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之间,中学教辅的现状似乎迅速完成了一次嬗变,从稀缺的渴望到幸福的烦恼,甚至是变成师生身上“重重的蜗牛的壳”。
一、教辅的定义
教辅,也称教辅书、教辅材料、教辅资料。教辅从本质上讲是教学资源的一种,包括教师、学生用的助教、助学读物。最早的教辅恐怕就是教师教学用书。本文要讨论的是目前运用最广泛,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一日不可分的从练习册发展起来的教辅资料。其内容以题型训练为核心,汇集了教材基本知识点、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规律总结归纳。
二、教辅资料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2.1 各种考试特别是高考的备考压力是教辅产生的原动力。
研究教材、研究考试,编写教辅资料,在考试中占得先机就成为师生的共同选择。教师的时间、精力和能力必然是有限的,社会分工的结果造就了教辅材料的编写和出版成为社会化大生产一部分。教辅的准备从学校内部教师个人专业行为,转变为学校教育派生出来为师生服务的一个独立行业。
2.2 新课程改革是教辅发展的催化剂。
中学新课标实施的标志除了高考制度的改革以外,集中体现为中学教材的变化。教材内容的选择更多考虑学生发展的需求;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多地考虑多种形式并举。教材编写方式的变化,使师生对如何梳理教材内容、如何落实具体的知识点、如何检测知识点落实的程度等有了很多困惑。于是能适应目前教与学实际需求的高质量的教辅资料应运而生。
2.3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是教辅发展的“助产士”。
新课标实施以来,信息技术、网络应用迅猛发展,中学教育也必然会与时俱进。新技术为教辅编写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便捷的处理手段。几年前还有教师运用“剪刀加浆糊”的方式组卷出题,现在代之以电脑。
2.4 学校、教师和编写者、出版商的利益驱动是教辅泛滥的始作俑者。
学校、教师希望备课更加简便、省时省力,更加科学合理,更加丰富有效;也希望有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有好成绩。这是校内的利益驱动。校外的编写者和出版商,在迎合师生需要的同时获得了经济利益,这是校外的利益驱动。
三、当前教辅编写出现的误区和问题
由于中学教辅产生的先天不足,到今天都没有正是名称和学术地位。大多是自发式、经验式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利益驱动,同时出现商业恶性竞争带来的弊端,因而在编写中出现各种误区和诸多问题也在所难免。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3.1 从编写理念上看,未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甚至与其背道而驰。
首先,只重视做题能力的训练。教辅主要重视做题的能力。大量的机械化的训练,把学生变成了做题的机器。这就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思维僵化,不能形成正常的思维习惯和做题习惯,最终导致缺乏主观能动性,只能做原题。
其次,与教材不同步甚至超出课标要求,联系过多,综合性过强。教辅一味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所谓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反而是学生不知所从,降低了学生学习效果。
最后,难度过大,要求过高。这是教辅编写的一个普遍现象,教辅是在面向教师。高一高二年级的教辅编写的和高三的一个难度,用一样的题,新授课的教辅和复习课一样。这种揠苗助长的方法必然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从教辅中获得好处,甚至深受其害。
3.2 从编写格式上看,体例混乱、前后重复、过于复杂。
经过长期的激烈竞争,大浪淘沙的结果是各种教辅资料的内容和形式趋于一致,为了体现自己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教辅往往编写的过于复杂,力求“大而全”,常常是教材的几倍。各种教辅竞相攀比谁的栏目多、复杂;完全忽略的教辅编写的目的是方便学生学。导致师生沦为教辅的奴仆,被教辅牵着鼻子走。
3.3 从研究内容上看,总结规律太多太滥,难度过大。
几乎所有的教辅都会对规律进行总结,无外乎图表、表格、文字、公式、例题等等。出发点是为了学生一目了然,减轻教师备课的负担。但是为了总结而总结,过多过滥甚至难度过大,就会造成学生无所适从,陷入规律的泥潭,迷失了方向。有些规律学生通过分析总结自己得到,远比这样直接呈现好,分析的过程远比这个结果更有用。
3.4 从习题设置上,分量过重,难度不当,形式单一,目标杂乱。
教辅的起源就是练习册,如今习题也仍然是教辅的主体内容。科学合理,内容丰富的习题是一本教辅的精髓所在。但目前的教辅为博人眼球,练习题必多多益善,毫无规律,机械重复,对以学生的知识建构毫无益处。另外盲目的堆砌高考题以求新求难,题型上只有填空题和选择题,过早与高考接轨,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3.5 过分商业化、恶性竞争,造成的其他弊端。
比如形式主义严重,人云亦云,充斥大量无效的内容,浪费大量篇幅。又如打着新课程的旗号贴标签,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又如从编辑的角度设计栏目,而不是从教育科学角度从读者的角度涉及栏目。又如与课堂教学、与教材明显脱节,教辅变成了一本课外读物。又如为了节省成本,字号太小、行距太密,不利于学生使用。又如过分追求美观和统一,忽略了学生做题和笔记。
四、教辅的优劣对教育的影响深远,不可忽视。
好的教辅资料,使学生如沐春风,使教师事半功倍,使素质教育锦上添花。相反,劣质的教辅,使学生不堪重负,使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做题习惯;更使学生思维僵化,能力低下,与素质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劣质的教辅是新课程标准的“终结者”之一,也是高考失败以及高分低能的重要原因。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教辅的乱象似乎甚于没有教辅。正是深刻理解这一点,我常想如果现在的中学生没有任何教辅,难道就会比没有教辅差吗?!
