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知,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轻松愉快地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发 培养
  
  一、竞赛法
  小学生虽然活泼好动,自制力差,但他们有强烈的好胜心,有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创设竞争氛围,“挑起”竞争,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全神贯注》一课时曾采用“成语故事会”的方式,我借鉴了这种教学方式。我在教学中特意制作了一个奖杯,写上“成语王”三个字,规定谁的成语故事讲得最好,谁就能得奖杯,谁就获得“成语王”称号。这个消息一公布,全班学生立即兴高采烈,跃跃欲试,教学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二、鼓励法
  对于基础较差,对学习存有畏难厌烦情绪的学生,教师不能对他们失望,应看到他们也有人人具备的自信心和成功欲,这是兴趣的源泉。学生有了自信心,满足了成功欲,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教师的鼓励是唤醒后进生自信心的成功欲的最佳选择。一件事,如果学生觉得“我能行”“我会做”“我能做好”,他就会兴致勃勃地去做。教师要适时适度地鼓励学生,使他产生这样的情绪体验,哪怕有了细微的进步也要给以热情的赞扬。曾经有一位功课很差的学生,他写的作文不是很好,但他写的是真人实事,表达真情实感。我就夸奖了他这一点,并进一步指导他完善这篇习作。从此,他开始对习作产生兴趣,并喜欢上语文课,学习成绩逐渐上升。
  三、问题法
  小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喜欢回答问题。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巧妙,要难易适度,要使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及适当点拨能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如果“不跳也能摘到桃子”或者“跳起来也摘不到桃子”都不能激发兴趣,反而使兴趣减退。
  例如,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课时,我集中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1)老太婆几次向金鱼提要求?(2)按顺序提了哪些要求?(木盆,木房子,贵妇人,女皇,女霸王)(3)最后结果怎样?(4)你觉得她是怎样的人?(5)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由于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到深,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学习过程进展顺利。
  四、妙语法
  教师授课语言生动活泼、诙谐幽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在“十大教授法”中就提出说话要通俗化,要明白,要有趣味。如果教师授课语言平白呆板、照本宣科,势必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造成注意分散,因此教师要锤炼语言,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抓住学生注意力,使他们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有个学生把“崭露头角”的“崭”写成了“斩”,我纠正说:“‘斩’是砍断的意思,‘崭’是高出的意思。‘崭’虽然高出但没有犯罪,为什么砍去它的头?”这样的语言会使学生对这两个字的形字义心领会并产生深刻的印象,并对汉字构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识记字形会有帮助。
  五、要启发学生敢说、爱说
  一年级儿童刚入学,因对老师有种陌生感、畏惧感,而不敢说;中高年级学生怕自己说错或说不好,难为情而不敢说。为此,教师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就要注意想方设法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和畏惧感。对刚入学小學生的发言,切忌随便指责,即使说错了,也要表扬他们敢说的精神。师生之间要有融洽的感情,使学生说话时不拘谨,才能做到畅所欲言。
  教师应在教学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创造适宜说话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练习说话。教师可引进说话激励机制,通过评讲、评分、竞赛等方式,调动学生说话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努力比别人多说话,说好话,造成互相竞争的气氛。
  六、要训练学生会说、善说
  会说,是说得对;善说,是说得好。教师要特别要注意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教师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并根据不同的语句、段落、语言环境,教给学生相应的说的方法,并使其勤于练习。
  话是说给别人听的,所以说话要响亮、清楚,使听的人都能听到。从低年级开始就要说普通话,养成说普通话的良好习惯。有些学生一说话就带口头禅,教师要严格要求他们改掉,出现口头禅就要重说一遍。经过反复纠正,口头禅是可以消灭的。刚入学的儿童的语言很多是不规范、不完整的,不是答非所问,便是说些“半截子话”,说话时带有不少语病。开始,教师应该一句句地问,要求学生一句句地答;进而,一层层地问,要求学生一层一层地说;先具体,后抽象,先说简单的话,后说复杂的话;由说好一句完整的话到说好几句连贯的话,到说好一段话。到高年级,有时可以训练学生充分地说,帮助学生列出提纲,努力把意思说完全,说透彻;有时可专门训练学生简要地说,力求把话说得简明扼要。
  七、要创造机会,把握契机,使学生多说、乐说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教师的提问千万不要成为教师与“高材生”的“表演”。教师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尽量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说的实践机会。对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帮助。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可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玩,玩后进行说话训练。这样学生说话的积极性高,而且比较容易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美丽的景色。
  总之,还有很多激趣的方式、方法等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去探索。我们必须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千方百计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素质。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究真知与获得能力的动力源泉,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化学兴趣,是我们化学老师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多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 情感 探究    兴趣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认知倾向,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是推动学生探究真知与获得
为寻找适合于二次流混凝沉降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的生物絮凝剂,以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为原材料,利用盐酸提取其中生物絮凝剂。结果表明:以18%的盐酸溶液提取,污泥量为100 mL时
摩擦力的教学在高中物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但是力学的基础,也是组成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一块“基石”,所以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且在具体问题中又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尤其静摩擦在许多情形下似乎又是“若有若无,方向不定”。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易理解。下面我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认识它。      一、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  
基于扇形周期极化晶体与空间色散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超宽带光参量放大器结构。该结构突破了当前各种光参量放大器只能在带宽与增益之间进行平衡的“瓶颈”。以该结构为
该文阐述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园区的互动关系,总结了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和产业园区基本发展概况,分析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株潭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最后从集群发展、产城融合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高中物理课理论性强,往往使高中的同学感到很棘手,甚至有放弃物理的打算。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总结如下。  一、把抽象的物理理论通过实验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教师往往认为高中学生的理解力增强了,没有必要做实验。这样
摘要:青少年可塑性强,渴望在对社会的认识中完成自我的世界观。因此,这一时期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旦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质,不仅有助于人类文明的延续,也将使青少年本人受益匪浅。无数的事业成功者和伟人的人生履历都昭示了这一朴素真理。  关健词:语文德育英雄    社会进步,科技发展需要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不仅要让孩子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和才干,而且要让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