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图书馆的管理体制一直备受诟病,在知识全面爆炸的21世纪,图书馆管理体系已经严重制约了知识的传播。当下,采取什么举措来改变落后管理现状,是时代课题。
关键词:图书馆 管理体系 诟病 改进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献资料的传承、积累所带来的文化传播是当代文明社会中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伴随着社会精细化分工的出现,迫切需要一个机构承担文化传播的职能--图书馆顺应时代需要而诞生;它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时至今日,图书馆因客观需要而产生,也因其不断得到利用而发展。
一、当前影响图书馆发展进步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行政触手对图书馆的深远影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图书馆事业过度行政化,并一直处在行政强权的触手之下;加之其社会公益性部门和非营利性组织的特殊身份,使其深受官僚主义的侵袭,以致馆内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严重制约图书馆业务的开展。此外,有些地方官员存在的不正确的政绩观,习惯性将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标志性工程、政绩工程而大修土木,造成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超标,后续的维护陈本极大,造成图书馆财政支出赤字的困境,这种舍本逐末的方法,影响了图书馆员再教育的开展、影响了图书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造成了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二)馆员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们知道,"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图书馆员是当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图书馆员的创新精神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一点,已经被实践反复证明。而当前,图书馆对馆员重视十分不足,馆员在图书馆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十分微弱,其中心环节是上层意识的缺乏。
(三)管理机制落后
21世纪是管理出生产力的一个新世纪,管理创新是在落后管理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新理念,是大势所趋;而较长时间以来,图书馆业界一直存在重业务、轻管理,重视制度创新、轻管理创新的弊病,这不仅导致我国图书馆管理体制水平与国外同行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且也造成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缓慢。机制的落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竞争意识缺失、竞争机制不健全
行政化、人浮于事、得过且过、踩着钟点来踏着钟点去、多做少做一个样等现状,充分说明了图书馆业在缺乏竞争机制的境况下,所充分暴露出的问题。改变过去行政体制下的图书馆业,其核心是要去除人浮于事,引入竞争机制;以竞争求生存,以竞争出实效;时下,任何社会组织要生存和发展,需要该组织不断整合调试自身,以确保竞争力;通过有效率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设法保持与其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图书馆这类的非盈利性组织由于缺乏竞争的压力,往往采取稳定的发展战略和稳定的输出,所以环境变化对组织的影响就不是特别大。
2、书本位思想、重藏轻用思想
传统管理思想偏重于书本位思想和重藏轻用思想,把图书馆的工作重心放在图书馆馆藏内容的管理上。比如说,传统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有很大一部分是针对读者的,要求读者严格按照规定利用图书资源,对读者损坏图书的预防措施很多,形成较细致的规定,为读者利用图书馆设置了障碍。图书馆期刊报纸的订购,也并未以读者需求为主要依据,很少考虑社会信息需求的变化。对图书的利用率并不敏感,重要的是图书的整齐有序。在图书馆的评估中,图书的总数量为重要指标,并没有明确的关于读者利用图书状况的指标。
3、人事管理思维滞后
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一切以工作为主,安排岗位是"从工作出发",调动工作是"因工作需要",对工作的关心多于对人的关心,强调严格管理、奖惩分明,管理手段重形式、重指标、重规章制度、缺乏灵活变通,缺乏人情味。长期以来,这种一味地重物轻人的管理思想和单一刻板的管理方式已经损坏了工作人员的情绪,挫伤了部分人的积极性,造成了馆领导与馆员之间的隔阂。
4、搞一团和气,不能坚持原则
处理任何事情和为贵,在某些工作人员背景较多的馆,各种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大家一团和气,不敢触及敏感的利益问题,导致人心散漫,效率低下,扯皮现象较多。
二、创建新时期图书馆管理体系的对策
(一)实行馆长领导下分级领导负责制
注重分权,实行权责的统一,在责权挂钩方面,充分发挥相关责任领导的能动性;实践中应该是,实行的相关责任领导负责制,在馆长的领导下,相关责任领导主持本部的业务、行政和思想政治工作,对本部工作职责所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及其执行结果负责;以及负责本部的工作规划、计划的制定与人员的工作安排与调配。
(二)对管理机构进行综合清理
