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插图的功能,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有“图”可依。为此,我们将插图运用于学生课前预习与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而让“图”尽其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插图
插图是重要的語文教材助读系统成员之一,是语文阅读“教”与“学”的重要依凭。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教材插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插图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所以,为了“图”尽其用,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插图资源,让它成为阅读教学的点亮。
一、激发学生预习兴趣,帮助学生走进教材文本
(一)单元导语使用背景插图,对教材单元内容进行预设
在教材的单元导语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将近半页甚至占三分之二篇幅的插图。学生在阅读教材时,首先会从“图”入手,然后再接触文字。从教材插图的篇幅设计以及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在单元预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导语下面的插图,并通过插图这种形象、直观的手段了解与感知本单元“人文”与“工具”这两条线索,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有的教师让学生进行单元预习,并要求学生借助插图理解单元教学内容。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亲情”,单元导语部分的插图内容是一家三口围坐在草地上,其乐融融的画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单元主题,并让学生对“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产生初步印象,有效渗透了人文性教育。为了发挥教材插图的“工具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留意画面中爸爸、妈妈和儿子脸上的笑容,从中感知与体验一家人美好而幸福的生活,还要细心观察父亲的目光以及手势,从细节处着手,从而有效落实了“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的单元目标要求。带着插图形象、直观的预设,学生接下来对单元导语文字的阅读与理解将事半功倍,而且对其所提出的学习目标与阅读方法的理解会愈发深刻。
(二)巧妙运用作者肖像插图,引导学生知“相”论人
在编撰教材时,编者在很多课文前都插入了作者的肖像图,或为照片,或为画像,形式不一,在这里我们将其统称为“肖像图”。学生阅读文章前,大都有了解作者的习惯,在文章最前面放置作者肖像图,可以满足学生这一心理需求。而作者的肖像图,让那些对作者不熟悉的学生,可以从中窥见作者的性格之一二。古人有“知人论世”的说法,在使用教材插图中的作者肖像图时,我们则从知“相”论人出发,让学生由“人”与“相”的正相关中提前积累感性经验。当然“人”与“相”有时可能也是负相关的。如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学生首先接触的是鲁迅先生横眉冷对的肖像图,他们会猜想:这么一个神情庄重的人物,他的童年一定是了无生趣的吧?于是带着这种猜想去阅读、去验证,结果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这样一位外表冷峻的人物的童年生活竟然充满了无限的快乐与童趣。从而使他们的感受与心理预期产生强烈反差,使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冷峻外表下那颗炽热的心灵。
二、教材插图随文放置,教师课堂教学实时取用
(一)与文字内容呼应的风景图
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配置了很多风景图,而其正是文章内容所描写的内容。如《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中的插图,其描绘的是济南置于小山的环抱之中的地形,而这幅风景图的内容与第三至五自然段的文字内容是特别匹配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图,即观察风景图,然后让他们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思路讲述插图所描绘的内容,接下来再寻找文中与之呼应的文字。这样做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远离学生生活的实物图
文章中描述的事物,有些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或是他们不易感知的。因此利用实物图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有利于拉近他们与课文之间的距离,降低学习的难度。如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植树的牧羊人》时,很多学生对蟋蟀、橡子都比较陌生,因为很多学生的生活都远离了乡间草丛的蟋蟀,还有农田果园的橡子。以往教师会使用说明性的语言把它们介绍给学生,虽然学生了解了他们的形态、生长特性,但那是“硬生生”的生物性状,远不如形象的插图来得更加“感性”一些。在观察蟋蟀、橡子的基础上,学生们发现了作者鲁迅童年时期的快乐,发现了橡子正是作者行文的线索。
初中阶段,学生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教材插图可以形象、直接地传递信息,因此更容易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将教材插图作为学生自主预习的得力“助手”来加以运用。教材中安排了单元插图、作者肖像图,此外还随文放置了许多匹配度很高的插图,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助读工具,根据教学需要实时取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佳念.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文插图研究——以七年级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7(30):167-169.
