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化,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与方法,善于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其善于用数学视野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本文旨在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创设问题情境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能够发挥一定的导向和“敲门砖”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合理创设相应的悬疑化的问题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不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与素养。
一、“问题情境”的含义与意义
所谓的“问题情境”就是将学生的实际和数学问题有机结合,为学生创设比较熟悉、接近日常生活的情境,促使其在一定的氛围中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数学学习的效果。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的一个核心理念和倡导教学式。有效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能够营造更为生动、新颖、有趣的氛围,创建更富思考价值和挑战性的数学客厅,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升心里素质,形成数学应用意识与创新能力,促使其更加积极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取和问题的解决过程,最终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二、小學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
1.有趣的问题情境的创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动力。小学生比较关注趣味性、好玩、新鲜的事物,所以数学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注重教学内容与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与趣味性,从日常生活中具体、有趣的现象或事例引发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从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活泼的情境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例如,在《乘加乘减》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设“为动物王国举办联欢会”的故事情境,并设定疑问,如小兔子带了几个胡萝卜作为礼物去参加联欢会?只有计算通过的小动物们才能进入联欢会的大门;小动物表演节目时,依据节目特点需要几只小动物进行表演?问题层层递进,并渗入乘加乘减算式的相关内容。
2.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也终将服务于生活。数学学科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学起来也有些难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将数学教学有效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感性认识,丰富学习过程,感悟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创设可探索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汽车的轮子、滚圈的圈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三角形或正方形?这些虽在学生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比较熟悉,但可能也讲不清问题的原因,所以会被这些问题吸引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再比如,在《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查一查班级课桌椅的数量、说一说家中的门牌号,从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深刻感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而理解、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内容。
3.创设可操作性的问题情境
不同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不同的思维活跃程度,激发其创新思维的潜力。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数学教师可以创设可操作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发现疑问、提出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进而唤起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新知的热情。
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在提出“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后,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贴一贴、画一画、量一量,奠定学习的基础与前提,促进其“感知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尽量将抽象性的数学知识教学变为更加直观的教学。
4.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新课改提倡了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也应灵活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灵活性、开放性、多变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其张扬个性,进而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例如在《加减法估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超市中价格不一的生活用品,6个杯子为24元,热水瓶为28元,烧水壶为43元……引导学生想一想,超市里都出售什么东西,价钱如何。在活跃了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同时,让学生思考一下,如果只带100元钱去购买这些生活用品够用么?怎样买才能最大化地利用这100元钱?
综上所述,小学生年龄较小,好奇、爱玩、好动,而抽象的数学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困难性。因此,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与方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善于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将学生引向数学的本质,激发其探究与思索的兴趣与热情,不断提升其数学学习水平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茂利.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学术研究,2014(11):133.
[2]金如.问题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0(8):258.
(作者单位: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学校)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能够发挥一定的导向和“敲门砖”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合理创设相应的悬疑化的问题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不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与素养。
一、“问题情境”的含义与意义
所谓的“问题情境”就是将学生的实际和数学问题有机结合,为学生创设比较熟悉、接近日常生活的情境,促使其在一定的氛围中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数学学习的效果。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的一个核心理念和倡导教学式。有效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能够营造更为生动、新颖、有趣的氛围,创建更富思考价值和挑战性的数学客厅,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升心里素质,形成数学应用意识与创新能力,促使其更加积极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取和问题的解决过程,最终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二、小學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
1.有趣的问题情境的创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动力。小学生比较关注趣味性、好玩、新鲜的事物,所以数学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注重教学内容与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与趣味性,从日常生活中具体、有趣的现象或事例引发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从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活泼的情境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例如,在《乘加乘减》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设“为动物王国举办联欢会”的故事情境,并设定疑问,如小兔子带了几个胡萝卜作为礼物去参加联欢会?只有计算通过的小动物们才能进入联欢会的大门;小动物表演节目时,依据节目特点需要几只小动物进行表演?问题层层递进,并渗入乘加乘减算式的相关内容。
2.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也终将服务于生活。数学学科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学起来也有些难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将数学教学有效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感性认识,丰富学习过程,感悟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创设可探索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汽车的轮子、滚圈的圈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三角形或正方形?这些虽在学生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比较熟悉,但可能也讲不清问题的原因,所以会被这些问题吸引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再比如,在《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查一查班级课桌椅的数量、说一说家中的门牌号,从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深刻感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而理解、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内容。
3.创设可操作性的问题情境
不同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不同的思维活跃程度,激发其创新思维的潜力。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数学教师可以创设可操作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发现疑问、提出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进而唤起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新知的热情。
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在提出“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后,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贴一贴、画一画、量一量,奠定学习的基础与前提,促进其“感知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尽量将抽象性的数学知识教学变为更加直观的教学。
4.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新课改提倡了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也应灵活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灵活性、开放性、多变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其张扬个性,进而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例如在《加减法估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超市中价格不一的生活用品,6个杯子为24元,热水瓶为28元,烧水壶为43元……引导学生想一想,超市里都出售什么东西,价钱如何。在活跃了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同时,让学生思考一下,如果只带100元钱去购买这些生活用品够用么?怎样买才能最大化地利用这100元钱?
综上所述,小学生年龄较小,好奇、爱玩、好动,而抽象的数学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困难性。因此,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与方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善于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将学生引向数学的本质,激发其探究与思索的兴趣与热情,不断提升其数学学习水平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茂利.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学术研究,2014(11):133.
[2]金如.问题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0(8):258.
(作者单位: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