通过梳理工作板块,应构建两个板块为重点:一是业务管理块,二是行政管理块。首先是业务管理块的设置要领。通过设立业务管理智囊组,服务于馆内的业务开展。此机构的成员组成以业务能力为依据,包含图书馆各主要工作岗位人员,充分发挥本岗位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体会到本岗位的重要性,强化职工的责任感。其次是行政管理块设置要领。通过成立内务管理自律组,来提升馆内工作纪律方面的自律、自觉性。由馆内有特长、有能力,热心为大家服务的职工组织起来,成立内务管理自律组,其作用是保障行政管理的民主性,和保持馆风馆纪的严肃性。两个馆内自治组的成立,都应设置相应的工作职责,工作原则,基本要求和办事程序;通过实行重大事项集体研究,馆领导批准,日常工作,由小组自主研究解决。当任务重或涉及部门较多时由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经实践检验效果显著;首先是,分散了工作压力,化解了矛盾,又归口管理、集中领导,提高了办事效率。不仅调动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成为各项工作的骨干,同时真正做到群策群力,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调动职工参与决策,既是领导,又是工作人员,从集思广益到工作安排直通到底。使大家了解各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对馆里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最后,既是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措施,又是发现人才和选拔人才的手段。实践是检验个人能力的最好途径,个别职工由于平日忙于单一的业务工作而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这种管理模式为职工特长的发挥创造条件。
(三)人本治馆理念的全面贯彻
人本治馆理念的实行,核心是做到以人的需求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具体到图书馆管理中,应该是全面梳理服务读者的意识,做到以读者为中心。过去图书馆管理注重在馆藏资源方面下功夫,以如何管好图书馆文献资源作为工作的基本。实践中,图书馆管理是体系化信息需求的产物,用户的信息需求决定着图书馆的生存内容、类型、分布,直接或间接决定着图书馆的性质、功能、馆员的知识结构、藏书的排列和书库的划分等多个方面,因此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开展多项服务的根本出发点。
(四)拓展思维,强化图书馆之间的资源整合
21世纪的图书馆业,已经全面进入计算机时代和互联网时代,过去图书馆之间相对封闭的体系已经被彻底打破;为适应时代需求,要从思维意识和实际行动上构建一个开放的以本馆藏书为依托加上不同载体文献并存的多维的馆藏体系。将图书馆拥有的各种信息、技术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整合与集成,以实现图书馆各要素的连锁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推进图书馆整体功能的优化及放大,保证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在知识已经全面爆炸的今天,信息、知识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信息集中与发散的枢纽,构建成为公民终生学习的大学校。我国的图书馆绝大多数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读者的需求,要求图书馆以新的面貌去适应和面对。
参考文献:
[1]盛小平.新世纪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进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3).
[2]陈晓伟.中美图书馆之比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
作者简介:杨爱英(1960.8-),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馆员,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网络管理。
关键词:图书馆 管理体系 诟病 改进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献资料的传承、积累所带来的文化传播是当代文明社会中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伴随着社会精细化分工的出现,迫切需要一个机构承担文化传播的职能--图书馆顺应时代需要而诞生;它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时至今日,图书馆因客观需要而产生,也因其不断得到利用而发展。
一、当前影响图书馆发展进步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行政触手对图书馆的深远影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图书馆事业过度行政化,并一直处在行政强权的触手之下;加之其社会公益性部门和非营利性组织的特殊身份,使其深受官僚主义的侵袭,以致馆内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严重制约图书馆业务的开展。此外,有些地方官员存在的不正确的政绩观,习惯性将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标志性工程、政绩工程而大修土木,造成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超标,后续的维护陈本极大,造成图书馆财政支出赤字的困境,这种舍本逐末的方法,影响了图书馆员再教育的开展、影响了图书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造成了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二)馆员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们知道,"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图书馆员是当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图书馆员的创新精神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一点,已经被实践反复证明。而当前,图书馆对馆员重视十分不足,馆员在图书馆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十分微弱,其中心环节是上层意识的缺乏。
(三)管理机制落后
21世纪是管理出生产力的一个新世纪,管理创新是在落后管理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新理念,是大势所趋;而较长时间以来,图书馆业界一直存在重业务、轻管理,重视制度创新、轻管理创新的弊病,这不仅导致我国图书馆管理体制水平与国外同行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且也造成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缓慢。机制的落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竞争意识缺失、竞争机制不健全
