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绣因其在历史文化及艺术上的重要性于2008年6月入选武汉市首批国家级申遗项目。据考古发现和史书记载,汉绣发源于楚文化,鼎盛于清末如今发展式微,本文就结合影视艺术的特性,初步探析汉绣在影视艺术上的表现价值,以促进汉绣的传播和推广。
关键词:汉绣;民俗;影视艺术
1 汉绣的生态环境较为恶劣
根据国家文化部鉴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这项民间工艺要有历史根据且可表现;要有沿革性;至今还有此项工艺艺人,而且还在继续延续该技艺。汉绣,据考古学家证实,1982年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大量丝织品和丝绣品属战国时期物件。清末民初汉口织绣局、绣花街;汉绣在流传过程中,在针法上就有多种革新,“文革前”,武漢戏剧用品厂成立技术小组研究汉绣针法,独创蹦针法;汉绣大师任本荣、张先松、吴氏传人和杨晓婷及他们的弟子,还有武汉纺织等高校师生共同的传播。种种条件,使得汉绣于2008年6月入选武汉市首批国家级申遗项目。
由汉口、武昌、汉阳三镇组成的武汉,于长江流域九省通衢优势地位,仅从江汉路等欧式风格建筑群、昙华林的教堂,我们可看出武汉受外来文化影响之深,直到现今,这种影响有增无减,但是在群体性急于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许多传统文化无形中被挤到犄角旮旯,被认为是没有生机的落后的文化。同样表现大富大贵,人们先想到貂毛皮草,而不是银金衬地,崇龙尊凤;同样表现抽象艺术,人们会联想到毕加索的抽象画而不是三头凤鸟造型。平民刺绣十字绣风靡全国,四大名绣尤其是苏绣,名扬四海并形成成熟的市场商业运作体系。汉绣虽有昙华林汉绣基地、任本荣工作室、刘小红刺绣馆等实体,也没有武汉热干面,周黑鸭的普及度。作者于2012至2013年到昙华林考察发现,制作和出售汉绣四家店铺皆打出找学徒牌子,每家都有绣娘刺绣,制作流程与现代刺绣无异,游客进店会有绣娘介绍装裱好的作品,但是购买人少,多是政府采购。
2 通过影视艺术表现
生长空间有限,民俗文化在当今由于各种原因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作为传媒人要如何保护发展优秀民间文化,黄灿在《媒介技术与中国民间文化的复兴》中分析了媒介传播民俗的可行性:“民间文化和媒介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出现功能上的‘合流’”,如拥有华夏民族血统的传人不管身在何方,都会或多或少齐聚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媒介技术和特定的民间文化范式在语言表达和艺术表达上具有某种共同性”,如两者都具备的清晰,感性,互动和交流等特征。[1]纵观中国影视史,可以看到很多民俗运用。民俗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提供了一种独具民俗氛围的生存环境。作为民俗事像的场景、细节、器物等,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现实的根基,选择恰当的民俗可以为影视点缀,能产生惊人的艺术效果。影片《黄土地》、《大红灯笼高高挂》和《卧虎藏龙》,都巧妙运用具有中国民俗特色的事像,让人耳目一新。同时,民俗在影视艺术中改变叙事机制,突出了影像性。影视艺术的叙述特性,决定了影视在本质上是侧重再现的时间艺术。影视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运用影视特有的声画语言叙述一个生动、曲折、动人的故事。正如斯坦利.所罗门说:“只有按电影的特殊表现方式来塑造一个叙事观念,才能完成自己的创作冲动。”[2],叙述性一直被认为是影视的主要特性。民俗事像丰富了影视作品的叙述对象,并与人物、故事情节构成有机统一和谐完满的叙事文本。
3 汉绣与影视的结合
汉绣的功用上,汉绣有着刺绣这一品类的共性,最原始的功能是对服装的修饰,在祭祀、求偶、生产、战争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尚书·虞书》:“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这是天子衮服十二章的最早来源,《诗经》里《国风·扬之》记载“白石凿凿,素衣朱绣。”汉绣的发源与古老的楚国密不可分,战国时期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大量丝织品和丝绣品,蚊帐沿花、枕头花中的“喜上眉梢”、“二龙抢宝”、“龙凤呈祥”的传统婚礼习俗纹样,画绣双面绣中的楚人画像,汉绣荷包小配饰,为人们讲述一段段楚的历史;再者是汉绣的近代史,世界大战中汉绣的足迹跨洋过海,抗日战争中汉绣作坊遭遇重毁,再遇“文革”低迷。以上是纵向的排列,而横向更倾向当代,发现和收集材料难度不大,汉绣的近当代,昔有汉绣戏服厂,今有汉绣艺人著名戏曲家陈伯华制作戏服;湖北十堰的武当山也与汉绣有着不解的渊源,道士的道服,也是汉绣的重要载体之一。他们所承载的故事可为影视创作提供非常丰富的剧本。
