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身份认同具有多重性、主观性和动态性。残疾人身份认同是残疾文化群体与非残疾文化群体之间的跨文化交际的重要要素。身份认同影响交际行为,交际行为同时塑造身份认同。交际调适理论对此提供了有力依据。平等的残疾人身份认同有利于交际行为,正面的交际行为也有利于塑造平等的残疾人身份认同。
关键词:残疾;文化群体;跨文化交际行为
身体上与非残疾群体的差异对残疾群体在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其构建了不同的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使残疾群体与非残疾群体之间产生了界限。所以残疾人共文化群体与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之间的交际也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为了减少这种交际中的“文化休克”,交际者应当了解到残疾人身份认同的多重性、主观性和动态性。
一、残疾人的身份认同
交际学学者早已认识到身份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作用,并从多个视角研究了身份认同。社会心理学强调身份是承认与他人共同地、持久地分享某种基本特性,并由个人构建一部分,由群体成员构建一部分。社会身份理论也提出个人的自我概念是由社会身份和个体身份共同构成的。个体身份是对特定社会群体成员身份的承认和对附加在该群体上的社会意义的承认。社会身份理论的核心是个人身份决定社会身份。
残疾人因身体上与非残疾人的差异,构建了不同的个人身份。这也同样决定了残疾人共文化群体的不同社会身份。Deaux曾提出社会身份有两个维度:自愿身份——非自愿身份;理想身份——非意欲身份。前者指人们对身份是否可以自行选择,后者指人们对待身份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自愿身份比非自愿身份需要人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维持。当人们感知自己拥有理想身份时,会表现出自豪与骄傲。相同,当人们感知自己拥有非意欲身份时,会表现出羞愧和自卑。由此可见,残疾赋予人们的身份属于非自愿、非意欲身份。
社会身份是多重的,也就是说人们同时拥有多个层面的社会身份,如种族身份、性别身份、地位身份等。在大多数情况下,种族身份、性别身份都是重要的。其他身份只有在显示出差异或在某场合只有少数人拥有时,才能被激活。具体来说,残疾人与残疾人属共文化群体。当他们交际时,双方并未感知到自己的不同。而当残疾人与非残疾人交际时,残疾的特点使残疾人身份被激活。因此,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残疾人与非残疾人属于同一主流文化群体,其身份,如种族身份,是相同的;但当残疾人身份被激活时,残疾群体与非残疾群体之间的交际便构成了跨文化交际。由于残疾人身份属于非自愿、非意欲身份,所以在与非残疾文化群体交际时,残疾群体会表现出自卑、羞愧。个人身份是由个人和社会共同构建的。因此,非残疾文化群体应当留心与残疾群体的交际,以减少由身份认同引起的交际冲突。显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残疾人身份认同的形成过程。
二、残疾人身份认同形成的过程
有的人是天生残疾,而大多数是意外或疾病造成的残疾。这些人需要使自己从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走入残疾文化群体。DeLoach和Greer(1981)描述了个人调节自己适应残疾生活的三个阶段:对残疾称呼的回避阶段;对残疾的承认阶段;对残疾的接受阶段。在对残疾心理变化的各个阶段,残疾身份认同也同时被建构。
(一)对残疾称呼的回避阶段。
这个阶段发生在刚刚致残之时。此时,个人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康复、所有的身体变化和正在经历的挑战上,还没有意识到社会关系变化和与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交际的变化。在这个阶段,个体的身份认同还未发生变化,仍然保留着非残疾主流文化的身份认同。因此,残疾人还未由非意欲身份产生自卑,只是对身体上的变化非常懊恼。此时,与其交际,应当给与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引导残疾人正确对待现实,使其对未来充满信心,不能将消极情绪和对未来的绝望带给他们。平等、友善地对待他们,不能将其视为异类。
(二)对残疾的承认阶段。
在这个阶段,残疾人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试图寻找各种方法以将残疾对其的影响最小化。随着与人们的交际增多,残疾人会较多地感受到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对待残疾群体的方式。这个阶段是残疾人身份认同形成的过渡阶段。对残疾的称呼十分敏感、焦虑,不愿意接受。当残疾人出现在某场合时,非残疾人往往下意识地投入较多的目光注视、窃窃私语。此类举动会让残疾人更加不安,迫切地希望马上离开,不敢与非残疾人过多交流,尤其会避免主动交流。遇到行动上的麻烦时,宁愿自己费力地应付,也不愿意开口求人。即便别人主动给与了帮助,他们心中也是自卑大于感激。这样一来,残疾人与非残疾群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交际冲突越来越多。因此,非残疾群体应避免对残疾人不必要的目光关注及窃窃私语,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帮助他们心态平和地度过这个阶段。
