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残酷的真实

来源 :雨露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是一部举世闻名的著作,它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对它的研究被认为是西方的“红学”。本文从历史事件和人物性格两个方面来探讨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司汤达;法国小说;于连
  自1830年以来,在一个多世纪里,法国小说家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就不断引起世界各地读者的共鸣。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关于《红与黑》的研究已经成为西方的“红学”,这显然不是某种夸大其词,因为司汤达本名为亨利·贝尔,所以司汤达这部名著《红与黑》就有了“红学”和“贝学”之称,从中可以看出这部作品蕴含了无穷无尽的思想内容。有人从中看到了革命的种子,也有人读出了悲惨的爱情,有人领悟到那个时代的政治内幕,还有人则看到了一个青年的人生。
  一、《红与黑》与历史事件
  司汤达在小说“卷上部”的卷首引用了18世纪法国活动家丹东的一句话“真实,残酷的真实”作为题词,其用意不言而喻,意在“真实”二字;在小说“卷下部”的卷首也引用了法国文学批评家圣勃夫的一句话“她不漂亮,她不涂胭脂” 作为题词,其用意也在“真实”二字。看来要理解《红与黑》这部小说的深刻内涵,就得从“真实”二字入手。
  《红与黑》是一个历史事件的真实回顾。喜欢考证的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认为《红与黑》与1828年2月的贝尔德杀人案十分相似,因为贝尔德的生活经历与《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索莱尔的经历十分相似。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红与黑》与1829年3月宣判的法拉格杀人案有相当的关联,在法庭上贝尔德乞求法官,试图博得法官的同情以免一死的事件与小说中主人公于连的性格并不相符。于连在犯罪入狱之后,内心十分平静,他有心欣赏监狱里的建筑,并注意到两道高墙之间有一片“极美的风景”,他坦然等死,甚至没有上诉,可以说,于连在法庭上的辩护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杀。“坦然地面对”和“乞求”之间是一个多么大的差别。而1829年3月宣判的法拉格杀人案中,法拉格是一个木匠,他残忍地杀死了他的情人,被判处5年监禁。法拉格在法庭上镇静的表现,坦然地讲述自己的犯罪经过与于连倒有几分相似。当然我们现在也不得而知司汤达先生在书写这本小说时到底是怎样取材的,但《红与黑》的真实背景却是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应该补充的是,那些刑事案件只能提供给作者一个框架,而小说中生动的人物形象、风土人情和心理描写却是司汤达的创造,这在思想高度上与那两件案子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二、于连的性格
  司汤达在全书总目录中有一句题词:“献给少数幸福的人”,实际上幸福是人人都想追求的,不论是贵为一国之君,还是贱为阶下囚徒,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于连也有,而且他为了摆脱父兄的欺辱和虐待,追求幸福的愿望更强烈,这也印证了他追求幸福的固执和疯狂的一种真实。然而,于连的“成功之路”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他虽然是马到成功,步步高升,却不曾品尝到片刻的快乐。相反是他的失败促使他走上幸福之路,在狱中,于连感觉到从社会角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了自由,感受到了什么是幸福。他对德·莱纳夫人说:“从前我们在韦尔吉的森林里散步的时候,我本来可以多么的幸福啊,可是一种强烈的野心却把我带到虚幻国去了……如果你不来监狱看我,我死了还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呢。”无论与德·莱纳夫人,还是跟玛蒂尔德的爱情,于连都是怀着一定的目的。尤其是与玛蒂尔德的联姻,对于连来说,更是一次巨大的社会成功,他因此而踏入所谓的上流社会。但最终,也是因为谋杀德·莱纳夫人而自毁前程。入狱之后,他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一方面遭受良心的谴责,另一方面把世间的事物重新加以评估。尽管有許多营救他的计划,但是他坚决拒绝上诉,因为他知道他年轻时代的梦想在黑暗的社会里已经没有实现的可能。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了绝望,所以在最后的法庭辩论上,于连说:“我对你们不要求任何宽恕……我绝不存在幻想,等待我的死亡,而死亡对我是公正的……即便我的罪不这么严重,我看到某些人也不会因为我年轻,值得怜悯而就此止步。他们仍想通过我来惩罚一个阶级的年轻人,永远让一个阶级的年轻人灰心丧气。”至此,于连的反抗也达到了高潮,这番话完全得罪了法庭,因此于连虽罪不至死,却仍被判处死刑,他的死反映了贵族阶级与平民的尖锐对立。
  实际上,作者试图通过小说反映当时整个法国社会的黑暗:封建等级制度森严,耶稣教会横行霸道。于连生于这样的社会,只能说是他的不幸,他不过是一个被这个社会所摧残的牺牲品。《红与黑》描述的法国当时分为两个阵营,一边是各种各样的愚蠢者和伪善者,另一边是受压迫者和善良的人。德·莱纳市长是贵族的代表,他将于连看作奴仆,蔑视于连,这激发了于连的平民反抗意识,在他的思想深处,他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对贵族的趾高气扬怀着深深的抵触情绪。如于连受到市长的侮辱,德·莱纳夫人为了安慰他,对他特别照顾,于连这时却想:“瞧,这些有钱人就是这样,他们侮辱了人,然后又以为用些手段,可以弥补过来!”于连的思索反映了他对贵族本能的反感。接着他对德·莱纳夫人的行动,他把这看作是一场战斗和对贵族市长的一种报复。他的反抗精神十分强烈,障碍越是大,他的反抗行动就越是坚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也许这不只是于连的悲剧,这是当时的现实,在一个浑浑噩噩的社会里,一颗美好的心灵被戕害是不可避免的。正如于连,他所有美好的期望和雄伟的抱负都落空了,他对人生失去了活着的信心,从而导致了他的谋杀行为。这是当时法国社会的悲剧,于连是法国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是阶级斗争的牺牲品,这就是“残酷的真实”。
  参考文献:
  〔1〕Stendhal. The Red and the Black[M]. Peik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6.