十年目睹中学教辅之怪现状,深感教辅资料的乱象已经到了非改不可地步。作为教师,我们呼唤优质教辅的出现,呼唤能够像编写教材一样编写教辅。我们教师更应该从使用者、选择者的角度引导教辅编写出版的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
一、教辅的定义
教辅,也称教辅书、教辅材料、教辅资料。教辅从本质上讲是教学资源的一种,包括教师、学生用的助教、助学读物。最早的教辅恐怕就是教师教学用书。本文要讨论的是目前运用最广泛,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一日不可分的从练习册发展起来的教辅资料。其内容以题型训练为核心,汇集了教材基本知识点、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规律总结归纳。
二、教辅资料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2.1 各种考试特别是高考的备考压力是教辅产生的原动力。
研究教材、研究考试,编写教辅资料,在考试中占得先机就成为师生的共同选择。教师的时间、精力和能力必然是有限的,社会分工的结果造就了教辅材料的编写和出版成为社会化大生产一部分。教辅的准备从学校内部教师个人专业行为,转变为学校教育派生出来为师生服务的一个独立行业。
2.2 新课程改革是教辅发展的催化剂。
中学新课标实施的标志除了高考制度的改革以外,集中体现为中学教材的变化。教材内容的选择更多考虑学生发展的需求;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多地考虑多种形式并举。教材编写方式的变化,使师生对如何梳理教材内容、如何落实具体的知识点、如何检测知识点落实的程度等有了很多困惑。于是能适应目前教与学实际需求的高质量的教辅资料应运而生。
2.3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是教辅发展的“助产士”。
新课标实施以来,信息技术、网络应用迅猛发展,中学教育也必然会与时俱进。新技术为教辅编写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便捷的处理手段。几年前还有教师运用“剪刀加浆糊”的方式组卷出题,现在代之以电脑。
2.4 学校、教师和编写者、出版商的利益驱动是教辅泛滥的始作俑者。
学校、教师希望备课更加简便、省时省力,更加科学合理,更加丰富有效;也希望有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有好成绩。这是校内的利益驱动。校外的编写者和出版商,在迎合师生需要的同时获得了经济利益,这是校外的利益驱动。
三、当前教辅编写出现的误区和问题
由于中学教辅产生的先天不足,到今天都没有正是名称和学术地位。大多是自发式、经验式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利益驱动,同时出现商业恶性竞争带来的弊端,因而在编写中出现各种误区和诸多问题也在所难免。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3.1 从编写理念上看,未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甚至与其背道而驰。
首先,只重视做题能力的训练。教辅主要重视做题的能力。大量的机械化的训练,把学生变成了做题的机器。这就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思维僵化,不能形成正常的思维习惯和做题习惯,最终导致缺乏主观能动性,只能做原题。
其次,与教材不同步甚至超出课标要求,联系过多,综合性过强。教辅一味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所谓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反而是学生不知所从,降低了学生学习效果。
最后,难度过大,要求过高。这是教辅编写的一个普遍现象,教辅是在面向教师。高一高二年级的教辅编写的和高三的一个难度,用一样的题,新授课的教辅和复习课一样。这种揠苗助长的方法必然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从教辅中获得好处,甚至深受其害。
3.2 从编写格式上看,体例混乱、前后重复、过于复杂。
经过长期的激烈竞争,大浪淘沙的结果是各种教辅资料的内容和形式趋于一致,为了体现自己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教辅往往编写的过于复杂,力求“大而全”,常常是教材的几倍。各种教辅竞相攀比谁的栏目多、复杂;完全忽略的教辅编写的目的是方便学生学。导致师生沦为教辅的奴仆,被教辅牵着鼻子走。
3.3 从研究内容上看,总结规律太多太滥,难度过大。
几乎所有的教辅都会对规律进行总结,无外乎图表、表格、文字、公式、例题等等。出发点是为了学生一目了然,减轻教师备课的负担。但是为了总结而总结,过多过滥甚至难度过大,就会造成学生无所适从,陷入规律的泥潭,迷失了方向。有些规律学生通过分析总结自己得到,远比这样直接呈现好,分析的过程远比这个结果更有用。
3.4 从习题设置上,分量过重,难度不当,形式单一,目标杂乱。
教辅的起源就是练习册,如今习题也仍然是教辅的主体内容。科学合理,内容丰富的习题是一本教辅的精髓所在。但目前的教辅为博人眼球,练习题必多多益善,毫无规律,机械重复,对以学生的知识建构毫无益处。另外盲目的堆砌高考题以求新求难,题型上只有填空题和选择题,过早与高考接轨,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3.5 过分商业化、恶性竞争,造成的其他弊端。
比如形式主义严重,人云亦云,充斥大量无效的内容,浪费大量篇幅。又如打着新课程的旗号贴标签,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又如从编辑的角度设计栏目,而不是从教育科学角度从读者的角度涉及栏目。又如与课堂教学、与教材明显脱节,教辅变成了一本课外读物。又如为了节省成本,字号太小、行距太密,不利于学生使用。又如过分追求美观和统一,忽略了学生做题和笔记。
四、教辅的优劣对教育的影响深远,不可忽视。
好的教辅资料,使学生如沐春风,使教师事半功倍,使素质教育锦上添花。相反,劣质的教辅,使学生不堪重负,使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做题习惯;更使学生思维僵化,能力低下,与素质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劣质的教辅是新课程标准的“终结者”之一,也是高考失败以及高分低能的重要原因。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教辅的乱象似乎甚于没有教辅。正是深刻理解这一点,我常想如果现在的中学生没有任何教辅,难道就会比没有教辅差吗?!
十年目睹中学教辅之怪现状,深感教辅资料的乱象已经到了非改不可地步。作为教师,我们呼唤优质教辅的出现,呼唤能够像编写教材一样编写教辅。我们教师更应该从使用者、选择者的角度引导教辅编写出版的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