(三)对残疾的接受阶段。
在这个阶段,残疾人开始将残疾整合到自己的身份认同当中,对自己重新定义,建构了新的身份认同。此时,残疾人看到了作为残疾人的消极方面,并开始采取措施去克服残疾带来的消极影响。如果前两个阶段是短暂的过渡期,那么,这个阶段就是漫长的稳定期。在这个阶段,残疾人对他人异样的目光等已经习惯。但习惯并不等于内心的接受。虽然残疾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现实已经接受,但实际上,还是期待着全体社会成员给予他们平等的待遇,需要得到他人的重视,而不是被非残疾群体所忽视。尽自己努力为残疾群体争取利益,避免被忽视,正是残疾人克服残疾给他们带来的消极影响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因此,非残疾文化群体应当认识到残疾群体渴望得到的是将残疾带来的消极影响最小化,而非怜悯、同情。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恰当地帮助残疾群体,使残疾人构建健康的身份认同。这样,残疾文化群体与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才能顺利进行。
然而,身份认同是一个动态过程,身份不是固定的,也不是对一个特定环境的反应,而是受环境影响的。身份是一个活跃的现象,它受社会、形势和交际力量的影响。也就是说,身份促进交际,交际也创造并改变身份。
三、身份对交际行为的影响
研究跨文化交际中涉及的各个因素都是为了顺利地进行交际。因此,识别身份认同,也是为了研究身份对交际行为的影响。残疾身份是残疾文化群体和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间的界限。因此,残疾人身份认同的层次对这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
交际视角认为个体不是独自构建身份认同的。相反,是通过与他人交际,共同创造的。即身份是在人们交换信息时出现的。交际调适理论解释了身份如何影响交际行为的过程。在这个交际行为中,个体被激活来调适人们对语言、非语言行为和副语言,以不同方式进行的使用,以在个人和交际对象之间达到期望的社会距离层面。调适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相同策略和分歧策略。在残疾群体与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的交际中,残疾群体习惯采用相同策略,即将两个群体间的差异最小化。拥有消极社会身份的亚群体愿意与主流群体一致,希望通过这种策略能够融入主流文化群体之中。
身份的形成具有主观性,也受环境影响。处于不同环境下的残疾人会构建不同层面的残疾人身份认同。从残疾文化群体的角度来看,构建相对平等的残疾人身份的群体,心态正常,愿意与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交流。当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忽视了残疾人的某项需求而给残疾人带来不便时,残疾人勇于表达,并且能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较多的交流与表达使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更容易了解残疾文化群体的内在,使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交际更加自然,顺畅。显然,这是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
构建相对不平等残疾人身份的群体,不愿与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交际,常常回避交流。对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的戒备心很强,认为两个群体之间距离很大,自己无法融入。当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忽视了残疾群体的某项需求时,残疾群体难以接受,心情不悦。较少的交流使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很难了解残疾群体的真实想法,交际冲突增多,交际难度加大,这是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
从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的角度来看,相对平等的残疾人身份认同,使他们在交际中更为自然,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担心。这也使他们愿意与残疾人交流或提供帮助。相对不平等的残疾人身份认同,使非残疾人与残疾人交际时非常紧张,担心某句话说得不对,伤害残疾人或引起误会。这使他们不敢主动多与残疾群体交际或提供帮助。这种交际模式,使两个群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误会和分歧也越来越多。
因此,无论从残疾群体的角度还是从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的角度来看,相对平等的残疾人身份认同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相对不平等的残疾人身份认同阻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残疾文化群体属于少数亚文化群体,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应当协助残疾文化群体构建平等的残疾人身份认同,以实现顺利的跨文化交际。
