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牟县林业局 河南省中牟县 451450
摘要:生姜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食品之一,在餐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北方也有大面积的种植,现就北方生姜栽植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姜;高产;技术;病虫害
生姜是我国人民普遍采用的香辛调味蔬菜,可生食,可炒,可加工成多种食品,有“菜中之祖”的称号。内含多种营养成分。它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外,还含有姜辣素、姜油酮. 姜烯酚和姜醇等,因而具有特殊的香辣味,生姜加工成干姜,炮姜可做药用,又被称为东方药物,是我国中医药的常用成分。近年还发现姜能使血液变稀,是一种温和的抗凝剂。
一、栽培技术
1、生长发育过程
生姜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但在我国作为一年生作物栽培。生姜为无性繁殖的蔬菜作物,播种所用的 “种子” 就是根茎,它的整个生长过程基本上是营养生长的过程。按照其生长发育特性可以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旺盛生长期和根茎休眠期四个时期。
发芽期:从种姜幼芽萌发开始,到第1片姜叶展开需40—50 天为发芽期。此期生长量很小,主要依靠种姜的养分生长发芽。因此,在栽培上必须注意精选种姜培育壮芽,加强发芽期管理,为其创造适宜的发芽条件,保证顺利出苗,并使苗全苗旺。
幼苗期:从展叶开始,到具有两个较大的侧枝,即 “三股杈”时期,为幼苗期,需65~75天。此期,开始依靠植株吸收和制造养分,生长较慢,生长量较少。在栽培管理上,应着重提高地温,促进发根,消除杂草,进行遮荫,培育好壮苗。
旺盛生长期:从三股权至收获。为茎、叶和根茎旺盛生长期,也是产品形成的主要时期,需70~75 天。旺盛生长前期以茎叶为主,后期以根茎生长和充实为主。在旺盛生长前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发棵使之形成强大的光合系统,并保持较强的光合能力;在旺盛生长后期,则应促进养分运输和积累,并注意防止茎叶早衰,结合浇水和追肥进行培土,为根茎快速膨大制造有利的条件。
根茎休眠期:姜不耐寒,不耐霜。通常在霜期到来之前收获贮藏,迫使根茎进入休眠,安全越冬。在贮藏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既要防止温度过高,造成根茎发芽,消耗养分,也要防止温度过低,避免根茎遭受冷害或冻害。
2、对环境条件要求
(1)温度:生姜起源干热带森林地区,系统发育的结果,形成了喜温而不耐寒的特性,种姜在16°C以上开始发芽,但发芽极慢,发芽期很长。在22~25°C幼芽生长速度适宜,易培育壮芽。在28°C以上高温条件下,发芽虽快,但幼芽往往细弱而不够肥壮。茎叶生长期以20~28°C较为适宜。在根尖旺盛生长期,为积累大量养分,要求白天和夜间保持一定温差,白天以保持25°C左右,夜间保持17~18°C为宜。15°C以下停止生长,茎叶遇霜即枯死。
(2)光照:生姜为喜光耐荫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光照要求也不同。发芽时要求黑暗,幼苗时期要求中强光,但不耐强光。因而生产上应采取遮荫措施造成花荫状,以利幼苗生长。但盛长期因群体大,植株自身互相遮荫,故要求较强光照。
生姜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在长短日照下均可形成根茎,但以自然光照条件下根茎产量高,日照过长或过短对产量均有影响。
(3)水分:生姜为浅根性作物,根系不发达,不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吸收力较弱,而叶片的保护组织亦不发达,水分蒸发快,因而不耐干旱,对水分要求严格。一般幼苗期生长量少,需水少,盛长期则需大量水分。为了满足其生育之需,要求土壤始终保持湿润,使土壤水分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适宜。
