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深刻批判了《哥达纲领》中的错误主张,同时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如财富的创造、工资制度、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等。马克思既坚持高远的共产主义理想,也注重其现实操作性,体现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现实维度。
【关键词】《哥达纲领批判》 分配理论 政治哲学
1875年,德国工人运动中的两派(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达成合并的协议。在制定统一的新党纲《哥达纲领》时,爱森纳赫派的领导人作了无原则的妥协,用社会改良取代社会革命,甚至将德国工人运动引上同普鲁士政府妥协的道路。马克思认为,原则性纲领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的可供人们用以判定党的运动水平的界碑,决不能用原则来做交易,于是写下《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即《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批判了纲领草案中的一些主张,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重要原则,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启示意义。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发展理念的思考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理论,体现了他在社会发展理念方面的现实思考。他指出,共产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其发展过程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第一阶段,通常被称为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最高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在此基础上,他详细讨论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应该采取的社会管理措施。
马克思的理论生涯的一个主线,是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规律,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作理论上的展望。在他的多部著作中,都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思考。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①这奠定了他以后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向,即通过考察社会生产方式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写于1845年至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类社会的四种所有制形式。马克思认为,未来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是“真正的共同体”。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对“真正的共同体”有更明确的表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②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他提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③这种分期理论,被前苏联的理论工作者归纳为人类社会五阶段论,即人类社会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都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又从另一个角度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大形态: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④
从以上可见,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之前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大多是宏大叙事,很少有像《哥达纲领批判》中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实性描述。
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分配理论的思考
《哥达纲领批判》对分配理论问题的阐述,也体现了马克思对政治哲学的现实思考。《哥达纲领》非常重视分配问题,要求通过劳动产品的分配实现公平、平等和正义,甚至把分配问题上升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心任务。马克思认为,不仅“劳动所得”是一个模糊概念,“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也不成立。如果把“劳动所得”这个用语理解为劳动的产品,那么集体的劳动所得就是社会总产品。在分配社会总产品之前,必须先从里面扣除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这种扣除在经济上是必须的。即使这样,在对剩下的总产品中其它部分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扣除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等等。马克思经过这样的阐述,就证明了“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是不符合现实的。
建立了共产主义社会、取消“按资分配”之后,应按照什么原则进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呢?按照马克思对成熟的共产主义的理解,在一切领域都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但他也现实地预见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在经济上是不完善的。在这一阶段,社会每个成员除了他们自己的劳动,大家都不能够提供其他的东西。因此,消费品在分配上必然要经过一个在个人和社会之间、社会的不同组织之间还要实行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阶段,然后向更高的阶段过渡。这一分析体现了马克思在社会分配理论问题上的现实思考。劳动者所得存在的差别,是分配制度的不足,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弊病”。
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按资分配”、“不劳而获”,到“按劳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这是社会分配关系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分配理论,一直是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分配制度改革实践的理论依据。
《哥达纲领批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启示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著述生涯中少有地针对特定时期的社会发展进行详细阐发的文字。其所阐发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在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目标的前提下,充分注重其在现实社会政治中的可操作性,体现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思想;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绝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是一种乌托邦学说,而是充分照顾到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的。即使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哥达纲领批判》仍然具有十分宝贵的现实指导价值。
首先,《哥达纲领批判》提出的共产主义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理论,实际上是一种过渡时期政治哲学。过渡时期的政治哲学要求正确处理好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扬弃资本主义和发展生产力三者间的关系。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应当批判继承人类文明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美好理想。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对此缺乏全面、清醒的认识,片面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和阶级斗争,发展生产力却拒绝借鉴资本主义的成果,由此导致错失了很多历史机遇。 其次,关于分配理论。改革开放之前,社会过度追求分配公平,甚至于发展到“穷过渡”、“吃大锅饭”的极端平均主义。改革开放之后,在分配问题上,社会又向着另一极端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贫富分化。继续“做大蛋糕”还是“切好蛋糕”成为社会争论的焦点。实际上,这两者并不矛盾。一方面要坚持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从根本上解决分配公平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变革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使不同阶层的利益需求获得满足。
第三,要健全社会保障机制。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论及分配时指出,在进行个人消费资料分配之前,应先扣除“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以及“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等。事实上,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个体所面对的种种不确定、不可预测的因素都会一直存在,个人能力不同和人的自然衰老使得个人劳动力丧失。因此国家必须通过立法保障对国民收入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机制,对有困难的人给予保障,防止社会公平的缺失。
第四,在保证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我们也应当从上层建筑的改革入手,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在政治上,我们要搞好政治文明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提高政府妥善解决好各方面利益问题的能力;在经济上,要改革与现阶段生产方式不相适应的经济制度,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还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法制监督和运行机制,保障好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各项权利,有效遏制特权、腐败、权力寻租所导致的分配不公问题。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共产主义基本特征与阶段划分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政治哲学意义。它不仅确立了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原则,揭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可能性,也指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道路、方式、方法的现实可行性。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前最大的现实。一切工作都要从这个现实出发;同时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此引导人们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为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努力奋斗。