四、交际行为对身份的影响
身份的构建影响人们的交际行为,而身份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交际中不断地信息交换,同样也不断地影响、塑造、创造、再创造交际者的身份。正面、积极的交际行为促使交际者的身份认同朝正向发展;负面、消极的交际行为使交际者的身份认同朝负向发展。同理,在残疾文化群体和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的交际中,有利于平等残疾人身份认同的交际行为,能促使残疾人身份认同朝平等的方向发展,趋向不平等残疾人身份认同的交际行为,能迫使残疾人身份认同朝不平等的方向发展。
(一)相同交际行为在不同文化中的影响不同。
在不同的价值观维度下,人们对相同的行为理解的视角不尽相同。因此,相同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下可能分别产生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强调独立,无论是老年人还是残疾人,都十分重视他人对自己独立性的尊重。当非残疾群体认为残疾人可能遇到了难以完成的任务而主动提供帮助时,如果残疾人实际是可以应对该任务的,那么残疾人会非常不高兴,认为非残疾人没有平等地对待自己,蔑视了他的独立。此时的跨文化交际是失败的。
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强调对集体的依赖,不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当同样的情况发生时,无论残疾人实际上是否真地能够应对此项任务,他都会对非残疾人提供的帮助十分感激。这种帮助更能让他体会到自己融入了集体之中,集体对他是友善的。相反,如果非残疾人没有对他实施帮助,他反而会觉得受到了集体的冷落,集体成员将他拒之门外。因此在集体主义文化中,提供帮助的跨文化交际是成功的,没有提供帮助的才是失败的交际行为。
所以,判断某一个交际行为是否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应该把交际行为放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下,结合人们实际的价值观取向来综合分析。残疾人文化群体是亚文化群体,它一定要遵守其所归属的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取向。
(二)交际行为的范围广泛。
身份认同与交际行为是两个相互作用的要素。因此,准确认识交际行为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交际行为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不仅仅包括语言行为,各种方便残疾人的标识、公共设施等都是交际行为。例如,为了方便聋人观看电视节目,电视节目都要配上字幕;为了方便哑人了解信息,新闻、通知、天气预报等节目不能只有文字,必须配上语音;在公共场所的人行路旁,都配有盲人路;人民币上也有盲人可以触摸识别的标识。这些都是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为残疾文化群体提供的便利。有了这些便利,残疾对残疾人生活的消极影响减少了很多。这样的便利设施和服务越多,残疾人群体越能更大程度地像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一样顺利地生活。这会使残疾群体感受到自己和正常人一样,正常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也可以做到。有这种心理基础,他们才能构建出平等的残疾人身份认同。相反,如果此类设施和服务很少,残疾人在生活中处处会遇到不便。没有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的帮助,残疾群体自己很难将残疾对他们的消极影响最小化。而主流文化群体对他们需求的忽视使他们感到很难融入主流文化群体。这样,残疾人就不可能构建出平等的残疾人身份认同。
因此,不仅语言这种人与人的直接交际行为能够影响残疾人身份认同,残疾群体生活中的各种非语言交际行为都能够影响残疾人身份认同。
总之,研究交际行为对身份认同的影响,要立体地看问题。不但要认识到交际行为所处的文化空间,还要认识到交际行为的深度和广度。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得到切合实际的结论。
注: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名称:残疾人共文群体和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的跨文化交际,项目批准号:08JA740017;本文同时还是2009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残疾人共文化研究”成果的一部分,项目编号:11544064。
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 & Richard E. Port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Stella Ting-Toomey.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3]William B Gudykunst.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William B Gudykunst &Young Yun Kim.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编辑/张铁辉
