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交恐惧症是后天形成的,是青少年人格发展不健全进而导致习惯性的社交恐怖引起的,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但它并不可怕,一方面需要通过人际交往掌握社交技巧,以扩大社交面;另一方面要培养促进健全的人格发展,才可能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所以,增强自信、参加集体活动是战胜社交恐惧的关键。
社交障碍引苦恼
最近收到一名高二学生来信,她在信中说:“长期以来,我一直经受着心理障碍的困扰和折磨,给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希望心理医生能帮助我。”
按照约定时间,心理医生接待了她。她神色慌张而羞怯,跨入咨询室后赶紧把门关上。心理医生热情地为她让坐,表明乐意为她排忧解难。
她认为自己是个怪人,有害羞的怪毛病。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心怦怦跳。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原因,她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
通过来信叙述和她与心理医生的面谈经过,心理医生分析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社交恐惧症。这种现象大多是由心理原因导致的,只要通过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可以逐渐消除。
悉心引导与治疗
首先,让她回顾所经历过的不愉快事件,分析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找出造成她现在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在心理医生的耐心开导下,她细细地回忆道:“从小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刻,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一次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让我重做考题,我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直接将钢笔甩到我脸上,笔尖刺伤了我的脸,鲜血直流,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传统,不准我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我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到了中学,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来很反感。”
谈到不愉快的经历,她还讲道:“初中时,一向成绩很好的我,一次提问没答好,老师当众批评我,我难过得直流眼泪。宿舍一位同学来自农村,家境不好,我主动帮助她,可这样反而伤了她自尊似的,她不但不把我当朋友,反而时常刁难我,故意当我的面冷落我,这使我委曲极了。为此,我们还发生了冲突。不知不觉地我就怕和人接触了,愈来愈害羞了。”
心理医生耐心地听完了她的述说,时间已过了两个多小时,双方约定改日再谈。
第二次会见时,心理医生为她作了原因分析:①你的内向、孤僻、胆小的性格特征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内在因素;②父母对你交往中的禁忌以及灌输的与男性交往的“羞耻感道德意识”,使你的性格中形成了较强的羞耻心,这对人际交往起着阻碍作用;③少儿时,你父亲发怒导致的恐惧反应和老师当众的批评、挖苦所产生的羞辱反应在你的心灵深处留下了负性心理印痕,这种印痕会由于日后的负性生活事件而被激活,对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助推作用;④在与同学相处中感到“好心未得好报”,反被误解,于是委屈、怨恨、愤激,又由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这些挫折反应在潜意识中被转换为对那位同学的敌意进而导致产生了泛化心理现象(即由对某一人的敌意、回避发展为对周围的人都产生了戒备心和回避反应),自责、自怨更加重了性格中的羞耻心和胆怯。所以,人际矛盾是导致对人恐惧的直接的、现实的诱因;⑤正值青春期的你,一方面有着正常的与异性接触的愿望;另一方面你已经内化了的有关两性交往的“羞耻感道德意识”有意无意地使你批判自己的想法,抑制自己的欲望。因而,你常常处在一种是否与异性交往的心理冲突之中,而害伯、羞于见男生这种病态反而减轻了你的这种冲突;⑥当你出现对人恐惧反应后,便批评、督促自已该怎样怎样,控制自己不要怎样怎样,这就产生了一种暗示、强化“症状”的作用。再加之你愈感到“不自然”“狼狈”“难堪”,头脑中就愈多地出现“想象观念”,这进一步导致了自我感觉恶化。如此恶性循环,早年的负性心理印痕被激活了,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除了回避同性,害怕男生外,还那么怕上课的老师的缘故。
在心理医生分析的过程中,她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心理医生的看法。接着,心理医生给她提出了一些建议:①设身处地地站在那位被你帮助而又对你不友好的同学的角度想一想,理解并宽容她。同时检查自己是否存在过敏、多疑等不利于交往的心理。以此,逐渐解除压抑的敌意;②正确认识两性间的正常交往,认识青春期渴望接近异性很正常,摒弃旧的道德意识,尊重自己的正当意愿;③找两位关系较好的女生了解一下她们对你在与人交往中的反应,如脸红、发抖、目光恍惚等“不自然”状态是否确实。医生的目的是让她通过调查,克服“想象观众”的作用。起初她感到很为难,但经心理医生讲解了人际交往中的真诚原则,她勉强答应试一试。
