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初次就业难度增加,表现为不能尽快就业或找不到与其教育水平相当的工作。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解释存在很多角度,本文仅从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角度分析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分割性收益、较高的流动性成本的存在以及信号传导误差的存在使得大学生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打破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有利于解决这一矛盾。
关键词: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大学生就业;分割性收益;流动性成本;信号传导
作者简介:范其学(1978-),男,山东潍坊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劳动经济、产业经济。(山东 威海 264209)
一、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提出及发展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指对劳动力市场“按行业、地理区域,或者按性别、种族之类的人口特点而进行的分类”。[1]早期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由于制度性因素以及社会性因素导致劳动力市场不符合新古典经济学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认为新古典理论对工资差异的探讨是不充分的,差异更重要的来源在于劳动力在不同职业和行业领域存在的不平等。非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该理论被用来解释报酬差异、失业等许多经济现象。现代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运用新的分析工具发展了早期的制度性风格的观点,认为:高技能劳动者一旦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失业,他宁愿保持失业状态等待在主要市场重新就业,也不愿意到次要市场就业。这可以解释高技能劳动者的自愿失业和公开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现象。[2,3]其中由Doringer.P和M.piore提出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是分割理论最重要的形式,并称为分割理论的代表,它强调需求方和制度性因素的重要影响。另外,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还对主流的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人力资本模型没有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结构,忽视了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在不同的分割部分,教育与劳动者收入的关系是不同的,教育能够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的假说只有在某些劳动力市场才能成立。在此基础上,很多学者发展了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如效率工资理论等。西方劳动市场分割理论以成熟的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因此这种分析对于解释法语相对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是有说服力的。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还不成熟,正处于转轨时期,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之间构成的劳动力市场是非一体化的,是被分割的,而且这种分割更多的不是体现为功能性分割,而是一种制度性分割。赖德胜提出转轨中国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由于既有制度的差异被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4]在主要劳动力市场活动的劳动力,有可能获得相对较高的“分割性收益”,这种分割收益是以货币收入或非货币化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形式存在的,一旦劳动力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则各种分割性收益就无法获得。[5]
二、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以及造成的负面影响
我国高校自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由“精英就业”向“大众化就业”转化,以往存在的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低的现象凸显,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而且与社会就业高峰重叠。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人,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人数超过212万人。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人多19万人。人保部门表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而实质上这包括了出国以及继续深造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目前高校就业率只徘徊在70%左右,意味着有近200万的大学生毕业后不能立即找到工作,就业形势严峻。①
然而,这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是由于我国目前大学生的供给总量绝对大于需求量而造成的供给过剩,而是大学生不能尽快就业或者找不到与他们的教育水平相适应的工作,是人才分布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就业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不平衡以及局部地区、个别行业的大学生供给过剩。
1.大学生就业结构不平衡
其一,学历结构不平衡。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使得大学校园的考研热愈演愈烈。考研人数近几年 “井喷式”增长,连续5年保持在120万人以上,其中占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是因为无法顺利就业或现有的学历无法获得预期工资而被迫作出的选择。其二,专业结构不平衡。麦可思2009年度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显示: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但工学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低于经济学专业大类。②
2.大学生就业存在结构性的供需矛盾
从地区分布来看,城市人才过剩,而农村和乡镇人才稀缺,并且就业区域选择集中,多集中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加剧了区域型人才供需矛盾;从行业选择来看,出于对工资、福利以及发展前景等因素的考虑,大学生对外企、国企、政府机关尤为青睐。
按照前述各项数据的显示,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多,大学生争相涌入主要劳动力市场,而作为大学生就业首选的主要市场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却相对下降,加之全球经济危机的持续性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率将依然维持在一个不高的水平。
数量较多的大学生无法顺利就业,将会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失业会给大学生造成直接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家庭对孩子较高的教育投入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进而影响到人们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育过度使得我国这样一个资源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承受着人才高消费的资源浪费,大学生失业又造成全社会人力资本的浪费。另外,大量失业大学生的存在有可能形成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
三、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解释