关键词:残疾;文化群体;跨文化交际行为
身体上与非残疾群体的差异对残疾群体在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其构建了不同的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使残疾群体与非残疾群体之间产生了界限。所以残疾人共文化群体与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之间的交际也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为了减少这种交际中的“文化休克”,交际者应当了解到残疾人身份认同的多重性、主观性和动态性。
一、残疾人的身份认同
交际学学者早已认识到身份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作用,并从多个视角研究了身份认同。社会心理学强调身份是承认与他人共同地、持久地分享某种基本特性,并由个人构建一部分,由群体成员构建一部分。社会身份理论也提出个人的自我概念是由社会身份和个体身份共同构成的。个体身份是对特定社会群体成员身份的承认和对附加在该群体上的社会意义的承认。社会身份理论的核心是个人身份决定社会身份。
残疾人因身体上与非残疾人的差异,构建了不同的个人身份。这也同样决定了残疾人共文化群体的不同社会身份。Deaux曾提出社会身份有两个维度:自愿身份——非自愿身份;理想身份——非意欲身份。前者指人们对身份是否可以自行选择,后者指人们对待身份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自愿身份比非自愿身份需要人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维持。当人们感知自己拥有理想身份时,会表现出自豪与骄傲。相同,当人们感知自己拥有非意欲身份时,会表现出羞愧和自卑。由此可见,残疾赋予人们的身份属于非自愿、非意欲身份。
社会身份是多重的,也就是说人们同时拥有多个层面的社会身份,如种族身份、性别身份、地位身份等。在大多数情况下,种族身份、性别身份都是重要的。其他身份只有在显示出差异或在某场合只有少数人拥有时,才能被激活。具体来说,残疾人与残疾人属共文化群体。当他们交际时,双方并未感知到自己的不同。而当残疾人与非残疾人交际时,残疾的特点使残疾人身份被激活。因此,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残疾人与非残疾人属于同一主流文化群体,其身份,如种族身份,是相同的;但当残疾人身份被激活时,残疾群体与非残疾群体之间的交际便构成了跨文化交际。由于残疾人身份属于非自愿、非意欲身份,所以在与非残疾文化群体交际时,残疾群体会表现出自卑、羞愧。个人身份是由个人和社会共同构建的。因此,非残疾文化群体应当留心与残疾群体的交际,以减少由身份认同引起的交际冲突。显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残疾人身份认同的形成过程。
二、残疾人身份认同形成的过程
有的人是天生残疾,而大多数是意外或疾病造成的残疾。这些人需要使自己从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走入残疾文化群体。DeLoach和Greer(1981)描述了个人调节自己适应残疾生活的三个阶段:对残疾称呼的回避阶段;对残疾的承认阶段;对残疾的接受阶段。在对残疾心理变化的各个阶段,残疾身份认同也同时被建构。
(一)对残疾称呼的回避阶段。
这个阶段发生在刚刚致残之时。此时,个人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康复、所有的身体变化和正在经历的挑战上,还没有意识到社会关系变化和与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交际的变化。在这个阶段,个体的身份认同还未发生变化,仍然保留着非残疾主流文化的身份认同。因此,残疾人还未由非意欲身份产生自卑,只是对身体上的变化非常懊恼。此时,与其交际,应当给与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引导残疾人正确对待现实,使其对未来充满信心,不能将消极情绪和对未来的绝望带给他们。平等、友善地对待他们,不能将其视为异类。
(二)对残疾的承认阶段。
在这个阶段,残疾人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试图寻找各种方法以将残疾对其的影响最小化。随着与人们的交际增多,残疾人会较多地感受到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对待残疾群体的方式。这个阶段是残疾人身份认同形成的过渡阶段。对残疾的称呼十分敏感、焦虑,不愿意接受。当残疾人出现在某场合时,非残疾人往往下意识地投入较多的目光注视、窃窃私语。此类举动会让残疾人更加不安,迫切地希望马上离开,不敢与非残疾人过多交流,尤其会避免主动交流。遇到行动上的麻烦时,宁愿自己费力地应付,也不愿意开口求人。即便别人主动给与了帮助,他们心中也是自卑大于感激。这样一来,残疾人与非残疾群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交际冲突越来越多。因此,非残疾群体应避免对残疾人不必要的目光关注及窃窃私语,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帮助他们心态平和地度过这个阶段。
(三)对残疾的接受阶段。
