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设现实的数学情境,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实施,希望能早日摆脱应试教育枷锁的束缚,让更多的学生爱数学,爱应用,爱创新,爱突破,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现实生活;兴趣;数学思维
前段时间我们进行远程教育培训,收益颇丰,特别是把枯燥的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这一节内容对我触动很大。当下,我们老师几乎是为了升学率而埋没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致,好同学还能硬着头皮扛下去,而基础偏下的同学就无能为力,上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干脆睡大觉,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堂激情四射,活力无限呢?
一、创设现实的数学情境,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过去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直接给出数学概念的精确定义或数学定理的一连串抽象的形式证明,然后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模仿、做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直接向学生传递一个被成人社会所认同的、定论式的客观数学知识体系。由于数学知识的呈现过于刻板、抽象,学生学起来感觉非常枯燥、乏味、艰难,激发不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学生也无法理解这些数学概念、公式或定理的内在意义,往往只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已。
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相脱节的弊端,使得学生在面临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常常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灵活有效的迁移,应用意识薄弱。丰富真切的现实生活场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大引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现实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在心理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态度冷淡漠然,而不能调动积极情绪的脑力劳动往往易于疲倦。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将学生熟悉的现实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使他们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数学问题,主动去思考与探索。
例如:在《有序数对》中,老师呈现建国5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出现的背景图案,并提出问题:人位于第几排第几列,学生就立即明白了什么是有序数对;在教扇形图的制作时,老师从学生比较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身边事——“过生日”开始,给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体现制作扇形图过程的鲜活的现实生活背景——“切蛋糕”,学生兴致很高;在教学概率时,教师进行实地摸扑克牌试验,通过抽取扑克牌的真实结果,使学生容易感受到“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它是大王或者是小王”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比“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它是红色牌”的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要小,化抽象为形象,为学生理解“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可能不一样”提供实证。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先生说:“许多在学校学过的数学知识,如果毕业后进入社会没有什么机会去用的话,不到一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惟有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才能随时随地地发挥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想想我们现在的状况,为了适应应试教育,追求学校的升学率,谋求好名声吸引好生源,不断压缩或剥夺他们活动实践的时间和机会,难怪被别人说成高分低能,独立动手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欠缺,别人能培养出诺贝尔,而我们一个泱泱大国呢?难道不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吗?
聚沙成山,积水成河,我们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拓展科学视野,探索数学奥秘使自己成为21世纪具备数学科学良好素质的一代新人。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即注重学生的数学方法的掌握,数学思想的形成,在课堂上敏感地捕捉课堂重点和学生们的兴趣点,培养他们的质疑、求实和创造性思考的意志品质,训练提高判断合理性、推理严密性与过程逻辑性的能力,强调数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学习几何的时候,让学生到生产一线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生产队储存化肥的氨水池开关与尺度是否科学,生产队的仓库层顶结构是否合理,拖拉机耕地时的如何设计和省油等。通过这些学以致用的活动,不断明确他们学习目的,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有人说数学好的不一定毕业后还记得多少数学知识,而是体现在他的为人处事中,这个人很精明,猴精猴精的,胡弄不到他。工作中好多事情其实都可以用数学中学会的思想方法,在解决企业经济核算、人事安排、经营管理等各项事务中,无不隐含着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我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重要。
三.生活处处是数学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都是学习数学的场所。这要求我们打破课堂局限,把周围的社会生活这个广阔天地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类信息,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为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我曾尝试和学生自编教材,发表有关文章,突出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师生关系融洽,学习氛围浓厚。
正如新课标指出的: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应让课堂贴近生活。我们的数学课堂要充满活力、魅力无穷,教师就应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2]《教学思想录》
[3]《初中数学教与学》
作者简介:胡美美,江西南昌人,大学本科,数学教育专业,现供职于南昌二十八中数学组,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法的研究。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现实生活;兴趣;数学思维
前段时间我们进行远程教育培训,收益颇丰,特别是把枯燥的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这一节内容对我触动很大。当下,我们老师几乎是为了升学率而埋没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致,好同学还能硬着头皮扛下去,而基础偏下的同学就无能为力,上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干脆睡大觉,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堂激情四射,活力无限呢?
一、创设现实的数学情境,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过去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直接给出数学概念的精确定义或数学定理的一连串抽象的形式证明,然后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模仿、做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直接向学生传递一个被成人社会所认同的、定论式的客观数学知识体系。由于数学知识的呈现过于刻板、抽象,学生学起来感觉非常枯燥、乏味、艰难,激发不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学生也无法理解这些数学概念、公式或定理的内在意义,往往只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已。
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相脱节的弊端,使得学生在面临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常常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灵活有效的迁移,应用意识薄弱。丰富真切的现实生活场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大引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现实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在心理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态度冷淡漠然,而不能调动积极情绪的脑力劳动往往易于疲倦。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将学生熟悉的现实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使他们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数学问题,主动去思考与探索。
例如:在《有序数对》中,老师呈现建国5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出现的背景图案,并提出问题:人位于第几排第几列,学生就立即明白了什么是有序数对;在教扇形图的制作时,老师从学生比较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身边事——“过生日”开始,给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体现制作扇形图过程的鲜活的现实生活背景——“切蛋糕”,学生兴致很高;在教学概率时,教师进行实地摸扑克牌试验,通过抽取扑克牌的真实结果,使学生容易感受到“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它是大王或者是小王”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比“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它是红色牌”的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要小,化抽象为形象,为学生理解“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可能不一样”提供实证。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先生说:“许多在学校学过的数学知识,如果毕业后进入社会没有什么机会去用的话,不到一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惟有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才能随时随地地发挥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想想我们现在的状况,为了适应应试教育,追求学校的升学率,谋求好名声吸引好生源,不断压缩或剥夺他们活动实践的时间和机会,难怪被别人说成高分低能,独立动手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欠缺,别人能培养出诺贝尔,而我们一个泱泱大国呢?难道不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吗?
聚沙成山,积水成河,我们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拓展科学视野,探索数学奥秘使自己成为21世纪具备数学科学良好素质的一代新人。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即注重学生的数学方法的掌握,数学思想的形成,在课堂上敏感地捕捉课堂重点和学生们的兴趣点,培养他们的质疑、求实和创造性思考的意志品质,训练提高判断合理性、推理严密性与过程逻辑性的能力,强调数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学习几何的时候,让学生到生产一线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生产队储存化肥的氨水池开关与尺度是否科学,生产队的仓库层顶结构是否合理,拖拉机耕地时的如何设计和省油等。通过这些学以致用的活动,不断明确他们学习目的,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有人说数学好的不一定毕业后还记得多少数学知识,而是体现在他的为人处事中,这个人很精明,猴精猴精的,胡弄不到他。工作中好多事情其实都可以用数学中学会的思想方法,在解决企业经济核算、人事安排、经营管理等各项事务中,无不隐含着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我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重要。
三.生活处处是数学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都是学习数学的场所。这要求我们打破课堂局限,把周围的社会生活这个广阔天地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类信息,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为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我曾尝试和学生自编教材,发表有关文章,突出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师生关系融洽,学习氛围浓厚。
正如新课标指出的: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应让课堂贴近生活。我们的数学课堂要充满活力、魅力无穷,教师就应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2]《教学思想录》
[3]《初中数学教与学》
作者简介:胡美美,江西南昌人,大学本科,数学教育专业,现供职于南昌二十八中数学组,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