生姜不耐丁旱亦极不耐涝。在干旱条件下虽可存活,但生长不良,产量大减,且根茎纤维增多,品质变劣。同样,土壤水分也不可过多,如果土壤积水,轻则使发芽出苗变慢,根系发育不良,重则引发姜瘟病,引起减产甚至绝产。
(4)土壤及营养:生姜适于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通气良好而能灌能排,呈微酸性反应的肥沃壤土。生姜对土壤质地要求不甚严格,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也较强,在pH 值4—9 的范围内,对幼苗生长无大影响。在茎叶旺盛生长期则以pH5一7 的条件下为最适宜,盐碱涝洼地不适宜于种生姜。
生姜为喜肥耐肥作物。但生姜根系不甚发达,能够伸入到土壤深层的吸收根很少,因而吸肥能力较弱,对养分要求比较严格。
生姜的全生长期吸收氮、磷、钾的比例,大致为氮(N)38%—42%;磷(P205)10#%—12.5%:钾(K20)46%—49%。以吸收钾最多,磷最少。在旺盛期吸肥量最大,应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植株脱肥早衰。对生姜增产具有重要作用。
生姜要求营养全面,不仅需要氮、磷、钾、钙、镁等元素,还需要锌、硼等多种微量元素。在生姜栽培中,需要施用完全肥,如果缺少某种元素。不仅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而且也会影响根茎的营养品质。
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生姜病害
主要有姜腐烂病、姜叶枯病、斑点病、炭疽病等。其中以姜腐烂病,又称姜瘟病为生姜产区中最常见,在各姜区普通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达50%以上,甚至绝产,对生姜的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制约生姜发展的一大因素
生姜腐烂病,初发病时,植株叶片变黄,萎蔫,反卷,变黄部分和绿色部分之间界限不明显。病叶由基部向上发展,最后整株变黄枯死。茎基部和地下根茎部受害处稍微变软,淡褐色,水渍状。如将病茎基部或根部横切检查,病部维管束变色,用手挤压,有污白色黏液从维管束部分溢出。发病后期,内部组织呈糜烂状,溢出灰白色汁液,仅留下完整的表皮。在茎基部和姜块腐烂后,常因腐败性细菌进一步侵入,发生恶臭。
生姜腐烂病的发病期长,传播途径多,防治较为困难,因而在栽培上应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辅之以药剂防治,以切断传播途径,尽可能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
发病重地块轮作2一3 年或水旱轮作1 年。选用无病种姜栽植,栽种生姜前先用甲醛100 倍液浸种6 小时,闷种6 小时,或种姜切开后,用1%波尔多液浸种20分钟,或蘸木灰封住种姜伤面,避免病菌从伤口侵入。深沟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除渍水。生姜腐烂病菌是酸性,整地时,每亩增施消石灰100 千克,调整土壤呈微碱性,可控制病害发生。种植生姜所用的有机肥料必须经充分腐熟后使用。避免用污染水灌溉。当田间发现病株后,除应及时摘除中心病株外,并挖去带菌土壤,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然后用干净的无菌士掩埋。
姜叶枯病;症状:初期叶片呈暗绿色,逐渐变厚有光泽,叶脉间出现黄斑渐渐扩大使全叶变黄而枯凋,病斑表面呈黑色小粒状。
防治方法:农业措施:做好种姜消毒处理工作,适时中耕除草,追施腐熟肥,增施钾肥,培土,保持土壤湿润。预防发病:于发病季节前用1:1:150倍的波尔多液连续喷洒植株2—3次。药物防治:用50%多菌灵300—400倍液于收母姜后灌窝或800—1000倍液喷雾。
2、生姜虫害
主要有姜螟(玉米螟),其食性很杂,危害时以幼虫咬食嫩茎,钻到茎中继续危害,使地上部茎叶枯萎,故又叫钻心虫。防治方法:在发生初期发现枯心苗,即被害叶片因失水而卷曲,即可用刀将螟虫连同受害苗茎叶一齐割除,杀死或烧毁,使其基部再发分枝补缺。药剂防治要在虫卵孵化高峰期,螟虫尚未钻人心叶蛀食之前,叶面喷洒90%敌百虫800一900 液或50%马拉硫磷1000 倍液或敌杀死2000一3000 倍液等,亦可用这些药剂注入地上茎的虫口。
参考文献:
[1]李敏.生姜病虫害防治[J].中国果菜,2002(02).
