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读经典解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lepa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是学习经典、追求学问、确立人生观与价值观最基础、最集中的学府和殿堂。经典著作正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基石,也是完成性格塑造、开发思维、完善人格的有力保障。本文根据大学生所特有的阶段性特征介绍并推荐了大学生应读的经典著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经典著作 大学生 浅阅读
  
  经典之所以能成经典者,是因为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不断经过洗礼、筛选、检验而最终留存下来,他们是不拘于时代的。这些经典著作能撞击读者的心灵,为读者构建一个个荟萃古今、逆转时光的舞台,让读者亲自触摸到经典的内涵、文学的真意,这是网络文学远远不能达到的效果。在“浅阅读”已成风尚的今天,重塑经典已为更多专家、学者所呼吁。而对于大学生这个有其特殊阶段意义的人群来说,经典著作更是他们阅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当前,有诸多大学生应读的经典著作推荐目录,但这些推荐目录罗列出的书目大部分没有从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的特点出发,进而导致偏离了设定的轨道,不能很好满足他们对经典著作的需求。我根据在大学图书馆工作的经验,并结合大学生的需求特点,对大学生应读的经典著作做了相关解析。
  1.哲学经典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通过学习哲学,人们可以了解社会本质,辨明各种社会事件与社会现象的真正内因。
  大学时代是学生们开始用成人的目光去看社会、理解社会、分析社会的人生阶段。在大学生活中,学生们必不可少地要关注社会的事件、现象、变化。此时是他们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观察社会、理解社会、分析社会的最好时机,而哲学知识正是大学生们需要掌握和应该掌握的。
  鉴于此,我认为,从近现代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经典著作应是大学生的应读经典。《资本论》第一卷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著作,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著作。《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还有诸多伟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延伸与发展的经典著作,如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毛泽东《实践论》等。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代表著作《老子》、《庄子》、《周易》等是将中国哲学思想诠释得最为透彻的经典著作,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结合阅读时将能更好地传承中国的千年国粹,形成属于中国大学生自己特有的哲学思想。
  爱因斯坦曾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其中也包含博弈论。大学生运用博弈论将身边发生的事件一一分析,解析它们的内在推动力、利益构成等因素,将能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判断趋势、预测后果的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我在此推荐一本博弈论的经典著作《博弈论基础》,本书通过翔实的案例使大学生真正体会到博弈论的真谛,并将它运用于社会实践中。
  2.励志经典
  励志,即是唤醒一个人的内在创造力。唯有从内心深处展开的力量,用心灵体验总结出的精华,才是一个人真正获得尊严和自信的途径。
  大学生在进入校园后,便面临着很多转变,这其中有学习方法的转变,人际交往的转变,还有生活方式的转变,等等。这诸多转变都与大学生的心灵有着直接关系。而励志的根本就是要认识自己的心,坚定自己的心,这便是我推荐大学生应读心理励志经典著作的原因所在。在此,我推荐一本心理学的经典著作《九型人格》。希望通过这本书,同学们学会从内心最隐秘之处,发现自己最真实、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了解自己,才能克服缺点,避免弱势,从而战胜自己。
  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将来即将成为社会精英阶层,他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在向自己的目标不断进取中,大学生必会经历不同的坎坷。如何在挫折与失败中顽强奋起,自强不息,越挫越强,正需心灵励志的激励。我在此推荐一本心灵励志经典《秘密》。意志的力量——你的目标必须单纯而明确,而且意愿要足够强烈。另一本心灵励志经典《唤醒心中的巨人》也是大学生的应读之作,通过控制心理变化而控制自己的生活,做出一番事业。
  励志类的经典著作还有很多,如《老人与海》、《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都是激励大学生于挫折之时奋起拼搏的好书。
  3.创造性思维经典
  如今在大学教育理念中,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衡量一个教育体系的成功与否往往看它所培养出的人才是否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是祖国昌盛的建设者,仅有传承远远不能让祖国屹立于世界之巅,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于日新月异的进步中永远领先一步。而当前众多的大学生却常常苦于缺乏创新能力,难以获得创新思维。我在此推荐关于开发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经典著作,希望这些著作能给同学们一些启发。
  我推荐《思维导图丛书-唤醒创造的天才》,思维导图,这一简单易学的思维工具正被全世界2.5亿人使用,以科学的方法训练创新思维,将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4.其他经典
  前文中讲道,大学生在进入校园后将有很多转变,有针对性地面对这些转变,成功完成华丽变身,佼佼者脱颖而出,笑视同济之辈。
  大学生的转变之一就是人际关系的转变。如何成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至关重要,这更是一种能力的锻炼。提到人际关系,必然会想到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我推荐两本卡耐基大师的经典著作《人性的弱点》、《沟通的艺术》,以助于大学生能够在人际关系的丛林中游走自如。
