脲变性大豆蛋白的流变学特性研究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524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可编程控制式旋转粘度计(Brookfield RVDV—Ⅱ+/SSA—SCL27),系统、定量的研究了10wt%的分离大豆蛋白溶液经2~10mol·L^-1尿素变性处理后流变学特性,为大豆蛋白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变性前大豆蛋白水溶液呈Bingham型特征,脲变性的大豆蛋白溶液属于典型的假塑性流体;脲变性大豆蛋白溶液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和温度的增大而减小、随脲浓度增大而增加;在脲浓度4~6mol·L^-1时浓度变化最明显;变性后溶液的非牛顿指数虽然增大,20℃时从0.1
其他文献
磷胁迫是全球耕地面临的共性问题。自然资源的局限限制了磷肥的生产,因此植物如何高效利用磷素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从基因调控的角度,包括磷胁迫诱导的EST、磷胁迫响应的转录因
高产大豆品种不仅要求单株产量高,而且又适宜密植的品种。以两种叶形的10个品种(系)为材料,从边际效应指数角度,研究了不同叶形大豆品种叶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边际效应指数及其相互
目前地图印刷广泛采用调幅加网对原稿进行处理,其阶调复制特性和印刷技术已非常成熟。但由于调幅加网存在一定的缺陷,印制的地图存在诸如线条锯齿感、龟纹、阶调层次表现不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