在这个阶段,残疾人开始将残疾整合到自己的身份认同当中,对自己重新定义,建构了新的身份认同。此时,残疾人看到了作为残疾人的消极方面,并开始采取措施去克服残疾带来的消极影响。如果前两个阶段是短暂的过渡期,那么,这个阶段就是漫长的稳定期。在这个阶段,残疾人对他人异样的目光等已经习惯。但习惯并不等于内心的接受。虽然残疾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现实已经接受,但实际上,还是期待着全体社会成员给予他们平等的待遇,需要得到他人的重视,而不是被非残疾群体所忽视。尽自己努力为残疾群体争取利益,避免被忽视,正是残疾人克服残疾给他们带来的消极影响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因此,非残疾文化群体应当认识到残疾群体渴望得到的是将残疾带来的消极影响最小化,而非怜悯、同情。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恰当地帮助残疾群体,使残疾人构建健康的身份认同。这样,残疾文化群体与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才能顺利进行。
然而,身份认同是一个动态过程,身份不是固定的,也不是对一个特定环境的反应,而是受环境影响的。身份是一个活跃的现象,它受社会、形势和交际力量的影响。也就是说,身份促进交际,交际也创造并改变身份。
三、身份对交际行为的影响
研究跨文化交际中涉及的各个因素都是为了顺利地进行交际。因此,识别身份认同,也是为了研究身份对交际行为的影响。残疾身份是残疾文化群体和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间的界限。因此,残疾人身份认同的层次对这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
交际视角认为个体不是独自构建身份认同的。相反,是通过与他人交际,共同创造的。即身份是在人们交换信息时出现的。交际调适理论解释了身份如何影响交际行为的过程。在这个交际行为中,个体被激活来调适人们对语言、非语言行为和副语言,以不同方式进行的使用,以在个人和交际对象之间达到期望的社会距离层面。调适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相同策略和分歧策略。在残疾群体与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的交际中,残疾群体习惯采用相同策略,即将两个群体间的差异最小化。拥有消极社会身份的亚群体愿意与主流群体一致,希望通过这种策略能够融入主流文化群体之中。
身份的形成具有主观性,也受环境影响。处于不同环境下的残疾人会构建不同层面的残疾人身份认同。从残疾文化群体的角度来看,构建相对平等的残疾人身份的群体,心态正常,愿意与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交流。当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忽视了残疾人的某项需求而给残疾人带来不便时,残疾人勇于表达,并且能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较多的交流与表达使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更容易了解残疾文化群体的内在,使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交际更加自然,顺畅。显然,这是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
构建相对不平等残疾人身份的群体,不愿与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交际,常常回避交流。对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的戒备心很强,认为两个群体之间距离很大,自己无法融入。当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忽视了残疾群体的某项需求时,残疾群体难以接受,心情不悦。较少的交流使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很难了解残疾群体的真实想法,交际冲突增多,交际难度加大,这是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
从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的角度来看,相对平等的残疾人身份认同,使他们在交际中更为自然,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担心。这也使他们愿意与残疾人交流或提供帮助。相对不平等的残疾人身份认同,使非残疾人与残疾人交际时非常紧张,担心某句话说得不对,伤害残疾人或引起误会。这使他们不敢主动多与残疾群体交际或提供帮助。这种交际模式,使两个群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误会和分歧也越来越多。
因此,无论从残疾群体的角度还是从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的角度来看,相对平等的残疾人身份认同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相对不平等的残疾人身份认同阻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残疾文化群体属于少数亚文化群体,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应当协助残疾文化群体构建平等的残疾人身份认同,以实现顺利的跨文化交际。
四、交际行为对身份的影响