行政化、人浮于事、得过且过、踩着钟点来踏着钟点去、多做少做一个样等现状,充分说明了图书馆业在缺乏竞争机制的境况下,所充分暴露出的问题。改变过去行政体制下的图书馆业,其核心是要去除人浮于事,引入竞争机制;以竞争求生存,以竞争出实效;时下,任何社会组织要生存和发展,需要该组织不断整合调试自身,以确保竞争力;通过有效率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设法保持与其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图书馆这类的非盈利性组织由于缺乏竞争的压力,往往采取稳定的发展战略和稳定的输出,所以环境变化对组织的影响就不是特别大。
2、书本位思想、重藏轻用思想
传统管理思想偏重于书本位思想和重藏轻用思想,把图书馆的工作重心放在图书馆馆藏内容的管理上。比如说,传统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有很大一部分是针对读者的,要求读者严格按照规定利用图书资源,对读者损坏图书的预防措施很多,形成较细致的规定,为读者利用图书馆设置了障碍。图书馆期刊报纸的订购,也并未以读者需求为主要依据,很少考虑社会信息需求的变化。对图书的利用率并不敏感,重要的是图书的整齐有序。在图书馆的评估中,图书的总数量为重要指标,并没有明确的关于读者利用图书状况的指标。
3、人事管理思维滞后
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一切以工作为主,安排岗位是"从工作出发",调动工作是"因工作需要",对工作的关心多于对人的关心,强调严格管理、奖惩分明,管理手段重形式、重指标、重规章制度、缺乏灵活变通,缺乏人情味。长期以来,这种一味地重物轻人的管理思想和单一刻板的管理方式已经损坏了工作人员的情绪,挫伤了部分人的积极性,造成了馆领导与馆员之间的隔阂。
4、搞一团和气,不能坚持原则
处理任何事情和为贵,在某些工作人员背景较多的馆,各种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大家一团和气,不敢触及敏感的利益问题,导致人心散漫,效率低下,扯皮现象较多。
二、创建新时期图书馆管理体系的对策
(一)实行馆长领导下分级领导负责制
注重分权,实行权责的统一,在责权挂钩方面,充分发挥相关责任领导的能动性;实践中应该是,实行的相关责任领导负责制,在馆长的领导下,相关责任领导主持本部的业务、行政和思想政治工作,对本部工作职责所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及其执行结果负责;以及负责本部的工作规划、计划的制定与人员的工作安排与调配。
(二)对管理机构进行综合清理
通过梳理工作板块,应构建两个板块为重点:一是业务管理块,二是行政管理块。首先是业务管理块的设置要领。通过设立业务管理智囊组,服务于馆内的业务开展。此机构的成员组成以业务能力为依据,包含图书馆各主要工作岗位人员,充分发挥本岗位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体会到本岗位的重要性,强化职工的责任感。其次是行政管理块设置要领。通过成立内务管理自律组,来提升馆内工作纪律方面的自律、自觉性。由馆内有特长、有能力,热心为大家服务的职工组织起来,成立内务管理自律组,其作用是保障行政管理的民主性,和保持馆风馆纪的严肃性。两个馆内自治组的成立,都应设置相应的工作职责,工作原则,基本要求和办事程序;通过实行重大事项集体研究,馆领导批准,日常工作,由小组自主研究解决。当任务重或涉及部门较多时由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经实践检验效果显著;首先是,分散了工作压力,化解了矛盾,又归口管理、集中领导,提高了办事效率。不仅调动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成为各项工作的骨干,同时真正做到群策群力,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调动职工参与决策,既是领导,又是工作人员,从集思广益到工作安排直通到底。使大家了解各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对馆里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最后,既是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措施,又是发现人才和选拔人才的手段。实践是检验个人能力的最好途径,个别职工由于平日忙于单一的业务工作而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这种管理模式为职工特长的发挥创造条件。
(三)人本治馆理念的全面贯彻
人本治馆理念的实行,核心是做到以人的需求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具体到图书馆管理中,应该是全面梳理服务读者的意识,做到以读者为中心。过去图书馆管理注重在馆藏资源方面下功夫,以如何管好图书馆文献资源作为工作的基本。实践中,图书馆管理是体系化信息需求的产物,用户的信息需求决定着图书馆的生存内容、类型、分布,直接或间接决定着图书馆的性质、功能、馆员的知识结构、藏书的排列和书库的划分等多个方面,因此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开展多项服务的根本出发点。
(四)拓展思维,强化图书馆之间的资源整合
21世纪的图书馆业,已经全面进入计算机时代和互联网时代,过去图书馆之间相对封闭的体系已经被彻底打破;为适应时代需求,要从思维意识和实际行动上构建一个开放的以本馆藏书为依托加上不同载体文献并存的多维的馆藏体系。将图书馆拥有的各种信息、技术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整合与集成,以实现图书馆各要素的连锁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推进图书馆整体功能的优化及放大,保证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在知识已经全面爆炸的今天,信息、知识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信息集中与发散的枢纽,构建成为公民终生学习的大学校。我国的图书馆绝大多数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读者的需求,要求图书馆以新的面貌去适应和面对。
参考文献:
[1]盛小平.新世纪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进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3).
[2]陈晓伟.中美图书馆之比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
作者简介:杨爱英(1960.8-),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馆员,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网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