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创业”这个字眼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学生的口中,这与当前整个社会的创业文化息息相关。如果细心一点,你能从央视2台最近几年的节目演变中发现国家对于创业文化的宣传。之前央视2台有个节目叫《绝对挑战》,每期让一些大型企业通过节目招聘一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随后火爆全国的《赢在中国》取而代之,宣传角度从挑选最佳职业经理人转为挑选最佳创业者。
创业热潮源于经济冬天
不可否认,很多大学生正是因为这档节目,燃起了熊熊创业热情之火,他们不再把歌星、影星当作自己崇拜的偶像,取而代之的是如马云、俞敏洪、柳传志等这样一批耀眼的创业明星。在这一背景下,大学校园中涌现出很多创业者,其中也不乏创业成功者。例如北京某大学一大二女生,在淘宝经营服装,月利润可达2万元……
其实这种创业热潮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经济较冷这一现象上。除了对企业家的崇拜导致大学生创业热情外,有些大学生却是逼不得已才自主创业。因为他们很清楚,如果他们不自己给自己一份工作,那么就没人给他工作。从政府的角度来讲,2007年底的那场金融危机导致2008年经济危机初现,虽然国内受波及面较少,但是仍有大量企业不得不做出裁员减薪的决策,导致失业率上升。这就意味着就业机会更少了,新毕业的大学生不仅要面临和其他毕业生的竞争,更要面对那些有工作经验的失业者的挑战。于是问题就出现了:有限的工作机会不可能满足因多年扩招产生的众多大学生和有经验的失业者。
扩招容易,“制造”大学生容易,然而创业机会却很难提供与创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解决不了,就只有靠失业者和毕业即相当于失业的大学生自己解决了,那么最好的途径就是自主创业,自力更生,这样还有可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由此可见,提倡创业文化更多的不是在宣扬一种人生价值,而是现实的无奈之举。我们不禁要问:经济危机之下,很多已成立多年的企业尚且苟延残喘,没一点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又怎能保证创业的成功率呢?
优惠政策尚未根深
不过无论如何,既然提倡大学生创业,相关优惠政策是少不了的。最近两年,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来鼓励大
学生创业,例如有些地方规定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到创业实体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下的,允许分期到位,首期到位资金不低于注册资本的10%(出资额不低于3万元),1年内实缴注册资本追加到50%以上,余款可在3年内分期到位。另外, 如果大学毕业生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
各高校对本校学生的创业辅导和鼓励则更加积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园成立“实习、实践、创业、就业”综合基地。该基地将尝试作为企业与学生间的人才交流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实习就业,并鼓励大学生创业。中南大学大力开办创业教育培训班,并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基地。暨南大学已在酝酿今年下半年成立“创业学院”,搭建平台扶持学生创业。 上海海洋大学将对成功创业且吸纳3名以上本校应届毕业生的创业团队给予1万元奖励;对拟创业的应届毕业生,学校将助其申请市大学生科创基金。 福建师范大学设立300万元大学生创业基金,对发展潜力大的创业项目提供3万元~5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对到基层和回乡创业的毕业生给予5000元至1万元的创业奖励金……
然而并不是所有高校的大学生,并不是所有地区的大学生能够享受到上面的优惠政策。上海一个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经历可以让我们看清,从客观环境来讲,促使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土壤还很不“肥沃”。这名在上海的大学生一开始把办公的地方选在民宅,当然是因为租不起写字楼,想节约成本。但是民宅办公不能注册公司,他遇到了第一个尴尬。由于他创业和网络有关,一开始交了宽带费是150元包月,不几天就收到中国电信通知单,说办公不能使用个人150元包月的宽带,要改成办公性质,包月 4000元。
他曾经懊恼地记者说:“大学生别创业了,很多情况下创业环境之恶劣不是你能想象的,不管你注册没注册公司,只要电信认为你在办公,那么好吧,你一年的上网成本就是48000。曾经有一个上海市的领导提了一个问题说为什么上海出不了马云,我不知道为什么,不过我知道马云当初在杭州民宅里办公的时候,宽带费用肯定不需要4000元一个月,否则杭州市的市长肯定也会问一个问题:怎么马云还没出来呢?”
