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主要对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进行整理阐述。通过对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概况、建设成效研究,总结了园区的4个特色,同时提出园区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关键词: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效
一、园区基本概况
开发区成立于1988年,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交通便利,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部分,是东北沈西工业走廊的中心点。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属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2009年,沈阳经开区提出将铁西产业新城86 km2的核心区建设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013年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单位,通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验收。2014年获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命名。
二、生态工业建设成效
1、智能制造,装备制造业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
i5智能机床引领行业智能变革,带动配套企业提质升级。沈阳机床集团“十年磨一剑”,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从单一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完成了i5智能制造新生态的连续跳跃,成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电气产业推进云服務,进一步拓展产业集群:电气产业结合“互联网+”进行产业升级,向输变电智能装备、云服务重点发力,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公司建设了我国变压器行业唯一国家工程实验室。通用装备产业加速产品创新,强化工业基础。
2、协作共生,汽车产业提升了园区产业关联度
汽车产业在开发区属于新兴产业,也是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链条延伸最广、共生协作最密切的主导产业。近几年主要从提升产能、新能源汽车制造、增强配套能力方面发力,实现了产业规模、能级和关联度的三重提升。
3、转型升级,医药化工产业助力园区绿色发展
医药化工产业是开发区的传统产业,也是能耗较高、污染产生量较大的行业,随着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深入建设,开发区积极实施化工产业的区域整合、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实现化工产业的绿色转型。
4、静脉产业——再制造产业推动园区循环低碳发展
开发区在推进生产制造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的同时,也同步推动企业间、产业间、区域间的物质交换利用和产品再制造,建设了一批构建生态工业链的项目,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现了园区的循环、低碳发展。
一是发展再制造产业,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开发区依托雄厚的装备制造基础、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再制造产业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提高资源循环效率的重点领域,重点打造和扶持了沈阳精新机床、泰豪电机、金研激光等再制造核心企业,实现了机床、电机、燃机等产品及关键部件的再制造。
沈阳精新机床采用纳米表面技术、复合表面技术和其他表面工程技术,修复与强化机床导轨、溜板、尾座等磨损划伤表面,同时对回收的老旧机床进行智能化升级,形成了废旧机床再制造1000台/年的产能,于2015年、2016年分别列入工信部《再制造产品目录(第五批)》和《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第二批)》。
二是开展废物交换利用,建立企业间共生链条。
建设了良山新型建材厂、沈阳鑫达建材厂、沈阳建增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等废物资源化项目,将热电企业的粉煤灰、炉渣等废物综合利用,生产空心砖、免烧砖和粉煤灰砌块等建材,建立起“粉煤灰/炉渣—建材”的废物资源化链条。建设了沈阳振兴污泥处置有限公司1000t/d污泥处理项目及改扩建工程,采用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处理污泥,资源化产品用作土壤改良或园林绿化。
三是鼓励企业进行废物回收利用,提高循环利用效率。
贝卡尔特实施了废乳化液处理项目,经蒸发浓缩处理后,浓缩废乳化液交给有资质单位处理,蒸发出来的冷凝水经过半导体膜循环过滤除油,回用于润滑站补水及乳化液配液,年可节约新鲜水4185吨,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3435吨。
5、资源能源高效利用
开发区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鼓励企业内部挖掘节水潜力。完善了节能工作机制,全方位构建节能体系,组织实施节能技改项目,积极推进余热余压梯级利用,多措并举,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三、全区特色
1、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引领中国制造2025发展步伐。
2、企业、园区合力创新,形成产业变革的科技推动力。
3、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了园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4、环境管理“先行先试”,探索基层生态环保管理路径。
四、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1、拓展延伸产业链网,引导企业耦合共生发展。
2、强化过程资源循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3、加强污染整治,改善提升环境质量。
4、加强环境监管,打造环境保护新常态。
参考文献:
[1]王维.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发展趋势研究[J]. 环境与发展,2018,(08):190-191.
[2]田金平,臧娜,许杨,陈吕军.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指数研究[J]. 生态学报,2018,(19):1-10.
[3]朱庆华,杨启航. 中国生态工业园建设中企业环境行为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管理评论,2013,25(03):119-125+158.