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根本差异表现为:前者大学毕业生的存量较多,有的地区和行业甚至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教育过度,提供的是大公司、大企业和大机构的工作岗位,就业稳定、工资高、工作条件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晋升机会,要求的教育水平较高、发展稳定的职业习惯;后者的大学毕业生存量少,甚至可以说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所提供的是小公司、小企业中的工作岗位,工作不稳定、工资低、工作环境差、规章制度严厉、晋升机会少,教育水平要求低,不鼓励也不要求发展稳定的工作习惯。另外,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几乎不提供培训,晋升机会也少,而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培训却是经常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在我国,对大学毕业生来说,主要市场包括两部分:一是国有单位,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这些单位的工作稳定性好,轻易不会被解聘,收入比较高,而且有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非国有单位中的外企、高新技术企业、大型合作企业、跨国企业等,这些单位一般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它们与国际市场接轨,管理方式先进;公司内部的培训机会较多,以自身的发展需要来培养员工;具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工作富有挑战性,每个员工都拥有平等的晋升机会;工资较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也比较完善。
在主要市场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特别的障碍,即如果劳动力在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之间流动没有制度性成本,则我们可以想象,很多大学毕业生到次要市场就业,边工作边找寻,等有合适的机会后就离开次要市场到主要市场去就业,而不至于在主要市场形成失业。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学毕业生一般不愿意到次要市场就业,从而形成了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
1.主次劳动力市场预期收益存在差异
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可以获得在次要劳动力市场无法比拟的分割性收益。[6]我国高等教育的明瑟收益率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明显偏低,就业与不同所有制单位对个人收入分配有很大影响。另外,各行业的平均工资差距变异系数也从1985年的0.1189[7]上升到2007年的0.2193③。这些证明所有制类型以及行业类型都可以导致分割性收益的存在。既然主次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性收益,那么要求大学生树立“哪里需要到哪里”的择业观显然是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价值观不相吻合的。实质上大学生的择业过程分为两次来完成,[8]一次是大学前的专业选择,区分“热门”和“冷门”专业,考虑未来的就业前景;另一次是就业前的职业选择,考虑工资水平、福利待遇以及发展前景等因素。对于大学生而言,教育成本可以认为是既定的,毕业之后的预期收入越高,则教育投资的回报会越高。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大学毕业生自然会选择在预期收入较高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从而获得分割性收益。
2.流动成本高
大学毕业生一旦去了次要劳动力市场,若要回到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会面临较高的流动成本。一是对新单位的搜寻成本,即在寻找新的工作单位的过程中所支出的各项成本。其中包括交通、通讯等各种可量化的成本,也包括为找寻新工作而放弃其他培训、社交机会的机会成本;二是单位导向的人力资本④以及与原单位相关的各种福利的损失。新、旧两个单位的工作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异,离开原单位意味着必须去适应另一项工作以及工作环境,努力建立新的交际圈,在原单位的人力资本投资会有一定程度的损耗,失去原单位的各种福利,相关职业保障也有可能因为一些制度性因素无法转移而损失;三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即在流动到新单位的过程中必须向原单位支付的种种成本以及若原单位设卡不放个人而导致的机会成本,前者比如所谓的违约金和人情费,后者则指在新单位已联系好但是原单位不放人的情况下新旧单位的收入差。
3.信号传导误差
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在于主要劳动力市场所提供的职位特征:主要劳动力市场都是有大公司、大企业组成,对劳动力限定的资历要求往往只有家庭背景优越、学历高的劳动力才具备;原本受歧视而被迫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其生活方式长期适应于次要劳动力市场,从而形成与次要劳动力市场相关的行为特征,使其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更低;公共援助制度无法区分自愿与非自愿性失业,因此不能排斥这部分人群,在其失业找寻工作期间可以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正是由于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理性的大学生如果暂时不能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也不愿意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因为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履历会向潜在雇主传递一种信息:他们是由于竞争力太差才不得不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
四、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路径选择
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具体表现意味着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并非就业难而是择业难。大学毕业生不愿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是作为理性人在对教育投资收益以及各项成本因素进行权衡之后作出的理性的投资行为。所以要解决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根本在于打破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尤其是这些制度性原因所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第一,作为经济理性人,诸如工资水平、就业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前景等经济因素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应该加大对农村建设的力度,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缩小城乡、区域、各行业之间的差距,从而为大学生到原先作为次要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地区、行业就业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
第二,改革各地尤其是大中城市接受大学毕业生时的户籍等制度性限制,降低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和转换成本,实现在就业地域和行业之间的自由流动。另外,取消这些制度性限制也有利于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使得大学生享受到一视同仁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社会事务参与等方面的权利和待遇。
第三,面对逐年攀升的大学的学费,虽然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高工资并不是盲目的攀高,但是也应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趋势,及时调整心态,设定与现实相符的就业预期。
第四,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企业从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入手,改进管理方式、增加培训机会、完善职业保障等,而不是单纯通过设置各种障碍的方式来留住员工。当然,企业在选用人才时应该更注重劳动者的实际操作能力。
另外,家庭在进行教育投资时应该保持理性,更多地考虑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只盯住所谓的“热门”或者是“冷门”专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盲目跟进。父母应该将其良好的期望转化为子女的成就动机,帮助孩子在大学时及早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健康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适当的人力资本投资,理性地进行选择,不要一厢情愿地设计孩子的发展,应减轻孩子的就业压力。
注释:
①数据来源:http://www.qingdaonews.com/gb/content/2010-02/16/content_8294043.htm.