像他这种情况的大学生其实也不在少数。有一些力图创业的大学生曾算过一笔账:你要合法的做生意,首先你要在写字楼里租一个办公室,就算是50个平方吧,普通商务楼算2元一个平方/天,一个月就是3000元,加上其他水电费用,办公场地一个月至少5000,一年也就是6万元,电信给办公用户宽带4000一个月,一年又花掉了48000元。注册一个10万资本的公司,一共大概2000元。招聘一位员工,薪水4000元,你要为员工合法缴纳四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金共计1760元,一年是69120元,加上一个办公桌一台电脑,算少一点,4000元。共需:60000+48000+2000+69120+4000=18万3120元。
可见,对于大学生而言,创业的成本不是他们所能接受的,这种并不“温暖”的创业环境也是阻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最大绊脚石之一。
不会走,焉能跑?
其实,更大的创业绊脚石是大学生们的自身经验。新东方的俞敏洪在给大学生提供创业建议时就说过:“我觉得现在拼命鼓动大学生创业是一个误区,很多找不到工作的学生本身可能就是家庭困难的学生。你鼓动他们创业,但是最后他又没有钱,可能会搞得焦头烂额,这样肯定不好。其次,大学生本身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对创业也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自己自身奋斗的想法。另外,这些学生对于人际关系处理的经验一点都没有,有了人际关系你才能处理,如果不会处理,一般的情况都是散伙。所以基于以上这几个原因,我觉得大学生创业99%都会失败。我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创业,其他的大学生应该先到他喜欢的单位,先去工作三五年。”
大学生创业的初衷是美的,现实却未必完美,而要想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在不完美的创业环境中,成功开拓出一片自己的天,还是应该先备好自己最大的资本:经验与眼光,否则定会步俞敏洪所说的99%的后尘。谁都应该明白:不会走?焉能跑?
文/高原
编辑/梁峥
创业热潮源于经济冬天
不可否认,很多大学生正是因为这档节目,燃起了熊熊创业热情之火,他们不再把歌星、影星当作自己崇拜的偶像,取而代之的是如马云、俞敏洪、柳传志等这样一批耀眼的创业明星。在这一背景下,大学校园中涌现出很多创业者,其中也不乏创业成功者。例如北京某大学一大二女生,在淘宝经营服装,月利润可达2万元……
其实这种创业热潮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经济较冷这一现象上。除了对企业家的崇拜导致大学生创业热情外,有些大学生却是逼不得已才自主创业。因为他们很清楚,如果他们不自己给自己一份工作,那么就没人给他工作。从政府的角度来讲,2007年底的那场金融危机导致2008年经济危机初现,虽然国内受波及面较少,但是仍有大量企业不得不做出裁员减薪的决策,导致失业率上升。这就意味着就业机会更少了,新毕业的大学生不仅要面临和其他毕业生的竞争,更要面对那些有工作经验的失业者的挑战。于是问题就出现了:有限的工作机会不可能满足因多年扩招产生的众多大学生和有经验的失业者。
扩招容易,“制造”大学生容易,然而创业机会却很难提供与创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解决不了,就只有靠失业者和毕业即相当于失业的大学生自己解决了,那么最好的途径就是自主创业,自力更生,这样还有可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由此可见,提倡创业文化更多的不是在宣扬一种人生价值,而是现实的无奈之举。我们不禁要问:经济危机之下,很多已成立多年的企业尚且苟延残喘,没一点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又怎能保证创业的成功率呢?
