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效率至上的时代,做到“A”已经很好了,不要再去追求“A-Plus”,这种观点让演员王耀庆“不适”了很久。他发现职业精神正在逐渐被挑战、被挤压,甚至是被否定。于是,从2016年的夏天开始,他和团队伙伴们一起启动了自费制作、自主策划的文化纪录短片《职人访谈录》,采访拍摄身边各行各业的职业人,与他们探讨关于“职业本能”的艺术。近期,又将它们整理成册,收录在新书《耀庆职人访谈录·游艺的人》中。他说,如果可以,希望一直问下去。
在收到这本书的两天后,我在北京东二环附近的一间工作室里见到了它的作者——演员王耀庆。一件简单的T恤配上一顶黑色棒球帽,安静地坐在桌子的另—边。当褪去了舞台灯光的色彩以及镜头前的“海归精英”滤镜,回归到王耀庆本身的时候,他也是众多职业人中的一名,职业是演员。
多年的表演经历,让观众对他塑造出来的角色并不陌生,甚至在某些时刻,这些角色的“风头”会盖过演员本身。但这在他看来却是再正常不过了,“作为演员最好的状态应该是观众记住这个故事、这个角色而不是演员。”王耀庆说。在他的想法中,演员这个职业,是帮助导演来讲故事的人。“不管导演用何种方式去呈现一个故事,演员要做的是帮助他把这个话说出来而已。至于这个讯息能不能够精准地让观众所接受,是演员的功课,也是他身为—名演员对于自己职业的要求。”
只不过现在一切都处于“太快了”的时代,“机会”遍地都是,稍不留神,它可能就溜走了。这对职业精神来说是一种挑战。“没有人会不焦虑,因为害怕‘来不及’。我想这不仅仅是演员,而是各行各业或许都在面临选择。”出于这种思考,在2016年的夏天,他和团队伙伴们一起策划并制作了《职人访谈录》。“我身边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很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我想把他们对工作的这股热情跟大家分享。”王耀庆说。
采访及拍摄的时间是他从一年只有30天空闲的工作日程中挤出来的,最初开会讨论的采访名单,到最后基本—个也没有拍到。不过好在后来他们有了新的方向,决定朝着文化的方向探寻下去……从合作多年的舞台剧导演林奕华开始,到云门舞集的创办人林怀民、北京人艺的演员李士龙,再到音乐创作人陈建骐、音效工程师钟泽明、古典音乐人焦元溥,以及幾十年如一日的日本知名艺术家、策展人、建筑师等众多职业人。
每一次的访谈,对王耀庆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云门剧场采访创办人林怀民的时候,他还有幸参与了一场舞蹈课的体验,各种“高难度”动作让他汗如雨下,“以前只会模仿,但是只有真的体验过才知道,舞蹈是怎样的感觉,真的太辛苦了。好的东西都是千锤百炼铸就的,就像林怀民老师说的,‘功夫除了是杀人的本事之外,也是时间’。”
透过时间,经历磨炼,这些被喜欢着的事物最终来到我们眼前,惊艳了观者的同时,也抚慰了创作者的热情。就像70岁的演员李士龙依旧对表演充满热忱并期待创造、“天妇罗之神”的早乙女哲哉50年时间练就的“本能”艺术创作——炸虾天妇罗可以将作者感动到落泪。因为热爱,他们日复一日,为了只是将这件事做得更好。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王耀庆说,面对这些采访对象他也有一个小“私心”,那就是他希望通过在与这些“职人”的交流中,对于自己的职业的认知是不是也能够在其他行业里找到认同。
答案是:的确如此。
不管是艺术家、音乐人、建筑师,还是大学毕业后,因为机缘巧合而进入了表演这个行业的王耀庆,大家认定的道理都一样——必须对自己负责。
身为演员,王耀庆为每一场戏做足准备,拼尽全力。因为热爱,他曾在第83场《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在成都封箱时跪在地上亲吻自己珍视的舞台;为了更加贴近角色,在演出《浮沉》中的陆帆之前,特意定制了30多套西服并且在身上带着一只没怎么出现过的万宝龙钢笔,只是为突出角色而专门设计的小细节……在他看来,要做一件事,细节永远不嫌多。在准备的时候做加法,表演的时候做减法,怎样拿捏这个分寸是他周而复始后的取舍。
如果你问他,不做演员会去做什么?他的回答一定是:只想做演员。“当演员可以经历各式各样的人生,可以做很多平常不会做的事情,可以体会各种极致的情感,也许有点贪心,但我很享受。”他自认是一名演员,一名以表演为业的职人。不喜欢被别人称为艺人,因为他觉得,相对于演员来说,艺人应该是更加多才多艺的存在,而他并不这样认为自己。他想做好的只有演员这一件事。
对话王耀庆:
Q书的最前面写着这样—句话,一朵树和一棵云的对话,这是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A这其实是觉得艺术也可以很简单,有些时候你只要换个思维,换个想法,或者换一个立场,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物,它也可以变得很有趣,所以才会在开始的时候写这句话,是希望大家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
Q你演出了这么多部剧、这么多的角色,最喜欢哪个角色?
