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 言 在当前临床医学中,妇科疾病中存在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即功能性子宫出血,它属于分泌疾病,简称功血,这种疾病产生的原因与患者内分泌有着极大的关联,是由其功能失调引起的血症,是非器质性疾病,具体临床表现为:子宫出血没有规律性、经血量多、淋漓不止、月经周期紊乱等等。这类疾病的高发人群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青春期人群,其二是更年期人群,一旦发生,将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1]。文章主要阐述了利用炔诺酮与非米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择取了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0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参照组患者施以炔诺酮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米非司酮治疗。患者年龄在40-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5.1)岁,患者病程在6个月-3年之间,在接受治疗之前,患者血红蛋白值是65-90g/L。两组患者均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临床症状,且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参照组:对参照组患者进行炔诺酮治疗,具体用法用量如下:口服,每次5mg,3次/d,连续服用3d,患者在止血之后,修改用法及用量,2次/d,在7d之后,改成2.5-3.75mg/次,连续服用3各生理周期。
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具体用法及用量如下:口服,25-50mg/次,2次/d,连续服用2-3d,连续使用90d[2]。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后,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值,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经量恢复正常,服药3天之后,子宫流血停止,经期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经量明显减少,在服药2个月后,流血停止,经期延长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无效:为了实现上述标准,经量、经期以及流血没有得到好转,或者有加重的趋势。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数据分析以及处理分析采取了全新的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前者相较于后者具有明显优势,满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通过上述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之后,血红蛋白值为(126.3±17.1),参照组血红蛋白值为(105.4±16.8),两组相比较T值为6.1645,P值为0.0000,这说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从现状分析,功能性子宫出血已经成为危害女性身体健康的常见病症,给患者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上述疾病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有:月经不调、经期延长、经量过多,该疾病引发的原因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该功能失调致使患者子宫出血且不止。在临床医学中,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症状的治疗基本上是以药物治疗为主,比较常见的药物有炔诺酮,它属于雌孕激素,该药物的功效主要体现在减少子宫出血,但是治疗效果相对较慢,止血效果相对而言比较不理想。在用药过程中,还容易引发其它症状,如突发性出血,因此这种激素类药物长期服用会对患者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其安全性也有待于考究[3]。
经过相关研究表明,使用米非司酮药物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病症的治疗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且相较于炔诺酮药物治疗有一定的优势。单就米非司酮药物来说,它属于孕酮受体阻断剂,该药物对于以下部位治疗均可以看到显著疗效,比如垂体、丘脑下部、卵巢等,其能够持续进行LHRH分泌,影响FSH、LH分泌,在治疗过程中有效遏制卵泡发育,促使子宫收缩,减少出血现象。而且这种药物具有一定的动力特点,吸收快,服药后1h,就可以达到高峰,无蓄积作用。因此米非司酮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可以不断扩大应用范围[4]。
在本次研究中,对实验组患者施以米非司酮治疗,参照组则进行炔诺酮治疗,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实验组治疗效果优势极为显著,满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在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蛋白值为(126.3±17.1),参照组血清蛋白值为(105.4±16.8),前者相较于后者表现出显著治疗效果。经过本次数据研究获得了相对较好的研究成果,而且这一研究成果与罗淑荣[5]所著一书中的观点基本保持一致,这足以说明研究成果在今后的医学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建议在临床医学中积极推广这一研究成果。
功能性子宫出血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患者在确诊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如若不然将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很有可能导致患者不孕,对其今后的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在对患者实施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的患病情况进行深度了解分析,包含患者发病时间、目前流血情况、有无患病史等,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让患者能够在短时间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治疗有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临床医学中,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正在逐渐增多,该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必须对患者实施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在短时间内使患者获相对较好的治疗效果。从现状分析,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常见的药物有炔诺酮和米非司酮,前者在治疗过程中只能起到减少出血量的治疗效果,且见效时间相对较短,而后者治疗效果则明显优于前者,患者在短时间之内就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因此在临床中,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施以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之后的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淑珍,黄丽芬.炔诺酮与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对照[J].中国医药指南,2013,20(11):98.
