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的故事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qing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摄影是我的业余爱好。当握手术刀的手端起相机,将镜头对准常人难以触及和感到神秘的地方,当医生与患者共同携手去抵挡死神的生死瞬间,那一幕幕因真实而触及灵魂的画面,在按下快门的同时定格为永恒。在为我带来丝丝感动的同时,也让我多了一份思考……
  一天,病房接收了一位中年男性胶质瘤病人,肿瘤体积大,且位于功能区,术前症状很严重,病情堪忧。手术开始前,护土输液时发现了病人手上写着字。大家都好奇地围过来看,看到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小字:“我和儿子等你回家,加油!”,在场的人无一不被触动。我记得向病人妻子交待病情的过程中,她并没有过多的言语,最常说的就是“我明白……我愿意承担……我相信……”。手术当天早晨,病人躺在手术推车上时,她含泪在丈夫手掌写下了那行小字:“我和儿子等你回家,加油!”。这是一对多年相濡以沫的夫妻共同面对死神的诺言,是一个幸福家庭对全家健康平安的期许,这更是对我——一个普通医者,送上的无上信任的生命托付。此刻,生命面前,医患之间仿佛连接起了一条神奇的纽带。我的眼眶有些湿润,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此时的心情,默默拿起相机,对准病患那苍白的手,将这一刻永远留存。感谢所有的医护人员,手术非常成功。不再苍白的大手可以再次握起妻儿的手、托起全家的希望了。
  手术是一项集体活动,不是单打独斗,只有团队密切协作,才能保证手术顺利成功,其中任何环节缺一不可。“快!快!”急诊颅内损伤的病人推来了,医生哪里还顾得上吃饭,步履匆匆紧随病人进了手术室,抢救时间紧、任务重,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医生的汗水滴滴沁出……终于,他悬着的心平复了下来,眉头也渐渐舒展,病人转危为安。划手术切口,上头架,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不仅要根据肿瘤的位置选取最佳的手术入路,还要以最大限度暴露手术视野并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医生在上头架时需要极其专注,不能出现偏差,全麻后根据核磁片,上级医生再次核对手术切口,确保万无一失。高难度的微创内镜手术虽然不需要划切口,却要求医生们在台下进行千万次的基本功练习。做手术,着实是个“体力活儿”。医生要娴熟地操作各种仪器,常要借用腰部和手臂的力量,一天几台手术下来,常常是腰酸和臂痛。高难度手术的成功离不开辛劳和汗水,往往病人的希望与医生的汗水并存。
  有些肿瘤位置深、紧邻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完成这样的一台手术,往往需要7-8个小时,甚至长达十几个小时,为保证手术的连续性,手术医生一站就是很久,传递器械物品时手臂的摆动可达上千次。
  我作为一名资深神经外科医生,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患者康复是我们始终如一的心愿,然而由于现代医学发展的局限性,医生们也有诸多无奈,就如那句久久流传于世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喜欢用镜头定格手术室里的酸甜苦辣,去记录捕捉发生在手术室里真实的故事。小小的镜头闪烁着人性的光,薄薄的照片承载着厚厚的爱。看着一张张照片从眼前划过,我想你一定会更加理解医生群体。有时,我们和患者一样,需要被治愈,需要帮助,也需要被安慰……
其他文献
从追求瞬间效果,到希望拍出温度、深度、广度,由“打比赛”而开始接触摄影的樊豹声,他的经历和思考大概更能贴近并给普通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些借鉴。  这里展示的两组作品.都是关于我们身边没那么戏剧化的平淡生活.一组是人,一组是景。两位摄影师——樊豹声更注重通过瞬间的刻画来展示生活本身.孙敏则更多的是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他本人的观看方式。  我们经常听到摄影人有些焦虑的问题:我该拍什么?我拍什么才能成功?看过