  〔2〕郑克鲁.法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法]司汤达.红与黑[M].李军伟.译.新疆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大气阳刚扎尕那  扎尕那,被朋友们推荐了很多次,始终未能成行。周末,被再次鼓动后难抑向往之情,于是请了半天假,开始了两天半的甘南之行。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过去的蜀道,没有体验过。近年来去过几次四川,铁路、公路都走过,感觉并不十分艰险。然而这一次的甘南之行,却让我们感受了“陇路”的艰难。  我们一行八人分乘两辆车于中午出发,原定进“兰海”、过“兰郎”高速,之后再经213国道抵达迭部。但因朋友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神探狄仁杰》中的狄仁杰和《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福尔摩斯,进一步揭示二者性格上的细微差别。  关键词:福尔摩斯;狄仁杰;性格差别  一、福尔摩斯的性格特征  福尔摩斯是柯南道尔笔下的一个文学人物,他已经超越文学范畴存在,成为正义与公平的化身。福尔摩斯不仅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超越常人的逻辑推理能力,他还拥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嫉恶如仇、淡泊名利、爱憎分明。这也是福尔摩斯这个形象得以风靡全
期刊
一切物象中的浪漫都不是浮生的  一支彩笔,勾勒暗藏在夜梦中  物象的霓虹  重新定义一座山的伟岸,在视线内——  巨大的森林,形象  让高山仰止  一群人,高举火把照亮黑夜。月光下  一本秘籍里书写出新生的篇章。以至于  以一条江河的名义抵达了这个不是浮生的世界  在岁月的风景里,有一颗透明之心  映出朝霞  常常想,世界之日月星辰  整个宇宙,让我触及的只有你——  我不老的母亲!  一切从春暖
期刊
摘要: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镜子,辞书是民族文化的索引。运用隐喻、转喻理论通过对汉日语“风流”的词源、基本义项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汉日语“风流”概念有部分相似之处,但仍具有不同的民族特点。一个词语多重语义的形成都受词本身内涵的内因和社会历史环境的外因所影响。国家的地理环境、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和认知思维方式不同,造成各民族对事物有着不同的认识,同一词语有着不同的语义。  关键词:汉语;日语;风流;语义;
期刊
摘要: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它减少了部分文学作品译本中的性别歧视和贬低、物化女性的现象,对提高女性思想水平和社会地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傅东华、李美华二位译者笔下《飘》的汉译本进行深入对比分析,进一步展现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重要性,并为今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文学作品翻译领域的运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女性主义
期刊
摘要:根据前人的理论方法,基于“阿拉善额济纳土尔扈特话语音声学参数库”使用实验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选取了含有鼻音的单音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男声单音节796个字中含有鼻辅音[m],[n],[?]的语料,初步探究了鼻辅音[m],[n],[?]的语图表现、共振峰、时长等声学特征。  关键词:阿拉善额济纳;土尔扈特话;单音节;鼻辅音;声学特征  一、引言  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地理坐标东经97
期刊
摘要:《河童》采用一个疯人的自白,以臆想的方式叙述他在河童国的经历。河童国里充满种种丑恶。这里的雌童爱慕虚荣、善妒,私欲膨胀、贪得无厌。她们以依附有价值的男性为获得幸福的渠道,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她们不顾一切、不计后果地追逐雄河童。当遇到更好的对象或是对方失去价值时,则毫不留情地抛弃甚至是杀害已追求到手的男河童。这里流行的宗教根本没有自己的核心教义,欺骗人们以享受当下生活来麻醉自己。这里的社会制度
期刊
摘要:情致其实不单单指一个人的情趣、兴致,情致有时候代表了一种人生态度,而这种人生态度会投射至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作家身上的情致则直接表现于文学作品风格的体现。读汪曾祺的散文,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他的情致。他以情致丈量世间万物,以情致注入笔墨,以情致引领读者走进一个带有文人理想的诗意化的审美空间。  关键词:情致;冲淡平和;审美观照;汪曾祺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中写到“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
期刊
摘要:《中国大陆和台湾新生代作家历史叙事比较研究》一书依循小历史观的思维路径勾勒出两岸新生代作家历史叙事所建构的张扬生命个体及自由精神的深层内涵。论著中多元文化资源的引入聚拢于探寻生命本体价值的理想诉求,展现出论者对跨学科知识收放自如的灵活驾驭能力。疏密有致的橘瓣式空间格局映照出论者高超的叙事聚焦能力,外比较和内比较的研究方法渗透出论者的高超的研读能力和出色的感悟能力。该著作诠释出镜像化文本表征的
期刊
摘要:赵之谦在诗、书、画、印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更是开创了篆刻边款艺术的新篇章。赵之谦博采众长,融合了浙派、皖派、古代金石碑文雕刻等多重技法,开创了篆刻的新形式,丰富了篆刻边款的内容。本文将从赵之谦篆刻边款的艺术发展、其边款书体多样化发展、边款刻法的创新性、边款内容的丰富性几个方面来对赵之谦在篆刻边款艺术上的成就与贡献进行论述。  关键词:赵之谦;篆刻;邊款艺术  作为被誉为“晚清四绝”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