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为加强电力安全,规范各类工作如人员的行为,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575―01
引言:
电力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离开的一种能源。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正处于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不管电力体制如何改革,电力生产内在的固有特点和客观规律不会变化,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不会减弱。
1 关于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职责落实的局限性
电力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的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有些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不能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速来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法规观念比较淡薄。有的地方和重点工程单位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招商引资与安全的关系,没有把安全生产的关系,有的甚至以挂牌保护为由,规避安全监督监察。一些干部群众安全意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
1.2缺乏安全管理工作的理念
由于安全工作器具管理混乱和作业管理的不到位,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作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浅薄。一些电力企业重视大型的作业管理,轻视日常管理。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
由于综合监管的具体职责范围法律法规并未加以明确、质量与技术监督、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甚至一些负责安全生产专项监管的部门也实际负责应属于综合监督范围的某些工作。也由于综合监督与专项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并未真正理顺、安全生产工作中各部门各自为政、政出多门、互不通气。因此表明安全生产监管权威性不足。
相当一部分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没有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如没有依法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没有依法建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指定必要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没有制定必要的应急救援预案,没有组织开展必要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没有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1.3安全基础不到位
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薄弱,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安全保障能力比较差。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些基础性、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矛盾比较突出、比较集中,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容易出现时紧时松、时冷时热,安全生产形式也容易出现不稳定性和反复性。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类企业从业人员,水上工作人员和机动车辆驾驶员不断增多,社会生产消费活动增加,人流物流量增大,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和新挑战。
2 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2.1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强化安全意识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各级领导要树立“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号《安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级安全网络。电力生产一线的职工日常工作单调、重复、枯燥,要应对随时发生的电力事故,心理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此外,还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
2.2 坚持理论、制度、机制、科技创新
首先要坚持理论创新,树立与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其次要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最大利益的改革,是在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再次坚持机制创新,关键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要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适应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最后要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微机监控系统与网络结构可极大降低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3 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现场管理是落实安全管理的关键,不需从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班组管理安全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抓细抓实。在一些电力安全事故中,往往是由于现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酿成了事故。一些个工作人员或者是自以为是,盲目自信,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不幸和灾难,而且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建议对多发性和重复性的事故进行认真总结,提高改进方法,并形成规定和制度,治理薄弱环节。例如,可在企业中制定可操作性的“工艺、工序安全责任书” 、“现场作业安全手册”、“工艺、工序管理卡”等标准化管理制度。这些标准化管理制度,应尽量简明详尽、操作性强,使每一个职工都能了解所从事的工作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此外,还应做好事故通报汇编工作,杜绝重复事故发生。
2.4加强安全工作器具的质量管理
其一,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已损坏的和定期试用中检查早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并破坏至不能使用。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已报废的工作器具转售或转租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其二,要严格外包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制度。发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认真行使安全监督职能。其三,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作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作器具,需要的材料,修改记录、验收记录都应作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2.5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
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安全生产的管理创新并与国际安全生产管理先进水平接轨的重要体现。以往的安全管理手段在预见事故的水平和超前控制事故的能力上不尽人意。安全性评价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推动安全生产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闭环的管理方法。它综合运用系统工程这一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日常生产工作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确认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相应的整改和控制措施,达到预防、控制隐患和事故。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对现有的安全工作进行诊断,做到心中有数,也是提高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是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广泛的业务培训。全体职工在参与这项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深入学习安全生产各项规程和规章制度,可以提高安全意识,熟悉和掌握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定、规章制度。尤其要通过安全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防范能力、事故的处理能力。
3 结语
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罚规定,严格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575―01
引言:
电力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离开的一种能源。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正处于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不管电力体制如何改革,电力生产内在的固有特点和客观规律不会变化,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不会减弱。
1 关于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职责落实的局限性
电力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的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有些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不能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速来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法规观念比较淡薄。有的地方和重点工程单位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招商引资与安全的关系,没有把安全生产的关系,有的甚至以挂牌保护为由,规避安全监督监察。一些干部群众安全意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
1.2缺乏安全管理工作的理念
由于安全工作器具管理混乱和作业管理的不到位,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作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浅薄。一些电力企业重视大型的作业管理,轻视日常管理。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
由于综合监管的具体职责范围法律法规并未加以明确、质量与技术监督、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甚至一些负责安全生产专项监管的部门也实际负责应属于综合监督范围的某些工作。也由于综合监督与专项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并未真正理顺、安全生产工作中各部门各自为政、政出多门、互不通气。因此表明安全生产监管权威性不足。
相当一部分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没有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如没有依法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没有依法建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指定必要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没有制定必要的应急救援预案,没有组织开展必要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没有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1.3安全基础不到位
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薄弱,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安全保障能力比较差。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些基础性、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矛盾比较突出、比较集中,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容易出现时紧时松、时冷时热,安全生产形式也容易出现不稳定性和反复性。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类企业从业人员,水上工作人员和机动车辆驾驶员不断增多,社会生产消费活动增加,人流物流量增大,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和新挑战。
2 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2.1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强化安全意识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各级领导要树立“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号《安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级安全网络。电力生产一线的职工日常工作单调、重复、枯燥,要应对随时发生的电力事故,心理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此外,还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
2.2 坚持理论、制度、机制、科技创新
首先要坚持理论创新,树立与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其次要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最大利益的改革,是在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再次坚持机制创新,关键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要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适应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最后要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微机监控系统与网络结构可极大降低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3 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现场管理是落实安全管理的关键,不需从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班组管理安全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抓细抓实。在一些电力安全事故中,往往是由于现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酿成了事故。一些个工作人员或者是自以为是,盲目自信,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不幸和灾难,而且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建议对多发性和重复性的事故进行认真总结,提高改进方法,并形成规定和制度,治理薄弱环节。例如,可在企业中制定可操作性的“工艺、工序安全责任书” 、“现场作业安全手册”、“工艺、工序管理卡”等标准化管理制度。这些标准化管理制度,应尽量简明详尽、操作性强,使每一个职工都能了解所从事的工作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此外,还应做好事故通报汇编工作,杜绝重复事故发生。
2.4加强安全工作器具的质量管理
其一,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已损坏的和定期试用中检查早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并破坏至不能使用。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已报废的工作器具转售或转租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其二,要严格外包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制度。发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认真行使安全监督职能。其三,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作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作器具,需要的材料,修改记录、验收记录都应作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2.5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
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安全生产的管理创新并与国际安全生产管理先进水平接轨的重要体现。以往的安全管理手段在预见事故的水平和超前控制事故的能力上不尽人意。安全性评价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推动安全生产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闭环的管理方法。它综合运用系统工程这一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日常生产工作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确认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相应的整改和控制措施,达到预防、控制隐患和事故。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对现有的安全工作进行诊断,做到心中有数,也是提高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是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广泛的业务培训。全体职工在参与这项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深入学习安全生产各项规程和规章制度,可以提高安全意识,熟悉和掌握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定、规章制度。尤其要通过安全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防范能力、事故的处理能力。
3 结语
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罚规定,严格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