[2]林依倔.生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1年第02期.
摘要:生姜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食品之一,在餐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北方也有大面积的种植,现就北方生姜栽植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姜;高产;技术;病虫害
生姜是我国人民普遍采用的香辛调味蔬菜,可生食,可炒,可加工成多种食品,有“菜中之祖”的称号。内含多种营养成分。它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外,还含有姜辣素、姜油酮. 姜烯酚和姜醇等,因而具有特殊的香辣味,生姜加工成干姜,炮姜可做药用,又被称为东方药物,是我国中医药的常用成分。近年还发现姜能使血液变稀,是一种温和的抗凝剂。
一、栽培技术
1、生长发育过程
生姜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但在我国作为一年生作物栽培。生姜为无性繁殖的蔬菜作物,播种所用的 “种子” 就是根茎,它的整个生长过程基本上是营养生长的过程。按照其生长发育特性可以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旺盛生长期和根茎休眠期四个时期。
发芽期:从种姜幼芽萌发开始,到第1片姜叶展开需40—50 天为发芽期。此期生长量很小,主要依靠种姜的养分生长发芽。因此,在栽培上必须注意精选种姜培育壮芽,加强发芽期管理,为其创造适宜的发芽条件,保证顺利出苗,并使苗全苗旺。
幼苗期:从展叶开始,到具有两个较大的侧枝,即 “三股杈”时期,为幼苗期,需65~75天。此期,开始依靠植株吸收和制造养分,生长较慢,生长量较少。在栽培管理上,应着重提高地温,促进发根,消除杂草,进行遮荫,培育好壮苗。
旺盛生长期:从三股权至收获。为茎、叶和根茎旺盛生长期,也是产品形成的主要时期,需70~75 天。旺盛生长前期以茎叶为主,后期以根茎生长和充实为主。在旺盛生长前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发棵使之形成强大的光合系统,并保持较强的光合能力;在旺盛生长后期,则应促进养分运输和积累,并注意防止茎叶早衰,结合浇水和追肥进行培土,为根茎快速膨大制造有利的条件。
根茎休眠期:姜不耐寒,不耐霜。通常在霜期到来之前收获贮藏,迫使根茎进入休眠,安全越冬。在贮藏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既要防止温度过高,造成根茎发芽,消耗养分,也要防止温度过低,避免根茎遭受冷害或冻害。
2、对环境条件要求
(1)温度:生姜起源干热带森林地区,系统发育的结果,形成了喜温而不耐寒的特性,种姜在16°C以上开始发芽,但发芽极慢,发芽期很长。在22~25°C幼芽生长速度适宜,易培育壮芽。在28°C以上高温条件下,发芽虽快,但幼芽往往细弱而不够肥壮。茎叶生长期以20~28°C较为适宜。在根尖旺盛生长期,为积累大量养分,要求白天和夜间保持一定温差,白天以保持25°C左右,夜间保持17~18°C为宜。15°C以下停止生长,茎叶遇霜即枯死。
(2)光照:生姜为喜光耐荫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光照要求也不同。发芽时要求黑暗,幼苗时期要求中强光,但不耐强光。因而生产上应采取遮荫措施造成花荫状,以利幼苗生长。但盛长期因群体大,植株自身互相遮荫,故要求较强光照。
生姜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在长短日照下均可形成根茎,但以自然光照条件下根茎产量高,日照过长或过短对产量均有影响。
(3)水分:生姜为浅根性作物,根系不发达,不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吸收力较弱,而叶片的保护组织亦不发达,水分蒸发快,因而不耐干旱,对水分要求严格。一般幼苗期生长量少,需水少,盛长期则需大量水分。为了满足其生育之需,要求土壤始终保持湿润,使土壤水分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适宜。
生姜不耐丁旱亦极不耐涝。在干旱条件下虽可存活,但生长不良,产量大减,且根茎纤维增多,品质变劣。同样,土壤水分也不可过多,如果土壤积水,轻则使发芽出苗变慢,根系发育不良,重则引发姜瘟病,引起减产甚至绝产。