A我喜欢的挺多的。其实我觉得喜欢的,是表演者在现场创作的自由度吧。在那个当下,你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我觉得很多角色其实现在想起来都还挺有意思,还记得那些画面。
Q从1到10,“1”代表艰苦挣扎与杰出成就,而“10”代表舒坦度日与平凡无奇,你会为自己选择几号?A55。为什么?因为1加到10等于55。全部!
Q你认为哪种美德是被过高地评估的?
A我反而觉得,没有哪一种美德是应该被低估的,也没必要把美德挂在嘴边。因为所谓的美德是什么?就像人们说的,现在“守时”都变成是一件可以拿来夸奖的事情,甚至是背台词也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这太可笑了。因为当你保持着正确的心态的时候,你会知道事情原本就应该这样做。守时难道不是一个应该要做的事情,为什么会拿来称赞呢?所以我认为没有哪一种美德是应该被低估的,但是也没有必要拿出来宣扬,因为在敬业的前提下,所有事情都是应该的。
Q你愿意自己的朋友坦白而直率地说出他们对你的真正想法吗?
A当然了,益者三友嘛。友直,友谅,友多闻。
Q如果有先知可以预告你一件未来的事,你最希望知道什么?
A从现在开始,往后十年每一天的股价。哈哈,开玩笑的,我当然希望他告诉我哪一天我会到另外一个世界去,这样就可以预先做些什么安排。
在收到这本书的两天后,我在北京东二环附近的一间工作室里见到了它的作者——演员王耀庆。一件简单的T恤配上一顶黑色棒球帽,安静地坐在桌子的另—边。当褪去了舞台灯光的色彩以及镜头前的“海归精英”滤镜,回归到王耀庆本身的时候,他也是众多职业人中的一名,职业是演员。
多年的表演经历,让观众对他塑造出来的角色并不陌生,甚至在某些时刻,这些角色的“风头”会盖过演员本身。但这在他看来却是再正常不过了,“作为演员最好的状态应该是观众记住这个故事、这个角色而不是演员。”王耀庆说。在他的想法中,演员这个职业,是帮助导演来讲故事的人。“不管导演用何种方式去呈现一个故事,演员要做的是帮助他把这个话说出来而已。至于这个讯息能不能够精准地让观众所接受,是演员的功课,也是他身为—名演员对于自己职业的要求。”
只不过现在一切都处于“太快了”的时代,“机会”遍地都是,稍不留神,它可能就溜走了。这对职业精神来说是一种挑战。“没有人会不焦虑,因为害怕‘来不及’。我想这不仅仅是演员,而是各行各业或许都在面临选择。”出于这种思考,在2016年的夏天,他和团队伙伴们一起策划并制作了《职人访谈录》。“我身边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很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我想把他们对工作的这股热情跟大家分享。”王耀庆说。
采访及拍摄的时间是他从一年只有30天空闲的工作日程中挤出来的,最初开会讨论的采访名单,到最后基本—个也没有拍到。不过好在后来他们有了新的方向,决定朝着文化的方向探寻下去……从合作多年的舞台剧导演林奕华开始,到云门舞集的创办人林怀民、北京人艺的演员李士龙,再到音乐创作人陈建骐、音效工程师钟泽明、古典音乐人焦元溥,以及幾十年如一日的日本知名艺术家、策展人、建筑师等众多职业人。
每一次的访谈,对王耀庆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云门剧场采访创办人林怀民的时候,他还有幸参与了一场舞蹈课的体验,各种“高难度”动作让他汗如雨下,“以前只会模仿,但是只有真的体验过才知道,舞蹈是怎样的感觉,真的太辛苦了。好的东西都是千锤百炼铸就的,就像林怀民老师说的,‘功夫除了是杀人的本事之外,也是时间’。”