[2]刘真福.初中语文教材插图科学性与适用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1):60-6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插图
插图是重要的語文教材助读系统成员之一,是语文阅读“教”与“学”的重要依凭。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教材插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插图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所以,为了“图”尽其用,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插图资源,让它成为阅读教学的点亮。
一、激发学生预习兴趣,帮助学生走进教材文本
(一)单元导语使用背景插图,对教材单元内容进行预设
在教材的单元导语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将近半页甚至占三分之二篇幅的插图。学生在阅读教材时,首先会从“图”入手,然后再接触文字。从教材插图的篇幅设计以及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在单元预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导语下面的插图,并通过插图这种形象、直观的手段了解与感知本单元“人文”与“工具”这两条线索,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有的教师让学生进行单元预习,并要求学生借助插图理解单元教学内容。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亲情”,单元导语部分的插图内容是一家三口围坐在草地上,其乐融融的画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单元主题,并让学生对“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产生初步印象,有效渗透了人文性教育。为了发挥教材插图的“工具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留意画面中爸爸、妈妈和儿子脸上的笑容,从中感知与体验一家人美好而幸福的生活,还要细心观察父亲的目光以及手势,从细节处着手,从而有效落实了“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的单元目标要求。带着插图形象、直观的预设,学生接下来对单元导语文字的阅读与理解将事半功倍,而且对其所提出的学习目标与阅读方法的理解会愈发深刻。
(二)巧妙运用作者肖像插图,引导学生知“相”论人
在编撰教材时,编者在很多课文前都插入了作者的肖像图,或为照片,或为画像,形式不一,在这里我们将其统称为“肖像图”。学生阅读文章前,大都有了解作者的习惯,在文章最前面放置作者肖像图,可以满足学生这一心理需求。而作者的肖像图,让那些对作者不熟悉的学生,可以从中窥见作者的性格之一二。古人有“知人论世”的说法,在使用教材插图中的作者肖像图时,我们则从知“相”论人出发,让学生由“人”与“相”的正相关中提前积累感性经验。当然“人”与“相”有时可能也是负相关的。如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学生首先接触的是鲁迅先生横眉冷对的肖像图,他们会猜想:这么一个神情庄重的人物,他的童年一定是了无生趣的吧?于是带着这种猜想去阅读、去验证,结果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这样一位外表冷峻的人物的童年生活竟然充满了无限的快乐与童趣。从而使他们的感受与心理预期产生强烈反差,使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冷峻外表下那颗炽热的心灵。
二、教材插图随文放置,教师课堂教学实时取用
(一)与文字内容呼应的风景图
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配置了很多风景图,而其正是文章内容所描写的内容。如《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中的插图,其描绘的是济南置于小山的环抱之中的地形,而这幅风景图的内容与第三至五自然段的文字内容是特别匹配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图,即观察风景图,然后让他们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思路讲述插图所描绘的内容,接下来再寻找文中与之呼应的文字。这样做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远离学生生活的实物图
文章中描述的事物,有些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或是他们不易感知的。因此利用实物图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有利于拉近他们与课文之间的距离,降低学习的难度。如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植树的牧羊人》时,很多学生对蟋蟀、橡子都比较陌生,因为很多学生的生活都远离了乡间草丛的蟋蟀,还有农田果园的橡子。以往教师会使用说明性的语言把它们介绍给学生,虽然学生了解了他们的形态、生长特性,但那是“硬生生”的生物性状,远不如形象的插图来得更加“感性”一些。在观察蟋蟀、橡子的基础上,学生们发现了作者鲁迅童年时期的快乐,发现了橡子正是作者行文的线索。
初中阶段,学生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教材插图可以形象、直接地传递信息,因此更容易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将教材插图作为学生自主预习的得力“助手”来加以运用。教材中安排了单元插图、作者肖像图,此外还随文放置了许多匹配度很高的插图,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助读工具,根据教学需要实时取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佳念.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文插图研究——以七年级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7(30):167-169.
[2]刘真福.初中语文教材插图科学性与适用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1):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