  学习方法的转变也是大学生要面对的转变之一。我推荐一本学习方面的经典著作《学习的革命》。这本书彻底颠覆了以往的学习理念,强调应该学会“怎样学”的问题,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效益和最佳结果,最终使大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而取得优异成绩。
  情感世界的变化也是大学生不可避免的转变之一。大学校园是成人的世界,大学生恋爱甚至结婚是正常行为。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避免不道德的行为正是很多大学生于懵懂时接受情感恋爱所要面对的问题。我推荐经典著作《简·爱》,希望可以使大学生们认清人的价值=尊严 爱。
  大学生的另一个转变就是逐渐脱离父母开始独立生活,日后的路要自己独立前行。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准备极为关键。在此,我推荐两本经典著作《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与《怎样销售你自己》,指导大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并让别人注意到你所能作的贡献有多大。
  大学生可读的经典还有很多,比如如何培养口才、沟通能力,如何利用时间等方面。本文只是从大学生最根本的需求出发,希望能对大学生朋友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党怀兴.倡导阅读经典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国大学教学,2010,(3).
  [2]傅德岷.阅读经典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1).
  [3]柳敏.由名著备受冷落谈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4).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把学生引入身临其境的环境条件中去,使他们由衷地产生情感和想象,从而自然地获得知识和能力。在生物课堂上,一个良好问题情境的创设,往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
猴B病毒(Monkey B Virus)属于α-疱疹病毒亚科,单纯疱疹病毒属成员,是一种以猴(特别是猕猴属)为自然宿主的动物源性病原体。猴B病毒在其自然宿主中的感染率大于60%,但多呈隐
高中生物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突出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21世纪的总体要求。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中生物教师要共同探究新的教学策略,转变教学理念,研究新课程改革后生物高考题的演变,以增强生物备考的针对性。  一、改进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前后联系导入  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认知基础具有全面的了解。有些教学内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已
遗传是一门既深奥又很抽象的专业基础知识。中职学生多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学生的求知欲望得不到激发,原有的厌学情绪还会迅速蔓延。针对上述情况,我在遗传知识教学中,坚持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逐步启发、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学生的思维不是自然发生的,也不是靠教师下
摘 要: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因此,生物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应积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引入生物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有机整合,以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课程 有机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广泛
摘 要:蔡元培的健全人格教育思想是以受教育者为目的与本体,注重受教育者身心的协调、知情意的统一,追求个性和群性的一致,努力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世界观教育五方面和谐发展健全人格教育。教育要真正实现本体价值,就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完整,崇尚个体的多样性,培养现代人。  关键词:蔡元培 健全人格教育 现实启迪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启蒙思想家,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开拓者。蔡
摘 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的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本管理策略,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因此,学校实施人本管理已经是必然趋势,应关注教师的发展,制定完善的竞争机制,突出管理的民主性,实现学校管理的和谐。  关键词:学校管理 人本管理 人本理念    一、学校人本管理的概述  人本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弘扬人的内在价值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师范生的就业竞争越演越烈,本文就师范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就提高师范生就业竞争能力的相关路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师范院校 毕业生就业 竞争力    1.引言  据大学生就业网数据中心统计,我国2007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业率为69.3%,2008年到2011年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