源远流长——2017年12月3日上午拍摄,画面中的冰与水形成的曲线像音乐的旋律一样,把读者的视线牵引到主体(石舫)之上,给人一种流畅和悦动的感觉。天空流动的云使得读者的思绪也随之活跃互动起来。张晓莲摄大自然对话——2016年4月16日颐和园的傍晚,有风有云,用慢门拍下了云在走、柳如烟的大自然对话。张晓蓬摄枯木迎春——2017年3月15日早晨拍摄。利用枯树和另一棵树的桃花巧妙组合。一次性拍摄。张晓莲
很多朋友问:怎样去拍一个摄影专题?如何拍好它?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篇文章,总结并归纳了摄影专题的几个基本点,希望对于喜欢拍摄专题的读者朋友们有所帮助。  取材:  没有严格的限制,需要注意的是:  1.选择你确实有兴趣、有热情、有感动去投入的题材。不要为了任何理由去勉强自己。因为最后你会发现,没有兴趣和热情的题材是勉强不来的。  2.选择与自己个人经验与知识储备相关联的题材更容易上手。如果说
腾龙一直是全能型大变焦镜头的倡导者,这只16-300mm f/3.5-6.3 Di II VC PZD MACRO [IF] 则是其中的翘楚,也是目前变焦比最大的APS-C规格单反镜头。其等效焦距在佳能APS-C单反上约为26-480mm,其他品牌单反上则为24-450mm。无论哪种,都要比传统广角端从18mm开始的大变焦镜头获得更宽广的视野。不过在长焦端,腾龙镜头与尼康、适马的类似规格镜头一样,
微距摄影的魅力之下,细微的世界也可以成就壮丽的奇观,但是单纯地为了微距而微距,体验到的只是器材与技术的精湛。本文作者Sophie Pan镜头中的微观世界却一枝一叶总关情,尽管是微小的生命,在与创意和灵感相遇后,依然焕发出炫目的生命活力。  ——编者  创意微距作品,是源于我在摄影过程中对微距镜头成像效果的发现。物品的细小之处,在微距镜头之下,经过角度与光影的变幻,会呈现出精致的细节和迷人的色彩。这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和以往电子产品手机越来越便宜的趋势不同。如今一些中高端智能手机的售价在不断上涨,这背后的理由是什么?值得我们讨论。看似不起眼的閃存单元,其实是对手机价格影响极大的一环,并且近几年处于不断涨价的趋势。  涨价有道理?  我们该如何看待中高端智能手机的涨价?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以不久前发布的三星Note 8就再次刷新了该系列手机价格的新高。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其他手机品牌上,比如国产
10趟南北极之行,终于换来一本《心之极》,曾在生意的浪潮中三起三落的王新妹转向摄影这个领域时,同样也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之路,但这样的漫长与曲折更凸显了成果的美好,“世界很美好,我想带回来给大家看。”现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她带回来的美景,更感受到她在摄影道路上的沉淀与思考。  在商海中打拼几十年、历经沉浮的王新妹在摄影之初,就选择了一个不寻常的拍摄题材——南北极,自然也就有了不同寻常的体验和经历:在阿
“奥林巴斯夏季新品体验会暨‘大三元’镜头发售纪念”的用户活动中,奥林巴斯通过现场试用,以及名家专场课堂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展示了微型4/3系统,特别是“大三元”镜头(7-14mm1:2.8 PRO、12-40mm F2.8 PRO和40-150mm F2.8 PRO三枚镜头)卓越的光学品质和众多核心技术,向业界证明了奥林巴斯深厚的光学底蕴和坚持微型单电相机专业化道路的决心。
备受瞩目的苹果全面屏手机iPhone X即将上市,问题却来了,是选择昂贵又显得更未来的iPhone X?还是实惠却和上代外形一样的iPhone 8 Plus?  iPhone X好在哪?  无论正面还是背面,你都能很快区分出iPhone X与iPhone 8 Plus,而外观上的差别也恰恰是这两台手机最大的不同。  对摄影人来说,最看重手机的要数摄像头系统了。虽然同为1200万像素双摄像头系统,但
我的老家离老郭的棉田很近,2011年,在回家时我发现了老郭。起初他们一家并不接受我的“打扰”。我就经常去田里和他们聊天,像朋友一样交流,帮老郭买种子,送他孩子去看病,时间长了,他们对我也没有了生疏感。老郭和很多农民工一样,曾有十年时间漂泊在陌生的大小城市,过着与家人分离的生活。2009年老郭回家和妻儿老小团聚,可是好景不长,光靠种几亩地根本不够一家人开销,于是,他带上妻子、12岁就辍学的儿子和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