②http://www.365cfu.cn/list.asp?ID=2517.麦可思2009年度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覆盖了本科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大类12个,划分为专业中类有75个,划分为专业小类有565个;高职高专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大类19个,划分为专业中类有74个,划分为专业小类有631个。
③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各地全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数据,按照公式计算得出。
④人力资本包括三方面,即一般人力资本、行业导向的人力资本和单位导向的人力资本。
参考文献:
[1]孟大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演进及对就业问题的解释[J].天府新论,2005,(4).
[2]Bennett Harrison and Andrew Sum,The Theory of Dual or Segmented Labor Markets[J].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Vol.XIII,1979,(3):689-706.
[3]William T.Dickens and Kevin Lang,The Reemergence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r Theor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5):129-134.
[4]赖德胜.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J].经济动态,1996,(11).
[5]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1999,(5).
[6]孟大虎,冯纪明.分割性收益、专用型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J].学术论坛,2005,(4).
[7]张东辉,徐启福.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2,(2).
[8]赵宏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与大学生择业行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大学生就业;分割性收益;流动性成本;信号传导
作者简介:范其学(1978-),男,山东潍坊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劳动经济、产业经济。(山东 威海 264209)
一、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提出及发展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指对劳动力市场“按行业、地理区域,或者按性别、种族之类的人口特点而进行的分类”。[1]早期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由于制度性因素以及社会性因素导致劳动力市场不符合新古典经济学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认为新古典理论对工资差异的探讨是不充分的,差异更重要的来源在于劳动力在不同职业和行业领域存在的不平等。非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该理论被用来解释报酬差异、失业等许多经济现象。现代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运用新的分析工具发展了早期的制度性风格的观点,认为:高技能劳动者一旦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失业,他宁愿保持失业状态等待在主要市场重新就业,也不愿意到次要市场就业。这可以解释高技能劳动者的自愿失业和公开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现象。[2,3]其中由Doringer.P和M.piore提出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是分割理论最重要的形式,并称为分割理论的代表,它强调需求方和制度性因素的重要影响。另外,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还对主流的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人力资本模型没有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结构,忽视了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在不同的分割部分,教育与劳动者收入的关系是不同的,教育能够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的假说只有在某些劳动力市场才能成立。在此基础上,很多学者发展了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如效率工资理论等。西方劳动市场分割理论以成熟的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因此这种分析对于解释法语相对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是有说服力的。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还不成熟,正处于转轨时期,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之间构成的劳动力市场是非一体化的,是被分割的,而且这种分割更多的不是体现为功能性分割,而是一种制度性分割。赖德胜提出转轨中国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由于既有制度的差异被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4]在主要劳动力市场活动的劳动力,有可能获得相对较高的“分割性收益”,这种分割收益是以货币收入或非货币化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形式存在的,一旦劳动力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则各种分割性收益就无法获得。[5]
二、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以及造成的负面影响
我国高校自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由“精英就业”向“大众化就业”转化,以往存在的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低的现象凸显,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而且与社会就业高峰重叠。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人,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人数超过212万人。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人多19万人。人保部门表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而实质上这包括了出国以及继续深造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目前高校就业率只徘徊在70%左右,意味着有近200万的大学生毕业后不能立即找到工作,就业形势严峻。①