汉绣的针法上。汉绣重绣不重画,下针果断。汉绣针法68种,尤以铺、压、织、锁、扣、盘、套这7种针法著称,据绣品不同的质地和花纹,灵活运用针法,富有极强的立体感。其中蹦针法为文革前汉绣艺人独创,专修龙凤纹样。钩钉金,盘金和云针法等,常见于宗教元素的表达,如汉绣工艺大师黄圣辉的《八卦图》;弟子王燕的《福禄寿》、《黄鹤楼》。汉绣目前多以家庭作坊模式,据绣娘介绍,小幅作品可一月完成,大幅作品少则数月多则几年,每一幅作品流程大致相同,采用的针法各异。每幅作品都是纯手工制作,制作的灵活度只有绣娘知晓,如何能把一副传世佳作记录下来但又不乏趣味,写实性的纪录专题式的拍摄也具有挑战性。利用现代技术使汉绣影像化,借助媒体高效传播的特性,再现汉绣独特的针法讲究,普及受众对汉绣的认识,抑或能够激发更多的人来学习,传承汉绣。
受众层面上。老艺术家们所剩无几,为了不使汉绣这门宝贵艺术流失,他们广招门徒,倾心教诲。但是毕竟汉绣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绣种,其色彩搭配,造型构图难免与当代风潮有出入,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摆在了传承人的面前,如何把老艺人们传授的知识与现有的资源和环境合理结合,从此处切入,可以探访新一代的汉绣艺人,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经历,与汉绣的结缘,更多地从他们的作品中得到对汉绣的理解和解读。网络和新闻报道中不缺对这一批汉绣艺人的报道采访,他们来自民间各行各业,在汉绣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勇获奖牌。对外界来说,单纯的报道容易让这类人群平面化,神秘化。影视就可以真实再现甚至与大众形成互动,塑造汉绣更加立体的形象。
汉绣作为楚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不仅具备民俗以上的基本特征,更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可以为影视提供丰富的故事,提升其审美和文化内涵,而影视则通过其真实、动态、多维等特点,成为记录、保存、保护和展示汉绣的重要手段。让汉绣通过影像,通过现代媒介,发出更多自己的声音,引起更多的关注,吸纳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灿.媒介技术与中国民间文化的复兴[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9(5):145.
[2] 斯坦利.所罗门(美).电影的观念[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2.
作者简介:邓肖(1992—),女,广西崇左人,本科,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11级信息技术与新闻传播交叉培养专业。
周雅薇(1993—),女,湖北武汉人,本科,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11级信息技术与新闻传播交叉培养专业。
关键词:汉绣;民俗;影视艺术
1 汉绣的生态环境较为恶劣
根据国家文化部鉴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这项民间工艺要有历史根据且可表现;要有沿革性;至今还有此项工艺艺人,而且还在继续延续该技艺。汉绣,据考古学家证实,1982年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大量丝织品和丝绣品属战国时期物件。清末民初汉口织绣局、绣花街;汉绣在流传过程中,在针法上就有多种革新,“文革前”,武漢戏剧用品厂成立技术小组研究汉绣针法,独创蹦针法;汉绣大师任本荣、张先松、吴氏传人和杨晓婷及他们的弟子,还有武汉纺织等高校师生共同的传播。种种条件,使得汉绣于2008年6月入选武汉市首批国家级申遗项目。
由汉口、武昌、汉阳三镇组成的武汉,于长江流域九省通衢优势地位,仅从江汉路等欧式风格建筑群、昙华林的教堂,我们可看出武汉受外来文化影响之深,直到现今,这种影响有增无减,但是在群体性急于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许多传统文化无形中被挤到犄角旮旯,被认为是没有生机的落后的文化。同样表现大富大贵,人们先想到貂毛皮草,而不是银金衬地,崇龙尊凤;同样表现抽象艺术,人们会联想到毕加索的抽象画而不是三头凤鸟造型。平民刺绣十字绣风靡全国,四大名绣尤其是苏绣,名扬四海并形成成熟的市场商业运作体系。汉绣虽有昙华林汉绣基地、任本荣工作室、刘小红刺绣馆等实体,也没有武汉热干面,周黑鸭的普及度。作者于2012至2013年到昙华林考察发现,制作和出售汉绣四家店铺皆打出找学徒牌子,每家都有绣娘刺绣,制作流程与现代刺绣无异,游客进店会有绣娘介绍装裱好的作品,但是购买人少,多是政府采购。
2 通过影视艺术表现
生长空间有限,民俗文化在当今由于各种原因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作为传媒人要如何保护发展优秀民间文化,黄灿在《媒介技术与中国民间文化的复兴》中分析了媒介传播民俗的可行性:“民间文化和媒介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出现功能上的‘合流’”,如拥有华夏民族血统的传人不管身在何方,都会或多或少齐聚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媒介技术和特定的民间文化范式在语言表达和艺术表达上具有某种共同性”,如两者都具备的清晰,感性,互动和交流等特征。[1]纵观中国影视史,可以看到很多民俗运用。