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电视界正在经历变革的大背景下,电视媒体逐渐开始以普通人为主角,以普通人的情感为核心,感动着普通人的感动。本文试以《新闻联播》于2012年下半年一系列“海采式”报道为分析切入点,进一步探讨导致我国电视新闻人本化趋势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新闻联播》 电视新闻 人本意识
纵观近二十年来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脉络,电视界普遍认同自身经历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是以《东方时空》为发端,它开办于1993年5月1日,被誉为是“开创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第二次是湖南的《幸运3721》以及《快乐大本营》为标志。第三次则始于江苏,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这三次革命完成了从精英—明星—再平民的回归。”①
在这种背景下,电视媒体逐渐开始以普通人为主角,以普通人的情感为核心,感动着普通人的感动。本文以《新闻联播》于2012年下半年一系列“海采式”报道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导致我国电视新闻人本化趋势的深层原因。
一、《新闻联播》节目风格的悄然转变
1、《幸福是什么?》节目蹿红网络
长期以来,《新闻联播》一直以“大气”示人,其宏大叙事的风格、“三段论”式的结构,也与民众的琐细生活有些隔阂。正因如此,《新闻联播》的变化牵动着民心——民众希望它能更接地气,而不止于外在形象的“变脸”。
自2012年起,央视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节目风格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开始回归平民视角。如主持人越来越年轻靓丽;纪录片频道拍出了喜闻乐见的《舌尖上的中国》,不少评论员大型盛事的解说也开始出现了白话版,连着春晚也开始捡起年度的热词……央视正在像地方台、卫视台一样变得越来越亲民,也越来越实诚。这些变化呼应着“贴近民生”的诉求,特别是近期《新闻联播》的民生化趋势更加明显:
“你幸福吗?”“我姓曾。”这两句对白一经播出便迅速走红。对白出自中秋、国庆双节前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的《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一位山西清徐县北营村务工人员面对记者的提问时,首先推脱:“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记者继续追问:“您幸福吗?”这位务工人员上下打量着记者,答道:“我姓曾。”该视频迅速在网上疯转,这位务工人员看似文不对题式的回答,被网友们称为2012年“神一样的回答”。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认为,“《新闻联播》采用海采的方式,受访者的身份具有多重性,信息更加丰富,受访者的语言更具有个性,更能使报道丰富、完整。这与长久以来《新闻联播》模式化的一种声音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尺度和宽度都放宽了不少,更能顺畅传达出最基层群众对幸福感的认识。”
2、民间寻人启事登上《新闻联播》
在《你幸福吗》告一段落之后,央视借着重阳节的时机又制作了《我的父亲母亲》,对全国各地的老人进行街采。一位80岁的老奶奶感叹“年龄大了,不希望活着”;郑州街头68岁的卖煎饼老太,她称“两个小孙子都是聋哑”,因而“希望全部破灭”,引发了无数网友的感慨。而《我的父亲母亲》也继“你幸福吗?”之后,爆红于网络。
10月19日,《新闻联播》播出了桂林文氏四兄弟寻母的故事,在新闻后还登出寻人启事。这一举动引起外界广泛关注,这是《新闻联播》增加民生新闻报道,关注小人物命运的一次重大突破。
作为综合性时政节目的《新闻联播》,“不仅展示中国直接新闻报道的品牌,而且代表中国新闻宣传的特色。中国领导人非常重视以《新闻联播》为首的电视新闻的宣传引导作用。电视新闻把关人也十分看重自己的政治责任,新闻选择侧重政治考虑,衡量标准宁严勿宽。”②因此,《新闻联播》的报道通常是重点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活动,物质、精神、政治文明建设成果,改善民生动态等内容。与此同时,为民解难助困等服务性内容也不可缺少。此次《新闻联播》增加这方面的内容,成为社会的风向标,由此产生的社会导向作用不言而喻。
可以说,《新闻联播》的“寻人”惊喜,也是带着呼之欲出的“寻己”启迪:即无论是《新闻联播》,还是别的新闻节目,要想创出一条挑战自我、与时俱进的成功改革路径,就需要大小统筹、高低兼顾。而在当前,尤其要把反映普通人喜怒哀乐的社会真实,更多更好地纳入“重要范畴”、展示“新闻本质”。《新闻联播》的“寻人启事”在带给受众感动之余,也隐隐蕴含了继续“缩短距离”的公众期待。
二、《新闻联播》报道风格渐变的深层原因