然而,这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是由于我国目前大学生的供给总量绝对大于需求量而造成的供给过剩,而是大学生不能尽快就业或者找不到与他们的教育水平相适应的工作,是人才分布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就业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不平衡以及局部地区、个别行业的大学生供给过剩。
1.大学生就业结构不平衡
其一,学历结构不平衡。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使得大学校园的考研热愈演愈烈。考研人数近几年 “井喷式”增长,连续5年保持在120万人以上,其中占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是因为无法顺利就业或现有的学历无法获得预期工资而被迫作出的选择。其二,专业结构不平衡。麦可思2009年度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显示: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但工学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低于经济学专业大类。②
2.大学生就业存在结构性的供需矛盾
从地区分布来看,城市人才过剩,而农村和乡镇人才稀缺,并且就业区域选择集中,多集中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加剧了区域型人才供需矛盾;从行业选择来看,出于对工资、福利以及发展前景等因素的考虑,大学生对外企、国企、政府机关尤为青睐。
按照前述各项数据的显示,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多,大学生争相涌入主要劳动力市场,而作为大学生就业首选的主要市场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却相对下降,加之全球经济危机的持续性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率将依然维持在一个不高的水平。
数量较多的大学生无法顺利就业,将会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失业会给大学生造成直接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家庭对孩子较高的教育投入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进而影响到人们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育过度使得我国这样一个资源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承受着人才高消费的资源浪费,大学生失业又造成全社会人力资本的浪费。另外,大量失业大学生的存在有可能形成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
三、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解释
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根本差异表现为:前者大学毕业生的存量较多,有的地区和行业甚至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教育过度,提供的是大公司、大企业和大机构的工作岗位,就业稳定、工资高、工作条件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晋升机会,要求的教育水平较高、发展稳定的职业习惯;后者的大学毕业生存量少,甚至可以说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所提供的是小公司、小企业中的工作岗位,工作不稳定、工资低、工作环境差、规章制度严厉、晋升机会少,教育水平要求低,不鼓励也不要求发展稳定的工作习惯。另外,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几乎不提供培训,晋升机会也少,而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培训却是经常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在我国,对大学毕业生来说,主要市场包括两部分:一是国有单位,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这些单位的工作稳定性好,轻易不会被解聘,收入比较高,而且有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非国有单位中的外企、高新技术企业、大型合作企业、跨国企业等,这些单位一般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它们与国际市场接轨,管理方式先进;公司内部的培训机会较多,以自身的发展需要来培养员工;具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工作富有挑战性,每个员工都拥有平等的晋升机会;工资较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也比较完善。
在主要市场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特别的障碍,即如果劳动力在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之间流动没有制度性成本,则我们可以想象,很多大学毕业生到次要市场就业,边工作边找寻,等有合适的机会后就离开次要市场到主要市场去就业,而不至于在主要市场形成失业。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学毕业生一般不愿意到次要市场就业,从而形成了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
1.主次劳动力市场预期收益存在差异
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可以获得在次要劳动力市场无法比拟的分割性收益。[6]我国高等教育的明瑟收益率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明显偏低,就业与不同所有制单位对个人收入分配有很大影响。另外,各行业的平均工资差距变异系数也从1985年的0.1189[7]上升到2007年的0.2193③。这些证明所有制类型以及行业类型都可以导致分割性收益的存在。既然主次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性收益,那么要求大学生树立“哪里需要到哪里”的择业观显然是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价值观不相吻合的。实质上大学生的择业过程分为两次来完成,[8]一次是大学前的专业选择,区分“热门”和“冷门”专业,考虑未来的就业前景;另一次是就业前的职业选择,考虑工资水平、福利待遇以及发展前景等因素。对于大学生而言,教育成本可以认为是既定的,毕业之后的预期收入越高,则教育投资的回报会越高。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大学毕业生自然会选择在预期收入较高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从而获得分割性收益。
2.流动成本高
大学毕业生一旦去了次要劳动力市场,若要回到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会面临较高的流动成本。一是对新单位的搜寻成本,即在寻找新的工作单位的过程中所支出的各项成本。其中包括交通、通讯等各种可量化的成本,也包括为找寻新工作而放弃其他培训、社交机会的机会成本;二是单位导向的人力资本④以及与原单位相关的各种福利的损失。新、旧两个单位的工作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异,离开原单位意味着必须去适应另一项工作以及工作环境,努力建立新的交际圈,在原单位的人力资本投资会有一定程度的损耗,失去原单位的各种福利,相关职业保障也有可能因为一些制度性因素无法转移而损失;三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即在流动到新单位的过程中必须向原单位支付的种种成本以及若原单位设卡不放个人而导致的机会成本,前者比如所谓的违约金和人情费,后者则指在新单位已联系好但是原单位不放人的情况下新旧单位的收入差。