初见成效重拾自信
一周后她再次前来,这次是敲门听见“请进”的声音才进来的,显然没有了前次的那种慌张神色。她有些兴奋地告诉心理医生,那天咨询后,有了克服自己心理障碍的信心,心里明朗了许多,好像“拨开了迷雾”。关键是,她鼓足勇气找了两位女同学述说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感觉和痛苦后,一位同学说她是“有些腼腆”,但认为这是她的性格表现,并不以为然;另一位同学说根本没觉察到也有什么“脸红”“发抖”之类的“不自然”表现,非常奇怪她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感觉”。两位同学的评价动摇了她内心坚定的“想象观众”观念,认为“可能我在她们面前是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不自然,那么狼狈”。但她仍然坚信还有同学、老师看出了自己的毛病,讨厌自己。
对于她的进步,心理医生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对于她的顾虑,在对障碍原因进一步讨论和对人际交往方面的一些方式方法作出必要的指导后,心理医生为她制定了下一步的治疗计划:①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着重观察周围人的举止言行和对你的态度;②分别调查两位老师和两位男生对你的评价,证实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③每天做二至三次想象——放松训练。即在想象中将最想见又最怕见的人(如某位男生),想回避又回避不了的人(如任课老师)突然呈现在自己面前,体察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反应,然后放松,使情绪和肌体产生由紧张到松驰的反应,最后产生意向上的适应并扩展到现实行为中;④为其布置了“大目标小步走”的与人接触、交谈的作业;⑤加深对障碍产生原因的认识,淡化负性心理印痕,提高挫折承受力,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为了验证计划执行情况和进行反馈调节,心理医生又约见了她几次。从反馈中了解到,通过注意观察别人和写观察日记,她发现“别人各做各的事,各忙各的,并不特别关注我,也不在意我的行为”。在对男生和老师的调查中,她意外地获知:由于自己成绩不错,听课时埋头笔记,老师说她“很有潜力”,辅导员对她的懂事给予了热情鼓励。男生对她的评价是“文静、低调、矜持”,但并没发现她有什么异常,并没有讨厌她。这些评价证实了她自己过去“想象观念”的错误性,使她信心大增,逐渐改变了过去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坚持了想象放松训练,执行了逐步与人交往的任务,心理状态也逐渐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编辑 高龙辉)
社交障碍引苦恼
最近收到一名高二学生来信,她在信中说:“长期以来,我一直经受着心理障碍的困扰和折磨,给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希望心理医生能帮助我。”
按照约定时间,心理医生接待了她。她神色慌张而羞怯,跨入咨询室后赶紧把门关上。心理医生热情地为她让坐,表明乐意为她排忧解难。
她认为自己是个怪人,有害羞的怪毛病。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心怦怦跳。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原因,她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
通过来信叙述和她与心理医生的面谈经过,心理医生分析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社交恐惧症。这种现象大多是由心理原因导致的,只要通过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可以逐渐消除。
悉心引导与治疗
首先,让她回顾所经历过的不愉快事件,分析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找出造成她现在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在心理医生的耐心开导下,她细细地回忆道:“从小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刻,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一次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让我重做考题,我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直接将钢笔甩到我脸上,笔尖刺伤了我的脸,鲜血直流,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传统,不准我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我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到了中学,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来很反感。”