身份的构建影响人们的交际行为,而身份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交际中不断地信息交换,同样也不断地影响、塑造、创造、再创造交际者的身份。正面、积极的交际行为促使交际者的身份认同朝正向发展;负面、消极的交际行为使交际者的身份认同朝负向发展。同理,在残疾文化群体和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的交际中,有利于平等残疾人身份认同的交际行为,能促使残疾人身份认同朝平等的方向发展,趋向不平等残疾人身份认同的交际行为,能迫使残疾人身份认同朝不平等的方向发展。
(一)相同交际行为在不同文化中的影响不同。
在不同的价值观维度下,人们对相同的行为理解的视角不尽相同。因此,相同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下可能分别产生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强调独立,无论是老年人还是残疾人,都十分重视他人对自己独立性的尊重。当非残疾群体认为残疾人可能遇到了难以完成的任务而主动提供帮助时,如果残疾人实际是可以应对该任务的,那么残疾人会非常不高兴,认为非残疾人没有平等地对待自己,蔑视了他的独立。此时的跨文化交际是失败的。
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强调对集体的依赖,不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当同样的情况发生时,无论残疾人实际上是否真地能够应对此项任务,他都会对非残疾人提供的帮助十分感激。这种帮助更能让他体会到自己融入了集体之中,集体对他是友善的。相反,如果非残疾人没有对他实施帮助,他反而会觉得受到了集体的冷落,集体成员将他拒之门外。因此在集体主义文化中,提供帮助的跨文化交际是成功的,没有提供帮助的才是失败的交际行为。
所以,判断某一个交际行为是否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应该把交际行为放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下,结合人们实际的价值观取向来综合分析。残疾人文化群体是亚文化群体,它一定要遵守其所归属的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取向。
(二)交际行为的范围广泛。
身份认同与交际行为是两个相互作用的要素。因此,准确认识交际行为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交际行为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不仅仅包括语言行为,各种方便残疾人的标识、公共设施等都是交际行为。例如,为了方便聋人观看电视节目,电视节目都要配上字幕;为了方便哑人了解信息,新闻、通知、天气预报等节目不能只有文字,必须配上语音;在公共场所的人行路旁,都配有盲人路;人民币上也有盲人可以触摸识别的标识。这些都是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为残疾文化群体提供的便利。有了这些便利,残疾对残疾人生活的消极影响减少了很多。这样的便利设施和服务越多,残疾人群体越能更大程度地像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一样顺利地生活。这会使残疾群体感受到自己和正常人一样,正常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也可以做到。有这种心理基础,他们才能构建出平等的残疾人身份认同。相反,如果此类设施和服务很少,残疾人在生活中处处会遇到不便。没有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的帮助,残疾群体自己很难将残疾对他们的消极影响最小化。而主流文化群体对他们需求的忽视使他们感到很难融入主流文化群体。这样,残疾人就不可能构建出平等的残疾人身份认同。
因此,不仅语言这种人与人的直接交际行为能够影响残疾人身份认同,残疾群体生活中的各种非语言交际行为都能够影响残疾人身份认同。
总之,研究交际行为对身份认同的影响,要立体地看问题。不但要认识到交际行为所处的文化空间,还要认识到交际行为的深度和广度。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得到切合实际的结论。
注: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名称:残疾人共文群体和非残疾主流文化群体的跨文化交际,项目批准号:08JA740017;本文同时还是2009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残疾人共文化研究”成果的一部分,项目编号:11544064。
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 & Richard E. Port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Stella Ting-Toomey.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3]William B Gudykunst.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William B Gudykunst &Young Yun Kim.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编辑/张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