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1
“语感”是一个玄乎的东西,每个人都拥有一套独特的语感机制,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其中,用这套机制去体验、感受、理解、传递、创造着生活。然而我们又很难确切地说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如同“语文”这个概念,课标中指出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若细想,何谓性质?性质是事物与事物最本质的区别,语文与数学,语文与英语与化学等科目本质的差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对此,笔者持有质疑态度。譬如英语同样有其深厚的人文关怀,生命教育内容。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一书中在第一章就开门见山认为“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较全面地用典型的例子论证总结归纳出语感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个人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明确提出语感不等同于内在的语言知识,这是对自三四十年代以来直至当今,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已经具备一套相当完整体系,成为语文教学论支柱的“知识中心说”的否定。在最后一章中王尚文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主张的语文教学观点即“语感中心说”。显而易见,以培养语感为中心的语言观与以发展知识为中心的语言观截然不同。以发展知识为中心的语文教学观显然是以工具论为基础的,它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即关于语言、写作、阅读等知识。它坚信语文教的便是语言,而语言是一个民族关于文化的载体是人们用于交际的工具。“一篇课文在单元教学中,只作为语言训练的一方面的材料。”语文教学是如何使用语言的这一工具的技术训练。然而人的语言能力真的是语言知识转化而来?
把语言与外在于人的工具等同起来的理论是有明显缺陷的。例如书中所说,“‘要求’、‘建议’等不管在说出来、写出来之前还是之后,都无法和言语相互剥离。那种认为‘要求’、‘建议’等在说出来、写出来之前可以不依傍语言而赤裸裸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只是在说出来、写出来的时候才需要运用语言这一工具的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知识中心说”或者说“训练中心说”都很容易有这样错误的认识,那便是好像只要我们熟练通宵基本的语法和充分的词汇,然后在辅助必要的关于写作和阅读的技巧就能熟练运用和理解一门语言。天真地认为语文基础知识是到达“彼岸”的必由之路。绝大多数中国的90后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直到大四毕业,整整学了十四年年英语,挑灯夜读地背单词、记语法、刷阅读题、套作文模板,然而有多少大学生能流利畅通地和外国人交流?这一代已经以身试法,然而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学语言时同样掉入泥淖之中!我们必须面对一个客观事实:运用和理解一门语言不是简单的掌握了这门语言的知识体系而已。正如皮特科德所在《应用语言学导论》中引述的一样“一个人可能对一种语言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但却一点也不会运用这一语言。”生活之树常青,而理论往往是灰色的。我们语文教学是要培养学生能夠理解和运用中国语言文字的人,是可以用中文去流畅沟通交流的学生,而不是去高谈阔论语言知识的人,更不是去培养语言学家。和知识中心论截然不同的语言中心论是以人文性作为支撑的。它认为语言是人的生命和精神活动,而不是冰冷的工具。人的有目的性的能动性的语言活动即言语,语感是一个人对充满情感的艳遇对象的真实反应和感受。语言它是一种心灵的感觉,是精神感觉。人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完全可以说人是具有语感的存在。语感仅为人所特有,它具有独一无二的社会性。在论述“知识中心说”与“语感中心说”的关系时,王尚文先生指出“我们千万不能吧语感和理性的语文基础知识人为地对立起来,也不能把传授语文知识视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因此我曾一再提出‘应该明确语文基础知识必须首先服务于语感的培养’”。当然王尚文先生主张的语感中心说不否定语言知识的重要性,但也决不主张将知识作为一种标杆与指挥棒。在语感培养的过程中,知识必然是处于重要的辅助地位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言语活动中自身品位的提高,是一个主动积极言语实践的过程。如果探讨我们如何提高目前中小学生语文语感这一问题,归根结底要落脚于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意向之上。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困难之处和成就之处也在于能否帮助学生拥有高品位的语感。在整本书的结尾最后一节在论及“语感中心论”和语文教师之时,提出语文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尤其是语感素养。如何提高語文教师自身的语感,其实就是带着兴趣和好奇心广泛地去涉猎去阅读,走出自己的“舒服区”去阅读会让语感由片面变全面,肤浅变深刻,贫乏变深刻,迟钝变灵敏。除了自身具有较高的语感素质,语文教师还必须是一个为学生提供一个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感的环境。语文教师应把教学作为心灵复现自己的活动,首先是要把自己真心实意地走近作者的心里,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契合,其次是通过语言来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在教学之中,能把教师自己心灵中的真善美表达出来真正使教学成为语感对语感的发现,心灵对心灵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1
“语感”是一个玄乎的东西,每个人都拥有一套独特的语感机制,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其中,用这套机制去体验、感受、理解、传递、创造着生活。然而我们又很难确切地说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如同“语文”这个概念,课标中指出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若细想,何谓性质?性质是事物与事物最本质的区别,语文与数学,语文与英语与化学等科目本质的差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对此,笔者持有质疑态度。譬如英语同样有其深厚的人文关怀,生命教育内容。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一书中在第一章就开门见山认为“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较全面地用典型的例子论证总结归纳出语感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个人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明确提出语感不等同于内在的语言知识,这是对自三四十年代以来直至当今,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已经具备一套相当完整体系,成为语文教学论支柱的“知识中心说”的否定。在最后一章中王尚文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主张的语文教学观点即“语感中心说”。显而易见,以培养语感为中心的语言观与以发展知识为中心的语言观截然不同。以发展知识为中心的语文教学观显然是以工具论为基础的,它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即关于语言、写作、阅读等知识。它坚信语文教的便是语言,而语言是一个民族关于文化的载体是人们用于交际的工具。“一篇课文在单元教学中,只作为语言训练的一方面的材料。”语文教学是如何使用语言的这一工具的技术训练。然而人的语言能力真的是语言知识转化而来?