谈到不愉快的经历,她还讲道:“初中时,一向成绩很好的我,一次提问没答好,老师当众批评我,我难过得直流眼泪。宿舍一位同学来自农村,家境不好,我主动帮助她,可这样反而伤了她自尊似的,她不但不把我当朋友,反而时常刁难我,故意当我的面冷落我,这使我委曲极了。为此,我们还发生了冲突。不知不觉地我就怕和人接触了,愈来愈害羞了。”
心理医生耐心地听完了她的述说,时间已过了两个多小时,双方约定改日再谈。
第二次会见时,心理医生为她作了原因分析:①你的内向、孤僻、胆小的性格特征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内在因素;②父母对你交往中的禁忌以及灌输的与男性交往的“羞耻感道德意识”,使你的性格中形成了较强的羞耻心,这对人际交往起着阻碍作用;③少儿时,你父亲发怒导致的恐惧反应和老师当众的批评、挖苦所产生的羞辱反应在你的心灵深处留下了负性心理印痕,这种印痕会由于日后的负性生活事件而被激活,对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助推作用;④在与同学相处中感到“好心未得好报”,反被误解,于是委屈、怨恨、愤激,又由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这些挫折反应在潜意识中被转换为对那位同学的敌意进而导致产生了泛化心理现象(即由对某一人的敌意、回避发展为对周围的人都产生了戒备心和回避反应),自责、自怨更加重了性格中的羞耻心和胆怯。所以,人际矛盾是导致对人恐惧的直接的、现实的诱因;⑤正值青春期的你,一方面有着正常的与异性接触的愿望;另一方面你已经内化了的有关两性交往的“羞耻感道德意识”有意无意地使你批判自己的想法,抑制自己的欲望。因而,你常常处在一种是否与异性交往的心理冲突之中,而害伯、羞于见男生这种病态反而减轻了你的这种冲突;⑥当你出现对人恐惧反应后,便批评、督促自已该怎样怎样,控制自己不要怎样怎样,这就产生了一种暗示、强化“症状”的作用。再加之你愈感到“不自然”“狼狈”“难堪”,头脑中就愈多地出现“想象观念”,这进一步导致了自我感觉恶化。如此恶性循环,早年的负性心理印痕被激活了,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除了回避同性,害怕男生外,还那么怕上课的老师的缘故。
在心理医生分析的过程中,她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心理医生的看法。接着,心理医生给她提出了一些建议:①设身处地地站在那位被你帮助而又对你不友好的同学的角度想一想,理解并宽容她。同时检查自己是否存在过敏、多疑等不利于交往的心理。以此,逐渐解除压抑的敌意;②正确认识两性间的正常交往,认识青春期渴望接近异性很正常,摒弃旧的道德意识,尊重自己的正当意愿;③找两位关系较好的女生了解一下她们对你在与人交往中的反应,如脸红、发抖、目光恍惚等“不自然”状态是否确实。医生的目的是让她通过调查,克服“想象观众”的作用。起初她感到很为难,但经心理医生讲解了人际交往中的真诚原则,她勉强答应试一试。
初见成效重拾自信
一周后她再次前来,这次是敲门听见“请进”的声音才进来的,显然没有了前次的那种慌张神色。她有些兴奋地告诉心理医生,那天咨询后,有了克服自己心理障碍的信心,心里明朗了许多,好像“拨开了迷雾”。关键是,她鼓足勇气找了两位女同学述说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感觉和痛苦后,一位同学说她是“有些腼腆”,但认为这是她的性格表现,并不以为然;另一位同学说根本没觉察到也有什么“脸红”“发抖”之类的“不自然”表现,非常奇怪她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感觉”。两位同学的评价动摇了她内心坚定的“想象观众”观念,认为“可能我在她们面前是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不自然,那么狼狈”。但她仍然坚信还有同学、老师看出了自己的毛病,讨厌自己。
对于她的进步,心理医生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对于她的顾虑,在对障碍原因进一步讨论和对人际交往方面的一些方式方法作出必要的指导后,心理医生为她制定了下一步的治疗计划:①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着重观察周围人的举止言行和对你的态度;②分别调查两位老师和两位男生对你的评价,证实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③每天做二至三次想象——放松训练。即在想象中将最想见又最怕见的人(如某位男生),想回避又回避不了的人(如任课老师)突然呈现在自己面前,体察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反应,然后放松,使情绪和肌体产生由紧张到松驰的反应,最后产生意向上的适应并扩展到现实行为中;④为其布置了“大目标小步走”的与人接触、交谈的作业;⑤加深对障碍产生原因的认识,淡化负性心理印痕,提高挫折承受力,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为了验证计划执行情况和进行反馈调节,心理医生又约见了她几次。从反馈中了解到,通过注意观察别人和写观察日记,她发现“别人各做各的事,各忙各的,并不特别关注我,也不在意我的行为”。在对男生和老师的调查中,她意外地获知:由于自己成绩不错,听课时埋头笔记,老师说她“很有潜力”,辅导员对她的懂事给予了热情鼓励。男生对她的评价是“文静、低调、矜持”,但并没发现她有什么异常,并没有讨厌她。这些评价证实了她自己过去“想象观念”的错误性,使她信心大增,逐渐改变了过去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坚持了想象放松训练,执行了逐步与人交往的任务,心理状态也逐渐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编辑 高龙辉)