命令。只见官兵就地取材,碎石机、推土机、挖掘机、轧土机等装备设备轮番上阵,将被炸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经过碾碎、配料、搅拌等一系列施工工艺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转眼间成为高标号混凝土。施工现场人员紧张有序,各种装备设备高速运转……不到两个小时,官兵顺利完成了被炸机场抢修任务,战机随后顺利升空作战。
为解决战时抢建抢修原材料不足的难题,2006年,吴和盛把目光投向了“再生混凝土”技术。这项技术不仅具有较高的军事价值,还实现废旧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虽然这项技术在国外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由于技术封锁,在国内还处于空白状态。当吴和盛把“再生混凝土”作为研究课题时,许多人都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技术含量高、投入较大,作为施工单位没有必要去啃这个“硬骨头”。但吴和盛却说:“只要战场需要,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去做,虽然科研实力不足,但我们有自己的技术骨干和长期积累的施工经验优势。”
为了解决科研实力不强的问题,吴和盛“借鸡生蛋”,与空军工程大学联合成立军用机场再生混凝土道面技术研究课题组,并从各个工地抽调一批技术骨干充实到课题组,科学制订课题研究计划方案,想方设法收集相关技术资料。他与技术骨干先后上百次往返于施工一线和空军工程大学实验室,对收集的数据反复进行分析计算,上千次设计试验配合比例,使再生混凝土达到最佳性能。
在此基础上,他们不断总结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抢修速度,形成了完全符合战时抢建抢修要求的施工技术。2009年7月,“军用机场再生混凝土道面技术”全票通过全军专家组评审,被评为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团队专啃“硬骨头”
2006 年,为保证全军某合成演习顺利进行,总部把抢修某指挥所任务交给了该处。抢修必须20 天内完成,否则演习将被迫推迟。
受领任务后,处长吴和盛带领应急分队官兵立即进驻施工地点,发现施工的困难远比想象的要大得多,洞内主排风系统尚未完成,空气质量很差,装修用的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气体严重超标,普通人在里面呼吸都很困难,更何况要在20天内完成任务,简直是天方夜譚。吴和盛清醒地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抢修任务,而是一项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为避免人员中毒,吴和盛叫人买来防毒面具,把施工队分成三组,对全体参战人员说:“任务艰巨,大家都很清楚!我带第一组先上,有伤害就从伤害我开始。”6小时后,吴和盛带着第一小组安全撤出,但包括他在内的不少官兵在施工中吸入了有毒气体,一出洞口就上吐下泻。在他的带领下,三组施工官兵24小时轮班不间断施工,在地下指挥所内苦战了17天,终于提前三天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受到上级表彰。
任处长以来,吴和盛每年有280多天呆在一线施工单位,哪里任务急难险重,哪里就有他的身影。2008年,为保证某演习演练任务顺利进行,吴和盛带领四支抢建抢修分队进驻某地域。针对部队适应性训练强度大、要求严、标准高的特点,他白天带领技术骨干跑现场,研究地区地质特点和气候状况,晚上带领训练骨干研究演习预案和战法,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完成了工程兵部队在沿海潮湿环境下快速抢建抢修战术课题研究,保证了演习演练任务的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