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感觉走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此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或许编者的意图是要读者珍惜水资源。但这篇课文的解读可以是多元的,有的人读到了有水之乐,有的人读到了缺水之苦,有的人更是读到了炎炎夏日母亲的那份爱心。不管怎样解读,这种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绝大部分学生也能一读就明白,而关注文本语言给学生带来的独特感受,学习两个场景,在比较中发现不同,知道作者分别通过“人物的活动”和“个人的触觉”来表达了“痛痛快快”和“舒服”之感觉,才是这篇文章最重要的教学价值。
  一、引向感觉
  1.屏幕依次出示文中三句话,引导学生朗读。
  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特别是在夏天,在骄阳下忙了一天之后,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
  2.这三句话,虽然内容不同,但表达的感觉是相同的,水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板书:感觉)
  3.过渡:课文重点描写了两个场景:雨中洗澡、勺水冲凉(指板书)。
  作者在写这两个场景的时候,运用语言表达了哪两种感觉?又是用了什么方法呢?
  二、体会感觉
  (一)走进“雨中洗澡”的场景
  1.我们先来到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下雨天,进入“雨中洗澡”的场景。第二节中,孩子们雨中洗澡的情景最为精彩。我们就读这部分文字。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表达了什么感觉?我们可以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
  (1)先交流感觉:“痛痛快快”。
  (2)再交流从哪些字词感受到了“痛痛快快”。
  抓住“脱得光溜溜”“大呼小叫、奔跑跳跃”“吃”等词体会。
  2.(圈出段落中的动词)小结:孩子们顾不得害羞,顾不得文明,也顾不得卫生,在雨中尽情地洗澡,自由地享受过节一样的美好。
  3.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在雨中奔跑跳跃的情景,个别读、齐读,读出作者想表达的这份“痛痛快快”的感觉。
  4.大人们也放下了手中的活儿,加入了洗澡的行列,引读大人们洗澡的部分。
  5.作者写人们雨中洗澡的场景,是抓住什么来写的?(众人的活动)(板书:活动)
  (二)“勺水冲凉”的场景
  1.那“勺水冲凉”又表达了什么感觉呢?
  浏览四、五小节,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板书:舒服)
  2.一勺水从头淋到脚,作者用了一个小节,三句话,130个字来表达这种舒服。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作者怎样生动地表达了“舒服”这种感觉,在书上留下思考的痕迹。
  屏幕显示:“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润湿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
  3.学生交流。
  一句:像一条小溪流,一个形象的比喻,一勺水分给四兄弟,可以想见少得可怜,可在四个晒得像狗尾草的人看来,分明已是一条小溪流了,就在他们干燥的皮肤上缓缓地、轻轻地滑过,多舒服啊!
  缓缓地滑过了……滑过了……滑过了……放慢了水流的过程。他们希望水在身上多停留一会儿,他们太享受这种舒服的感觉了。
  二句:我听得到……我感觉得到……怎么会听得到呢?分明就是作者夸大了自己的感受,因为他太舒服了。
  三句:抚摸——舒服的触摸;还有“润湿”这个词语——与“湿润”相比,突出了“润”字,水虽少,却带来滋润、舒服之感。
  4.小结:是啊,一勺水冲下来只要短短几秒,作者却无限地放慢了整个过程,夸大了当时的感受,甚至加进了自己的幻想,真真切切地写出了勺水冲凉带给他的舒服。选择一句你最喜欢的,好好读一读。
  指读,评价。
  5.字里行间,我们读出了舒服。这种舒服的感觉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呢?
  屏幕红显:脸、脖子、胸和背、大腿和膝盖……
  根据学生的呼应,依次在“毛孔、血管、皮肤、脚板”等词上加点。
  6.这段话,作者正是抓住了水在滑动的过程中和人身体从上到下各个部位的接触所产生的感觉来写,词典中,这叫触觉。
  关注触觉部位,再次读好这段话。
  三、比较感觉
  1.学生根据板书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
  2.同桌讨论:能不能把“痛痛快快”和“舒服”两种感觉换一下?