(4)土壤及营养:生姜适于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通气良好而能灌能排,呈微酸性反应的肥沃壤土。生姜对土壤质地要求不甚严格,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也较强,在pH 值4—9 的范围内,对幼苗生长无大影响。在茎叶旺盛生长期则以pH5一7 的条件下为最适宜,盐碱涝洼地不适宜于种生姜。
生姜为喜肥耐肥作物。但生姜根系不甚发达,能够伸入到土壤深层的吸收根很少,因而吸肥能力较弱,对养分要求比较严格。
生姜的全生长期吸收氮、磷、钾的比例,大致为氮(N)38%—42%;磷(P205)10#%—12.5%:钾(K20)46%—49%。以吸收钾最多,磷最少。在旺盛期吸肥量最大,应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植株脱肥早衰。对生姜增产具有重要作用。
生姜要求营养全面,不仅需要氮、磷、钾、钙、镁等元素,还需要锌、硼等多种微量元素。在生姜栽培中,需要施用完全肥,如果缺少某种元素。不仅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而且也会影响根茎的营养品质。
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生姜病害
主要有姜腐烂病、姜叶枯病、斑点病、炭疽病等。其中以姜腐烂病,又称姜瘟病为生姜产区中最常见,在各姜区普通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达50%以上,甚至绝产,对生姜的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制约生姜发展的一大因素
生姜腐烂病,初发病时,植株叶片变黄,萎蔫,反卷,变黄部分和绿色部分之间界限不明显。病叶由基部向上发展,最后整株变黄枯死。茎基部和地下根茎部受害处稍微变软,淡褐色,水渍状。如将病茎基部或根部横切检查,病部维管束变色,用手挤压,有污白色黏液从维管束部分溢出。发病后期,内部组织呈糜烂状,溢出灰白色汁液,仅留下完整的表皮。在茎基部和姜块腐烂后,常因腐败性细菌进一步侵入,发生恶臭。
生姜腐烂病的发病期长,传播途径多,防治较为困难,因而在栽培上应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辅之以药剂防治,以切断传播途径,尽可能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
发病重地块轮作2一3 年或水旱轮作1 年。选用无病种姜栽植,栽种生姜前先用甲醛100 倍液浸种6 小时,闷种6 小时,或种姜切开后,用1%波尔多液浸种20分钟,或蘸木灰封住种姜伤面,避免病菌从伤口侵入。深沟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除渍水。生姜腐烂病菌是酸性,整地时,每亩增施消石灰100 千克,调整土壤呈微碱性,可控制病害发生。种植生姜所用的有机肥料必须经充分腐熟后使用。避免用污染水灌溉。当田间发现病株后,除应及时摘除中心病株外,并挖去带菌土壤,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然后用干净的无菌士掩埋。
姜叶枯病;症状:初期叶片呈暗绿色,逐渐变厚有光泽,叶脉间出现黄斑渐渐扩大使全叶变黄而枯凋,病斑表面呈黑色小粒状。
防治方法:农业措施:做好种姜消毒处理工作,适时中耕除草,追施腐熟肥,增施钾肥,培土,保持土壤湿润。预防发病:于发病季节前用1:1:150倍的波尔多液连续喷洒植株2—3次。药物防治:用50%多菌灵300—400倍液于收母姜后灌窝或800—1000倍液喷雾。
2、生姜虫害
主要有姜螟(玉米螟),其食性很杂,危害时以幼虫咬食嫩茎,钻到茎中继续危害,使地上部茎叶枯萎,故又叫钻心虫。防治方法:在发生初期发现枯心苗,即被害叶片因失水而卷曲,即可用刀将螟虫连同受害苗茎叶一齐割除,杀死或烧毁,使其基部再发分枝补缺。药剂防治要在虫卵孵化高峰期,螟虫尚未钻人心叶蛀食之前,叶面喷洒90%敌百虫800一900 液或50%马拉硫磷1000 倍液或敌杀死2000一3000 倍液等,亦可用这些药剂注入地上茎的虫口。
参考文献:
[1]李敏.生姜病虫害防治[J].中国果菜,2002(02).
[2]林依倔.生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