把语言与外在于人的工具等同起来的理论是有明显缺陷的。例如书中所说,“‘要求’、‘建议’等不管在说出来、写出来之前还是之后,都无法和言语相互剥离。那种认为‘要求’、‘建议’等在说出来、写出来之前可以不依傍语言而赤裸裸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只是在说出来、写出来的时候才需要运用语言这一工具的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知识中心说”或者说“训练中心说”都很容易有这样错误的认识,那便是好像只要我们熟练通宵基本的语法和充分的词汇,然后在辅助必要的关于写作和阅读的技巧就能熟练运用和理解一门语言。天真地认为语文基础知识是到达“彼岸”的必由之路。绝大多数中国的90后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直到大四毕业,整整学了十四年年英语,挑灯夜读地背单词、记语法、刷阅读题、套作文模板,然而有多少大学生能流利畅通地和外国人交流?这一代已经以身试法,然而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学语言时同样掉入泥淖之中!我们必须面对一个客观事实:运用和理解一门语言不是简单的掌握了这门语言的知识体系而已。正如皮特科德所在《应用语言学导论》中引述的一样“一个人可能对一种语言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但却一点也不会运用这一语言。”生活之树常青,而理论往往是灰色的。我们语文教学是要培养学生能夠理解和运用中国语言文字的人,是可以用中文去流畅沟通交流的学生,而不是去高谈阔论语言知识的人,更不是去培养语言学家。和知识中心论截然不同的语言中心论是以人文性作为支撑的。它认为语言是人的生命和精神活动,而不是冰冷的工具。人的有目的性的能动性的语言活动即言语,语感是一个人对充满情感的艳遇对象的真实反应和感受。语言它是一种心灵的感觉,是精神感觉。人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完全可以说人是具有语感的存在。语感仅为人所特有,它具有独一无二的社会性。在论述“知识中心说”与“语感中心说”的关系时,王尚文先生指出“我们千万不能吧语感和理性的语文基础知识人为地对立起来,也不能把传授语文知识视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因此我曾一再提出‘应该明确语文基础知识必须首先服务于语感的培养’”。当然王尚文先生主张的语感中心说不否定语言知识的重要性,但也决不主张将知识作为一种标杆与指挥棒。在语感培养的过程中,知识必然是处于重要的辅助地位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言语活动中自身品位的提高,是一个主动积极言语实践的过程。如果探讨我们如何提高目前中小学生语文语感这一问题,归根结底要落脚于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意向之上。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困难之处和成就之处也在于能否帮助学生拥有高品位的语感。在整本书的结尾最后一节在论及“语感中心论”和语文教师之时,提出语文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尤其是语感素养。如何提高語文教师自身的语感,其实就是带着兴趣和好奇心广泛地去涉猎去阅读,走出自己的“舒服区”去阅读会让语感由片面变全面,肤浅变深刻,贫乏变深刻,迟钝变灵敏。除了自身具有较高的语感素质,语文教师还必须是一个为学生提供一个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感的环境。语文教师应把教学作为心灵复现自己的活动,首先是要把自己真心实意地走近作者的心里,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契合,其次是通过语言来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在教学之中,能把教师自己心灵中的真善美表达出来真正使教学成为语感对语感的发现,心灵对心灵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