3.信号传导误差
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在于主要劳动力市场所提供的职位特征:主要劳动力市场都是有大公司、大企业组成,对劳动力限定的资历要求往往只有家庭背景优越、学历高的劳动力才具备;原本受歧视而被迫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其生活方式长期适应于次要劳动力市场,从而形成与次要劳动力市场相关的行为特征,使其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更低;公共援助制度无法区分自愿与非自愿性失业,因此不能排斥这部分人群,在其失业找寻工作期间可以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正是由于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理性的大学生如果暂时不能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也不愿意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因为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履历会向潜在雇主传递一种信息:他们是由于竞争力太差才不得不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
四、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路径选择
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具体表现意味着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并非就业难而是择业难。大学毕业生不愿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是作为理性人在对教育投资收益以及各项成本因素进行权衡之后作出的理性的投资行为。所以要解决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根本在于打破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尤其是这些制度性原因所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第一,作为经济理性人,诸如工资水平、就业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前景等经济因素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应该加大对农村建设的力度,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缩小城乡、区域、各行业之间的差距,从而为大学生到原先作为次要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地区、行业就业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
第二,改革各地尤其是大中城市接受大学毕业生时的户籍等制度性限制,降低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和转换成本,实现在就业地域和行业之间的自由流动。另外,取消这些制度性限制也有利于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使得大学生享受到一视同仁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社会事务参与等方面的权利和待遇。
第三,面对逐年攀升的大学的学费,虽然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高工资并不是盲目的攀高,但是也应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趋势,及时调整心态,设定与现实相符的就业预期。
第四,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企业从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入手,改进管理方式、增加培训机会、完善职业保障等,而不是单纯通过设置各种障碍的方式来留住员工。当然,企业在选用人才时应该更注重劳动者的实际操作能力。
另外,家庭在进行教育投资时应该保持理性,更多地考虑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只盯住所谓的“热门”或者是“冷门”专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盲目跟进。父母应该将其良好的期望转化为子女的成就动机,帮助孩子在大学时及早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健康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适当的人力资本投资,理性地进行选择,不要一厢情愿地设计孩子的发展,应减轻孩子的就业压力。
注释:
①数据来源:http://www.qingdaonews.com/gb/content/2010-02/16/content_8294043.htm.
②http://www.365cfu.cn/list.asp?ID=2517.麦可思2009年度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覆盖了本科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大类12个,划分为专业中类有75个,划分为专业小类有565个;高职高专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大类19个,划分为专业中类有74个,划分为专业小类有631个。
③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各地全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数据,按照公式计算得出。
④人力资本包括三方面,即一般人力资本、行业导向的人力资本和单位导向的人力资本。
参考文献:
[1]孟大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演进及对就业问题的解释[J].天府新论,2005,(4).
[2]Bennett Harrison and Andrew Sum,The Theory of Dual or Segmented Labor Markets[J].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Vol.XIII,1979,(3):689-706.
[3]William T.Dickens and Kevin Lang,The Reemergence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r Theor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5):129-134.
[4]赖德胜.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J].经济动态,1996,(11).
[5]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1999,(5).
[6]孟大虎,冯纪明.分割性收益、专用型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J].学术论坛,2005,(4).
[7]张东辉,徐启福.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2,(2).
[8]赵宏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与大学生择业行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