《新闻联播》报道风格的改变突出了民意和内容的丰富性,给予群众表达的空间,体现公众的参与,而究其变化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视媒介功能的转变催生电视新闻的“人本意识”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提出,媒介主要存在三种功能: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和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后来,赖特在“三功能”说的基础上加上了“提供娱乐”这一功能,进而提出了“四功能”说。
其实,自1978年《新闻联播》开播以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逐渐成为各级地方电视台新闻播报节目的样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它是我国电视新闻播报节目的普遍模式。“多年来,《新闻联播》除了形式改观之外,一切操作遵从惯例,它是传统电视新闻的最后一个坚固堡垒。”③
在当下的中国,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公众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公众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日趋多元,新闻内容生产者正在面对一个越来越异质的受众群体。所以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老牌电视新闻节目要在确保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增强其专业性、提示性和服务性等功能,淡化其政治教化、社会组织等作用,从而使得节目与受众认知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以避免受众的对抗式解码。
2、电视新闻维持受众注意力的良方是“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
选择性注意,是指受众倾向于维护自己原有的信仰、观点、立场和态度,因而在接受媒介信息时,会对与自己观点一致或相近的信息表现得积极,尽量回避相悖或无关的信息。因此电视受众在海量的电视节目的选择中,本能地会去选择那些与自己有关的、感兴趣的或者是引人注目的内容。“人们常常以为,观众观看电视节目越投入,电视对他们的影响就越大。如果他们与节目中的人物或情节密切相关,他们似乎就有可能接受节目中体现的价值观和见解。”④
【关键词】《新闻联播》 电视新闻 人本意识
纵观近二十年来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脉络,电视界普遍认同自身经历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是以《东方时空》为发端,它开办于1993年5月1日,被誉为是“开创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第二次是湖南的《幸运3721》以及《快乐大本营》为标志。第三次则始于江苏,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这三次革命完成了从精英—明星—再平民的回归。”①
在这种背景下,电视媒体逐渐开始以普通人为主角,以普通人的情感为核心,感动着普通人的感动。本文以《新闻联播》于2012年下半年一系列“海采式”报道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导致我国电视新闻人本化趋势的深层原因。
一、《新闻联播》节目风格的悄然转变
1、《幸福是什么?》节目蹿红网络
长期以来,《新闻联播》一直以“大气”示人,其宏大叙事的风格、“三段论”式的结构,也与民众的琐细生活有些隔阂。正因如此,《新闻联播》的变化牵动着民心——民众希望它能更接地气,而不止于外在形象的“变脸”。
自2012年起,央视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节目风格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开始回归平民视角。如主持人越来越年轻靓丽;纪录片频道拍出了喜闻乐见的《舌尖上的中国》,不少评论员大型盛事的解说也开始出现了白话版,连着春晚也开始捡起年度的热词……央视正在像地方台、卫视台一样变得越来越亲民,也越来越实诚。这些变化呼应着“贴近民生”的诉求,特别是近期《新闻联播》的民生化趋势更加明显:
“你幸福吗?”“我姓曾。”这两句对白一经播出便迅速走红。对白出自中秋、国庆双节前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的《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一位山西清徐县北营村务工人员面对记者的提问时,首先推脱:“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记者继续追问:“您幸福吗?”这位务工人员上下打量着记者,答道:“我姓曾。”该视频迅速在网上疯转,这位务工人员看似文不对题式的回答,被网友们称为2012年“神一样的回答”。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认为,“《新闻联播》采用海采的方式,受访者的身份具有多重性,信息更加丰富,受访者的语言更具有个性,更能使报道丰富、完整。这与长久以来《新闻联播》模式化的一种声音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尺度和宽度都放宽了不少,更能顺畅传达出最基层群众对幸福感的认识。”
2、民间寻人启事登上《新闻联播》
在《你幸福吗》告一段落之后,央视借着重阳节的时机又制作了《我的父亲母亲》,对全国各地的老人进行街采。一位80岁的老奶奶感叹“年龄大了,不希望活着”;郑州街头68岁的卖煎饼老太,她称“两个小孙子都是聋哑”,因而“希望全部破灭”,引发了无数网友的感慨。而《我的父亲母亲》也继“你幸福吗?”之后,爆红于网络。
10月19日,《新闻联播》播出了桂林文氏四兄弟寻母的故事,在新闻后还登出寻人启事。这一举动引起外界广泛关注,这是《新闻联播》增加民生新闻报道,关注小人物命运的一次重大突破。
作为综合性时政节目的《新闻联播》,“不仅展示中国直接新闻报道的品牌,而且代表中国新闻宣传的特色。中国领导人非常重视以《新闻联播》为首的电视新闻的宣传引导作用。电视新闻把关人也十分看重自己的政治责任,新闻选择侧重政治考虑,衡量标准宁严勿宽。”②因此,《新闻联播》的报道通常是重点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活动,物质、精神、政治文明建设成果,改善民生动态等内容。与此同时,为民解难助困等服务性内容也不可缺少。此次《新闻联播》增加这方面的内容,成为社会的风向标,由此产生的社会导向作用不言而喻。
可以说,《新闻联播》的“寻人”惊喜,也是带着呼之欲出的“寻己”启迪:即无论是《新闻联播》,还是别的新闻节目,要想创出一条挑战自我、与时俱进的成功改革路径,就需要大小统筹、高低兼顾。而在当前,尤其要把反映普通人喜怒哀乐的社会真实,更多更好地纳入“重要范畴”、展示“新闻本质”。《新闻联播》的“寻人启事”在带给受众感动之余,也隐隐蕴含了继续“缩短距离”的公众期待。
二、《新闻联播》报道风格渐变的深层原因
《新闻联播》报道风格的改变突出了民意和内容的丰富性,给予群众表达的空间,体现公众的参与,而究其变化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视媒介功能的转变催生电视新闻的“人本意识”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提出,媒介主要存在三种功能: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和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后来,赖特在“三功能”说的基础上加上了“提供娱乐”这一功能,进而提出了“四功能”说。
其实,自1978年《新闻联播》开播以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逐渐成为各级地方电视台新闻播报节目的样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它是我国电视新闻播报节目的普遍模式。“多年来,《新闻联播》除了形式改观之外,一切操作遵从惯例,它是传统电视新闻的最后一个坚固堡垒。”③
在当下的中国,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公众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公众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日趋多元,新闻内容生产者正在面对一个越来越异质的受众群体。所以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老牌电视新闻节目要在确保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增强其专业性、提示性和服务性等功能,淡化其政治教化、社会组织等作用,从而使得节目与受众认知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以避免受众的对抗式解码。
2、电视新闻维持受众注意力的良方是“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
选择性注意,是指受众倾向于维护自己原有的信仰、观点、立场和态度,因而在接受媒介信息时,会对与自己观点一致或相近的信息表现得积极,尽量回避相悖或无关的信息。因此电视受众在海量的电视节目的选择中,本能地会去选择那些与自己有关的、感兴趣的或者是引人注目的内容。“人们常常以为,观众观看电视节目越投入,电视对他们的影响就越大。如果他们与节目中的人物或情节密切相关,他们似乎就有可能接受节目中体现的价值观和见解。”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