  3.小结:表达的感觉是根据选取的场景来决定的。雨中洗澡是一个痛痛快快的场面,所以作者抓住众人热闹的活动来写,而勺水冲凉的舒服之感,作者却抓住个人细腻的触觉来写。场景、感觉、方法高度统一,值得我们以后作文中好好学习。(板书:方法)
  4.朗读这两段话,体会不同,积累语句。
  四、表达感觉
  1.出示:“冰镇饮料”这个词语。
  2.用词概括什么感觉?——凉、爽。
  3.按平常你喝这种饮料的经验,它会和你身体的哪些部位接触?(手心、嘴唇、牙齿、舌头、喉咙、胃等)
  4.创设场景,练习写话。
  (1)创设场景:天气真热啊,我回到家已是大汗淋漓,赶紧打开冰箱。哇,一股冷气扑面而来,好爽啊!我立即伸手拿出一瓶冰镇饮料,
  。
  (2)提出要求:炎炎夏日,冰镇饮料带给你的肯定是别样的感觉,请抓住它带给你的触觉,把它写下来,和同学分享。
  5.交流。
  6.总结延伸:
  (1)在以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把感觉表达得生动而又细腻。
  (2)继续完成并修改片段,和同学分享。
其他文献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近日,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利用多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冬小麦一代多个优异等位基因聚合,并成功获得了无转基因、聚合多个优异等位基因的小麦新种质,为小麦和其他多倍体农作物开展多基因聚合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最新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  小麦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主粮作物。目前,利用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
熟悉彭志勇的人无一不曾见识过他性格上的大胆果断。他学成归国,雷厉风行地对中南大学重症科室的生命支持技术进行规范建设;然而他操作这些技术的时候却又十分地谨慎细致,大多时候都是皱着眉头小心地在病人的生死边缘和死神战斗;他是生命的守护者,曾多次出现在SARS、禽流感、新冠肺炎疫情抢救工作的第一线……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这些年来取得的成就在业界是有目共睹的,大家敬佩于他多年来在重症医学
策划人语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叶圣陶先生从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得出的重要结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有意识地给学习者的学习留下适当的探索空间,给教学者的教学留有灵活的创造余地。但是,教材的加工处理不是随意的,它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讲究一定的策略。老师们应该在充分理解和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
一直以来,对于数学课的抽象性,我有一种无助感,即使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也不过是在课堂中不同程度地融入了一些看似热闹的游戏和一些思想教育作为点缀。我曾经也很热衷于这样做,但做着、做着,一种无法言表的疲倦感不知何时已袭入身心。于是,很羡慕语文课的诗情画意以及那浓厚的文化气息,以为这是语、数两大学科间无法逾越的鸿沟。直到有一天,有缘遇到了《数学文化学》这本书,我才第一次有意识地将数学与文化等同视之,接着
2015年11月17日,莆田平海灣上,中国海上首台5MW风机安装成功。本次安装的5MW风机是目前国内海上最大的风机,该风机采用湘电XE128-5000机型,单机容量5MW,转轮直径128米,轮毂中心高度达81米,属于福建莆田平海湾50MW海上风电项目,该工程位于莆田平海湾鸬鹚岛东北约1.5海里处,共要安装10台单机容量5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秀杰研究员与西班牙科学家合作,采用高分辨率CT技术,对马坝的额窦、眼窝、颅内模进行了3D复原和研究,将马坝人的演化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发表于《美国体质人类学》。马坝人的颅容量为1300 cc左右, 位于现代人、尼安德特人和海德堡人的变异范围之间。马坝人脑的额叶较窄,顶叶短而扁平。马坝人额叶相对眼眶的位置,额窦的形态及额鳞的曲度,却类似于尼安德特人及现代人。马坝人呈现出古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六上)第1页的例1和“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以现在科学的说法,这就是人体所需营养上的“互补作用”,意即要获得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就必须注重食品的合理搭配,脂质是人类的三大营养素之一,油料脂质当然也是这条搭配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油料脂质产品的营养品质需求日益增长,逐渐向多元化和个性化方向进阶。  而对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洪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精华的部分是诗歌。在悠久的诗文化中,古诗是一朵奇葩,它意境优美,含义隽永,语言形象,韵律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了让学生沐浴古风,感受诗韵,我在教学古诗《出塞》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由曲引情  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优美的歌曲,能创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体会古诗的情感创造条件。由此,我教古诗时,用歌曲、音响来
回忆起在法国里昂大学求学的日子,蔡清用了“有趣”这两个字来形容。“我本科是生物技术专业,硕博开始学习心理学、科学哲学、语言学,认知科学涉及的这些学科对我来说几乎都是全新的领域,加上法语授课,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几乎要将我湮没。”上课时,哲学老师对她说:“我慢慢讲,你可以做下笔记”。她笑笑,回答道:“不管您怎么讲,多么慢,在课堂我都完成不了笔记,不用等我,我会在课后补完笔记的。”时过境迁,硕博期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