透过时间,经历磨炼,这些被喜欢着的事物最终来到我们眼前,惊艳了观者的同时,也抚慰了创作者的热情。就像70岁的演员李士龙依旧对表演充满热忱并期待创造、“天妇罗之神”的早乙女哲哉50年时间练就的“本能”艺术创作——炸虾天妇罗可以将作者感动到落泪。因为热爱,他们日复一日,为了只是将这件事做得更好。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王耀庆说,面对这些采访对象他也有一个小“私心”,那就是他希望通过在与这些“职人”的交流中,对于自己的职业的认知是不是也能够在其他行业里找到认同。
答案是:的确如此。
不管是艺术家、音乐人、建筑师,还是大学毕业后,因为机缘巧合而进入了表演这个行业的王耀庆,大家认定的道理都一样——必须对自己负责。
身为演员,王耀庆为每一场戏做足准备,拼尽全力。因为热爱,他曾在第83场《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在成都封箱时跪在地上亲吻自己珍视的舞台;为了更加贴近角色,在演出《浮沉》中的陆帆之前,特意定制了30多套西服并且在身上带着一只没怎么出现过的万宝龙钢笔,只是为突出角色而专门设计的小细节……在他看来,要做一件事,细节永远不嫌多。在准备的时候做加法,表演的时候做减法,怎样拿捏这个分寸是他周而复始后的取舍。
如果你问他,不做演员会去做什么?他的回答一定是:只想做演员。“当演员可以经历各式各样的人生,可以做很多平常不会做的事情,可以体会各种极致的情感,也许有点贪心,但我很享受。”他自认是一名演员,一名以表演为业的职人。不喜欢被别人称为艺人,因为他觉得,相对于演员来说,艺人应该是更加多才多艺的存在,而他并不这样认为自己。他想做好的只有演员这一件事。
对话王耀庆:
Q书的最前面写着这样—句话,一朵树和一棵云的对话,这是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A这其实是觉得艺术也可以很简单,有些时候你只要换个思维,换个想法,或者换一个立场,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物,它也可以变得很有趣,所以才会在开始的时候写这句话,是希望大家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
Q你演出了这么多部剧、这么多的角色,最喜欢哪个角色?
A我喜欢的挺多的。其实我觉得喜欢的,是表演者在现场创作的自由度吧。在那个当下,你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我觉得很多角色其实现在想起来都还挺有意思,还记得那些画面。
Q从1到10,“1”代表艰苦挣扎与杰出成就,而“10”代表舒坦度日与平凡无奇,你会为自己选择几号?A55。为什么?因为1加到10等于55。全部!
Q你认为哪种美德是被过高地评估的?
A我反而觉得,没有哪一种美德是应该被低估的,也没必要把美德挂在嘴边。因为所谓的美德是什么?就像人们说的,现在“守时”都变成是一件可以拿来夸奖的事情,甚至是背台词也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这太可笑了。因为当你保持着正确的心态的时候,你会知道事情原本就应该这样做。守时难道不是一个应该要做的事情,为什么会拿来称赞呢?所以我认为没有哪一种美德是应该被低估的,但是也没有必要拿出来宣扬,因为在敬业的前提下,所有事情都是应该的。
Q你愿意自己的朋友坦白而直率地说出他们对你的真正想法吗?
A当然了,益者三友嘛。友直,友谅,友多闻。
Q如果有先知可以预告你一件未来的事,你最希望知道什么?
A从现在开始,往后十年每一天的股价。哈哈,开玩笑的,我当然希望他告诉我哪一天我会到另外一个世界去,这样就可以预先做些什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