关键词: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效
一、园区基本概况
开发区成立于1988年,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交通便利,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部分,是东北沈西工业走廊的中心点。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属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2009年,沈阳经开区提出将铁西产业新城86 km2的核心区建设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013年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单位,通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验收。2014年获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命名。
二、生态工业建设成效
1、智能制造,装备制造业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
i5智能机床引领行业智能变革,带动配套企业提质升级。沈阳机床集团“十年磨一剑”,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从单一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完成了i5智能制造新生态的连续跳跃,成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电气产业推进云服務,进一步拓展产业集群:电气产业结合“互联网+”进行产业升级,向输变电智能装备、云服务重点发力,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公司建设了我国变压器行业唯一国家工程实验室。通用装备产业加速产品创新,强化工业基础。
2、协作共生,汽车产业提升了园区产业关联度
汽车产业在开发区属于新兴产业,也是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链条延伸最广、共生协作最密切的主导产业。近几年主要从提升产能、新能源汽车制造、增强配套能力方面发力,实现了产业规模、能级和关联度的三重提升。
3、转型升级,医药化工产业助力园区绿色发展
医药化工产业是开发区的传统产业,也是能耗较高、污染产生量较大的行业,随着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深入建设,开发区积极实施化工产业的区域整合、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实现化工产业的绿色转型。
4、静脉产业——再制造产业推动园区循环低碳发展
开发区在推进生产制造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的同时,也同步推动企业间、产业间、区域间的物质交换利用和产品再制造,建设了一批构建生态工业链的项目,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现了园区的循环、低碳发展。
一是发展再制造产业,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开发区依托雄厚的装备制造基础、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再制造产业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提高资源循环效率的重点领域,重点打造和扶持了沈阳精新机床、泰豪电机、金研激光等再制造核心企业,实现了机床、电机、燃机等产品及关键部件的再制造。
沈阳精新机床采用纳米表面技术、复合表面技术和其他表面工程技术,修复与强化机床导轨、溜板、尾座等磨损划伤表面,同时对回收的老旧机床进行智能化升级,形成了废旧机床再制造1000台/年的产能,于2015年、2016年分别列入工信部《再制造产品目录(第五批)》和《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第二批)》。
二是开展废物交换利用,建立企业间共生链条。
建设了良山新型建材厂、沈阳鑫达建材厂、沈阳建增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等废物资源化项目,将热电企业的粉煤灰、炉渣等废物综合利用,生产空心砖、免烧砖和粉煤灰砌块等建材,建立起“粉煤灰/炉渣—建材”的废物资源化链条。建设了沈阳振兴污泥处置有限公司1000t/d污泥处理项目及改扩建工程,采用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处理污泥,资源化产品用作土壤改良或园林绿化。
三是鼓励企业进行废物回收利用,提高循环利用效率。
贝卡尔特实施了废乳化液处理项目,经蒸发浓缩处理后,浓缩废乳化液交给有资质单位处理,蒸发出来的冷凝水经过半导体膜循环过滤除油,回用于润滑站补水及乳化液配液,年可节约新鲜水4185吨,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3435吨。
5、资源能源高效利用
开发区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鼓励企业内部挖掘节水潜力。完善了节能工作机制,全方位构建节能体系,组织实施节能技改项目,积极推进余热余压梯级利用,多措并举,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三、全区特色
1、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引领中国制造2025发展步伐。
2、企业、园区合力创新,形成产业变革的科技推动力。
3、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了园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4、环境管理“先行先试”,探索基层生态环保管理路径。
四、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1、拓展延伸产业链网,引导企业耦合共生发展。
2、强化过程资源循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3、加强污染整治,改善提升环境质量。
4、加强环境监管,打造环境保护新常态。
参考文献:
[1]王维.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发展趋势研究[J]. 环境与发展,2018,(08):190-191.
[2]田金平,臧娜,许杨,陈吕军.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指数研究[J]. 生态学报,2018,(19):1-10.
[3]朱庆华,杨启航. 中国生态工业园建设中企业环境行为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管理评论,2013,25(03):119-12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