[2]李艳华.用米非司酮配合消融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09(12):218.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择取了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0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参照组患者施以炔诺酮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米非司酮治疗。患者年龄在40-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5.1)岁,患者病程在6个月-3年之间,在接受治疗之前,患者血红蛋白值是65-90g/L。两组患者均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临床症状,且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参照组:对参照组患者进行炔诺酮治疗,具体用法用量如下:口服,每次5mg,3次/d,连续服用3d,患者在止血之后,修改用法及用量,2次/d,在7d之后,改成2.5-3.75mg/次,连续服用3各生理周期。
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具体用法及用量如下:口服,25-50mg/次,2次/d,连续服用2-3d,连续使用90d[2]。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后,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值,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经量恢复正常,服药3天之后,子宫流血停止,经期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经量明显减少,在服药2个月后,流血停止,经期延长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无效:为了实现上述标准,经量、经期以及流血没有得到好转,或者有加重的趋势。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数据分析以及处理分析采取了全新的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前者相较于后者具有明显优势,满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通过上述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之后,血红蛋白值为(126.3±17.1),参照组血红蛋白值为(105.4±16.8),两组相比较T值为6.1645,P值为0.0000,这说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从现状分析,功能性子宫出血已经成为危害女性身体健康的常见病症,给患者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上述疾病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有:月经不调、经期延长、经量过多,该疾病引发的原因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该功能失调致使患者子宫出血且不止。在临床医学中,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症状的治疗基本上是以药物治疗为主,比较常见的药物有炔诺酮,它属于雌孕激素,该药物的功效主要体现在减少子宫出血,但是治疗效果相对较慢,止血效果相对而言比较不理想。在用药过程中,还容易引发其它症状,如突发性出血,因此这种激素类药物长期服用会对患者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其安全性也有待于考究[3]。
经过相关研究表明,使用米非司酮药物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病症的治疗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且相较于炔诺酮药物治疗有一定的优势。单就米非司酮药物来说,它属于孕酮受体阻断剂,该药物对于以下部位治疗均可以看到显著疗效,比如垂体、丘脑下部、卵巢等,其能够持续进行LHRH分泌,影响FSH、LH分泌,在治疗过程中有效遏制卵泡发育,促使子宫收缩,减少出血现象。而且这种药物具有一定的动力特点,吸收快,服药后1h,就可以达到高峰,无蓄积作用。因此米非司酮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可以不断扩大应用范围[4]。
在本次研究中,对实验组患者施以米非司酮治疗,参照组则进行炔诺酮治疗,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实验组治疗效果优势极为显著,满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在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蛋白值为(126.3±17.1),参照组血清蛋白值为(105.4±16.8),前者相较于后者表现出显著治疗效果。经过本次数据研究获得了相对较好的研究成果,而且这一研究成果与罗淑荣[5]所著一书中的观点基本保持一致,这足以说明研究成果在今后的医学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建议在临床医学中积极推广这一研究成果。
功能性子宫出血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患者在确诊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如若不然将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很有可能导致患者不孕,对其今后的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在对患者实施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的患病情况进行深度了解分析,包含患者发病时间、目前流血情况、有无患病史等,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让患者能够在短时间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治疗有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临床医学中,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正在逐渐增多,该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必须对患者实施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在短时间内使患者获相对较好的治疗效果。从现状分析,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常见的药物有炔诺酮和米非司酮,前者在治疗过程中只能起到减少出血量的治疗效果,且见效时间相对较短,而后者治疗效果则明显优于前者,患者在短时间之内就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因此在临床中,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施以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之后的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淑珍,黄丽芬.炔诺酮与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对照[J].中国医药指南,2013,20(11):98.
[2]李艳华.用米非司酮配合消融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09(1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