【作者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②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6页,第53页,第59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3页。
责编/陈楠
【关键词】《哥达纲领批判》 分配理论 政治哲学
1875年,德国工人运动中的两派(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达成合并的协议。在制定统一的新党纲《哥达纲领》时,爱森纳赫派的领导人作了无原则的妥协,用社会改良取代社会革命,甚至将德国工人运动引上同普鲁士政府妥协的道路。马克思认为,原则性纲领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的可供人们用以判定党的运动水平的界碑,决不能用原则来做交易,于是写下《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即《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批判了纲领草案中的一些主张,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重要原则,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启示意义。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发展理念的思考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理论,体现了他在社会发展理念方面的现实思考。他指出,共产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其发展过程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第一阶段,通常被称为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最高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在此基础上,他详细讨论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应该采取的社会管理措施。
马克思的理论生涯的一个主线,是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规律,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作理论上的展望。在他的多部著作中,都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思考。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①这奠定了他以后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向,即通过考察社会生产方式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写于1845年至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类社会的四种所有制形式。马克思认为,未来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是“真正的共同体”。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对“真正的共同体”有更明确的表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②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他提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③这种分期理论,被前苏联的理论工作者归纳为人类社会五阶段论,即人类社会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都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又从另一个角度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大形态: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④
从以上可见,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之前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大多是宏大叙事,很少有像《哥达纲领批判》中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实性描述。
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分配理论的思考
《哥达纲领批判》对分配理论问题的阐述,也体现了马克思对政治哲学的现实思考。《哥达纲领》非常重视分配问题,要求通过劳动产品的分配实现公平、平等和正义,甚至把分配问题上升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心任务。马克思认为,不仅“劳动所得”是一个模糊概念,“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也不成立。如果把“劳动所得”这个用语理解为劳动的产品,那么集体的劳动所得就是社会总产品。在分配社会总产品之前,必须先从里面扣除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这种扣除在经济上是必须的。即使这样,在对剩下的总产品中其它部分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扣除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等等。马克思经过这样的阐述,就证明了“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是不符合现实的。
建立了共产主义社会、取消“按资分配”之后,应按照什么原则进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呢?按照马克思对成熟的共产主义的理解,在一切领域都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但他也现实地预见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在经济上是不完善的。在这一阶段,社会每个成员除了他们自己的劳动,大家都不能够提供其他的东西。因此,消费品在分配上必然要经过一个在个人和社会之间、社会的不同组织之间还要实行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阶段,然后向更高的阶段过渡。这一分析体现了马克思在社会分配理论问题上的现实思考。劳动者所得存在的差别,是分配制度的不足,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弊病”。
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按资分配”、“不劳而获”,到“按劳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这是社会分配关系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分配理论,一直是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分配制度改革实践的理论依据。
《哥达纲领批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启示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著述生涯中少有地针对特定时期的社会发展进行详细阐发的文字。其所阐发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在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目标的前提下,充分注重其在现实社会政治中的可操作性,体现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思想;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绝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是一种乌托邦学说,而是充分照顾到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的。即使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哥达纲领批判》仍然具有十分宝贵的现实指导价值。
首先,《哥达纲领批判》提出的共产主义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理论,实际上是一种过渡时期政治哲学。过渡时期的政治哲学要求正确处理好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扬弃资本主义和发展生产力三者间的关系。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应当批判继承人类文明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美好理想。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对此缺乏全面、清醒的认识,片面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和阶级斗争,发展生产力却拒绝借鉴资本主义的成果,由此导致错失了很多历史机遇。 其次,关于分配理论。改革开放之前,社会过度追求分配公平,甚至于发展到“穷过渡”、“吃大锅饭”的极端平均主义。改革开放之后,在分配问题上,社会又向着另一极端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贫富分化。继续“做大蛋糕”还是“切好蛋糕”成为社会争论的焦点。实际上,这两者并不矛盾。一方面要坚持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从根本上解决分配公平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变革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使不同阶层的利益需求获得满足。
第三,要健全社会保障机制。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论及分配时指出,在进行个人消费资料分配之前,应先扣除“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以及“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等。事实上,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个体所面对的种种不确定、不可预测的因素都会一直存在,个人能力不同和人的自然衰老使得个人劳动力丧失。因此国家必须通过立法保障对国民收入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机制,对有困难的人给予保障,防止社会公平的缺失。
第四,在保证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我们也应当从上层建筑的改革入手,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在政治上,我们要搞好政治文明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提高政府妥善解决好各方面利益问题的能力;在经济上,要改革与现阶段生产方式不相适应的经济制度,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还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法制监督和运行机制,保障好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各项权利,有效遏制特权、腐败、权力寻租所导致的分配不公问题。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共产主义基本特征与阶段划分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政治哲学意义。它不仅确立了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原则,揭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可能性,也指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道路、方式、方法的现实可行性。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前最大的现实。一切工作都要从这个现实出发;同时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此引导人们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为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努力奋斗。
【作者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②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6页,第53页,第59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3页。
责编/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