民俗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提供了一种独具民俗氛围的生存环境。作为民俗事像的场景、细节、器物等,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现实的根基,选择恰当的民俗可以为影视点缀,能产生惊人的艺术效果。影片《黄土地》、《大红灯笼高高挂》和《卧虎藏龙》,都巧妙运用具有中国民俗特色的事像,让人耳目一新。同时,民俗在影视艺术中改变叙事机制,突出了影像性。影视艺术的叙述特性,决定了影视在本质上是侧重再现的时间艺术。影视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运用影视特有的声画语言叙述一个生动、曲折、动人的故事。正如斯坦利.所罗门说:“只有按电影的特殊表现方式来塑造一个叙事观念,才能完成自己的创作冲动。”[2],叙述性一直被认为是影视的主要特性。民俗事像丰富了影视作品的叙述对象,并与人物、故事情节构成有机统一和谐完满的叙事文本。
3 汉绣与影视的结合
汉绣的功用上,汉绣有着刺绣这一品类的共性,最原始的功能是对服装的修饰,在祭祀、求偶、生产、战争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尚书·虞书》:“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这是天子衮服十二章的最早来源,《诗经》里《国风·扬之》记载“白石凿凿,素衣朱绣。”汉绣的发源与古老的楚国密不可分,战国时期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大量丝织品和丝绣品,蚊帐沿花、枕头花中的“喜上眉梢”、“二龙抢宝”、“龙凤呈祥”的传统婚礼习俗纹样,画绣双面绣中的楚人画像,汉绣荷包小配饰,为人们讲述一段段楚的历史;再者是汉绣的近代史,世界大战中汉绣的足迹跨洋过海,抗日战争中汉绣作坊遭遇重毁,再遇“文革”低迷。以上是纵向的排列,而横向更倾向当代,发现和收集材料难度不大,汉绣的近当代,昔有汉绣戏服厂,今有汉绣艺人著名戏曲家陈伯华制作戏服;湖北十堰的武当山也与汉绣有着不解的渊源,道士的道服,也是汉绣的重要载体之一。他们所承载的故事可为影视创作提供非常丰富的剧本。
汉绣的针法上。汉绣重绣不重画,下针果断。汉绣针法68种,尤以铺、压、织、锁、扣、盘、套这7种针法著称,据绣品不同的质地和花纹,灵活运用针法,富有极强的立体感。其中蹦针法为文革前汉绣艺人独创,专修龙凤纹样。钩钉金,盘金和云针法等,常见于宗教元素的表达,如汉绣工艺大师黄圣辉的《八卦图》;弟子王燕的《福禄寿》、《黄鹤楼》。汉绣目前多以家庭作坊模式,据绣娘介绍,小幅作品可一月完成,大幅作品少则数月多则几年,每一幅作品流程大致相同,采用的针法各异。每幅作品都是纯手工制作,制作的灵活度只有绣娘知晓,如何能把一副传世佳作记录下来但又不乏趣味,写实性的纪录专题式的拍摄也具有挑战性。利用现代技术使汉绣影像化,借助媒体高效传播的特性,再现汉绣独特的针法讲究,普及受众对汉绣的认识,抑或能够激发更多的人来学习,传承汉绣。
受众层面上。老艺术家们所剩无几,为了不使汉绣这门宝贵艺术流失,他们广招门徒,倾心教诲。但是毕竟汉绣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绣种,其色彩搭配,造型构图难免与当代风潮有出入,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摆在了传承人的面前,如何把老艺人们传授的知识与现有的资源和环境合理结合,从此处切入,可以探访新一代的汉绣艺人,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经历,与汉绣的结缘,更多地从他们的作品中得到对汉绣的理解和解读。网络和新闻报道中不缺对这一批汉绣艺人的报道采访,他们来自民间各行各业,在汉绣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勇获奖牌。对外界来说,单纯的报道容易让这类人群平面化,神秘化。影视就可以真实再现甚至与大众形成互动,塑造汉绣更加立体的形象。
汉绣作为楚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不仅具备民俗以上的基本特征,更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可以为影视提供丰富的故事,提升其审美和文化内涵,而影视则通过其真实、动态、多维等特点,成为记录、保存、保护和展示汉绣的重要手段。让汉绣通过影像,通过现代媒介,发出更多自己的声音,引起更多的关注,吸纳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灿.媒介技术与中国民间文化的复兴[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9(5):145.
[2] 斯坦利.所罗门(美).电影的观念[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2.
作者简介:邓肖(1992—),女,广西崇左人,本科,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11级信息技术与新闻传播交叉培养专业。
周雅薇(1993—),女,湖北武汉人,本科,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11级信息技术与新闻传播交叉培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