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必读》杂志记者近日调查表明,只有0.9%的父母没为孩子作准备,3岁~6岁和6岁以上孩子参加兴趣班的比例高达73.1%和81.3%。近1/4的3岁以下儿童参加了兴趣班,东方少儿芭蕾培训中心的最小学员只有2岁1个月,有个母亲甚至为她4个月大的孩子咨询专家可以参加什么兴趣班或早教班。家长重视早期教育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充分认识教育,不按教育规律做事是很难实现愿望的。
1. 正确认识兴趣培养
今年,湖北有一对父母花1.5万元为5岁女儿王君怡(化名)报了12个兴趣班,从此小君怡没了寒暑假,学期间的双休日也没了,受不了“厚爱”的小君怡在“十一”前崩溃了——经常用手、头撞墙(《现代快报》10月6日第A12版)。家长可以重视早期教育,但一定要充分考虑孩子的生理和智力发展水平,不要把兴趣学习视为“起跑线上的超越”,并由此向孩子提出高要求,以免孩子因负担太重而畏惧学习,产生厌学情绪。兴趣学习不是精英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开发他们的智力,至于学什么和学得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父母们要把眼光放远,着重孩子起跑后的持续性和超越能力,如果“加餐”剥夺了孩子的快乐,就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一些孩子刚上学前班就患了厌学症就是这个原因。
2. 兴趣培养不宜过多过早
孩子的学习是与其生理发育相关并以其为支撑的,一定年龄段的孩子所能接受的东西也是有限的,让孩子过多地超前发展,很可能徒劳无功,白费心血和财力。人的成长中有许多敏感期,在某个敏感期中进行相关的学习最容易收效,所以培养兴趣不在数量多少,而在适时与否。拿音乐教育来讲,任何乐器3岁之前的孩子学起来都会不适应。如果孩子对音乐感兴趣,也有“特长”表现,父母要想让孩子在音乐方面有所发展,可以先通过听音乐培养孩子的乐感,等孩子音乐机能发育成熟再正式学习。绘画虽然没有年龄关系,但也不能太早学习,原因是绘画需要自由发挥,太早的学习不但孩子因为缺少生活没法创造,还容易形成机械式的绘画技巧,妨害其将来发展。兴趣班的数量家长也要把关,家长应该尊重孩子意愿,但绝不要由着孩子“发展”。孩子来到世间时间短,对什么都有新奇感,也都想尝试,不过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参加的兴趣班过多不但接受不了,学无成效,还可能产生自卑心理,并由此降低以后的学习欲望和信心,除此之外还可能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3. 选择适合孩子的兴趣项目
“需要”是动力,有兴趣才会努力,才能学得好,所以家长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及有关条件,再给孩子报兴趣班。如果家长忽略这个问题,仅仅根据主观猜测或个人喜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孩子既学不好也体会不到乐趣,久而久之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考查孩子的兴趣和相关条件:一是观察,比如孩子听到音乐就摆动肢体,且有节奏感,说明他有音乐爱好和音乐细胞,适合学歌舞。如果孩子喜欢背诗文歌谣,听故事后叙述得有条有理,善于猜谜语,表明孩子的语言智能强,可以给他报“口才班”,如果宝宝喜欢竞技类游戏,平衡和动作协调能力强,可以参加“体育兴趣班”;二是找医生或专业人员对孩子检测;三是征询孩子意见(孩子的意愿是兴趣和要求的反映)。
4. 科学规划,合理搭配
孩子兴趣能否培养好,智力能否得到开发,跟兴趣学习有关。如何给孩子报兴趣班,以下三点需要注意。一是综合考虑。某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参加了英语班、艺术班、绘画班等众多兴趣班,既能歌善舞,又会说会道,但进入学校教育后却成绩平平。强调某方面就可能错过其他方面,偏向一边的兴趣活动虽然开发了孩子的语言智能和艺术智能,但其运算和逻辑思维等却因为长期得不到训练而抑制,所以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一定要注意大脑的全面开发,免得影响孩子的文化课学习。二要长项短项结合。选择兴趣班首先要根据孩子的情况确定主攻方向,然后再选择两三个跟主攻科目有关的兴趣项目帮助发展重点兴趣。这样有重点有联系不平均用力地安排兴趣学习,孩子容易获得成就,增加自信。合理搭配还包括纯技术传承的和有创意的组合,比如乐器演奏需要大量的重复性练习,可用陶吧和绘画等具有自由性强的项目来消减学习器乐的枯燥。三要留出“业余”时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多才多艺完全寄托在兴趣学习上,把孩子的时间完全占满只会使他们感到害怕和绝望,既不利于他们的学习,也有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本文开头提到的王君怡就是一个例子。
现在的兴趣班正朝着“教材班”“天才班”或“补课”走,在我省,很多幼儿园的教材费少则300元,多则1 000元,合肥蒙城路一家双语幼儿园竟然喊出让6岁孩子在玩乐中掌握6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口号。这分明是蒙人害人,但家长们却一面抱怨孩子负担重压力大,另一面又忙不迭地把孩子往各种兴趣班和特长班里送,理由是“别人都在学,我们也得学,不然到了小学就落后了”“孩子不可以输在起跑线上”。不根据事物规律做事、喜欢随大流是许多家长的通病,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害了孩子。我们知道孩子的近视眼和体质差跟负担重有关,除了与老师的大作业量等错误做法有关,也与家长望子成龙有关。如果家长能够正确看待成才,就不会让孩子参加各种补课活动或给孩子请家教,孩子也不会有厌学、神经衰弱、体质下降和自残甚至自杀等问题,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并处理好孩子的兴趣培养问题,慎重发展他们的兴趣,为其健康成长负起责任。