优惠政策尚未根深
不过无论如何,既然提倡大学生创业,相关优惠政策是少不了的。最近两年,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来鼓励大
学生创业,例如有些地方规定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到创业实体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下的,允许分期到位,首期到位资金不低于注册资本的10%(出资额不低于3万元),1年内实缴注册资本追加到50%以上,余款可在3年内分期到位。另外, 如果大学毕业生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
各高校对本校学生的创业辅导和鼓励则更加积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园成立“实习、实践、创业、就业”综合基地。该基地将尝试作为企业与学生间的人才交流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实习就业,并鼓励大学生创业。中南大学大力开办创业教育培训班,并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基地。暨南大学已在酝酿今年下半年成立“创业学院”,搭建平台扶持学生创业。 上海海洋大学将对成功创业且吸纳3名以上本校应届毕业生的创业团队给予1万元奖励;对拟创业的应届毕业生,学校将助其申请市大学生科创基金。 福建师范大学设立300万元大学生创业基金,对发展潜力大的创业项目提供3万元~5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对到基层和回乡创业的毕业生给予5000元至1万元的创业奖励金……
然而并不是所有高校的大学生,并不是所有地区的大学生能够享受到上面的优惠政策。上海一个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经历可以让我们看清,从客观环境来讲,促使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土壤还很不“肥沃”。这名在上海的大学生一开始把办公的地方选在民宅,当然是因为租不起写字楼,想节约成本。但是民宅办公不能注册公司,他遇到了第一个尴尬。由于他创业和网络有关,一开始交了宽带费是150元包月,不几天就收到中国电信通知单,说办公不能使用个人150元包月的宽带,要改成办公性质,包月 4000元。
他曾经懊恼地记者说:“大学生别创业了,很多情况下创业环境之恶劣不是你能想象的,不管你注册没注册公司,只要电信认为你在办公,那么好吧,你一年的上网成本就是48000。曾经有一个上海市的领导提了一个问题说为什么上海出不了马云,我不知道为什么,不过我知道马云当初在杭州民宅里办公的时候,宽带费用肯定不需要4000元一个月,否则杭州市的市长肯定也会问一个问题:怎么马云还没出来呢?”
像他这种情况的大学生其实也不在少数。有一些力图创业的大学生曾算过一笔账:你要合法的做生意,首先你要在写字楼里租一个办公室,就算是50个平方吧,普通商务楼算2元一个平方/天,一个月就是3000元,加上其他水电费用,办公场地一个月至少5000,一年也就是6万元,电信给办公用户宽带4000一个月,一年又花掉了48000元。注册一个10万资本的公司,一共大概2000元。招聘一位员工,薪水4000元,你要为员工合法缴纳四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金共计1760元,一年是69120元,加上一个办公桌一台电脑,算少一点,4000元。共需:60000+48000+2000+69120+4000=18万3120元。
可见,对于大学生而言,创业的成本不是他们所能接受的,这种并不“温暖”的创业环境也是阻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最大绊脚石之一。
不会走,焉能跑?
其实,更大的创业绊脚石是大学生们的自身经验。新东方的俞敏洪在给大学生提供创业建议时就说过:“我觉得现在拼命鼓动大学生创业是一个误区,很多找不到工作的学生本身可能就是家庭困难的学生。你鼓动他们创业,但是最后他又没有钱,可能会搞得焦头烂额,这样肯定不好。其次,大学生本身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对创业也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自己自身奋斗的想法。另外,这些学生对于人际关系处理的经验一点都没有,有了人际关系你才能处理,如果不会处理,一般的情况都是散伙。所以基于以上这几个原因,我觉得大学生创业99%都会失败。我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创业,其他的大学生应该先到他喜欢的单位,先去工作三五年。”
大学生创业的初衷是美的,现实却未必完美,而要想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在不完美的创业环境中,成功开拓出一片自己的天,还是应该先备好自己最大的资本:经验与眼光,否则定会步俞敏洪所说的99%的后尘。谁都应该明白:不会走?焉能跑?
文/高原
编辑/梁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