(凤阳师范学校)
1. 正确认识兴趣培养
今年,湖北有一对父母花1.5万元为5岁女儿王君怡(化名)报了12个兴趣班,从此小君怡没了寒暑假,学期间的双休日也没了,受不了“厚爱”的小君怡在“十一”前崩溃了——经常用手、头撞墙(《现代快报》10月6日第A12版)。家长可以重视早期教育,但一定要充分考虑孩子的生理和智力发展水平,不要把兴趣学习视为“起跑线上的超越”,并由此向孩子提出高要求,以免孩子因负担太重而畏惧学习,产生厌学情绪。兴趣学习不是精英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开发他们的智力,至于学什么和学得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父母们要把眼光放远,着重孩子起跑后的持续性和超越能力,如果“加餐”剥夺了孩子的快乐,就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一些孩子刚上学前班就患了厌学症就是这个原因。
2. 兴趣培养不宜过多过早
孩子的学习是与其生理发育相关并以其为支撑的,一定年龄段的孩子所能接受的东西也是有限的,让孩子过多地超前发展,很可能徒劳无功,白费心血和财力。人的成长中有许多敏感期,在某个敏感期中进行相关的学习最容易收效,所以培养兴趣不在数量多少,而在适时与否。拿音乐教育来讲,任何乐器3岁之前的孩子学起来都会不适应。如果孩子对音乐感兴趣,也有“特长”表现,父母要想让孩子在音乐方面有所发展,可以先通过听音乐培养孩子的乐感,等孩子音乐机能发育成熟再正式学习。绘画虽然没有年龄关系,但也不能太早学习,原因是绘画需要自由发挥,太早的学习不但孩子因为缺少生活没法创造,还容易形成机械式的绘画技巧,妨害其将来发展。兴趣班的数量家长也要把关,家长应该尊重孩子意愿,但绝不要由着孩子“发展”。孩子来到世间时间短,对什么都有新奇感,也都想尝试,不过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参加的兴趣班过多不但接受不了,学无成效,还可能产生自卑心理,并由此降低以后的学习欲望和信心,除此之外还可能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3. 选择适合孩子的兴趣项目
“需要”是动力,有兴趣才会努力,才能学得好,所以家长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及有关条件,再给孩子报兴趣班。如果家长忽略这个问题,仅仅根据主观猜测或个人喜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孩子既学不好也体会不到乐趣,久而久之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考查孩子的兴趣和相关条件:一是观察,比如孩子听到音乐就摆动肢体,且有节奏感,说明他有音乐爱好和音乐细胞,适合学歌舞。如果孩子喜欢背诗文歌谣,听故事后叙述得有条有理,善于猜谜语,表明孩子的语言智能强,可以给他报“口才班”,如果宝宝喜欢竞技类游戏,平衡和动作协调能力强,可以参加“体育兴趣班”;二是找医生或专业人员对孩子检测;三是征询孩子意见(孩子的意愿是兴趣和要求的反映)。
4. 科学规划,合理搭配
孩子兴趣能否培养好,智力能否得到开发,跟兴趣学习有关。如何给孩子报兴趣班,以下三点需要注意。一是综合考虑。某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参加了英语班、艺术班、绘画班等众多兴趣班,既能歌善舞,又会说会道,但进入学校教育后却成绩平平。强调某方面就可能错过其他方面,偏向一边的兴趣活动虽然开发了孩子的语言智能和艺术智能,但其运算和逻辑思维等却因为长期得不到训练而抑制,所以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一定要注意大脑的全面开发,免得影响孩子的文化课学习。二要长项短项结合。选择兴趣班首先要根据孩子的情况确定主攻方向,然后再选择两三个跟主攻科目有关的兴趣项目帮助发展重点兴趣。这样有重点有联系不平均用力地安排兴趣学习,孩子容易获得成就,增加自信。合理搭配还包括纯技术传承的和有创意的组合,比如乐器演奏需要大量的重复性练习,可用陶吧和绘画等具有自由性强的项目来消减学习器乐的枯燥。三要留出“业余”时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多才多艺完全寄托在兴趣学习上,把孩子的时间完全占满只会使他们感到害怕和绝望,既不利于他们的学习,也有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本文开头提到的王君怡就是一个例子。
现在的兴趣班正朝着“教材班”“天才班”或“补课”走,在我省,很多幼儿园的教材费少则300元,多则1 000元,合肥蒙城路一家双语幼儿园竟然喊出让6岁孩子在玩乐中掌握6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口号。这分明是蒙人害人,但家长们却一面抱怨孩子负担重压力大,另一面又忙不迭地把孩子往各种兴趣班和特长班里送,理由是“别人都在学,我们也得学,不然到了小学就落后了”“孩子不可以输在起跑线上”。不根据事物规律做事、喜欢随大流是许多家长的通病,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害了孩子。我们知道孩子的近视眼和体质差跟负担重有关,除了与老师的大作业量等错误做法有关,也与家长望子成龙有关。如果家长能够正确看待成才,就不会让孩子参加各种补课活动或给孩子请家教,孩子也不会有厌学、神经衰弱、体质下降和自残甚至自杀等问题,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并处理好孩子的兴趣培养问题,慎重发展他们的兴趣,为其健康成长负起责任。
(凤阳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